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现天下达道的内功 |
 
作为中国思想史范畴的“诚”,在历代思想家阐释中大抵有三层含义:其一,诚实、真诚、忠诚。《周易》:“闲邪存其诚。”孔颖达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礼记》:“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孔颖达疏:“诚,忠诚。”《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纯言甚诚切,光武深感,曰:‘吾将思之。’”其二,表示真实、真情的意味。《韩非子》:“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吕氏春秋》:“伯乐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史记·孟尝君列传》:“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背齐入秦,则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岂直为雄也!”其三,心志专一,使之真诚。汉贾谊:“志操精果谓之诚,反之为殆。”《中庸》:“诚之者,人之道也。”可以说,“诚”成为了中国儒家仁学思想中核心范畴,是君子必得完成的本体修为。 《中庸》第十八、十九两章,孔子藉周朝历史阐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上承先祖之德,确立用礼来治理天下。他们的行为与中庸之道相契合,因此被后世尊为圣人。然后提出了“智”、“仁”、“勇”的概念,认为这是实现天下达道的途径。《中庸》第二十章是鲁哀公向孔子问政。哀公问怎样才能搞好政治治理好国家,孔子道出了“九经”的基本思想构架。 (一)治国九经的政治思想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第一,要修养品德。第二,要尊敬聪明贤能的人。第三,要亲爱自己的亲人。第四,要敬重大臣。其五,要体谅群臣。第六,要像爱护子女那样爱护老百姓。第七,要招来各类工匠和天下的英才。第八,要优待远方的异族。第九,要安抚四方的各个诸侯。“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修养自身,就可以确立良好的品德。尊敬贤者,就能够崇尚知识而不再受谬误的欺骗和迷惑。仁爱亲人,就能够对父母、叔伯、兄弟加以关爱而不生怨恨。敬重大臣,则办事有理有序而不惊慌失措。体谅群臣,士臣会加倍地回报你的恩德。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庶民,百姓就会感恩戴德,就会勤勉努力,成为勤劳勇敢的人。招来各类工匠,财富、国库就会充实。优待远方的异族,则四面八方的人就会来归顺。安抚诸侯,整个天下就会敬畏国君。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斋戒沐浴,就可以使人身心洁净,这才是修身的方法。抛弃那些害己的美色和蛊惑人心的谗言,轻视身外的财富而看重内在的品德,这是儒家劝勉贤者的方法。尊敬亲族的职位地位,增加他们的俸禄,用同样的好恶标准公布于天下,天下就会服膺,这是劝勉亲族的方法。为大臣多次设置属官,使官员因贤而被任用,各得其所,这是劝勉大臣的方法。“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忠诚诚实,而且给足了俸禄,让知识分子能够产生新的思想,这是劝勉士人、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在农忙时,不要再让老百姓去做别的事了,要减轻赋税,这样老百姓就会欢欣鼓舞,拥戴这个国家。对各类工匠,每天考察每月考核,要付给与他们的业绩相符的薪水粮米,这样,各类工匠就会尽情地去发扬他的专业所长,从而成为一个忠诚团结且智慧相加的团体。第八是盛情接待,热情相送,嘉奖有善心的人,同情可怜那些能力稍差的人,这是优待远方的人的方法。远人,主要就是当时的少数民族,在今天,少数民族和汉族是一个大家庭,就像兄弟一样。“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有断代的诸侯,没有后代继承他的事业,就取旁支的人续其宗嗣。有些诸侯国没有后代继承他的事业,要取旁支的人继续他的宗嗣,就是让它不要断代断根而延续下去。对废亡的国家,要帮助他们整理混乱扶持危难,定期接受诸侯的朝见和聘问,少收进贡,而丰厚地赏赐,这就是安抚诸侯的方法。 以上这九条常规,实行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关键在于一个字——“诚”。“诚”是中庸思想的关键。不管是五大纲、三方法,还是九条常规,关键就在于“诚”,把握了“诚”,所有需要做到的常规、纲领与方法都能够正确实施具体落实。 (二)政治的预见性与行使的合法性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所谓“豫”就是要有准备,如果事情没有准备,失败是必然的,只要有了充分的准备就不会失败。这里具体依序列了四个方面:言、事、行、道。“言前定则不跲”,就是说在讲话之前打一个腹稿,说话就不会啰里啰唆颠三倒四,更不会语义不通思路不明。“事前定则不困”,做事情之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思考,把各种因素都考虑好,就不会陷入困境。“行前定则不疚”,行动之前把所有的因素考虑在内,就不会后悔。“道前定则不穷”,当你要行大道做大事时,必须思前想后考虑周详,才不会走向困境而是走向通途。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处在下位的人如果没有得到上面的信任,是不可治理民众的,意思是说处在下位的人只有得到了上级的信任才可以大治。以此类推,要得到上面的信任有一条法则,首先要得到亲朋好友的爱,要得到亲朋好友的信任,这样才可能去治理百姓。要得到亲朋好友的信任,其关键就是要孝敬父母,因为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怎么可能并有能力得到亲朋好友的信任呢?孝敬父母的关键是自身要诚,假心假意把父母亲当成工具来利用,怎么可能得到父母亲的信任呢?