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玄奘高足 百部疏主——僧窥基法师(上) |
 
明代五台山著名高僧镇澄法师在所撰《清凉山志》卷三“高僧鼓行”中云:“传载高僧者,所以彰夫清凉宝山,实陶化圣贤之域。自佛法入中土,凡能出尘体道,以极佛化者,称高僧。……今之所载,凡有二焉。或久佳胜地,道著清凉。或暂入兹山,感通大圣。参而录之,以冀后之住清凉者,见贤而思齐焉。”唐代窥基法师,便是“出尘体道,以极佛化”,“暂入兹山,感通大圣”的著名高僧。 一、显赫享世 窥基(632~682),俗姓尉迟,京兆长安人,因为他在著述中常常题名基,或者大乘基,于是后人称他为窥基法师。窥基法师生长于一个以武功赐爵的显赫贵族家庭中。他的祖父名蔚迟懿,封宁国公。父亲蔚迟敬宗,“六军乡宵之职,曾任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并封江油县开国公。他的伯父是唐代名将蔚迟恭,字敬德,《广清凉传》说他为“唐初总管,武略冠古,声名盖代”。尉迟敬德,隋大业末,“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后来刘武周起,以为偏将。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起兵讨伐武周,时尉迟恭因守介休,太宗派人劝喻,尉迟恭遂举城而降,归顺唐太宗。一次李世民狩猎,被王世充的军队包围,尉迟恭晓勇善战,不仅救太宗出重围,又率兵大败王世充,故深得太宗信任,“特赐金银一箧,此后恩眄日隆。”并参加了镇压窦建德、刘黑闼起义军的战争。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争位,尉迟恭协助李世民夺取帝位,亲弑太子和齐王,建立了汗马功劳。到了论功行尝的时候,尉迟恭与长孙无忌为第一,赐绢万匹,并将齐王府全邸并所查封的财币器物,全部赐予尉迟恭。贞观六年,尉迟恭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后突厥入寇,授径州道行军总管以击之。贞观三年,出为襄州都督。八年,累迁同州刺史。十一年,封建功臣为代袭刺史,册拜宣州刺史,改封鄂国公,后又历任娜、夏二州都督。贞观十七年,授开府仪同三司令朝朔望,寻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形于凌烟阁。尉迟恭晚年“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这些新、旧《唐书》都有较为翔实的记载。 这样一个声势显赫,武功盖世的家庭,当然对窥基法师会有一定影响。窥基法师虽然系将门之子,然而他从小便在老师的指授下,勤奋地专研儒学经书,并且善于属文。本来象他这样的家庭环境和自身条件,完全可能后来走入仕途或文章博学之科,但是他却出家遁入空门,这主要是由于下列三种因素在起作用。其一,他的伯父尉迟恭虽然武功盖世,深得太宗信赖,但为人却耿直暴躁,而且居功自傲,有一次太宗设宴招待群臣,他因名位排在别人下首而出言不逊,甚至大打出手,几乎将别人的眼睛打瞎,惹得太宗很不高兴,并说看来汉高祖刘邦谋杀韩信等功臣,过错并不在汉高祖,而在大巨们自己身上。这就等于是给了尉迟恭一个严厉的警告,说你再要胡闹,一切后果都要你自己负责。后来尉迟恭又和朝内宰辅大臣发生矛盾,结果被排斥出京城,出任外职,并且渐渐失去了太宗的信任。所以他看透了官场炎凉,晚年渐渐笃信仙术,十六年不与外人交通。尉迟恭的思想变化,对幼年的窥基法师不能说没有一定的影响。其二,窥基法师九岁丧母,在贵族大家庭中,他失去了唯一的母爱便失去了保护者,经常处在叔伯兄弟们的冷遇和仆役们的白眼之中,所以平时常常感到十分孤单,对贵族家庭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极为不满,因而渐渐地对追求功名地位产生了厌恶情绪,很早便有了出家的志向。其三,唐代中国佛教的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贞观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玄类大师从印度游学回到长安后,积极宣传佛教教义,大量翻译佛教经书,并且十分注意、堵养译经传法的人才,带了不少的徒弟。再加上唐太宗、高宗、武则天、玄宗等封建帝王的提倡,佛教在中国渐渐成为显学,信奉佛教的人渐渐增多,势力也越来越大,正如元好问所说:“佛法之入中国,至梁而后大,至唐而后固,寺无定区,僧无限员,四方万里,根结盘互,地穷天下之选,寺当民居之半,面其传特未空也。”这就从客观上和主观上为窥基法师的出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使他终于成为中国佛教史上一位引人注目的高僧。 二、玄奘高足 玄奘,俗姓陈,本名陈祎,河南洛州侯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人。