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周国平访谈:“理想必然是一种精神目标”(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周国平,哲学家,散文随笔作家。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最新作品为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邦道文化策划,黄山书社出版,2007年7月)。

  人生的理想,比如真善美,要活得崇高,活得有意义,精神上充实,这些基本的精神价值,是通过指导人生来实现的。在这些价值的指导下,人生会有一个高的品位、高的格调。

  所谓理想就是精神上的追求。人之所以为人,被称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灵魂,有精神。这就是说人不只是活着,能吃好睡好,就这么过一辈子。如果仅仅是这样,人是会不满意的。再平庸的人,只过这种生活,也会感到空虚。空虚的感觉就是缺了一块东西,这块东西是什么?就是精神生活。人有这种精神需要,就一定有理想。

  哲学和理想分不开

  我们历来把哲学分为唯物论和唯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另一种翻译方式就是物质主义和理想主义。哲学上的唯心主义、理想主义这一块,它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它想让人的精神有一个最后的归宿,也就是终极关怀。意思是说,在物质的、有形的东西背后,应该有一个无形的、更高的东西,哲学要寻求那个东西。因为世界也好,人生也好,如果说它有意义的话,意义应该在那儿,而不是在物质这一块。

  这是哲学的原意,就是寻找那种更高的,真正给人生提供最高意义的东西。如果哲学是这样的,它自然和理想是不可分的,是一回事儿。

  能够实现的才是理想?

  现在很多人都说,能够实现的才是理想。如果不能实现,理想对你的现实生活实际上起到一种阻碍、破坏作用,让你的生活质量更低。你现实生活没搞好,理想也没实现,两头都没够着。人们往往对理想有这样一种指责。这实际上是没有分清两个层次的理想:社会层次和人生层次。社会层次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应该用现实来检验,应该变为现实。你说要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你确实要有很多措施来实现它,要确实让人感到这个社会是公正的。

  但是人生的理想,比如真善美,你要活得崇高,你要活得有意义,精神上充实,或者我在最新一本书中说的丰富、善良、高贵,这些品质,这些基本的精神价值,怎么可能变成看得见的事实?它是通过指导你的人生来实现的。在这些价值的指导下,你的人生有一个高的品位,高的格调。这本身就是实现。比如,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并不特别成功,但他/她是依着这些精神品质去做的,那我说理想在他/她身上已经实现了。

  我们不要太狭隘地看待现实,以为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现实。我认为内心的现实也是现实。你的一种内心状态,你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处事的,这个精神状态也是一种现实。两个精神状态完全不同的人,哪怕他们表面的生活很相似,但我说他们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过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精神价值不是以有形的形态存在的。在人们的生活中,在人们的心灵里,它是以无形的状态存在的,它是一种强大的东西,不是不起作用的。

  功利性的目标不是理想

  如果一个人一心想着发财,在我的观念中,这不算理想。人当然可以给自己的人生设立各种不同的目标,其中有一些是功利性的。我不是说功利的目标是庸俗的,不好的,但它不是理想。理想必然是一种精神的目标。

  

 
 
 
前五篇文章

生态文学向我们走来

雪域佛教艺术奇葩——酥油花

五百乞丐得度因缘故事

以平常心对待生活

佛教徒的优雅

 

后五篇文章

周国平访谈:“理想必然是一种精神目标”(下)

仁焕法师:事业定位(上)

祈愿短信集 盈盈愿菩提

【佛光西渐】美国学校为配合佛教音乐推行冥想教育

佛陀的十大弟子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