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那先比丘的智慧开示 |
 
(一) 弥兰陀王问:“人死后可以脱离生死轮回,不再受生死的束缚而流转吗?” 那先答:“有的人死后会再度轮回,转生于来世,有的人则不再受生死流转的束缚。” 弥兰陀王问:“那一种人会轮回再生,那一种人不会轮回再生?” 那先答:“大王!执取情爱和贪欲心的人会轮回再生,不执取情爱与贪欲的人就不会再受后有之身。” 弥兰陀王称叹道:“善哉!善哉!” (二) 弥兰陀王问:“何谓精进?” 那先答:“助善就是精进。如同将要倾倒的垣墙、房屋,如果及早用柱子支撑,就不致于倒塌。又如同国王派兵遣将出征敌国,在兵力不足,败迹将要显露时,国王立即增派兵力赶往援助,终能战胜。人有种种的恶心,犹如兵力不足,应当以善心去消灭恶念,如同国王增派兵力而战胜敌国。吾人受持五戒,就像是战斗得胜,这就是精进修持,助持善法。” 弥兰陀王不禁赞叹:“善哉!善哉!” (三) 弥兰陀王问:“什么是智慧?” 那先答:“前已对王说:有智慧的人能断诸疑惑,明晓诸善法。一个人具有智慧,就能够断除疑惑,分别善恶。”又说:“智慧如同有人持灯入暗室,能够破除黑暗,见到光明,人有智慧就如同暗室有灯明一样。又如有人执持利刀砍断树木,人有智慧就能斩断诸恶。大王!人生在世,智慧最为重要。” 弥兰陀王连声称善道:“善哉!善哉!” (四) 弥兰陀王问:“世间上的人,同样都具有头、目、四肢,为何有寿命长短、贫富贵贱、端正丑陋、身体强弱、聪明愚笨等种种的差异呢?” 那先答:“譬如众树生果,果实有酸、甜、苦、辛的不同。”那先又反问王:“这些树木为什么不同?” 王答:“最初播撒的种子不同。” 那先答:“由于每个人过去所造作的业因不同,所以就有寿命长短、贫富贵贱、端正丑陋、身体强弱、聪明愚笨等差别,如佛经说:“豪贵、贫穷、好丑,皆自宿命所作善恶自随行得之。”” 弥兰陀王听了连声称道:“善哉!善哉!” (五) 弥兰陀王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有人想做善事,是要提早行善?或是等时候到了再行善?” 那先答:“应当先行善。后行善对人是没有利益的。大王!若临渴掘井,能够解渴吗?” 王答:“不能解渴。应当事先凿井以待。” 那先说:“所以,应当预先行善。”那先又反问王:“您是肚子饿了才派人耕种,待稻谷成熟了再煮来吃吗?” 王答:“不是的。应当要事先储存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那先说:“所以,人同样的也应当先作善事。否则有所急需时,再行善就来不及了。”那先又反问王:“譬如国王素有怨敌,您是等到临出战时再集训军队吗?” 王答:“不是的,应当在平时就要储训军队。” 那先说:“佛经说:“人当先自念作善,于后作善无益,莫弃大道就邪道,勿□愚人弃善作恶,后坐啼哭无益,人弃捐中正就于不正,临死时乃悔耳。”” 弥兰陀王赞叹道:“善哉!善哉!” (六) 弥兰陀王问:“尚未证得涅槃的人,可以知道涅槃解脱的快乐吗?” 那先答:“虽然尚未证得涅槃,但是可以知道涅槃的快乐。” 弥兰陀王问:“既然尚未证得涅槃,何以知道涅槃的快乐?” 那先反问王:“不曾被截断手足的人,是否知道被截断手足的痛楚?” 王答:“自己的手足虽然不曾被截断,但是截断手足的痛楚是可以知道的。” 那先反问道:“何以知道呢?” 王答:“从断手断足者的苦痛呻吟声里,可以知道必定是非常痛苦的。” 那先说:“过去证得涅槃的圣贤,将涅槃的快乐展转相传,直至后代,因此,后人虽然尚未证得涅槃,却可由此确信有涅槃解脱的快乐。” 弥兰陀王赞叹道:“善哉!善哉!” (七) 弥兰陀王问:“尊者曾亲见佛陀的慈容吗?” 那先答:“不曾见过。” 王又问:“与尊者一同修道的沙门见过佛陀吗?” 那先答:“也不曾见过。” 王再问:“如果尊者和诸位沙门都不曾见过佛陀,这个世间必定没有佛。” 那先反问王:“大王!您曾经看过五百溪水□合的大海吗?” 王答:“我不曾见过。” 那先再问:“大王的父亲及祖父见过吗?” 王答:“也不曾见过。” 那先说:“既然大王的父亲及祖父都不曾见过大海,那么,这个世界上一定没有五百溪水所□集的大海了。” 王答:“虽然我、父王及祖父都不曾见过由五百溪水所□聚的大海,然而确实是有大海。” 那先说:“虽然我及诸师都不曾见过佛陀,但是世界上确实是有佛啊!” 弥兰陀王称道:“善哉!善哉!” (八) 弥兰陀王问:“人将转生于来世,他自己在今生能否预先知道?” 那先答:“大王!可以预先知道的。” 王问:“何以知道?” 那先答:“譬如农夫种田,时值风调雨顺,农夫可以预知今年一定丰收吗?” 王说:“可以的。尊者!农夫必然能够预知今年丰收。” 那先又说:“大王!人也是一样,由自己今生所造作的善恶业因,可以预知来生的种种。” 弥兰陀王听了赞叹道:“善哉!善哉!” (九) 弥兰陀王问:“父母死亡时痛哭流泪,与听闻佛经而悲泣流泪有什么差别?” 那先答:“父母往生时的痛哭流涕,是由于父子母女之间的恩爱思念而产生的忧愁痛苦,这是属于愚痴忧。而听闻佛经的感动流泪,是由于慈悲心的生起,而体念世间众生的种种苦患,所以落泪,其所得福报甚大。” 弥兰陀王欢喜赞叹:“善哉!善哉!” (十) 弥兰陀王问:“尊者!常听沙门说:“人在世间作恶,活到百岁,临命终时念佛,死后都可以生到天上。”我不相信这些说法。又说:“杀害一条生命,死后当堕入地狱。”我也不能相信。” 那先问王:“大王!如果有人拿了一颗小石子放在水上,石子是会沈没,还是会浮起?” 王答:“小石子当然是会沈落到水底。” 那先又问:“如果将一百枚大石头放在船上,船只会沈没吗?” 王答:“不会沈没。” 那先说:“船上的一百枚大石头因为船的缘故,不会沈没水中。人虽然因为一时愚痴而造恶,因为念佛的功德,不但不会堕入地狱,并且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小石子的沈入水中,就如同人造作恶业,不知佛法,所以死后堕入地狱。” 编辑:笑忘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