【峨眉山佛教圣地楹联】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影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峨眉山千百年来得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其主要特色为: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如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龙门飞瀑、雷洞烟云、涧深谷幽、天光一线等。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人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面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巅,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慨。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传入峨眉山。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寺庙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塑、玉刻、铜铁铸、瓷制、脱纱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如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像”,堪称山中一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还有贝叶经、华严铜塔、圣积晚钟、金顶铜碑、普贤金印,均为珍贵的佛教文物。峨眉山佛教音乐丰富多彩,独树一帜。峨眉山武术作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享誉海内外。这些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峨眉山佛教圣地楹联】
〖中国佛教圣地——峨眉山〗 峨眉山,又称大光明山,号称“天下名山”,高凌五岳,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和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系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和四峨山的总称,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乐山市两市西部,因四山逶迤连绵如长眉,故名。四山中以大峨山海拔最高,山势最雄伟,即为现今所称峨眉山。山体由石灰岩、花岗岩、砂页岩和玄武岩等组成,经褶皱上升后形成剥蚀背斜断块山。山坡东陡西缓,主峰海拔3099米,高出其东岳的峨眉山市2500米,犹如耸立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的高墙。峨眉山不仅山体雄峻,且峰峦挺秀,并有怪石古洞、银流飞瀑,故历来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山另一特色是奇,从山麓到山顶,一般同一季节内,呈现不同的气候。雨多湿重,云厚雾大,又形成了“红椿晓雨”、“金顶云海”、“峨眉宝光”等气象奇景。
峨眉山共有植物3000多种,动物2000多种,素有“植物王国”与“天然动物园”之称。植物中的花佩、木瓜红、红椿、峨眉拟克抹丽、珙桐和动物中的小熊猫、林麝、短尾猴、苏门羚、白鹇、白腹锦鸡、灰斑角雉、胡子蛙、古叶蝶等,均为中国稀有动值物。此外,有长达80厘米的大蚯蚓。山区产茶叶、黄连、白蜡,并有磷、煤等矿产。峨眉山寺庙林立,以报国寺、万年寺、伏虎寺、清音阁、洗象池、洪椿坪、九老洞、金顶八大寺庙最著名。其中,万年寺的普贤铜像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麓有储量极丰富的优质矿泉。历代诗人词客名流雅士撰文题诗书联甚多。
〖峨眉山风景区楹联〗
静者心多妙;
飘然思不群。
——张鳌题四川省峨眉山
智者昔说法;
龙女为飞空。
——杨慎题四川省峨眉山
合目屈足悟古始;
仰天俯地极高深。
——任师尚题四川省峨眉山
绕户慈云浮贝叶;
千山空壑响流泉。
——周光镐题四川省峨眉山
双双瓦雀行书案;
一一莲花见佛身。
——李竹广题四川省峨眉山
灵心圆映三江月;
彩质叠成五色云。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
佛地似重游,想当年说法谈经,未尝无我;
天缘难逆料,问异日菩提正果,能否逢君。
——彭时中题四川省峨眉山
----------------------------------------------------
〖报国寺楹联〗
〖报国寺〗 报国寺座落于峨眉山麓,是山下的第一座寺庙,峨眉山的进山门户,峨眉山的佛教中心,也是游客乘车上山或步行登山的必经之处。离天报国寺,有左右两条山路上山。左线经伏虎寺、清音阁等直达金顶,合程64公里;右线经万年寺达金顶。报国寺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全山八大名寺之一,寺内正殿原供奉着佛、道、儒三教的代表,曾名“会宗堂”,有“三教会宗”的意思。清代康熙帝取佛门“报国主恩”意,改名报国寺。寺门坐西向东,山门前的一对石狮系明代所刻,山门上的“报国寺”匾为清代康熙皇帝御笔所题。报国寺曾是“三教会宗”之地,至今有的门联仍可见到几分道家韵味,如“独思喻道,敷从说经”。全寺占地近40000平方米,规模宏大。共有四座大殿,均建于清代的同治年间,从前至后,分别是弥勒佛殿、大雄殿、七佛殿、藏经楼。建筑依山而上,逐级高,有典型的四川庭院式民居风格。报国寺内花园幽静,客房洁净,可供游客借宿。寺内佛门素餐别有风味,可谓当今难得的健康食品之一。到报国寺观光的游客还不要错过欣赏对联和牌匾的机会,寺内对联都极具神韵。七佛殿内还有1935年蒋介石留下的手迹:“精忠报国”。其侧为客房,也有个十分优雅的名字:“待月山房”。寺门正对的小山上有一铸于明代的莲花铜钟,“峨眉十景”之一的“圣积晚种”即指此钟。此钟高2.8米,直径2.4米,重量达到12500斤,号称“天府钟王”。钟身铸有61600字,有《阿含经》及其他佛偈、铭、疏和晋唐以来历代帝王和高僧的名讳。
一合相;
两足尊。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七佛殿佛龛
(此联为报国寺七佛殿佛龛上的左右两匾,实为一副三字短联。“一合相”,佛家认为,世界是由若于粉尘聚合而成的一种现象,称之为一合相。“两足尊”,是智足和慧足。佛家说,达到智慧两足的思想境界,即成为人所共仰的佛[即圣人]了。)
四大皆空;
一尘不染。
——刘藻荣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半轮秋月;
大悲慈云。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独思喻道;
敷从说经。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到处花为语;
行时林出泉。
——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半天开佛阁;
平地见人家。
——范镇诗句联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一花一世界;
千叶千如来。
——佚名集《梵网经》经文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秋云留远寺;
明月照深林。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举头望明月;
放眼看青山。
——海瑞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天开千里月;