他大约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六〇〇年),少年时代因为家境贫寒,便跟着二哥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十一岁时就熟悉了《法华》、《维摩》等佛经教义。十三岁时就在洛阳被破格入选,度为僧人。其后他转益求师、四海游方,先后去过长安、成都、江东,足迹遍及荆州、淮海、赵州、扬州等地,曾听景法师讲《涅槃》,从严法师学《摄论》,听室遇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论》,从道深学《成实》,听惠体讲《杂心》和《摄论》,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俱舍》、《摄论》、《涅槃》,不久即究通诸部,声誊大著。在各地的游方及听讲过程中,玄类觉得各家关于佛经的解说差异甚大,特别是对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两家有关法相的说法极不统一,于是决心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求法。 贞观三年,灾荒连年,朝廷准许僧俗四出就食。玄奘便动身酉行,到达兰州,继而潜行抵达瓜州,并且在胡人西槃陀的导送下夜渡瓠顱河,只身冒险通过玉门关外五峰,度莫贺延沙碛,到达伊吾。后来又在高昌王麴文泰和叶护可汗遣使陪送下,顺利经过酉域笯赤建等十国,翻越大雪山,进入北印度境内。在印度他度过了十五个春秋,随处遇着高僧大德,就居停参学,广博地学习了印度佛教的各种经藏,并著有《会宗论》和《《制恶见论》,得到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并被给予“大乘天”和“解脱天”的尊称。贞观十九年正月,玄类回到长安,接着去洛阳会见了唐太宗,唐太宗要他根据游历所见,编撰西域传,于是玄奖便召集各地名僧二十多人,在长安弘福寺组织了规模完备的译场,开始翻译佛经。他先后撰成《大唐西域记》,创译《菩萨经》、《瑜伽师地论》、《大般若经》等大部分经卷。他从住弘福寺开始翻译,到最后迁住玉华宫,中间历时十九年,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总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并将中国的《老子》等译成梵文,流传于印度。玄奘对梵文的造诣精深,所以他所译的经籍,名相的安立、文义的贯练,莫不精确异常,而且矫正了旧译的讹谬,开辟了中国泽经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从玄类翻译和传播的学说来看,当时印度那烂陀寺最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都由他全部译出,传入中国了。他的有系统、有计划的翻译,可以说是纲举目张的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印度佛学的全貌。至于他在讲学中所阐扬的“理佛性”和“五种姓”之说,在中国佛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成为后来慈恩一派创立的根本典据。 玄奘法师的门人弟子很多,参加译业的僧人也大都从他受业。他最著名的弟子有四人,即神昉、嘉尚、普光、窥基,世称玄门四神足。而最受玄奘器重并继承了玄奘法系的弟子,便是窥基法师。 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回到长安后,向唐太宗请旨翻译印度佛经,得到准旨后,便由朝廷供给所需,住在长安弘福寺从事传译经籍事业。玄奘不仅召集各地名僧相助,而且很注意物色人才,培养传法的弟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长安街上,玄奘遇见了年仅十五岁的窥基。他见窥基眉清目秀,举止大方,而且博学多通,才思机敏,便有意度他为自己的弟子,并亲自去窥基的家中,和窥基的父亲尉迟敬宗商量。由于窥基出家的决心十分坚定,再加上玄奘在当时的长安名声很大,可能还得助于尉迟恭的支持,父亲终于同意窥基出家。但是,由于窥基出身贵族,而贵族子弟出家必须经过一定的手续,所以直到贞观二十二年,窥基十七岁的时候,才正式舍家受度成为玄奘的弟子。从此,窥基便常侍玄奘左右,先住弘福寺,同年十二日随玄奘迁入大慈恩寺。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六五四年),复有朝命度窥基为大僧,并应选学习五印语义,二十五岁时,学业完成,即应诏参预译经,并一直跟着玄类参加了慈恩,西明、玉华等处译场,随处受业,成为玄奘最得力的译经传法助手。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玄奘在玉华宫译场染疾圆寂,译经事业中途辍止。窥基便又回到大慈恩寺,专心精一地从事撰述,阐扬佛经理论和玄奘的佛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