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圣经》的独白 |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唯心的世界观,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宗教,它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植根干现实的希望,正是这种希望使信仰得以确立。因此,宗教总离不开现实。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对理想世界充满向往与憧憬。由于宗教的影响,人们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表现为某种理念。在西方,受《圣经》思想的支配,这种向往通常表现为人对于天堂的梦想与对上帝的追求。自公元五、六世纪基督教在西方传播开来,就一直十分广泛深入地影响着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文学而言,西方许多作家本身就是虔诚的宗教徒,英国世纪清教徒文学代表作家约翰·班扬也不例外。他的《天路历程》便是西方宗教理想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这部寓言体作品有着浓郁的基督教文化特色,被学者列为宗教体文学杰作之一。 《天路历程》从头至尾穿插着《圣经》中的故事材料,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基督徒”的天路历程和“女基督徒”的天路历程。作者以梦幻文艺的手法和寓言式的形式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基督徒”在福音使者的启发、引导下,离开家乡“毁灭城”走向天国之城“锡安山”的艰难历程。作者以游记体小说的结构,百科全书式地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生活,反映了英国“王政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现实,讽刺了贵族阶级的腐败和贪婪,丰富地展示了人间、天堂、地狱纷纭复杂的生活画面。 《天路历程》植根于《圣经》这片沃土,作者几乎是在宗教的框架中展开故事的,他完全是按照基督教的原罪——信主——赎罪——得救——沐恩的思想体系构思小说。“基督徒”在寻求真理与光明的道路上,遇到了“绝望潭”、“艰难山”等艰难险阻,制服了魔王亚玻伦,成功逃出“疑惑寨”与“绝望巨人”的阻挡,经历了“浮华市场”的考验,在历尽了种种磨难后最终渡过了无桥之河,到达天国,实现了美好的理想。班扬用梦幻来表现故事,暗示寓意,而这些手法正是借鉴于《圣经》。这部著作,故事通篇都是寓言,作者在开篇便奠定了全书的体裁和叙述风格的基调“当我穿行在这世上的旷野,一个洞穴挡住了我的去路。”在这里出现的“旷野”一词在《圣经》中屡见不鲜,为属灵的寓意。“洞穴”一词在《圣经》中也常常出现,又译作“坑”“坑坎”“窝”等,比喻险恶的地方。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小说第一部描述了基督徒背着沉重的包袱,在极度痛苦的时候受到“传道者”的指引,头也不回地逃出“毁灭城”走上天路,寻找天国辉煌。主人公那声凄厉的呼喊“我该怎么办”便是《圣经》中常见的一句话。据统计,这句话在《圣经·旧约》中出现过6次;在《圣经·新约》中出现过8次。“这个问题的提出与回答,其实就是本书的主题,也是本书情节结构的总体背景和内涵基础。”有学者认为,“《天路历程》中基督徒从《圣经》中得到启示要逃离“毁灭城”的这个故事和《创世纪》中罗得一家得到天使的启示逃离罪恶之城所多玛的故事十分相似。”因此,学者认为班扬《天路历程》的情节设计从《创世纪》中得到重要启发。此外,“锡安山”一词在书中具有基督教的属灵意义,它通指上帝居住的地方,锡安山的主人即是指耶稣基督。“基督徒”历尽艰辛劫难,最终实现了进入天堂的终极宗教理想,他所追寻的“永恒的生命”,即是基督徒信仰中所说的永生。就在“基督徒”从他渴慕钟情的征程上满怀喜悦地荣登天城之后,小说紧跟着描述了“女基督徒”的天路历程。她带着自己的儿女义无返顾地走上天路去寻找天国的辉煌,途中她们同样遭遇无数的艰难困苦,却始终未曾放弃。同第一部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基本一致,作者在第二部中继续借用《圣经》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认识和希望。小说引用深刻而又生动的寓言故事,帮助读者领悟为人处事的智慧,汲取对待人生险恶的勇气。尽管其中有些场景和描写同第一部极为相似甚至重复,但作者却以更多的人物、更广阔丰富的场景和更幽默的笔法深刻表达了主人公更为充分的信心和坚定的希望。 班扬借助基督教系统塑造了诸多鲜明生动的神幻人物形象。他们拥有凡人所不具备的能力,但又被赋予鲜明的现实性,折射出社会的真实。在基督教惩恶扬善思想的影响下,作者将书中的人物明确分为正义与邪恶两类。主人公“基督徒”坚毅不屈、笃信正义,是作者倾力打造的德行的化身,也是革命时期清教徒的典范。“神勇”先生等人也都是作者正面歌颂的对象。作为对立面,作者还刻画了“傲慢”、“自大”等形象,从《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人物所代表的正是上帝所僧恶的东西。如《旧约·箴言》第8章第13节说:“敬畏耶和华,在于恨恶邪恶。那骄傲、狂妄,并恶道,以及乖谬的口,都为我所恨恶。”另外,作者还运用奇特丰富的想象、概念化的形象来表现真实社会的人与物。如魔王亚玻伦是个专制的暴君;家住“空谈巷”的“扯操”“在外面是个圣人,在家里则是个魔鬼。”他们都是恶行的象征,是社会罪恶的代表。