人隐四时春。
——董其昌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秀语夺山绿;
澄怀悟水源。
——方旭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岁岁平安节;
年年如意春。
——清西太后叶赫那拉氏·慈禧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1837-1908),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咸丰帝妃,满族,叶赫那拉氏。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死,子载淳六岁即位(年号同治),被尊为太后,徵号“慈禧”。与恭亲王奕诉定计杀死辅政大臣载垣、端华、肃顺,与慈禧太后帘听政。采用奕诉的“借洋兵助剿政策,依靠外国侵略者支援和汉族地主武装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及云、贵、陕、甘回民、苗民等起义。1875年同治帝死,立四岁侄载湉为帝(年号光绪),仍由太后听政。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杀害维新派谭嗣同等六人。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至京津地区,一度利用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对外宣战。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逃往西安,下令残杀义和团,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亥条约》。1901年后,以“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抵制资产阶级革命。后病死。
风和花织地;
云净月满天。
——葆光法师[朝鲜]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江山增瑞色;
娥眉自多娇。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皓月无幽意;
清风有激情。
——董必武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董必武〗 董必武(1886-1975),湖北省黄安(今红安)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20年在武汉发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7年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等职。擅旧体诗、联语。
江山仍画里;
人物已超前。
——陈毅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陈毅〗 陈毅(1901-1972),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字仲弘,四川省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代理军长、军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妆外交部长等职。著有《 陈毅诗词选》等传世,
雪涛眉下望;
云海眼中收。
——郭沫若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胜游从此起;
逸兴自无穷。
——陈君谟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三思过有限;
一笑益无垠。
——吴恒泰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亭空千霜月;
水续万古流。
——佚名集李白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说得天花乱坠;
演来妙谛无边。
——田铮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立身苦被浮名累;
涉世无如本色难。
——于右任书赠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方丈果玲
(此联是1935年夏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游报国寺,见客堂有当时显贵赠方丈果玲的诗幅,觉方丈好名之心未泯,因撰赠此联以劝报国寺方丈果玲和尚的。联语的大意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往往因追逐虚荣[浮名]所累,自投泥潭而不能自拔,其苦实不堪言;的的确确做人之道,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和“本善”是很难很难的。儒家向来重视名声,孔子在《论语·卫灵公》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后出的《孝经·开宗明义章》更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但佛教认为诸法空相,一切世俗的差别、界限,终属虚幻,浮名实值不得去追求,而因追逐浮名带来的烦恼困苦,更成身心之累。下联谓处世最难的是保持本来面目。人生在世,不能不受伦理、道德以及社会习惯等意识形态的制约与束缚。要依自己本来纯净的心志行事,实为不易。联语词句浅近,而含意深远。据说果玲和尚读后,深感愧怍,有所憬悟。)
〖于右任〗 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陕西泾阳人。清举人。留学日本,加入是盟会。曾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报》、《民吁报》和《民立报》,宣传革命,反对袁世凯,并组织靖国军计袁,任总司令。历任国民党政府审计院院长、监察院院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1949年去台湾,任国民党评议委员。擅书法,工诗和联语。联语多短小精悍,深邃有味。有《于右任诗存》。
凤凰展翅朝金阙;
钟声频闻落玉阶。
——释遍能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流水是禅心。
——吴擎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上联“佛性”,指众生觉悟之因,众后成佛的可能性。佛性异名较多。《大乘玄论》云:“经中有名佛性、法性、真如、实际等,并是佛性之异名。”《涅槃经》云:“佛性有种种名。于一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严三昧、狮子吼三昧”等。“禅心”,谓佛家清静脱凡之心。)
只道诗人无佛性;
自怜清格笑尘心。
——佚名集杜荀鹤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溪声便是广长舌;
山色岂非清净身。
——佚名集北宋·苏轼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野笋充盘饶别味;
雏僧呈句盼佳评。
——佚名集北宋·苏轼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欲识蓬莱今便是;
愿为帝子长参禅。
——李廷桢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翻经留作将来眼;
问法先空现在心。
——圆瑛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大弥勒拈花微笑;
须菩提于意云何?
