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天台宗法脉源流初探(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天台宗法脉源流初探(上)

  ◎理方

  天台宗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陈、隋之际形成的第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大乘佛教宗派。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前后有十多个宗派的产生,但能对中国佛教的发展真正产生深远影响的则首推天台宗。

  天台宗远承释迦牟尼如来的遗教,以《法华经》为宗骨,以《大智度论》为指南,以《大品般若经》为观法,以《涅盘经》为扶疏,经慧文禅师与慧思大师的禅观体验,又经智顗大师与灌顶大师的开宗明义,再由湛然大师的编辑整理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与修证方法。在此过程中,印度龙树菩萨的大乘佛教思想是天台宗产生的源头,北齐慧文与慧思的禅修体验则是天台宗形成的前导,后经智顗大师的修证实践,以他无量的智慧与慈悲的心怀,终于将释迦如来的一代时教以中国人固有的思维方式对它进行了分析与整合,指出了从人到佛的修证路上的最佳方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家之言。智顗大师长期居住在浙江的天台山弘传他的思想学说,因而在中国佛教史上就习惯于尊称智顗大师所提倡的这种教观思想为天台宗。本文将从奠基天台宗思想的慧文禅师开始,站在历史学的角度,对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立、发展及思想体系以及法脉传承略作阐述,不妥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天台宗创立的历史背景

  佛教于公元一世纪前后由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经过三四百年的和平传播之后,到魏晋时代,佛教已逐渐消解了其外来的异域色彩与风度而溶入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主流之中,并逐渐成为中国文化整体结构的一个重要部份。到公元五世纪初时,佛教已经深入到了中国文化的主脉,南朝的梁武帝把佛教看作是治国的根本;冯太后掌管朝政的北魏,佛教在朝延的保护下也极其隆盛。根据《洛阳伽兰记》的记载,当时仅洛阳一地就有千余座寺院,其中有的建筑宏伟,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占有相当的地位。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来到中国,看到金色灿烂的诸多佛寺耸立于当时的帝都南京和洛阳,都赞叹不已,说如此富丽堂皇的大伽蓝,在印度也难以见到。尽管当时佛教在中国如此兴盛,但佛教毕竟还是停留在“印度佛教”的阶段。佛教独有的概念体系及其思维方式,随着佛典的大量翻译而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言的语汇体系,而且同时亦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发展趋向,激发着人们对于存在与消亡问题的深入思考。就佛教本身而言,在与中国传统文化长时间的互动与共生、融合的过程中,它也由于一些新的思想因素的吸取而获得了其自身新的发展。到陈、隋之际,随着各种大小乘经典的不断传译与对经论的研究与解释,佛教在其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实践与理论的多样性,最为突出的是南方重视义学的玄谈而北方重视禅定的实践。因此,义学在南方比较发达,禅法在北方广为流行。到了这一时代的末期,两地的社会发展相接近了,各种学说相互构通,佛学方面南北的各家师说也逐渐有了综合调和的趋势,于是开始酝酿一定学派的结构。出生于此时的智顗大师,正是赶上了这种有利的时机,以超凡的智慧与悟性,整合了当时佛教思想界混乱的局面,融会了当时南北学风所产生的各种思潮,将释迦如来应世以来所有的遗教以“教、观”为纲,以“五时八教”为目,以“一念三千”的实相论与“三谛圆融”的真理论,提纲携领地总结了释迦如来的一代时教,创立了他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修学体系,再经他的门徒的传承与相应,最后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真实意义上的佛教宗派——天台宗。

