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忽如一夜国学来 童叟齐诵“人之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即便是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在听到诸如文学、考古学、动物医学、药物学或是流体力学等学科名称时也大体上能把相应的学科内容猜得八九不离十。然而无论是前阵子的“开心国学”还是“天价国学班”,“曝光率”颇高的“国学”二字却让不少满腹经书、博学多识的人不由摸着脑袋在心里划起了问号。

究竟何谓国学?国粹派邓实早在1906年的撰文中就“顾名思义”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一国所有之学也”。若追溯国学的产生,人们大概需要向前翻查许多历史文献来核查。而这“高不可攀”的国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却是始于易中天、于丹等学者在《百家讲坛》中带给大家的学问。于是乎,各类媒体在一时间被铺天盖地的各式国学所席卷,解读古典文学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热闹之余,难免有人会对国学定义提出质疑。中国之大,其学几多深?邓先生当年笼统的“答案”如今显然已不足以满足我们的好奇。我们不妨在这场持续升温的“国学热”中,一同试着揭开国学之面纱,或许可以抹去一些头脑中关于它的问号。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国学贵在精神

国学是产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个名词,那正是一个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概念的提出在当时激发学术界兴起了“整理国故” 的热潮。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则让国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度受到威胁。发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寻根”热则再次掀起了人们对国学的追捧,直到今天国人依然处身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或许正是由于国学产生的背景决定了它的错综繁复,也使得学术界依然未能做出对国学定义统一而明确的界定。

记者在搜索引擎中查询国学定义时发现,网络上有不少人认为“国学即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对此,复旦大学朱维铮教授早在2007年一场关于国学学术的论坛上就曾表示,儒学的概念难免会让有些人在定义国学时有失偏失,认为儒学即国学。我国有56个民族,并不都信奉孔子,或者说儒学。只要承认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存在,就不能说儒学便是国学。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曾表示:“国学的范畴太广了,它不仅仅是某种知识的代名词。”在季先生看来,国学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它是与时俱进的。科技越进步,社会发展越快,就更需要文化精神的支持。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乾泉教授认为,即便是那些听过国学甚至是接触过它的人,也并非完全了解它的定义“虽然目前没有人能说清楚国学的具体含义,但至少我们的认识不能是片面的。”

海内外同升温缺乏真正推广者

任何事物一旦拥有了社会对其的需求,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个特定的市场。而上至治理国家,下到管理企业;大到“平天下”,小到个人“修身”的国学自然也不例外。自人大创办国内首家国学院后,各种国学班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出现。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也于本月1日正式成立,清华大学方面称“将力求把国学研究院办成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为中国文化研究提供一流的国际化平台”。

回味国学最初的含义,不难分辨出当初暗藏其下的些许革命味道。中国当时独有的曲折经历造就了这门独到的学问,它的繁极一时或许不难理解。然而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国学却再次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国学热”在海外同样有所升温。澳洲的一些高等学府就相继成立了“孔子学院”,专门教授中文学与中国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的一位华裔教授向记者表示,中国的“国学热”在海外的热度持续飙升,无论是老一代移民者还是新一代土生土长在海外的ABC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对国学的极大兴趣。

与此同时,有专家认为,现代社会并不缺乏学习国学的气氛,而是缺乏真正的国学推广者。他们认为,国学中有许多专门的学问需要专业人士的研究,但国学里也有许多文化基础知识和有趣的常识,可以为公众所理解。国学如何与现代知识形态匹配,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加快融合,离不开现代先进的传播方式与手段,用各种形式普及国学,让更多的人对国学感兴趣,其实对推广普及国学有益。

“国学热”背后的推手

单单是透过时下大大小小的“天价国学班”,人们对国学的追求热度就可见一斑。乾泉对记者表示,“国学热”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国人对自身文化的信心,进而推动了国学的持续升温。乾泉坦言道:“我们对国学的认知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如今国学离我们的距离看似缩小了,但人们并非真正了解国学本质。”

据乾泉介绍,国学在中国新时代的升温还要归功于世界五百强的进入。“可以说产业的转移,引起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专注。产业升级依托于思维的创新,而传统文化的底蕴正是创新的动力。”诸如微软、西门子等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均在中国设有专门的研究院,而在五百强企业进入国门后,人们慢慢发现,那些所谓的西方先进思想竟有许多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还补充道:“可以说,在人际关系、宏观调控等方面,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先进于西方国家的。”乾泉说。

乾泉同时表示,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更加体会到西方的金融体系是不安全的。“西方工业进步处于一个瓶颈时期,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生产的相对过剩导致人们的消费能力受到了极大限制,致使整个金融关系、市场平衡原则和商业体系都处于崩溃边缘。在这样的扭转时期,向来强调国家与个人关系的中国文化脱颖而出了。”

而在“素质”被格外重视的今天,国学文化无疑成为了最好的典范。“国学是随社会一同进步的,我们现在倡导的国学并非是它出生时原汁原味的样子。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时代的眼光审视国学,这样的推广才更有意义。”乾泉说。

 
 
 
前五篇文章

探监室里的两只麻袋

温家宝:《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一曲曼声低吟诗,故园春梦总依依(上)

递减中的人类智慧

不要暗淡你生命的光辉

 

后五篇文章

伟大就是管理自己

《诗经》时代的关中农业

鸟儿消失了,去哪里寻找春天

“聪明药”来了?

德国人的治家之道——认真到细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