——田铮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下联“须菩提”,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第一”。“于意云何”,出自《金刚经》之常用语,意为“在你看来”之意。)
一溪红白桃李树;
四野青黄菜花田。
——乘三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仙贻桃子供山寺;
天雨灵花胜馆娃。
——赵熙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馆娃”,宫名。在江苏省吴县木椟镇灵岩山,相传当年吴王阖闾曾于此建宫供养越美女。)
我奉雪山为赠品;
君收云海作诗声。
——赵熙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隐约云痕蛾眉暗;
沉浮天影沫江流。
——郭沫若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天府今城真天府;
峨眉秀甲旧峨眉。
——阳翰笙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含宏大海千川受;
空洞长天一鉴垂。
——刘孟伉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半壁山房待明月;
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大肚能容天下事;
善心不染世间尘。
——吴恒泰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意静不随流水转;
心闲还笑白云飞。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人名山游。
——佚名集李白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寻僧石磴临天开;
研药秋岩倒溪流。
——佚名集齐己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千重碧树锁青苑;
四面朱楼卷画帘。
——佚名集唐诗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燕入群花飞上下;
蝶寻芳草戏翩翾。
——佚名集黄庭坚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江摇九顶风雷过;
云抹三峨日夜浮。
——佚名集范成大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莲座慈云,曹溪法雨;
峨眉山月,鹫岭宗风。
——潘力生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刚日读书,柔日读史;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郭沫若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1939年3月,郭沫若从重庆回乐山沙湾探亲。数日后到峨眉山为亡母扫墓,游览了报国寺。为感谢自始至终陪同游览的四川大学助教伍柳村,他书赠此联题报国寺。上联的“刚日”和“柔日”是我国古代历书中的干支记日。每十日分五刚、五柔,又称五阳、五阴。凡逢单日,即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日为刚日;双日,即乙丁已辛癸为柔日。《礼记·曲礼[上]》:“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下联“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成语,意为聪明的人,事理通达,胸襟舒畅,好像川流不息的江河,周流不滞,故乐水;道德高尚的人,常系天下之忧乐,有着坚定的信念,知志不渝,故乐山。比喻智者知志像流水那样洒落,仁者像大山那样坚定。)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来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省乐山人。主要著作有《女神》、《屈原》、《蔡文姬》、《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甲申三百年祭》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幼时就读私塾中,受过严格对课训练;又才思敏捷,意识清新,所作联语,多为善对。
大发慈悲,春风煦物;
扫除私欲,秋月沉浮。
——刘止塘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卧南浦云,咏西江月;
踏东山屐,开北海樽。
——夏金阳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秋月朗晴空,五夜山风狮子吼;
菩萨开觉路,千年花雨象王宫。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寺在峨眉山麓,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会宗堂,清代康熙年间更名报国寺,取“报国主恩”之意。寺背靠凤凰坪,左依伏虎山,为入山门户。上联说秋夜月朗中天,五更的阵阵山风好像佛祖宏亮的声音。“五夜”,谓五更;“狮子吼”,比喻佛音宏亮,其声可震寰宇。《传灯录》谓:“释迦牟尼降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下联说:菩萨开导弟子,传经说法,天上曼陀罗花纷纷散落。“觉路”,指正觉之路,菩提之道;“花雨”为佛门术语“雨曼陀罗花”的汉语简译。《法华经·序品》云:说佛祖讲经时,天空普降曼陀罗花[大紫花],像天女散花如雨,散落在佛和四众弟子身上;“象王宫”,指普贤菩萨骑象,称为大象王菩萨,佛住的地方。此指佛教道场。联语将目前景物与佛教历史典故结合起来,使人如置身佛门清净道场之中。)
胜境不虚传,别有天地寰中外;
名山多妙处,无限光光冠古今。
——赵金和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功德逾恒沙,七宝庄严大千世界;
层峰摩霄汉,三峨雄秀伯仲昆仑。
——释遍能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看他蟠腹欢颜,却原是菩萨化相;
愿你清心涤虑,好去睹金顶祥光。
——释遍能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功德逾恒沙,七宝庄严,大千世界;
