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期间,中国的祠堂和家谱都遭受了巨大的毁灭性打击。然而,大多数的海内外华人心中,都有着一个“寻根问祖”的梦想;在经济发展中,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有了寻找家族渊源、寻找历史寄托的精神发展需求。修谱,成了不少宗族正在进行的一项浩大工程。而在网上,年轻人也逐渐成为家谱类网站的拥趸。
《总目》里的家谱历史是中国人断不了的情缘
民间流行修谱热
当下,由于现存的大多数家谱,记载的文本截止到1949年就没有了,不少望族重新做起了续修家谱的工作。
记者了解到,被誉为“天下第一谱”的《孔氏世家谱》正由后人进行修谱工作。“这一工作主要由孔氏第77代孙孔德墉主持,即将在近期完稿出版。”王鹤鸣告诉记者,上一次孔氏家谱修于1935年,六十多年中,孔氏家族已经繁衍多代,枝叶茂盛于世界各地。新修的孔氏族谱还将女性列上世系图表。
孔氏家族并不是唯一在修谱的家族。记者了解到,目前民间正在兴起一场修谱热。有王、杨、李、吴等大姓氏族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修谱。“ 宗族里有的出钱,有的直接负责相关的工作,按照地区划分,逐步完成大范围的修谱工作。”王鹤鸣告诉记者说,以小姓邱氏为例,修谱采用了地毯式的人口普查方法,不漏掉一个男丁,也不漏掉一个女丁,女性上谱,四代、五代同堂上谱,而不是照抄老谱。
这里不能不提的一个人就是被誉为“中国民间联宗修谱第一人”的邱家儒。如同孔氏修谱中的孔德墉一样,邱家儒是邱氏宗亲会的主心骨和会长,他自2002年以来,就相继投入近2000万元修编全国的丘(邱)姓家谱。目前,中华丘(邱)氏宗亲联谊会已在全国成立了400多个分会,现有253个县市区已成谱。在今年的7月,他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邱氏宗谱169种共 247册,也是迄今为止上图接受家谱捐赠数量最多的一次。
在具体的编修家谱上,以邱家儒为首的邱氏宗亲会借用了军事地图的坐标法,横排世系,谱以早者为断,祖以知者为断;还规定了凡例、体例等一系列编谱的规定、标准、方法和顺序,确保研究成果准确可靠。
据邱家儒表示,修编这部邱氏大宗谱,目标是编修一部上至丘姓太始祖姜太公、下至当代、贯穿古今、纵横中外的《中华丘氏大宗谱》,使丘姓成为中国继孔、孟、颜、曾之后,第5个统族谱、统一辈分的姓氏。同时,将海内外500万邱氏宗亲团结起来,既方便了海外华人寻根问祖,也加强了海峡两岸的血脉联系。
“家谱,一直是民间的一种自发行为,上海图书馆在两个方面给予民间修谱提供帮助。”王鹤鸣说,“一是向有关宗亲会提供给相关的馆藏家谱供以复印,二是在方法上提供帮助。在具体的执行上,他们都有专人负责。”
网上风行家庭树
在民间的修谱热中,各种各样的家谱类网站也如雨后春笋,突然间都冒了出来。打开INTERNET,李氏网、张姓家谱网、陈氏宗亲网等单姓家谱网站数不胜数,而以“家谱网”命名的网站也有好多个,如“中国家谱网”、“中国新家谱网”、“家谱网jiapu.com”等等。 为什么家谱网类网站这么热?记者找到了家谱网jiapu.com的市场经理马越,她告诉记者,“比起传统的家谱资料搜查,网站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现在有很多家人不住在一个城市,有人在上海、有人在北京、有人在国外,但是通过网络都可以看到家族的变化信息,这是互联网的优势,所有这些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有新的发展。”
王鹤鸣曾经到美国的家谱类网站祖先网Ancestry.com公司参观。“比起书本,网站上的知识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从 1977年美国的“根”文化兴起以后,寻根在美国的网上点击率很高。但是中国有关的家谱网效果怎么样呢?有的是成功了,有的是失败了。这里面关于中国家谱类有很多的借鉴经验。”
在英语当中,家谱被叫做“A FAMILY TREE”。记者在jiapu.com上看到,该网站的主页上就有一棵家庭树,网友可以在上面填写自己的父母、祖父母的名字来创建属于自己的家庭树。
“在美国,早已经掀起了一个全民寻根问祖的热潮。据相关调查显示,美国人第一大爱好是园艺,第二大爱好便是寻根问祖。大家各自在网上建立家族树,电脑程序会自动搜索,根据设定的模式,发现两人可能是亲戚,就会让这两个人的树上小叶子颤动,提醒你们去相互联系。如果两人真的去联系,并通过其它方式确认两个家族真的有亲属关系,那么两个家族就有了交叉点。通过这样的网络搜查,很多人之间发现了家族间的关系。譬如,发现麦当娜和席琳·迪翁,她们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家谱网马越告诉记者,“网站联起的,就是以家为核心关系网络,现在流行SNS(社交网站)的网络关系,而家谱类网站就如同是 FNS(家族网络服务)的网络关系,即整个家庭关系网络。所以每个家庭和每个家看似是一个个独立的家庭,但是实际上是可以连在一起的。”
在该网站上,记者发现,除了建立家庭树外,还可以搜查相关的家谱资料。在其它的一些家谱类网站上,也提供了类似的相关家谱资料。马越告诉记者,其网站与上海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山西社科院谱碟研究中心,以及台湾的一个私人藏书楼都有合作关系,相关的家谱材料都在逐步地上线过程中。
“与传统的家谱相比,网站除了向上的寻根问祖探寻家族的历史外,还是一个与现在的家人分享、交流的一个平台。另外,它还有一个往下的传承,我们把今天记录下来,就是后代们有据可查的资料和历史。很多人不知道爷爷奶奶准确的姓名,在玩家庭树的时候,可能会问清楚了记载下来,并得到安全的、长久的保存。”马越说。
断不了的传承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家谱早已经是一样年代古远的历史文物,并最终将成为历史文化的一种符号。但即使如此,家谱仍然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起着精神引领的作用。
“我女儿是心字辈的,取个什么名字呢?”刚刚做了爸爸的吴先生,打算以辈分“心”为女儿取一个双名。实际上,由于80年代流行单名,吴先生的父母并没有用辈分给他取名。“我听说我们家老早以前有过家谱,我过世的父亲曾经说过,留在老家的大家族里面还是讲究辈分的,到我女儿这一代正好是‘ 心’字辈。时代在变化,但我觉得回归传统,按照辈分取名也挺好的。”
家谱可能会丢失,但家谱所承载的意义则已经渗透进每一个华夏子女的血液中。“有一天,我从外祖父的书柜中看到了一本古旧家谱,里面是繁体字、文言文,记录了明朝以来的家族关系。原来我外祖父家在古时候还是个乡绅呢!感觉我和古代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曾经看到过自家家谱的张小姐告诉记者,自从发现了家谱以后,对世界就有了另外一种认识,原来历史就是一个家的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和传承。 (文/陈筠 图/黄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