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天台宗心性论述评 |
 
天台宗心性论述评 方立天 天台宗综合了南朝和北朝佛教的不同学风,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其学说的重心是实相论,着重探讨宇宙万物的如实相状,本来状态。此论认为一切现象就是实在的理体,一切事物当体就是实相,万物的不同形状就是显示万物自性的体相。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本来圆满具足所有的性能,每一现象都具有对立的本性,彼此完全具足又互不混淆。天台宗所立的“圆融三谛”和“一念三千”说就是具体说明实相涵义的[1]。天台宗人在实相论的基础上,又进而探讨了心与众生、心与佛性的关系,心性的内涵、性质与范围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三法无差”、“性具善恶”和“无情有性”等学说。这些心性学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重视佛教实践主体的自觉体悟,重视主体心性的现证。在创立和发展天台宗心性论的学术活动中,慧思、智 、灌顶、湛然、智圆和知礼等天台学者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尤以该宗实际创始人智 的贡献最大。智 所首创的性具善恶论也是该宗心性论学说中最具匠心的内容。 一、三法无差 “三法”指的是心法、众生法和佛法。“三法无差”是说心、众生和佛的关系问题,认为三者的体性都具足宇宙万有,且互摄互融并无根本的差异。也就是说,每一法都融通其他二法,彼此没有本质差别。 (一)心无差。是指一念的心体能融通各种因果关系,融摄一切事物,具足宇宙一切生命界——“十界”,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上、人间、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同时,一念心体也具足一切事物的本来相状——“十如是”,即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心的这种体性和佛、众生两者的体性无有差别,是为心无差。天台宗人强调心具足一切事物,还用“三道”与“三轨”相融通的理论来论证。智 说:“夫有心者,皆有三道性相,即是三轨性相。”[2]“三道”,谓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具体指的是:苦道,即以惑和业为因,招感六道轮回的果;感道,也称烦恼道,指迷惑恼乱事理的妄心;业道,由妄心所发的身、口、意三业。“三轨”,指三种轨范。即智 在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的“妙”字时,提出十妙说,其中的三法妙即为三轨:真性轨,即真实不变的理性,也就是真如实相(谛);观照轨,即破除迷妄显现真理的智慧作用(智);资成轨,助成观照作用的行持(行)。三道和三轨相即,彼此融通,圆妙自在。如真性轨即是苦道,众生心因迷于苦道,也就迷法身;若出离苦道,也就不得有法身了。观照轨即惑道,众生心因迷于明 (般若)而生无明(无知),若已了解无明即明也就不得有明了。资成轨即业道,众生心有恶才有善(解脱),离开恶也就无所谓善。三轨即三道,是说众生的生死流转与佛教的修持规范相即不离,融通无碍。智 强调三轨即三道这一妙旨为十界中的每一界所具足,而十界又悉具于众生心的一念之中。也就是说,包括佛和众生的十界同在一心之中,一心可知十界,因此心与佛、众生是没有根本差别的。 (二)众生无差。这是说,与佛相对的众生各具足十界、十如是,众生的这种情况和诸佛的所悟、本心的所具,在体性方面无有差别。智 就众生法中的心法说:“明一法摄一切法,谓心是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3]“一法”即心性。这是说一心摄一切法。此处所立的一心,乃就众生心的意识形态而立。一心摄一切法,就是众生的意识融摄了一切事物(十界、十如是)。而众生法就是一心,除此一心外别无他法。所以众生就是心法。关于众生法中的佛法,智 说:“如经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觉)之知见。若众生无佛知见,何所论开?当知佛之知见之知见蕴在众生也”[4]。