层峰摩霄汉,三峨雄秀,伯仲昆仑。
——遍能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七佛殿
(作者遍能法师俗名许指光,又名瑞安,四川省乐山市冠英乡人。此系20世纪80年代初为七佛殿撰书的联语。“功德”,功,指做好事;德,指通过做好事而体现出来的思想品格。)
杏花疏雨,杨柳轻风,酒兴汹浓春色饱;
沫水澄波,峨眉滴翠,仙人风物此间多。
——郭沫若再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下联“沫水”,水名,为四川省境内之大河,亦名大渡河。)
遍翻三藏,不过明心,展卷时先要此间干净;
历览群峰,由兹起步,登楼者须求向上功夫。
——刘咸炘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此地我尝来,愿结一般香火因缘,共矢精诚图报国;
品题余未敢,偈念六朝楼台烟雨,不如简直说藏经。
——林应期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宝刹我再来,忆同学少年、静室辟佛,慷慨犹怀报国志;
禅堂僧留坐,观居士老叟、香坛学法,清静恍闻落花声。
——刘昌溥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
海拔越三千,高凌五岳,碧嶂苍峦,兜罗艳艳映重霄。看萝峰晴云,灵岩叠翠,象池夜月,白水秋风;袅袅晚钟消俗虑,蒙蒙晓雨润洪椿。胜迹任遨游,快赏大坪霁雪,乐听双桥清音,休忘却仙峰探九老,金顶览祥光,尽将峨眉十景收眼底。
峥嵘逾万纪,秀绝瀛寰,霞披彩错,瑞霭缥缥萦岭际。溯楚狂歌凤,蒲髯追鹿,真人炼丹,涪翁习静;皇皇功德郁楠林,赫赫神弓诛孽蟒。道场斯仰慕,欣诵子昂感诗,细研蒋史山志,须长咏太白半轮秋,石湖广行纪,会当天下名山注心间。
——刘君照题四川省峨眉山报国寺(90+90=180字)
(上联“五岳”,指我国著名的五座大山的统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晚钟”,即圣积晚钟,峨眉山十景之一。“晓雨”,即洪椿晓雨,峨眉山十景之一。“洪椿”,即洪春坪,古称千佛寺[见下〖洪椿坪〗]。“大坪霁雪”,峨眉山十景之一。“双桥清音”,峨眉山十景之一,“双桥”,指峨眉山千心岭下分跨黑龙江、白龙江之两座石拱桥;“清音”,指牛心岭下的清音阁,由于黑、白龙江合流于阁下,其声激越深沉而名。“九老”,洞名,即九老仙府,峨眉山十景之一,相传黄帝曾问道于此,遇一老者,问:“有侣乎?”老者曰:“有九人。”故后人称洞为“九老洞”。“金顶览祥光”,即“金顶祥光”峨眉山十景之一,“金顶”,是峨眉山之顶峰,是观日出、云海之佳处。下联“万纪”,纪为纪年单位,十二年为一纪,亦有以一代为一纪。“瀛寰”,“瀛”,谓海洋;“寰”,指寰宇,泛指环球。“楚狂歌凤”,指春秋时楚人陆通因不满楚昭王弊政,佯狂不仕,其人有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蒲髯追鹿”,指东汉蒲公,因髯美人称蒲髯,《峨眉山志》载其曾循异兽迹追至金顶,印度和尚告知曰“乃白鹿足迹也”。“真人炼丹”,指唐代医药家孙思邈曾隐居峨眉山炼丹制药。“涪翁习静”,指宋代诗人黄庭坚曾到峨眉山中峰寺休养,“习静”,谓佛家所谓修行的一种方式,以力求摒弃杂念,清净心性。“楠林”,传明代别传和尚于白龙寺附近种植楠树,口诵《法华经》经文,念一字植一株,计种植楠树68777株,世称“功德林”,亦称“古德林”。“诛孽蟒”,传晋代乾明观道士每年三月初三夜,能见观后山岚现两盏绿灯,中间垂彩桥一座,故每年送一名当家道士至彩桥处升仙。宝堂峰明果大师不信此事,潜伏弓箭手于此,当绿灯、彩桥出现时发箭射之。第二天清晨寻踪至白龙洞,一条巨蟒死于洞中,遂知绿灯乃蟒精,彩桥乃蟒舌。“道场”,泛指佛教法事,又称水陆会、水陆法会、水陆斋、水陆大会、悲济会等。法事一般以七昼夜为期,长的多达四十九天,内容大致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及追荐亡灵。“蒋史”,指清人蒋超,曾修《峨眉山志》。“太白半轮秋”,典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峨眉山月歌》有句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石湖”,指宋朝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曾作《峨眉山行记》。)
〖刘君照〗 刘君照(1908-1989),四川大学毕业,生于峨眉,长于峨眉,施教于峨眉。
----------------------------------------------------
〖万年寺楹联〗
〖万年寺〗 万年寺是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创建于晋,称普贤寺,唐时改名白水寺,宋时为白水普贤寺。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茂真禅师奉诏入朝,太宗命他回山重兴六大寺庙,并派遣大臣张仁赞,携带黄金三千两,于成都铸晋贤铜像,运至万年寺供奉,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失火,寺庙焚毁,仅存铜像未损。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赐金修复,台泉和尚建造了无梁砖殿,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七月峻工,正逢明神宗母亲七十圣诞,为给太后祝寿,神宗即赐白水普贤寺为“圣寿万年寺”。明末三次遭火灾,清代康熙年间重修,后又毁又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万年寺又遭火劫,除无梁砖殿外,全部被焚。现在的万年寺是1954年人民政府拨款修复的。有大雄殿、巍峨殿、行愿楼、斋堂。山门、弥勒殿和里面的毗卢殿、般若堂,是1986年修的。1991年又重建了左边的幽冥钟楼,右边的鼓楼长廊和围墙,成为峨眉山规模最大的寺庙。在国内有较大的名气,《中国名胜辞典》及一些佛教书籍中都有记载。第一座殿是弥勒殿,供弥勒佛,这尊弥勒佛是木雕金身。后殿供观音立像,亦为木雕金身。殿后坝子左边是毗卢殿,为法物流通处;历边般若堂,楼上为客房。上一个台阶即是有名的砖殿。此殿构造奇巧,是仿印度热那寺形式建筑,上为半球形的穹窿顶,四方一中央有五尊塔,前后还有四只鹿子,表示吉祥。下面为正方形,所谓“天圆地方”。殿高18.22米,长宽各16.02米,完全用砖砌成。