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与道教文化 |
 
很多节日的起源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节俗也与巫术、祭祀活动有着延续关系。重阳节从起源传说、主要习俗等方面, 都有着明显的道教含义。 ——编者按 宗教信仰以及伴之而生的巫术、祭祀活动, 是生成岁时民俗的重要文化渊源, 祭祀天地山川、日月星辰、先祖先王之类的活动, 以及相关的神话传说都还属于原始宗教范畴, 比较原始。在后来兴起的道教和传入佛教及其他多种民间宗教的影响下, 中国民众的信仰体系逐渐变得复杂。随着信仰体系的完善, 仪式仪规的发展, 宗教信仰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结合也更加紧密, 宗教信仰与岁时民俗的结合是最典型的例证。大量的信仰民俗渗入到岁时民俗中, 也丰富了节日文化的内涵。就重阳节节日文化而论, 道教的色彩十分明显。 道教的重要人物太上老君就是在重阳节诞生, 有传说称“ 九者老阳之数, 九月九日, 谓之重阳。道家谓之老君九月九日生, 取诸此也。” 在河南方城一带, 人们认为九月九日是太上老君的生日, 老君的小名叫“ 吹儿” , 故九月九日一天, 忌吹哨子, 尤其是以老君为祖师的行业, 更为谨慎。 在道教的节日中, 九月九日重阳节还是斗姆星君的诞辰日。斗姆星君是天上的星宿之一, 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 主要有五暇五星岁星木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 在道教文化中, 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是“ 升天成仙” 的最好时间, 所以道教传说中多选择九月九日“ 升天成仙” 。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 浊气下沉, 地势越高, 清气聚集越多, 人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就是在这一天乘龙升天, 著名的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张道陵也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升天成仙的。“ 真人张道陵, 于桓帝永寿二年九月九日, 在巴西赤城渠亭山中, 太上遗使者持玉册, 授正一真人之号。” 就在道陵受号的同一天, 其妻孙夫人, 与天师在间中云台白日升天, 位于上真东岳夫人。 无独有偶, 东南沿海各地尊奉的海神妈祖, 也是这一天升天。妈祖, 名林默, 生前是福建蒲田循洲岛巫女, 死后被奉为海神, 有“ 天妃” 、“ 天后” 等称号。传说妈祖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升天成仙热“ 宋太宗雍熙四年丁亥, 天后年二十八, 秋九月八日, 后对家人说‘我爱清静, 尘世所不乐居, 明天九日是重阳日, 我有登高的意愿, 预告别期。家人却以为重九登高是例行的事, 而不知道她是将仙去的。......后白日飞升走了。’ ” 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登高” , 也与道教九月九日“ 升天成仙” 也有内在的联系。因为相信九月九日是神仙升天的日子, 先民们就选择九月九日登高, 意图能向那些得道成仙的人一样, 升人天宫, 这种对升天的渴望, 溯其源头, 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 《太清诸草木方》日“ 九月九日, 采菊花与获芬松柏脂丸服之, 令人不老。” 道家无论是服食丹药, 还是苦练修行, 其最终的最求是与天地同寿, 能长生不老, 而长生不老, 在世俗世界是无法实现的, 只有升上九天, 才能与日月同寿, 而九月九日重阳节,‘两阳相重, 是升夭的最好时机, 故在道家的观念体系中, 九九重阳升天成为一种传统, 在重阳节成为华夏民族传统节日的时候, 这种九九重阳“ 升天” , 又直接演变为重阳登高。 道教选择登高作为升天的手段, 这与中国古代的神灵世界有关。在现在已经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 大型祭祀遗址多建筑在山颠、山梁等处, 在平原地区, 甚至人工堆筑成山用于祭祀良诸文化遗址多有称为“ 山” 或“ 墩” 的人工堆筑的高台, 如著名的“ 反山” 、“ 福泉山” 、“ 草鞋山” 、“ 张陵山”等, 历经数千年风雨, 不少“ 山” 或“ 墩” 现乃高出地面米以上, 高者有的达到余米。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 泰山、昆仑山、华山、滋山等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被视为神山。这种高山情结源于天国神灵观念的出现。在传说中的五帝时期, 这些神山是人们登天之处。而且, 这些神山越到高处越神奇。在山巅或堆筑成山以祭祀的现象, 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于成仙的强烈向往。 升天成仙是人们对理想境界的一种无限追求, 成仙, 是希望能永远存在而不消失, 是古人对永恒的追求。而在现实社会中, 九月九日重阳节升天成仙则转化为人们对长寿的企盼。在意象上, 重阳登高, 正是人们对人生不老的一种追求, 所以从魏晋开始, 人们已经开始把九九重阳与长寿联系在一起了,曹巫在九月九日送钟麟菊花, 说“ 至于芳菊, 纷然独荣, 非夫含乾坤之纯和, 体芬芳之椒气, 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 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 莫斯之贵。谨奉一束, 以助彭祖之术。” 曹巫重阳赠菊, 希望钟怒能借菊之力, 身体健康长寿。道家的升天成仙, 追求人生的永续, 这与俗世中的人追求长寿是一致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九月九日登高升天成仙, 已经内化为九九重阳祈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