“佛之知见”,即智慧、觉性、佛性。意思是,众生经过开示而能悟入“觉之知见”,表明了众生法中藏有“觉之知见。”由此也可说,众生法就是佛法。 (三)佛无差。佛了悟十界、如是而成就正觉,也就是既觉悟了自心的本性,又融通了众生的迷妄。迷和悟虽然不同,而其体并无差别。智 说:“广明佛法者,佛岂有别法?只百界干如。是佛境界,唯佛与佛究竟斯理”[5]。“百界干如”,指佛等十界又各各相具,为“百界”。百界的每一界又各具十种事理(十如是),共有“干如”,即宇宙整体,是为佛的境界。智 认为,众生的一念一心体,若由迷转悟,同样具足了百界千如。因此,佛与众生、心的体性实无差别。 天台宗的“三法无差”说,阐扬了心、众生和佛的平等性、统一性原理——三者各各具足十界十如是、百界千如是,也就是说,对宇宙生命、宇宙万物体相的觉悟内容都是相同的。“三法无差”说又强调了迷悟的相对性原理,认为迷悟二者是相对而言,一体两面,彼此融通的。“三法无差”说还突出三类主体的证悟作用,其中的心法作用尤为重要,也可以说,心法是沟通、融摄众生与佛的基础。可知,天台宗人对心的主体作用的重视是异常突出的。 二、三因互具 智 依成佛因素在成佛原因中的不同意义、地位而建立正、了、缘三因佛性说。他就众生本具宇宙万有之理而建立正因佛性;就能生起智慧的一切善行,立缘因佛性;就观悟佛理所得智慧,立了因佛性。三因佛性也称为“三性”,是一切众生无不具有的。三因佛性可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正因是埋在地下不会被破坏的金矿,了因是知道地下有金矿,缘因是将金矿开采出来。三因佛性各有区别,其中正因是先天本有的,称为“性”。缘因和了因作为善行与智慧是后天修行而得的,称为“修”。性与修的关系是,“由修照性,由性发修”,因此“修性不二”[6]统称佛性。又,缘因和了因又各自包含两种成份,一种是先天而有的“种子”,称为“性德”,一种是后天的修行,称为“修德”。所以缘、了二因佛性也都含有先天本具的因素。天台宗人还说三种性德在“因”位时是一种“不纵不横”的交互关系,在“果”位时则分别为法身、解脱、般若,合称为“涅?三位”。 天台宗人说,实相的理是无自性的,所以,正因佛性是不染不净、非善非恶的。而缘、了二因佛性则有染净,具善恶。《观音玄义》卷上载:“问: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答:具。”[7]可见缘、了二因具有恶性,而缘、了因与正因又不是孤立存在的,怀则说:“若尔九界三因,性染了因,性恶缘因,染恶不二是恶正因,岂唯局修;佛界三因,性善缘因,性净了因,善净不二即善正因。”[8]这是说,缘、了二因不二,就是正因,染恶不二是恶正因,善净不二是善正因。“言缘必具了、正,言了必具正、缘,言正必具缘、了。一必具三,三即是一,毋得守语害圆,诬罔圣意。”[9]三因互相交渗,互相具有,即三因同具染净、善恶。在这里天台宗人也以三因互具来论证性具善恶。 三、性具善恶 性具善恶论是天台心性学说的主要内容。所谓性具,性,指法性,或称真性、自性、本性、理性、体性;具指具有,具足。性具,就是一切事物既非自生也非他生,而是自性具足,自然存在的;一切事物又非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性具也就是一切事物的真实相状,“性具实相”是性具的根本内容。天台宗认为,宇宙整体存在于各种有情(四圣、六凡)的一念心中,前已提及的所谓“一念三千”说,也就是此宗的中心理论“性具实相”说。性具实相说的重心是强调一切现象世界都具有迷悟、善恶,四圣六凡都具迷悟之法,善恶之性,性善,性恶是天然德性,永不丧失,这称为“性具善恶”。“性具善恶”是“性具实相”的重要方面,或者说是性具说的又一重要内容。 下面择要论述其涵义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贪欲即道、理毒性毒等问题。 (一)善性恶性本具不断。在天台宗思想史上,《大乘止观法门沪卷一首先标明性具善恶之说,文说:“一一诸佛,一一众生,悉具染净二性。法界法尔,未曾不有[11]”。染净即是善恶。意思是,从众生到诸佛都有善恶二性。智 在《观音玄义》卷上也说:“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12]强调善恶具有经三世也不能断尽改变的性质。智 有时还把性具善恶的关系解说为由恶而有善,善在恶中。强调善恶是相对的,如果了达性恶,真正认清性恶,恶也就成了善。