殿前后有门对通,殿内顶部饰飞天藻井,四周有七层环形龛座,供小铁佛1080尊,这座建筑400年来,经历了5-7.9级的地震18次,而安然无恙,被誉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砖殿里面供的是980年茂真和尚主持铸造的铜质普贤骑象。像通高7.85米,重62吨,比例均称,造型生动,铸工精良,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是研究我国古代铸造艺术的珍贵实物。右边这座楼叫“行愿楼”,楼上有三件宝:“佛牙”、“贝叶经”、“御印”。“佛牙”是明代嘉靖年间锡兰(今斯里兰卡)友人所赠,长44厘米,重6.5公斤,据鉴定为距今约60万年的剑齿象化石;“贝叶经”为明代嘉靖年间暹罗(今泰国)国王所赠,用梵文书写的《法华经》;“御印”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敕建砖殿时钦赐,上刻“普贤愿王之宝”,上方刻“大明万历”,左边刻“御题砖殿”,右边刻“敕赐峨山”。巍峨宝殿内供阿弥勒佛铜像,为明代嘉靖年间铸造。后殿为韦驮彩绘泥塑像。大雄宝殿内有三尊铜像,为“三身”佛,每尊高3.85米,铜铸敷金,嘉靖年间别传和尚筹铸。左右两厢供十八罗汉。万年寺还有一段光荣历史,那就是唐代开元年间,诗人李白来游峨眉山时,住在万年寺毗卢殿,尝听广浚和尚弹琴。后人曾在白水池畔建立廊亭为之纪念,上置木牌,刻“大唐李白听琴处”。李白喜欢峨眉山尤喜峨眉山月,因此曾写下千古传颂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流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他下山后还写了一首《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的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擘路洪椿去;
幽林古德传。
——刘迈开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挂衲云林静;
翻经石榻凉。
——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白水澄空界;
青莲问法华。
——舒其志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逸情支遁马;
妙法志公龙。
——释印铨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昆仑伯仲地;
震旦第一山。
——刘公阜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逢人觅诗句;
留客听山泉。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真知出实践;
妙理贵躬行。
——王学仲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虚怀纳日月;
旷望凌风烟。
——刘芦德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云中觅古经;
雾里听流声。
——杨风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峨眉独秀丽;
风景最宜人。
——陈半桥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竹简生虚白;
波澜动远空。
——佚名集王维、陈子昂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禹穴藏书地;
匡山种杏田。
——佚名集李白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奇书窥鸟迹;
赐茗出龙团。
——佚名集苏轼、陆游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白水澄空界;
青莲问法华。
——佚名集舒其志《白水寺》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林放到池月;
风吹入户云。
——佚名集方孝孺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擘路洪椿去;
幽林古德传。
——佚名集刘迈开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竹露松风蕉雨;
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明月碧山白水;
秋风绿绮清音。
——张少成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山灵笑我多事;
今夕与君谈诗。
——马衡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怀抱白龙风月;
窗含金顶晴峰。
——杨爝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心同佛定香烟直;
目极天高海月升。
——清·何绍基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原将佛手双垂下;
摩得人心一样平。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弥陀龛
(风游峨眉山,联道“天下第一山”大门牌坊,去清音阁,登金顶,必首经万年寺,寺中即可见弥陀龛排空而立。本联取佛家偈语格式,宣诵菩萨宏愿:祈祷佛手之垂,实现人心之平。从这个“摩”字,可以品味出安祥的垂手动态,体现出我佛慈悲之怀。以这庄严佛像,发海潮音,垂手之因,就可结出吉祥之果,希望大千世界,人心一样平和,既无尔虞我诈,亦不狗苟蝇营,皆大欢喜,永弭刀兵,此般若无碍之真谛,亦峨眉山传世之因缘。这一通大乘法用通俗的口语道出,游人读来,更加亲切易懂。)
百里名山通梵唱;
万年秋色助诗吟。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清香满座佛入定;
明月出海天为高。
——刘孟伉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千古白龙传佳话;
钱重宝树倚云栽。
——遍能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西方竹叶千年翠;
南海莲花九品香。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五香佛海围金界;
万古名山入画图。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禅院妙书桐叶雨;
曲栏联句藕花风。
