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翠峰簇拥褒禅寺 |
 
翠峰簇拥褒禅寺 明现 我不知道,当年,王安石进这褒禅山,是骑马还是坐轿?我不知道,我们坐的汽车的轮印,是否就叠合在王安石的马蹄印里? 很早就读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对那山、那寺久仰在心。过含山县城数里,那山便入眼来,重重叠叠,并不高大,亦不险峻,娇美可爱。车在山里转来绕去,一座寺庙突现眼前,庙后是山,庙前是山,庙左是山,庙右是山。那庙,被那些山簇拥着,仿佛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被他的众弟子簇拥着,要去一个地方,与我们迎面相遇了。山与庙,就在这里停下来吧,什么地方也别去,且让我把你们看个究竟,且让我们一起话上半天。 慧褒禅师在此山潜修二十余年,圆寂后火化得五色舍利子若干,遂声名遐尔。为纪念禅师,人们改原山名华山为褒禅山,并在禅师结庐处兴建寺庙,名褒禅寺。后经历代禅师扩建,规模逐渐扩大。宋仁宗年间,王安石来游,写下著名的《游褒禅山记》,褒禅寺因此扬名海内外。明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归来,携丰厚的皇帝封赏至褒禅山,扩建殿堂千余间,有民间传说:“褒禅寺和尚骑马关山门”,可以想象褒禅寺昔日的辉煌。 褒禅寺也在文革中惨遭浩劫,1967年春,高七层的慧褒和尚舍利石塔被造反派用炸药炸坍,塔中藏有慧褒和尚舍利的银盒及大批古文物散落民间,现在看到的褒禅寺全为新建。 寺倚山而建。山门前立两个石狮,门头书“褒禅寺”三个烫金大字,门楣书对联:“入此门你不要七颠八倒;到这里莫管他五眼六通。”入山门,门之两侧,立有哼哈大将。上一段台阶,进天王殿。殿中有女居士,热情引我们去方丈室。又上一段台阶,上面就是大雄宝殿,佛像高大庄严。向左边走,进入法堂。住持绍云老和尚打坐在一简陋的沙发上,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老和尚法相端庄而和蔼,着一身灰色僧衣,脸上始终带着亲切的微笑。打量法堂,中间悬挂虚云长老德像,像前供一尊白色的玉佛。墙上挂满书画、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是在少林寺拍的,原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众人的陪同下,正在看望坐禅的绍云老和尚,亲眼一观中国僧人如何坐禅。 应该说,是先有绍云老和尚,后才有这新褒禅寺。老和尚俗姓黄,含山县张公山人,生于1938年,12岁得遇佛法,遂萌生皈依三宝之念。19岁高中毕业后徒步前往江西永修县云居山拜年逾百岁的虚云老和尚剃度为师,得赐法名宣德,字绍云。同年秋,奉师命前往广东南华寺受戒,圆满后即返回云居山,亲近师尊,苦研佛学,定慧双修,探求人生真谛。每有疑惑处,均得恩师点拨教诲,喜得恩师真传。年仅22岁,便得恩师传授衣钵,成为禅宗潙仰宗第九代传人。“文革”期间,老和尚不得不还俗,但侍奉佛法,不敢有一日懈怠。拨乱反正后,受一诚大和尚之请,重返云居山,德重博学之名不胫而走,先后到印度、缅甸、泰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讲学,被香港大屿山昂平宝莲禅寺、嵩山少林寺、扬州高旻禅寺、江西云居山等聘为首座,担任褒禅寺、岳西二祖寺住持。 2001年,绍云老和尚受含山县有关部门之请,担起修复慧褒祖师道场的重担。历时五载,筹资千万元,将褒禅寺建成一处殿宇雄伟、佛像庄严的十方丛林。褒禅寺现有房屋180余间,殿堂巍峨,金碧辉煌,佛像200余尊,饰金绘彩,庄严肃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有关部门历尽艰难,多方查找,将盛有慧褒禅师的舍利银盒追回,银盒和舍利子经国务院文物委员会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藏于省博物馆。由县领导磋商请回,决定归藏褒禅寺内。为此,2006年,褒禅寺又建成高九层的千佛舍利佛塔。当年6月17日,舍利至宝被从佛龛中请出照相,至宝共有七粒,大小不等,最大的一粒有拇指大小,小的一粒与红豆相仿。经一千多年岁月的浸润,个个光滑圆润,晶莹剔透,温润如和田美玉。摄者从取景框中看到,至宝似有一层光晕环绕,并有袅袅云气飘浮,还不时变幻颜色,见者无不称奇。如今,舍利至宝被安置于塔内永久珍藏。 法堂墙上还挂有一张照片,是在1957年的云居山,年轻的绍云和师兄们恭请虚云长老的情景。时长老118岁,瘦骨嶙峋,但精神矍铄,双眼闭合,慈祥无比。众弟子双手合十,虔诚之至。年轻的绍云亲近于恩师侧,法相俊美,一袭僧衣显得有些大了,脱赤脚。旁边的师兄穿草鞋,当年云居山农禅并重之风也可见一斑。 谈及虚云长老,老和尚沉浸在许多美好的回忆中。他从楼上僧寮取出几张照片,还有虚云长老的几本开示录,上有长老亲笔批注。是他当年亲近长老时,特意找长老讨要的。“文革”期间,老和尚将其封藏在墙中,才使它们保存下来。在初冬的阳光下,老和尚把这些圣物一一展示给我们瞻仰,我们的心中,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绍云老和尚又带我们去寺里参观。过大雄宝殿,往左侧走,横穿观音阁,高耸入云的舍利佛塔赫然在目。塔高九层,外廊分出六角,盖琉璃瓦,塔身由大灰砖砌成,砖缝自见,朴素而不失肃穆。塔前有空地,置一巨石,形酷似龟。老和尚告诉我们,2001年夏,建寺时,挖大雄宝殿地基,于地下五米深处见一巨石,巨石平卧,长近四米,众人欲碎之以作基石用。遂请爆破手前来爆破,本来是晴天丽日,倏忽间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第二天,又欲爆破,复见晴空遂变,老和尚颇为奇怪,于是,请人用起重设备将巨石整体吊起,剥去泥土,方见是一活脱脱的巨形石龟,原来也是一圣物。我们上一段台阶,便至塔前,有铁香炉一个,进塔,内供一弥勒菩萨,周围墙上设有佛龛,供奉千尊佛像,佛像瓷制,造型精致美好。塔后为山,山不高,多杂树。 站在塔前,整个褒禅寺基本可以收入视野,一片黄墙红瓦,于群山之中,清净庄严。左右各有一山,高低不同,左山如狮,右山如虎,守卫着这处佛门净地。山同样都不高,多杂树,正值冬季,树叶皆落,呈现出一种灰色调。两山中还有一水库,山有水伴,更添些灵气。于这千年古刹,冬有冬的妙处,宁静,质朴,有一种像禅一样的东西,直指人心。倘若春夏时节里,这些山,被绿叶覆盖,一定更加美丽、秀气。若能来寺中住几日,天天亲近老和尚,解经闻法,或者静卧寮房,听雨打树叶,风吹佛塔,没准在某个瞬间也能让人开悟。清含山县训导罗瑞明有诗“古刹浮屠映碧山,状元题墨翠微间。游人倦憩尘心寂,云自青天水自闲”,写的正是我此时的心境。 数声云板,老和尚陪我们共进午斋。素菜几个,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离寺不远,有著名的华阳洞,王安石文中有详细的描写,因急赶回合肥,不能去游玩了。要走了,透过车窗,看那褒禅寺,在群山簇拥之下,看着我们,有些不舍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