他说:“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恶业性相,只恶性相即善性相,由恶有善,离恶无善,翻于诸恶,即善资成。”[13]“凡夫心一念”,指“无明”,无明相当于“恶”。因为无明是迷于“明”而起的,如果了达无明,即成为明。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恶性,而由恶有善,翻恶即善,善成破恶,恶全是善:智 又把善恶各分为两种:性善和修善,性恶和修恶。性善和性恶是指众生本来具有的性德。修善(应修善行)和修恶(如生死、烦恼、妄染等)是指后天行为所生的善恶。性善性恶分别是修善修恶的理体,是不可改变、不可断坏的。修中善恶是由性中善恶而起作,是可改变、可断坏的。智 说:“阐提既不达性善,以不达故,还为染所染,修善得起,广治诸恶。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14]他认为阐提不断善性又不通达性善,虽为恶所染,但也反可受善的影响而修善治恶。佛与阐提的差异在于达与染。佛不断性恶,又能通达性恶,故佛对恶已能自在,不会受恶的影响而生恶(无修恶),佛永远不会恢复恶。这也就是说,阐提也不断性善,只是缺乏修善;诸佛也不断性恶,但已断尽修恶。或者说,由于佛有如此的自在,以致反而能用恶法门来教化拯救人类,又因即使用恶法门也很自在,所以也不会染恶。由此又可说,佛与阐提的差异在达或染,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性恶,不为恶所染;阐提染而不达,修恶满足,不达性恶。 明代天台学者传灯著《性恶善论》六卷,对善恶又作了新的解释,他说:“盖台宗之言性也,则善恶具;言修也,而后善恶分。乃以本具佛界为性善,本具九界为性恶;修成佛界为修善,修成九界为修恶。”[15]这是以体用言性修,性善性恶是真如不变之体,修善修恶则是随缘差别之用。“九界”,指佛以外的菩萨等九界。传灯以具十界中的佛界或其他九界为标志来区分善恶,从而把菩萨、声闻、缘觉“三圣”界笼统地归于恶,带有归入凡界的倾向,又把人与畜生、饿鬼、地狱同列为性恶,带有贬低人的地位的倾向。传灯认为,十界中佛界是全性善以起修善,九界是全性恶以起修恶。如果能观修恶即性恶,则九界冥伏,佛界现起从而摄得性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 (二)“性具之功,功在性恶”,天台宗性具善恶记论的重点是性恶论。天台宗六祖湛然认为“性恶若断,普现色身从何而立”[16]?若果断绝性恶,就难以说明佛界中具有其他九界,也难以说明一念三千的道理。性恶说被视为一念三千理论的支柱。湛然又特别强调性恶与实恶的区别,认为以通达恶为善也必须离恶。宋代知礼进一步阐扬性恶说,建立性恶说为天台宗义的特点。他说:“只具一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诸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若知善恶皆是性具,性无不融,则十界、百界、一千、三千、故得意者以此所谈,望《止观》文不多不少。”[17]此说更明显地把性具善恶、性恶说和一念三千连结起来。展开论述天台宗的基本思想。后来,元代天台学者怀则在《天台传佛心印记》中又总结性地说:“诸宗既不知性具恶法,若论九界唯云性起,纵有说云圆家以性具为宗者,只知性具善也,不知性具恶故;虽云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鼠唧鸟空有立夫旨,必须翻九界修恶,证佛界性善,以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心是佛等,乃指真心成佛,非指妄心。”[18]显然这是在批评华严和禅等宗派不知性也具恶,不了解性恶即佛性异名,不懂妄心也作佛,以为必须翻九界修恶,证佛界性善,怀则认为,都不是圆满的说法。他强调性不只具善,而且也具恶,成佛非仅指真心,妄心也能成佛。怀则又说:“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恶。”[19]意思说,天台宗性具说的理论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性恶说。肯定性恶是一切众生和诸佛的本性.而了达性恶,恶即成善,就能不为恶所染。这一性恶说是天台宗心性学说的主要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宗派思想的主要标志。 (三)贪欲即是道 天台宗人基于所立的性恶法门,以恶为众生本来具有的性德,进而鼓吹“贪欲即是道”的思想。贪欲也作贪毒,指主体由于对所爱好的事物产生喜乐的念头,而生起的贪著之心和占有欲望。贪欲与无明同被佛教视为导致生死轮回之苦的根本烦恼。天台宗人认为贪欲虽恶,但众生内心也同时具有善性,具有佛法,这样众生又可以就贪欲而反观万有之理。智 在《摩诃止观》卷十下说:“行恶者,执大乘中贪欲即是道,三毒中具一切佛法,如此实语,本灭烦恼,而僻取著还生结业。”[20]意思是说,贪欲就是佛道,三毒中就具足了佛法,行恶者不能离开贪欲另求佛道,也不能离开三毒另求佛法,而是要从贪欲中去求佛道(泯除贪欲),从三毒中去求佛法(消除烦恼),这样就能获得解脱,成就佛果。这也就是“即修恶达性恶”的重要理论,即要在恶中修观,了达恶的本质,使其破坏,以成就佛道;如果在恶中不修观,就只能增长非道,而妨碍解脱。 天台宗学者是根据空、假、中三谛圆融的理论来观察一切事物,把事物的对立两极归结为实相相即平等(无差别)。由此进而说贪欲即道,恶法即佛种,三毒即佛法,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因为运用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观,了达一念修恶之心即是“三千”妙境,那就情消理显,而修恶也就不属所破而属所显了。如此既了达性恶,也可说无修恶可论了。他们还认为,这种说法也是便于教化众生的需要,是为了开导愚蠢薄福的众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令他们能在恶中修道。对不宜于在恶中修道的聪颖厚福的众生,则说诸善为道,提倡善中修道。 贪欲即道,烦恼即菩提等命题,在佛经和其他一些宗派论著中已早有论述,天台宗人阐述此类命题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让我们来看看怀则的评述:“故知诸师言即,指真即真,非指妄即真,是则合云菩提即菩提,涅?即涅?也,……又复不了性恶即佛性异名,烦恼心,生死色,皆无佛性。烦恼心无佛性,故相宗谓定性二乘,极恶阐提不成佛,生死色无佛性故。彼性宗谓墙壁瓦砾不成佛,须被九界烦恼生死修恶,显佛界性善佛性故。但知果地通融,不了因心本具。若尔非但无情无性,有情亦无。何者?须约真如心说唯心则成遮那有佛性真常色。说唯色则成寂光有佛性,何关有情,烦恼心无情生死色耶?”[21]怀则在此着重强调了是否承认恶性说,是天台宗与其他宗派的根本区别,由此导出在阐述贪欲即道等命题上的理论视野。其他宗派所讲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是在性善论基础上立论的,实质上,是指真即真,菩提即菩提,涅?即涅?;天台宗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是基于认为性恶即佛性,是指妄即真。 (四)理毒性毒之争 北宋以来,天台宗内部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学者受到华严宗和唯识宗等学说的影响,逐渐从“性具”说中分离出来,被称为山外派,代表人物为晤恩、源清、智圆、庆昭。持天台宗正统立场的,自称为山家派,代表人物是知礼、遵式。两派争论的问题很多,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关于真如理性(众生的本性)与恶性的关系——理毒与性毒之争。 理毒,又作理性毒害。理,理体、真如。性,本性。毒,毒害,相当于恶。山家山外两派就智 在《请观音经疏》中所说的理毒是否是“性毒”(性恶)问题发生争论。智 在书中就陀罗尼[22]具有能持能遮的作用说:“用即为三:一事、二行、三理。事者,虎狼刀剑等也,行者,五住烦恼[23]也,理者,法界无阂(碍),无染而染,即理性之毒也。”[24]文中的法界即一心,众生与佛互融,故无碍。自性清净心不为烦恼所染,而又生起种种现象,是无染而染(迷)。对智 的这一段话,智圆在《请观音经疏阐义抄》卷第一中解释说,遇到虎狼狮子,面对毒药刀剑,临当刑戮,称名诵咒而获得解脱,是事的消伏。于一心中圆修空、假、中三谛,而被五住烦恼,是行的消伏。今观一切事物唯心所现,染体悉净,是神咒治理性之毒[25]。智圆认为,真如以无明为缘而生起一切现象,现象是无染而染,全理性成毒,称为“理性之毒”。换句话说,理性自体是无染,因无明之迷,生起一切现象而成毒 (恶)。理毒并不是如性法本来具有的,故理毒可灭;性毒即性恶,性恶法门不能破,性恶无法灭除,故理毒非性恶。 