——朱子扬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禅堂自有高人坐;
佛地原多学士居。
——张鳌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烹茶烟暖浮新竹;
洗钵泉香赏落花。
——姚饮仙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闲拈蕉叶题诗句;
醉折花枝当酒筹。
——杜黛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雨树晴山分画谱;
春花秋月换诗题。
——彭鳌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匣中一剑苍龙啸;
石上孤松白鹤飞。
——赵熙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当初只屐西归去;
今朝笔底画出来。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诗墨淋漓不负酒;
江山雄丽最宜人。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知人其难九德贵;
闻过则喜百世师。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青石孤云闲小坐;
茯苓芝草共长生。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海到无边天是岸;
山登绝顶雪为峰。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西方竹叶千年翠;
南海莲花九品香。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百里名山通梵唱;
万年秋色助诗吟。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白水秋风皆妙谛;
琼楼玉宇不胜寒。
——释遍能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下联“不胜寒”句,化用苏轼《水调歌头》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楼琼玉宇,高处不胜寒。”)
千古白龙传佳话;
七重宝树倚云栽。
——释遍能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欣共群峰顶天立;
好与苍松并摩肩。
——方济众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四壁青山皆入画;
半溪白水自落花。
——凌云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来。
——朱光斗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功德林间寻鸟迹;
牛心石上听清音。
——赵金和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漫扫白云寻鸟迹;
自锄明月钟梅花。
——佚名集李白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半壁苍岩依水廓;
一轮明月护山城。
——佚名集彭端吾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奉阿弥陀,生安乐 国;
成等正觉,转** 轮。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放大光明,自发莲花之喻;
是真解脱,不持贝叶之经。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白水秋风,此是峨眉胜景;
弥勒楼阁,俨如兜率道场。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佛眼垂青,大地群生蒙福荫;
峨眉叠翠,三山五岳俱朝宗。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妙相庄严,花雨曼陀分橘彩;
峨眉耸翠,香焚宝篆霭慈云。
——释遍能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铜像传经,普渡众生由至性;
莲台礼佛,深怀十愿溯慈源。
——潘力生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寻声救苦,仗大愿力驾慈航;
立地成佛,施甘露法度众生。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龙藏钵,虎参禅,野性都从空里化;
鹿含花,猿献果,天机总向偈中生。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生死海从这里参透,何须朝南看北;
涅槃路向个中理会,切莫指东画西。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毒口甜,莫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岂知头上有青天。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
灵光被域中,问游人遍历名山,何如接引群生,迢迢一路伸仙掌;
秀色传天下,愿过客高登极境,勿负阐扬众妙,叠叠千峰拥佛头。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弥陀殿
(万年寺前身是由净土宗创始人之一慧持和尚在东晋时建立的。佛教徒认为他能接引念佛者到达安乐国,所以又称接引佛。)
----------------------------------------------------
〖白龙洞楹联〗
〖白龙洞〗 下万年寺的右边,走2公里即白龙洞。亦称白龙寺,明代嘉靖年间别传禅师创建,1909年重修,民国十七年(1928年)毁于火,1953年维修,1980年修复,内供“西方三圣”、韦驮、释迦牟尼三佛像。这尊玉佛高1.8米,系傅作义将军之妹傅凤英于1991年所赠。这里海拔950米,周围是以桢楠等樟科植物为优势的常绿阔叶林,仅乔木就有20种以上,是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典型的中亚热带原始的常绿阔叶林。白龙洞外这一片林子叫“古德林”。是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别传禅师率领众徒所种,有松、柏、杉、楠。种树时口念《法华经》,一字一礼拜,按字计株,共植树69777株。数十年功夫绿树成林,浓荫蔽日,细细不透。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取名“古德林”。可惜历代遭受破坏,尚存的10余棵古楠,高达二、三十米。树龄已在400年以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片清凉世界。1984年当地驻军和峨眉山管理局职工、佛协僧尼一起,在古德林里重新种植了20000多株楠、柏、松、杉,将来也会成为新的“古德林”。古德林的山坡上,原有一个很深的洞。传说是当年白娘子(白蛇)修道的地方。后来因山滑坡,山洞被封了,只给人们留下了一些遐想。