怎么会得到他们无私的爱呢?要得到自身之诚,首先要发扬自己善的德行。从最小的开始推陈,要得到自身最善的德行,就必须反身自诚,说到底就是一个“诚”字。不妨反推之:先要自身诚,才能够去行善;只有去行善,才可能自身而诚,并且得到父母亲的爱;得到了父母亲的爱,才可能得到亲朋好友的爱;得到亲朋好友的爱,才可能去治理天下,并且得到上级的认可,得到上级的信赖。《中庸》在这里把上位、下位、亲朋、父母、自身善德和诚心连到了一起,使得修为功夫具有了可行性可操作性。 (三)知行合一的为道功夫 “诚明”表明君子对至诚之心和完美德性的追求。郑玄认为:“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之性者也。”唐李翱认为:“不知者谓夫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问于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于书,以开诚明之源。”宋邵雍认为:“孔子生知非假习,孟轲先觉亦须修;诚明本属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全书关键可以用一个“诚”字来概括。“诚”是自然的大道,实践“诚”,是人类仁爱的大道。诚实的人不用勉勉强强违心地去施行中庸,而是发自肺腑地不由思索地去实行,这样“从容中道”的人就是圣人和君子。实践诚实的人选择了善,而且持之以恒,矢志不渝地执行下去,这就是真正的仁的境界。 其具体方法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是广博地学习,“审问之”是深刻地思考,“慎思之”是谨慎地追问,“明辨之”是对事物的功过得失进退明晰地了解。学、问、明、辨都是知识论,都是求知。如果仅仅是这四条,也可以做一个知识分子。但还有最关键的第五条——“笃行之”。笃,坚定不移地、踏踏实实地;行,就是实践。“笃行之”就是把所广博学来的、审问的、慎思的、明辨的真知灼见,都放到天下的实践中去。这样,在知行合一中,人才可以把自己所知放之天下,才可以使自己独善的东西兼善天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如果还没有学就赶紧去学;如果学了还没有深刻掌握,就不要放下而要坚持下去;如果已经开始问但还没有问到深刻透悟的程度,就要坚持不断地追问;如果还没有思就赶紧去思,如果思考得还不深刻就不能够罢休;如果还没有学会辨没有达到明辨的程度,就不要放弃,要持之以恒地分析,一直到弄清楚为止;如果还没有去行,就赶快去行,没有达到持之以恒、精神不断地往前推进的程度,那么在修为的道路上就永远不要停下来,一定要达到笃行的程度。这里,《中庸》用精警的语言,有序地强调了学、问、明、辩、行五者不能浅尝辄止,不能刚刚触及就以为大功告成,而要不断地推进,达到至善之目的,这才是君子、圣人真正应达到的境界。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别人用一倍的努力就做到,自己要用十倍的努力。人家通过了十倍的努力,自己要千倍地勤奋。也就是说,“工夫不负有心人”,所有的学习和行动,所谓的知行合一,是靠坚毅不拔的毅力往前推进的。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你尽管不是很聪明,但你肯定会走向聪明。尽管柔弱,不是很强,但持之以恒终有一天会变得强大。 在我看来,《中庸》第二十章是全书的枢纽,此前各章主要是从各方面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而本章则从鲁哀公询问政事引入,借孔子的回答,提出了政事与人的修养的密切关系,从而推导出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三种德行、九条治理天下的原则,最后落实到“诚”的关键问题上,以后各章就围绕“诚”的问题而不断展开。 (四)至诚之道的天地境界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自诚明”,诚是内在的,明是天下的事理。由内在的诚实达到外在的明白事理,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由内向外叫做合乎自然的本性。“自明诚,谓之教”。反过来,先达到天下万事万物的理或认识万事万物的规律,而后使自己更加诚实,从而走向至诚的境界,这就是教。通过对外在的认识而提升自己诚实的品德,这是由教育完成的。因此,诚和明不分彼此,“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内和外,外和内,其实是合二为一的。要通过内在的善良和诚实才能去体察万物的规律,认识万物的规律才可以提升诚实,因为万物是生生不息的道——天道,认识了它可以提升人道。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至诚”不是一般的诚,而是达到了最高境界的诚。唯独这天下最诚实的性,才可以尽到人的天赋本性。能尽其天性,才能尽到人之性。能尽人之本性,才可以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本性,才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就是可以促进万物发展,而不是去违背或对抗自然规律。这是用人的善心和诚意去促进天地之化育,生生不息的一种道。如果能使人道与天道相通,身与心相印,就可“与天地参矣”,人就可以与上天和大地相等为三,达到天、地、人鼎足并列的境界。反过来,如果虚伪、骄奢YIN逸、不知天高地厚,违背自然规律去行事,他的恶行、暴行和反规律之行做得越多,他的罪恶就越多。所以只有顺其天、顺其地、顺其万事万物规律,掌握了万事万物规律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懂得真理的人。 《中庸》第二十一章阐释诚与明的关系,认为无论是天性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只要做到了真诚,二者也就合一了。只有首先对自己真诚,然后才能对全人类真诚。真诚可以使自己立于与天地并列为三的不朽地位,可见真诚的功用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