  慧文禅师与一心三观

  考察智顗大师创立天台教观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北齐的慧文禅师与慧思大师。这一传承说法,见于灌顶所记智顗说的《摩诃止观》卷首。那里说智顗师事南岳慧思,南岳师事慧文禅师。慧文是北齐(550-577)的禅师。他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在中国佛教史料中留下的不多,祇知他是活跃于北齐年间的高僧之一。在《高僧传》中说慧文禅师是“当齐高之世,独步河淮,法门非世所知,履地戴天,莫知高厚”;在《续高僧传》中说他“聚徒数百,众法肃清,道俗高尚”;在《佛祖统纪》中更是说他“聚徒百千,专业大乘,独步河淮,时无竞化,所入法门非世可知,学者仰之,以为履地戴天,莫知高厚”。从这些简略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慧文大师是一位有修有证的禅师,在北齐文宣帝时期(551-558),他的声誉最为隆盛,号称“独步河淮,时无竞化”,曾领众几百人同修共学,并以风格严肃著名。他生在北方,提倡北方佛教所注重的禅修实践,讲究锻炼心念的集中并养成观察事理的独特方法与见解。在《佛祖统纪》中说慧文禅师曾经因阅读古印度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与《中论》而亲证“一心三观”的妙理,为中国佛教天台宗的成立奠定了观行基础。

  所谓“一心三观”,主要是来源于《大智度论》与《中论》。《大智度论》是龙树解释《大般若经》的作品。在《大般若经》中说:“欲以道种智具足一切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般若波罗蜜。”这里把智慧分为三种:道种智是对于大小乘所说的各种道均能了解;一切智是了解一切法的共相,是小乘所要达到的最高智慧;一切种智是了解一切法的自相,是大乘所要达到的最高智慧。三者有高低层次的差别,必须修习般若才能获得。古印度的龙树菩萨在诠释这段经文时说:“一心中得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今云何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答曰:实一切一时得,此中为令人信般若波罗蜜故,次第差别品说,欲令众生得清净心,是故如是说。”这就是说三种智慧虽然有层次,但开始是点滴的积累,而最后达到圆满,可以一时得到,所以说一心中得。因为达到无所不知时,这三中智慧当然都于一心中具备了。然而慧文大师在读了这段论文后则另有见地,认为“三智”既然从“一心”中得,“果”既顿得,那么,“因”也就可以一时综合起来观察了,这就是所谓的“因顿观”。之后,慧文禅师又读龙树菩萨的《中论》,至四谛品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时,又恍然大悟,悟得诸法无非因缘所生,而因缘法是空、假、中,这三种都是真实,所以可叫做三谛。于是他结合“三智一心中得”的原理,认为“一心”同时也可以从空、假、中这三个方面来观察,因而成立了空、假、中的三种观门。遂由原来的“三智一心”观发展为“ 三谛一心”观。此三谛,恰相当于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所观之境。 “三谛一心”是所观之境,按照此理境而修观行 ,即为“一心三观”之能观禅法,照此禅观熏修,就可证得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的三智。观为主观,境为客观;观为因,智为果。依境立观,以观照境,智既然可以“一心中得”,观亦可“一心而成”,因此形成了他的“一心三观”的独特观法。这即是说,在进入空观时,同时也可以进入假名观和中道观;同样,在进入假名观时也可以同时进入空观和中道观;在进入中道观时也可以进入空观和假名观。因此,空中有假名、有中道;假名中有空、有中道;中道中有空、有假名,这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心三观”说。

  慧文禅师的这种观法,意味著《阿含经》或者唯识经论所说的“有”(假名)固然是不究竟的道理,而且《般若经》中所阐述的“空”理同样也是不了义的,祇有象《法华经》中所阐发的“空中有假名、有中道;假名中有空、有中道;中道中有假名、有空”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才是彻底圆满的道理。这即是慧文禅师传给慧思禅师,再传给智顗大师的禅法。他的这种见地是对当时佛教禅观的一大突破,对后来天台宗的形成,奠定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因为他的思想学说源于印度龙树的《大智度论》与《中论》, 所以天台宗推龙树为高祖,而称慧文禅师为二祖。(未完待续)■

 
 
 
前五篇文章

云云在青天——博罗礼佛禅寺行

再说因果(业障)病!

犯邪淫死后投猪

《真定十方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道行碑铭》浅谈

紫金琍玛无量寿佛

 

后五篇文章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对于观音信仰中两个问题的解决

从谂禅师介绍

从印顺的佛教研究看佛教的“无我论”

放生要与利生相结合

华智仁波切《自我教言》讲记7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