而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人名,也大多是《圣经》和基督教历史上的原型。如“基督徒”的四个孩子分别叫做“马太”、“撒母耳”、“约瑟”和“雅各”。据《圣经》,马太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撒母耳是以色列士师时代著名的先知;约瑟为雅各的第十一个儿子,雅各则是耶稣的弟弟,是早期基督教会的领袖之一。又如,富丽宫门房的看守人叫“警醒”,而“保持警醒,等待主耶酥再来的日子”以及“保持警醒,不要受异端邪教的诱惑”是《圣经·新约》的重要教诲之一。……如上所述,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抽象而又集个性与共性于一体的典型化的人物、名字,寓现实于宗教,体现了主观的褒贬及自身浓厚的宗教情结,具有深刻含义。 作品深刻揭露现实社会的种种罪恶。《天路历程》虽是用宗教寓言体写作,但却是社会人、事的真实写照。它以虔诚的“基督徒”、“女基督徒”等人奔走天路的经历为线,全方位地展示了社会生活图景,从而广泛揭露出现实社会的种种罪恶。如对浮华市场的描写。在这五花八门的市场上,倒卖的都是各种各样虚华的东西,惟独没有“真理”这样商品。“基督徒”与“守信”也只因说要买“真理”,便遭受辱骂、痛打,又被关进笼子游街示众。在这里,小说场景的设计和处理,以及审判者所用的言语和理由,同样与《新约·路加福音》、《新约·约翰福音》中耶稣受难前,遭受祭司长和长老们审问、凌辱的处理方法相似。班扬对“守信”在法庭受审的描写,一定程度上参照了自己在狱中受纪陵法官审判的经历,他以真实审判为原型,绝妙地讽刺、鞭挞了现实。 《天路历程》之所以蕴涵着丰富的宗教因子,离不开班扬的生活环境与时代背景的映衬。班扬出身贫寒,经历曲折,他一生所受的书本教育主要来自于《圣经》。班扬的岳父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经常让他阅读两本宗教书籍《普通人的天国之路》和《虔敬的生活》,因此他的生活更加接近基督教。班扬还加入了裴德福郡的一家非国教的清教徒教会,反对英格兰国教教会一些违背《圣经》的原则,并遇到了后来对他的精神生活起到关键作用的著名牧师约翰·吉福德。1659年他担任教会的牧师。1660年查理复辟,他因传教而遭遇逮捕,开始了长达12年的牢狱生涯。在狱中,他仍虔诚执著地讲道、传道,反复研读《圣经》,狱中所遭受的摧残带给他心灵的冲击与震撼,促使他重新思考人生的道路和归宿。在狱中他完成了多部作品,《天路历程》便是其中的杰作。 从作品中反映现实的寓意性描述可以看出班扬是在竭力宣扬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借助《圣经》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及其精神之柱——国教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天路历程》选择了与《圣经》相仿的梦幻文艺的手法和寓言式的表现形式。 英国的清教产生于16世纪后期。英王亨利八世实行宗教改革后,英国国教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然而,一切反封建专制的人都以“不奉从国教”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封建统治者的反抗。“十六世纪后半期‘不奉从国教’者中提出了一种要求,即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因素,他们被称为清教徒,他们的主张就被称为清教。”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清教运动几度风起云涌,并形成很大规模。由于清教徒持久不懈地努力,清教的影响在民间逐渐扩大,从伊丽莎白王朝中期开始,英国曾成为一个人民只尊崇一本书即《圣经》的国家。 清教承认《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强调所有教徒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他们信奉“成事在神,谋事在人”的预定论。这都在《天路历程》中有充分的体现。如“基督徒”就坚信:只要听从主的指引循着正道,一定能获得天国的荣耀。此外,清教徒在宗教制度和教会结构上,反对主教制,要求教会组织民主化,主张容忍政策和信仰自由;班扬在《天路历程》中的主观好恶也异常鲜明,他塑造并批判了代表邪恶势力的诸多反面形象,如浮华镇当局法官“恨善”以及作假见证的陪审员和证人等等。在宗教理论上清教主张“宿命论”和“因信得救”。《天路历程》中“基督徒”及其妻子儿女以及“守信”等天路客都是基督教因信得救的典型。清教徒的这些主张涉及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整个社会普遍信守《圣经》至上时,班扬也不例外。即使在遭受牢狱灾难仍不忘研读《圣经》,并传道、讲道。可以说,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支配着《天路历程》的创作。 总之,清教徒具有巨大的宗教热情,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清教徒主张改革教会,主张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限制国王个人的权力;反对教会的主教制,反对君主专制。班扬不乏这种进步的、革命的思想,但是,一方面他象千千万万的清教徒一样要以《圣经》作为抗争封建专制统治的武器,另一方面自身坚定虔诚的宗教信仰也使他不可能完全摆脱宗教。故而,这部《天路历程》始终脱不去《圣经》的影子,便显得理所当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