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你的盖头来——我读《论语》 |
 
当今的《论语》热或者说是国学热都到了一个程度了,从大学讲堂到街头巷尾,从电视传媒到小道坊间, 首先,一个东西,不论其好坏,被人这么翻过来覆过去烙馅饼本身便说明了它有价值。比如潘金莲,虽也有女性主义者从某个不为常人所熟知的角度来剖析其内心深处而得出她并不是YIN妇,但仿佛也没听说有人把她划为贞女系列。秦丞相桧者,更是一幅对联写尽了人们的愤恨之情: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可能或许有极个别人,比如他自己会说是忠君爱国,但仿佛也没听说谁能把他放在了忠烈祠了供了起来。而像秦始皇,有人骂他严苛暴政,也有人赞其千古帝王。这本身就说明了他有价值。而孔子及其《论语》,也是这样。 余山东东营人氏,论古应为齐人。虽不是孔子所在的鲁国,却也究竟相隔尚近,且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礼仪这个东西在山东还是很讲究的。比如孔子所提到的守三年之丧。我奶奶——实为我爸的继母——去世后,家里人会在祭日着孝三载,且不燃鞭炮,即使大年。可以说孔子的一套东西不管大家承不承认,认不认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的影响还是很巨大的,很深远。这么说可能有些不妥,确切说影响是隐形的,微妙的,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但就是这么一部对中国人产生了如此重大潜移默化影响的著作到底应该怎么去看,到底应该热情洋溢地去赞扬还是应该横眉冷对地去批评?我的原则是,回归原典。我们国人喜欢犯一个毛病,爱一个人就把他当成天神,升入天堂,恨一个人就把他变成魔鬼,打入地狱。但事实就是事实,它绝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进行变异。那我们就应该来回到《论语》中,从孔老夫子的原话中,找寻当年痕迹。 本文限于篇幅,只是提出几个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所遇到小问题进行阐述,由此可以看出,《论语》到底是个什么本来面目。 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人说这可能是世界上对自己一生最短的个人总结了。关于这句话,首先要注意一个字,那就是“吾”。大家注意了,孔子在这里说的不是尧舜,不是周公,更不是说一般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后世却大都偏向如此理解,所以有了什么“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等等的说法。而事实上,孔子他老人家说的是自己呀,人家是对自己一生进行的个人总结呀!这是第一点需要注意的。第二个要注意的就是在“耳顺”。对于“十有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的意思人们的意见趋向一致,解释大同小异,我在此也不多赘述。但对于“耳顺”却是解释的五花八门。比如郑玄说“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邢昺说“‘六十而耳顺’者,顺,不逆也。耳闻其言,则知其微旨而不逆也。”金良年的《论语译注》中“耳顺”解释为“听到什么都能领悟”。李零在《丧家狗》中猜测,耳顺“可能是60来岁的人,阅世既久,毁誉置之度外,爱怎么着怎么着吧。”我对郑的注解觉得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前几天在凤凰电视台看“国学天空”节目, 二,在《论语》一书中,有无数次提到仁,也有无数次提到了礼。那么,这两者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呢?仁者,爱也。礼者,约也。仁爱体现在古代圣王身上,孔子“罕言仁”,但并不是不说仁,而是说很少有人达到。在一本《论语》中,在弟子中他仅对颜回评价过仁,而后世所尊者有若曾子亦未忝其列。这是不是说明很难达到呢?非也。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如此看来,仁仿佛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这就面临一个逻辑难题,就是这么容易的事为何孔子又罕言之? 三,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如果大家都无友不如己者,那是不是谁也交不到朋友了呢?因为谁都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那么你不会去与不如你的人交友,而自然想去与比你强的人交友了。但这样那个人也会觉得你不如他而不与你交往,当他再想去与别人交往时,另一位也不会与他交往的。那怎么办? 虽说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哲学思路不同,西方人是从逻辑、形而上的的角度来阐述道理,中国人从实践经验角度来解释道理,但一个堂堂的被别人誉为圣人的孔老夫子难道会犯这么一个初级的逻辑错误?那如果不是的话,那就是我们错了,那我们一般人都错在哪里了呢? 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应该是,看到善的地方我们就师法,看到不好的地方就改正。那引到这边那句“无友不如己者”,应该就是人都有可以值得学习的善的地方,也都有应该引以为戒的不善的地方,而我们应该是学习别人善的地方,而不要效法不善的地方。所以“者”这个字,不应该释为“……的人”,而应释为“……的地方”。同样类似的一句话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意思也不能说是看到贤者就向人看齐,看到不贤者就内心反省,也应该是看到人贤的地方向就学习,看到人不贤的地方则心里合计合计,警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四,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没有仁便没有知,说明了仁是知的必要条件,但未必是充分条件,见下面一段: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孔子的“六弊”中头一弊就是“好仁不好学” 光好仁而不好学,缺点在愚蠢。在我看来应该就是不智,也就是只会憨厚。所以光知道宽厚而不聪明是不能叫做知的。所以孔子他老人家也并不是一味的认为只要品德好就一切都可以不要,比如才能。因为前人总会拿下面这段来认为孔子是只要求人品德好: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其实孔子要求人行仁,但也不能把自己迷惑住: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做点点所谓的好人好事把自己个儿搭了进去,在 五,孔子要我们“以德报怨”了吗? 余寒假归省,同学与谈。同学说前几日看到一篇文章说我们所误解的十句话,其中有句话就是以德报怨,孔子好像没要我们以德报怨。我说是的,孔子说的以直报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邢昺在正义中说:“此章论酬恩报怨之法也。‘或曰:以德报怨,何如’者,或人之意,欲人犯而不校,故问孔子曰:‘以恩德报雠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者,孔子答言,若报怨既用其德,若受人恩惠之德,不知何以报之也。‘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者,既不许或人以德报怨,故陈其正法,言当以直道报雠怨,以恩德报德也。 大众以前一直受明清酸儒影响,以为儒家甚是迂腐,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说话还得轻声细语,走路细摇轻行。那自然以为孔子也是如此,孔子本身不是酸儒,并且真正的儒家,或说原始儒家也并不是讲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也更不是会“以德报怨”,正如孔子所说,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何以报德?应该是以直,以正,来应对雠怨。 实则今人误解之处岂止五点,比如日常人们批驳更甚的“中庸”,也并非如常人所认为的明哲保身,庸庸碌碌,做个“好好先生”。其实毛泽东早已说过了,“好好先生”是像“乡愿”一样的人,而非中庸。中庸,若简单释之,便是适合,正如孔子所说“过犹不及”,都是他老人家所否定的。 赵普曾曰半部论语,以治天下。余粗读论语半载,感受颇深。多有常人误解之处,未悟之理,尚待勘察。古人著书,不曾思以古薄今,亦不能料知百岁之后。今人读书,常入歧途,一为误读古书,歪曲圣意;二为滥批古人,诋毁圣贤。既古之人不可复出以争辩,何益于坟前踏骨,足玷花环?巧言不绝,仁理必微,宜推尘阅古以启新知,方不愧古人,犹益今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