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的“黄灯” |
 
8日,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受邀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和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合作推出的首期“京师公益讲堂”,以《当今的慈善、公益及社会企业》为主题,坦诚讲述了近年来从事慈善工作的心路历程。以下为李连杰演讲全文: 我这是头一次讲做慈善的10年梦想。我2004年没死,决定做壹基金,做了两年的社会调查,之后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创立壹基金。第一年有点像个体户,一个人满腔热情创业,带着几个人。第二年壹基金变成一个集体,就是专业的年轻朋友在一起把壹基金建立起来。第三年的壹基金应当是一个公募基金会。 我的10年梦想 第一年要叫李连杰壹基金,为什么?因为省广告费了。第二年再推,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第三年去李连杰化,只剩壹基金。去年年底,壹基金的公募筹委会也成立了,理事几乎都是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企业家们,这是第一个3年计划。 第二个3年计划是建立公益研究院。中国二三十年最缺乏的是什么,不是多少钱的问题,捐钱这个动作很容易,但是捐钱要有5个步骤:捐钱给谁;解决什么社会问题;谁拿这个钱去解决;最后的结果如何;社会的回馈怎样。如果这5 个链条没有形成,光说第一个捐钱,就等于把钱拿去拍电影,但是电影永远没拍出来。所以链条没形成之前,捐钱是头一个动作。中国现在已有2000多个基金了,美国有10万个基金,还不算NPO、非政府组织以及公益组织。谁去管理?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人才问题。所以第二个3年要创立公益研究院。 第三个3年计划是创建第一所公益医院,这是我的人生目标。 公益和慈善不能拧在一起 讲完10年梦想,我首先要讲几个词,就是慈善、公益、社会企业。在我个人理解,慈善就是人类美好善良的那颗心。这个东西属于比较单向的,突发性的,感性的,我觉得这是现在的慈善。 公益这个范围特别广,即公众的利益。我们基本上认为慈善是关注物质极度缺乏或者是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害,但是公益不一样。比如说节能减排,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公益的内容太多了,它是偏理性的。一个感性,一个理性,这是我自己大概的一个定义。 至于社会企业,是在过去十几年中,在欧洲发起的一种新型模式。随着人类的发展,大家觉得仅靠慈善和公益是不够的,应该创造一条人类未来的路,叫社会企业。2008年当我们第一次组织壹基金论坛的时候,说起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企业两个话题,大家说不就是把中文翻过来,英文翻过去嘛。我觉得完全不一样,企业最大的目的就是创造税收、财富的累计以及创造就业,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社会企业倒过来了,就是用一种企业的经营手法,为社会创造财富,或者做到可持续发展。比如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创造小额贷款,是很典型的社会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善款从22亿元左右,提升到2008年的1000亿元。尽管政府和学术界积极探讨、努力推动,但是可以想象,真的要8-10年以后才能出现社会企业。英国已经有了,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在研究法律立法。社会企业立法很简单,创造了财富以后扣除成本,不能分红,全部投入社会。这样的模式能够带动公益事业自己的造血功能,可以持续做。 慈善是德兰修女,公益是盖茨 公益和慈善要从学术领域理性分析,一个是美术课,一个是体育课,再加上社会企业,这基本上是3个科目,把他们拧在一起,大家很困扰。目前必须清晰地知道我们在从事公益还是慈善,这两个角度要非常清楚。慈善是好人好事,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德兰修女,公益的代表人物是盖茨。针对“裸捐”这件事,就目前中国的公益管理能力来看,公募基金当年就要花去70%,这会产生什么效果呢?今年捐1 亿元,明年剩3000万元,第二年的3000 万再花70%……在5 年之内子弹就消耗光了。反观美国的“裸捐”,同样是1亿元,5%进入社会企业法律规定就可以了,所以可以把大量的钱进行风险投资,滚动创造出10%-15%的利润,拿出10%或者15%继续投资滚动,所以5 年后的结果是本金还在扩大,帮助社会的力度越来越大。盖茨几百亿美元的资本,每一个10%的盈利给社会,这个滚动的力度都非常大。我们目前的结构是5年就滚不下去了,等待第二个英雄出现,才可以继续我们的公益慈善,结构上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觉得好人好事值得鼓励,但是社会的成熟发展,是要从好人好事逐渐演变为理性的公益社会。 慈善领域拒绝道德审判 我在新加坡有一个关于志愿者的讨论,有一个人说他做过志愿者,语气非常自豪。我说你应该把骄傲和自满的心平静下来。因为我是人,我就要帮助别人。我们承接着一个头30年偏重精神世界的年代,这30年又经历了物质偏重的年代,一直没有在精神和物质两条线上平衡地发展,这个责任在未来30年,不管是慈善还是公益,最后演变成的一定是强大的公民自觉的社会。 所以说,壹基金的梦想不是筹多少钱,而是重新建立起一个21世纪的人类价值观。壹基金是一个道,要先定一个道,完了才是术。 捐时间和捐钱是一个术,道是逐渐完善公民去承担民族的根基。这话说得有点大,不应当是我说,但这是我从小的梦想。 中国的整个慈善结构在探讨中,我选择了摸着石头过河。从壹基金到公益研究院,到未来的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在一条路上走,有红灯、绿灯、黄灯3个灯,红灯肯定是不能过,犯法,有爱心也不行。绿灯来的时候,不能不做,等在那儿,也是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大部分时间,我们的公益慈善事业停留在黄灯的状况,既不完全说不行,也不完全说行,就是绿灯和红灯没有亮起之前,那个黄灯的短暂时刻。在这个时刻,我会选择行使中的汽车继续前进,在黄灯中不断探索,一直往前走。 公益不要进行道德审判,在13亿人口的国家,那么多人,同时对一件事发生道德审判,结果一定不一样。所以做公益不怕犯错,任何的善款必须是裸体的,不能搁在自己的口袋里,这是基本的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