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通小周天 |
 
小周天功,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了难以胜数的武术及气功爱好者,千余年来经久不衰。可以说,它是气功史上流传最久、覆盖面最广、影响最深的一种功法。在道家养生学、中医学、武术气功学里,均可觅见其踪影。其中,以它在养生祛病的领域之影响尤为深广,人们称赞它是借助自身力量与疾病作斗争,延长生命的一种优秀功法。古今著名的气功养生家、中医学家都认为,通过练小周天功,督脉一通,百脉俱通,激发的真气沿小周天路线运行,能使痼疾顽症霍然而愈。那么,小周夫功祛病养生的科学机理是什么?我认为,小周夫功祛病养生的机理、与中医治病的道理是相通的,或者说是大同小异的。我自幼因先天不足,体弱多病,后随内家浑元派第九代传人萧天义老先生修习道家内丹功。在师父的精心指导下,我按诀认真苦练,果见奇效,数月即打通了小周天,使所患的肺结核、肠胃炎、慢性肾炎等顽症得以痊愈后来,我在练功之余,又研习中医理论、与所学丹功相互印证,对此略有些心得浅述如下。 练习小周夭功,重视意守下丹田,炼精化气。在道家内丹功中,下丹田是指脐内一寸三分处。如能用正确的方法,意守返观这个地方,便会觉得下丹田微有暖意,日渐功进,慢慢弥漫开来,全身皆有暖融融之感。继续似守非守,勿忘勿助地回光返照下去,腹部丹田处便会有跳动感,同时会感到温热感更甚,即使是在冬天,也不会感到寒冷,身心内外,有一股氤氤氲氲的虚无恍惚气象。这种情况,即是先天天元阳真气产生,古气功术语称作“无极生太极”,“道自虚无生一气”。在今天随着科学的日渐昌明,是完全可以用生物学、物理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来阐释这一奇特现象的。对于下丹田所处的地方——脐内一寸三分处,现代医学表明,这一位置是植物神经主要神经丛和神经节的所在地,它支配着胃、肠、肝、肾、肾上腺及生殖系统等脏器与血管,在针刺神阙穴深部时,可激发出呈双向贯注的放射性经络传感路线。内丹家认为它的生理功能为:包藏精髓,贯通百脉,滋养一身。其作用是很大的,但人们平时由于杂念很多,意识不专一,呼吸之气仅深入到上隔肺府气海,无法刺激到人体下丹田、该处的功用也就鲜为人知了。练功时摒弃杂念,全身放松,集中注意力返观内视下丹田,呼吸匀细深长,绵绵若存,心息相依在这种神、气、形高度协调合一的情况下,平时的主观意识受到抑制,但潜意识(即气功中所说的真意)却发挥出了巨大的支配能力,神与气在脐内下丹田处相抱相合,互相激发,该处的神经丛和神经节在神与气的鼓荡刺激下得到接通,神经支配能力也得到加强。在这一过程中,会伴有电位变化,形成电荷移动,使下丹田处有麻热胀、蚁走或跳动的感觉,人们称之为“得气”感。这种生物电荷形成后,就能迅速通过神阙穴深部的经络网传导并散发到全身各处。应用于武术技击,配合呼吸意念,可提气聚劲,增强功力;用于养生祛病,则可调整生理机能,增强生命能量。 下丹田“得气”在武术技击上的应用,这里暂且不探讨。对于养生祛病方面来说,它却有着非常神奇的作用。学过中医经络穴位知识的人都知道,背后相对于肚脐的地方便是命门穴,肾脏即位于命门穴的两侧,左右各一。中医学认为,肾主五内之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下丹田处的生物电流产生后,能促使肾脏源源不断地分泌肾精,在生物电的温煦作用下,肾精又可化为更加精微的人体生命物质——元气。而体内元气的充沛和正常运行,正是生命个体能保持健康状态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不断练功,元气愈聚愈多,气满自动,便会沿着人体经脉,顺其自然地运动,达会阴,过尾,沿督脉上行至百会穴,再经前额下行,通过“鹊桥”(舌抵上胯形成的“桥”)接入任脉而回到下丹田。体内元气这样循环一周,便是打通了“小周天”。打通小周天,戏练功者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标志着本身功力取得了质变性的突破。功至此境,可保身无疾病,以前所患的痼疾多可霍然而愈。 气通小周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祛病养生功效呢?从中医角度来看,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首先,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体机能的太过与不及——阴阳失调。太过,就会发生实证、热证;不及,就会发生虚证、寒证。中医治病就是调节这种太过与不及的情况,使之趋于平衡,即《黄帝内经》中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而小周天一旦打通,则水火即济,阴阳相合,达到高度的“阴平阳秘”。这样,病源消除了,各种沉疴痼疾自会不药而愈。其次,练习小周天功,能强健脾肾功能,扶正祛邪,提高人体免疫力,也是促使顽疾痊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练功时,除了能激发肾阳真气外,功中的特有要求——搭“鹊桥”(即舌枉抵上胯),能使口腔津液滋生,将其轻轻咽下汇入丹田,能益脾胃。特别当小周天通后,气机循督脉到达头顶时,脑部的中枢神经受到激发,促使内分泌均衡分布,这时会有更为纯粹的、甘甜清凉的津液下降,古人称之为“玉液琼浆”,或“金津甘露”,其中含有大量消化酶,可使胃口大开,完全吸收食物的营养,还有保护胃壁、胃粘膜及抗衰老的作用。同时,这种津液吞咽下去,尚有炼液化精之大用,与炼精化气相配合,形成良性循环。益补脾肾,对于久虚病体的康复是很重要的。古今中医名家均认为,当慢性疾病发展至五脏受损,证情纷繁,治疗治疗棘手之际,惟有培补脾肾一途,脾肾一健,其它症状则迎刃而解。如清代名医吴谦说:“凡病久虚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胃补肾两途。”因为,按照中医的观点,人之所以得病,病之所以久治不愈,关键是自身薄弱。如《黄帝内经》上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如果体内正气充足,致病的邪气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而经现代医学证明,中医脾肾的生理功能,与西医的消化、血液、泌尿、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均有关系。因此,如果脾肾的功能一旦趋于正常、强健,将可大大提高人体的机能活动以及抗病和康复能力。中医学将这种综合抗病和康复能力叫做“正气”,认为它是使疾病得到好转乃至痊愈的决定性因素。在中医学上,对于那些久病不愈的顽疾,如果在辩证的基础上施以培补脾肾治疗,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了,顽疾便会随之而愈。而修炼小周天功,对调节、强健脾肾诸脏,恢复它们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着独到的功效。因此,练功能祛病除疾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上述可见,小周天功养生祛病的机理是符合中医理论的。只不过中医治病是用药物来调整人体阴阳,而练功祛病是通过特殊的手段调心、调形、调息来调整自身阴阳平衡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