知礼作《〈对阐义抄〉辩三用》对智圆的上述说法详加诘难。26[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智圆的观点是别教的说法[27],不是圆教的观点。知礼说,圆教是强调理毒即性毒,智圆那种以为所迷的真如理性不具有“三障”(烦恼、业、果报)的污染,而是因无明之迷而另有三障,这是别教的说法,由此圆融相即的“即”字的意义也就不能成立了。而圆教不同,它认为所述的真如理性原来本具三障污染,所以现出三障,复还原本而成就“三德”(法身、般若、解脱)时,染毒仍在,三障与三德互具互融,这样才合乎圆融相即的“即”字意义。 将上述内容综合起来看,性具善恶说既非性善论,又非性恶论,而是近似于善恶二元论,但又不是二元的对立,而是二元圆融的人性论。其特色是,大胆地阐发了性恶说,从而自觉地确立了使善恶乃至一切矛盾同一展开的理论。也就是说,众生既有善性,又有恶性,有肯定方面,也有否定方面,众生要通过内在矛盾的同一展开,即内在转化工作的展开,了达性恶,恶转而成善,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境界。这样,天台宗就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崭新而广阔的宗教实践之路。 四、无情有性 在中国佛教哲学史上,天台宗学者湛然第一个系统地阐发了“无情有性”说。“无情”是指身外无情识的事物,如草木尘砾等。“性”指佛性。湛然阐发的无情有性说是谓不能发心修行的无情之物也有佛性。这是针对华严宗人法藏只承认有情有佛性的主张而发的,为此他写了《金刚碑》。金刚碑本是印度医生为病人做眼膜手术使用的一种锋利的手术刀,湛然以此为喻,讥讽华严宗人为无明所蒙蔽,需要用金刚碑刮治。湛然是怎样论证无情有性说的呢?他主要是依据色(色法,物质现象)心(心法,心识)不二(无分别,超越分别)的道理,来说明佛性周遍于宇宙一切事物,不会因有情无情而间隔,所以一草一木,一砾一尘均有佛性。 色心不二说是阐述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无心识事物与有心识事物的异同问题的。它认为两者没有区别,同是成佛的本性,智 的《法华玄义》一书中有“十妙”说,其中的“境妙”是以智慧观照的对象为妙。湛然以此为据立色心不二法门,其涵义有二:一是宇宙万有分为色法与心法二类,因色心均摄入于凡夫的一心之中,故称心外无法。二是任何色法,即佛是一微尘,也圆满具足宇宙的一切,故称心色不二,无所区别。湛然的色心不二门实是建立在“三界唯心”和“一念三千”思想基础之上的。由于宇宙万有既是唯心所摄,而心体又不为任何事物所局限,微尘瓦石当然也就不能独立于心体之外,所以,一切事物都和心相关,也都带有心体。又由于一念中具足宇宙万有(一念三千),这万有也就是宇宙实相(真实本相),自然属于万有的微尘瓦石就是实相,而实相就是宇宙万有,所以微尘瓦石也具足宇宙万有。湛然据此又进一步推论,既然一微尘也圆满具足宇宙的一切,当然也就具有佛性,也能成佛。 要有说服力地论证一尘也圆满具足宇宙的一切,具有佛性,并非易事。为此湛然从色心不二出发,还将宇宙万有的本性即法性与众生的心性等同起来,以宇宙万物同具真如之体来论证一砾一尘也具有佛性。华严宗认为,草木瓦石等无情识之物虽有正因佛性,但这种佛性应称为法性,而不是智慧性,不是佛性。湛然则认为,法性的异名是真如,而真如的异名是佛性[28],所以法性也就是佛性。湛然针对“无情无佛性”说反驳斥道:“故子应知: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故万法之称,宁隔于纤尘;真如之体,何专于彼我?”[29]意思是说,宇宙间哪怕是一粒微尘也是真如的体现,怎么能说真如只彼我有情动物所专有的呢?以真如的普遍存在来论证无情有性,是湛然的“无情有性”说的主要论据。天台宗人还批评华严宗人仅以正因为佛性,是由于不懂得正、缘、了三因互具的道理。天台宗以空、假、中三谛喻正、缘、了三因,认为既然一切假名设施(一切事物)都是缘因,而缘因是佛性,那末微尘瓦石自然也是有佛性的。 湛然还把中道与佛性等同起来,以论证无情有性说。智 说过这样的话:“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30]。“一色一香”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这句话是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都具有中道实相之理,含有中道实相之本体。