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据报道,从明年起,北京大学将在自主招生过程中监督举证,如果发现日常生活中有不孝敬父母行为的学生,一经查实,将不予录取。 这项要求与一些地方选拔干部时,将“孝行”作为考核内容的做法如出一辙,其出发点皆源自“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没有孝敬父母之心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对他人、对国家以及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就拿大贪官成克杰说吧,据说他每月给老母亲的生活费是5元钱,5元钱在前几年只够买两斤鸡蛋,对亲生母亲都如此,还能指望他宵衣旰食、心怀苍生吗?所以他的堕落,也在情理之中。翻翻历史就可以看出,凡古今成大事者,只是在原则和法律面前“六亲不认”,而在生活和道德层面,“入则孝,出则悌”。这不单单是人性问题,它也遵循了中国儒家文化所提倡的“泛爱众,而亲仁”的入世理念。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百贤孝为先”,小则为人之本,大则安邦之道,因为只有勤扫“一屋”,乃可“以一屋扫天下”。东汉人王祥,侍奉后母至孝,《二十四孝》里的“卧冰求鲤”,说的就是他,王祥后来因孝入仕,政绩显赫,并为后世所重。这是典型的孝子必有善举的例子。中国还有谚语云:上了粮草不怕官,孝敬父母不怕天。这种草根哲学,归根结底也彰显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即家和万事兴、人和天下和。孝道是个老话题,而老话题之所以成为老生常谈,是现实的必要决定的,这是社会的羞惭。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北大的这个举动无疑会给莘莘学子,乃至整个社会的用人机制产生影响——要学做事,先学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