海到天边云是岸;
山登绝顶雪为峰。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白龙洞
禅堂自有高人坐;
佛地原多学士居。
——张鳌题四川省峨眉山白龙洞
----------------------------------------------------
〖伏虎寺楹联〗
〖伏虎寺〗 伏虎寺又称虎溪精舍,规模宏大,为入山第一大寺。寺内第一殿弥勒殿,中供弥勒塑像,左右两厢为四大天王塑像。第二殿普贤殿,供普贤菩萨。第三殿大雄宝殿,龛内供释迦牟尼三身佛像,左龛供文殊,右龛供普贤。普贤殿和大雄殿构成一个大天井,四周高树笼罩,萝峰,在伏虎寺后大约1公里处。迤逦而下的伏虎岭,在这里却又小峰隆起,海拔不过700米。峰顶平坦如台,长宽二、三十丈。古松成林,树龄足有五百多年,数以百计,以龙爪松居多。古松老干如鳞,虬枝偃蹇,势如盘龙。枝柯交互穿插,松针蔽日遮天,常是露滴松柏,雾家蒙。古有千鹤群居,白羽绿松俨如一幅“松鹤遐龄”的天然画卷。离峰头不远,又是了层层桢楠、香樟、斑竹、小叶桉混交而成的林带将峰头缠绕着。每当日照松林,雾散天阔,放眼纵横百里的峨乐平原,形如半岛,西边连接着眉山起伏的丘陵地带,北面、南面、东面有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像一条条白练,镶嵌在一片红泣泣的活土边缘。一到阳春三月,茵绿色的秧苗,玫红色的紫云英,金黄色的油菜花,田畴以锦。这里充满春意的原野,安详地袒卧于蓝天白云之下,随着浩浩荡荡的春风奔来眼底。故诗人谭钟岳先生名之“萝峰晴云”。峨眉山万对千花,惟松树偏少,告别是龙爪松更为珍奇。唐宋诗词中描述的塔松,其实就是现在的冷杉。而峨眉萝峰之松,寿高五百,虬枝成林,云腾雾绕,如苍龙出海,却是他处难匹。松林丛中,有野生青茶,青绿如茵,花黄点点,果圆如珠,峰之下有虎泉,淙淙不断。泉水上建一静室名“龙凤辉堂”,为闭关修持之所。1672年春,清太史蒋超来此习静,更名为萝峰庵。
宿世身金粟;
初因社白莲。
——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康熙皇帝崇佛,曾于1702年派钦差大臣向峨眉山各寺庙颁赐楹联、诗文、匾额、经卷、玉印等,其中赐给伏虎寺“离垢园”三字和五律一首。经联是五律中前两句。全诗为:
宿世身金粟,初因社白莲。
瞻依神八万,接引路三千。
果结菩提树,池分阿耨泉。
无生能自悟,雨似散花天。
塔熔大贝叶;
钟吼老龙王。
——王日曾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台高常见月;
山静独闻钟。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这是一副清代楹联,最能表达峨眉山山幽林静的意境。有人常常把“晨钟暮鼓”误认为早上敲钟,晚上擂鼓。其实,佛寺的钟鼓是一齐擂鸣的。“晨钟暮鼓”是说早上先钟后鼓,夜间先鼓后钟,如此而已。)
普贤留胜迹;
伏虎定禅心。
——童韵樵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幽谷多俊秀;
草木尽峥嵘。
——朱德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云卷千峰集;
风驰万壑开。
——陈毅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半溪流水响;
满院朱兰香。
——果玲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樵语落红叶;
经声留白云。
——冯驩父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峨眉余瑞雪;
大地满春风。
——凌云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携来双黛秀;
担去一肩诗。
——邢丽江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鲸音开半偈;
虎啸霁长空。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山月流古雪;
风虎浴清泉。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地连香积水;
门对胜峰山。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密林藏伏虎;
萝峰染晴云。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户外一峰秀;
窗前万木低。
——佚名集孟浩然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尔去之罗浮;
我还憩峨眉。
——佚名集李白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瓶添涧水盛将月;
衲挂松梢惹得云。
——赵熙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作者是清末民初四川省荣县文士。这副对联写得很有诗意:说装满涧水的净瓶映照着天上的明月,挂在松树上的僧衣招引着悠悠白云。)
黄金世界参龙藏;
白玉辉光照虎溪。
——佚名集赵贞吉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赵贞吉[1508-1582],字孟静,号大造,四川省内江人。)
云迷大壑觇龙气;
路转溪桥觅虎踪。
——王世性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作者王世性,字恒叔,浙江省天台人,明代进士。他的《游峨眉山记》很有史料价值。此联刻在伏虎寺外虎浴桥北廊柱上。)
未到上方三界阔;
已看幽壑万云低。
——佚名集安磬《伏虎寺》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指下鸡丸成福地;
性中龙藏彻诸天。
——罗森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塔铃便是广长舌;