这是以空,假、中三观去观照一切事物以后所显现的悟境,是天台宗人追求的境界。湛然对智 的话作了新的解释,认为所谓中道是指离开断见(一切事物是断灭的)和常见(一切事物是恒常的)而言,而别教、圆教所说的佛性就是这种中道。一色一香虽然是“无情”,但无情也是离开断见常见二边的,也是中道,而中道即佛性,所以一色一香的无情也有佛性[31]。 湛然的无情有性说采用的是本体论的论证。他强调真如本体的普遍性、绝对性和永恒性,把真如与佛性等同起来,佛性同样被当作无所不在的世界本源、宇宙实体,因而也为草木瓦石所具有。山河大地、微尘细石都有佛性,都有灵性、觉性,都能成佛。这就从真如本体论通向了自然神论与泛神论。 无情有性说虽非湛然之独家说法,但经过湛然的系统阐发而获广泛的流传。它显示了佛性说的进一步大开展。在中国佛教史上竺道生提出一阐提人也有佛性,可以说是佛性说的第一次大开展。湛然的“无情有性”说突破了唯有众生才有佛性的传统说法,发展了智 的“十界互具”即畜生、饿鬼、地狱也可能转化成佛的说法,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佛性的存在和成佛的范围。这可以说是佛性说的第二次大开展。由于湛然提倡的“无情有性”说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而使天台宗一度又进入复兴阶段。 (本文作者方立天,1933年生,中国人民文学哲学系教授) 注: [1]圆融三谛,三谛,指空、假、中三种真理。三谛圆融是谓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圆融无矛盾。天台宗认为,能如此观察世界,就能把握事物的实相。一念三干,一念即一心,三干表示世间和出世间一切有情众生、无情事物的差别与总和,即泛指宇宙。一念三干谓一念心中包含三干世间、宇宙整体。 [2]《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五下,《大正藏》第33卷,第744页。 [3]同上书第2卷上,第693页中。 [4][5]同上书第693页上、第696页上。 [6]湛然《十不二门》,《大正藏》第46卷,第703页中。 [8]《天台传佛心印记》,《大正藏》第46卷,第934页中。 [10]此书题为慧思作,然有人存疑,今姑且从前说。 [11][18][19]《大正藏》第46卷,第646页下;第935页下;第934页上。 [7][12]《大正藏》第34卷,第882页下。 [13]同[2]第743页下。 [14]《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4卷,第882页下。 [15]《性善恶论》卷第一,见《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六套第五册第420页。 [16]《止观义例》卷上,《大正藏》第46卷,第450页下。 [17]同[14]卷二,第905页上。 [20]三累,指贪欲、嗔恚、愚痴三种烦恼,被认为是根本烦恼之首。《大正藏》第46卷,第136页中。 [21]这是指法相宗的主张:声闻定性、缘觉定性,即成声闻、缘觉的人,能入涅?,又因没有佛种,决定不能成佛。《天台传佛心印记》,第935页下,936页上。 [22]陀罗尼,梵语音译,指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念慧力,也即记忆术。佛教称陀罗尼能撮持各种替法,能遮掩各种恶法。 [23]五住烦恼,又称五住地烦恼、五住地惑。指见、思、无明的烦恼有五种区别。固能生烦恼,故称住地。其中无明为一切烦恼的根本。 [24]《大正藏》第39卷,第968页上。 [25]详见《大正藏》第39卷,第978页上。 [26]详见《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二,《大正藏》第 46卷,第873—874页。 [27]天台宗立化法四教一藏、通、别、圆。别教是只为菩萨说法,在空、假二谛之外别立中谛,三谛不圆融相即。圆教的教义是圆满究竟,空、假、中三谛圆融相即。 [28][29]见《金刚錍》、《大正藏》第46卷,第151页下、 152页上;第782页下。 [30]《摩诃止观》卷第一上,同上书,第1页下。 [31]详见《止观辅行传弘诀》卷第一之二,同上书第 151页、152页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