香篆还成妙鬟云。
——胡同甫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壮哉黎民多智慧;
巍然铜塔铸华严。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世外俗尘全不染;
平生心迹最相亲。
——安居泊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忽过山腰探伏虎;
从登峰顶欲栖鸾。
——舒观生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一经钟声瞻玉殿;
万松烟色绕琼楼。
——岷樵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山色千重眉鬓绿;
鸟声一路管弦同。
——赵朴初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此联为作者71岁再度游峨眉山时所作。上联写峨眉山千山万壑,翠色扑面而来,似乎要把眉毛鬓角都染黑了。上联“绿”,谓乌亮之色。唐代诗人李白《怨歌行》有:“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鬓”诗句。宋代范成大游峨眉山诗有“如今雪鬓应堆绿”句。下联说沿途鸟声婉转,如同奏出清脆悦耳的乐章。联语概括了作者游山所见所闻感。峨眉山万绿满望、鸟声盈耳,一片生气勃勃,似乎人也鬓发变黑,返老还童。其兴奋喜悦之情,跃然联中。)
诗称孟六文欧九;
家在湖东屋瀼西。
——张船山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上联“孟六”,指唐代诗人孟浩然;“欧九”,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下联“瀼”,四川省水名。)
春到云中时过鹿;
夜来松际几归人。
——顾光旭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栖鸟夜起猿声远;
落照晴留树影重。
——程仲愚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雨后游踪先伏虎;
云间秀色敛修娥。
——邓之惠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艺为人民方有用;
诗称圣哲岂无因。
——吴玉章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吴玉章〗 吴玉章(1878-196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四川省荣县人,早年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等职。曾被选为第一至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七和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霜家林壑依然绿;
雨霁峨眉分外青。
——凌云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世外俗尘全不染;
平生心迹最相亲。
——安居泊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奇峰尽含千古秀;
春光欲上万年枝。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大石霞蒸龙一气;
深松月皎鹤千盘。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江湖万里水云阔;
草木一溪文字香。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曾款上清临大面;
仍从太白问峨眉。
——佚名集范成大诗句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何当报之青玉案;
可以横绝峨眉巅。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虎啸密林风万壑;
鹤眠苍松月千岩。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悬佛日于中天,光含大地;
灿明珠于性海,彩彻十方。
——破山明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香象西来,草木昆虫沾惠益;
琳宫翠绕,云山景色好留连。
——佚名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圣迹渺难稽,传有行僧曾伏虎;
名山今焕彩,更无羽士再乘龙。
——遍能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伏虎寺早先叫龙神堂,相传因为这里山深林密,常有老虎拦路伤人。南宋绍兴年间,有行僧士性和尚驻锡此地,为除虎患,他在此虎溪岩畔建了一座无心石塔“尊胜幢”,上刻佛号、咒语以镇之,从此虎迹消遁。后来把寺名改为伏虎寺。)
山色溪声,贪图几许禅机,过去未来现在;
花香鸟语,普示无边圆觉,碧莲白象青狮。
——王曰曾题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
(伏虎寺原名龙神堂,宋时改今名。上联说,山色溪声,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中,可悟到生生灭灭、无有常住的一些禅理。“山色溪声”,苏轼有“溪声便是广长舌[指佛的说法讲经],山色岂非清兆身”的诗句。“禅机”,指佛教禅宗的哲理。下联说,在释迦、普贤、文殊座前,花香鸟语,显示着圆满的佛性。“圆觉”,谓圆满之灵觉。“碧莲白象青狮”,代指释迦牟尼、普贤和文殊。因为释迦牟尼坐在莲台上,普贤骑白象,文殊骑青狮。莲是佛经中常常提到的象征物,也民佛教的吉祥物。从物体上来看,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傲然几立,与佛教提倡超凡脱俗追求清净无邪的境界相契合,所以莲花的自然美便作为佛教经义的象征。此是描写禅宗讲悟道之联,禅宗自居教外,单传心印,不立文字,讲究顿悟。常用比喻、隐语或动作来启发人,要人们自己去领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王曰曾〗 楹联作者王曰曾,号省斋,清代江苏省溧阳人。曾数次游览峨眉山,题咏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