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索达吉堪布:《现观总义》讲记 第十一课 |
 
索达吉堪布:《现观总义》讲记 第十一课 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祈祷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祈祷上师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十一课 昨天讲了,只有证得空性境界,才能圆满地以布施等饶益一切有情。 还有一些人认为:“在证达空性之后,就不再需要修学各种伟大行为了。” 有些人认为:行持布施、持戒等六度万行就是为了通达空性,一旦证达空性,就不需要再行持菩萨行了,因为没有必要。下面驳斥。 上述这种说法,也是以谎言所作的蒙蔽欺骗之说。因为只有证达了空性,才能修学各种行为;如果尚未证达空性,又怎么可能修学各种行为呢? 对方的说法,完全是蒙蔽他人的谎言。因为只有证达一切万法空性,才能真正修学六度并利益众生。也就是说,真正要利益众生,从一地开始。而未证悟空性的凡夫,只能相似地利益众生。相似地布施、持戒、安忍……凡夫位有,但凡夫的我执未断,所作所为都带有“我”的成分。既然一切以“我”为中心而造作,发心就不清净,行为也有染污。所以从表面看,凡夫似乎也有强烈的利他心,但他的内心仍然深埋着严重的自私心。当然也有例外,像阿底峡尊者的上师达玛日杰达,在凡夫位时就能布施身体;少数形象上的声闻行者,由于前世发过大心,也能做出利益众生的伟大事业。但这只是少数,对大多数人而言,未得一地果位之前,真正以清净心利益众生是做不到的。 所以,只有证悟之后才能圆满利益众生;没有证悟,就不能真正行持利他。 这就像尚不能在床榻上站立的婴儿,又怎么可能在观众当中舞蹈一样。 刚刚降生的婴儿还不能爬、不能站,要他跳舞,根本不可能。凡夫修行人刚发菩提心入于小资粮道,此时要他以清净心饶益有情是不可能的,就像让这婴儿跳舞一样。所以,我们稍有一点利他的心或行为时不能傲慢,因为在诸佛菩萨眼里,这些微薄的利他事业并不圆满。 如果又有人认为:证达空性之后,又如何行持诸行呢?因为行持布施等行为,只不过是为证悟空性而已。 又有人认为:证了空性,还要怎样行持?行持六度还有什么用?行持布施等六度就是为了证悟空性,没有必要证悟空性之后再行持。 (这种说法,)只是对大乘道的共义一窍不通,并将劣乘之道误执为大乘的表现而已。 对方这样说,也说明他对大乘教义一窍不通,甚至把小乘道看作大乘道了。这个问题很普遍,尤其在如今,或许很多人都是如此,所以一定要仔细观察自己的相续。否则,虽然从小出家或已学佛多年,也自认为是大乘行人,但以此衡量,可能还未步入大乘之门。 虽然情有可原,但事实的确是这样。 虽然这些行为情有可原,但事实是如此。 因为,在该论顶礼句中“诸乐饶益众生者,道智令成世间利”一句已经表明,诸大菩萨所向往的究竟之义,应当是他利。 本论的顶礼句中说:想饶益众生的菩萨,以道智能成办此利。由此可知,作为大乘菩萨,他唯一向往的是利益众生,除此之外不再有任何其他的事。道友们都发了菩提心,可以称为菩萨,因此所作所为要想到众生,不要把自己的事看得太重。 依靠如海的布施等行为方便,去满足无边众生的愿望,才是大乘道的正行。 布施等是利益众生的方便和手段,依靠这些满足一切众生的所愿,才是大乘道的正行。 有些人学佛只是为了治病、发财,好一点的,为了去极乐国土享受法乐,远离痛苦。问他:“你为什么念佛?”回答:“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干嘛?”“我要断除一切痛苦,轮回中麻烦事太多,我不愿意接触,所以要去极乐世界……”其实这是小乘道。小乘道只欲超离三界轮回的烦恼痛苦,证罗汉果、得寂灭乐。所以那些自称是大乘的修行人,如果念佛、参禅只为自己的快乐与解脱,则同于小乘,因为不想众生利益的修行根本不是大乘。 华智仁波切的窍诀很珍贵,我们的确要认清目标。目标不清,即使你花再多的时间、钱财和精力,最终只能得到小乘果,甚至只是世间的果,太可惜了!所以,没有善知识以及殊胜论典的引导非常可怕!我们一定要记住,大乘修道的正行就是利益众生。 但如果在此之前尚未现证空性,则会因为没有通达自他平等,从而无法使行为成为清净之行(,所以才会有证达空性的前提要求)。 既然利益众生才是正行,那证悟空性的意义何在?答:证悟空性才能利益众生。不证悟空性,就不能圆满自他平等、自轻他重以及自他交换菩提心的修行,而且利他行为也无法清净。因为始终有“我”的执著,凡夫人不会选择利他,只会利己。一旦证悟了万法皆空,从此就有了真实的利益众生。因为悲心和空性相辅相成,有了空性境界,大悲心自然会出现。 由此可见,现证空性仅仅是诸大佛子伟大行为的前行而已,又怎么能将其作为大乘道最究竟、最主要的追寻目标呢? 所以,证悟空性只是菩萨利益众生的前行,是个前提条件。过河要船,砍柴要斧头,而利益众生要有空性境界。就像砍柴的斧头,斧头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把柴砍好;同样,证悟空性只是前行,并不是大乘道的主要目标,目标应该是利益众生。 这个道理,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汉传佛教中有人参禅,藏传佛教中有人修即生成就法,他只想开悟,“我要开悟,我要开悟……”但你开悟的目的是什么?他不知道。实际就是利益众生。而开悟只是途径,因为不开悟就不能圆满利益众生。这些教言我以前也引用过,而现在直接学了华智仁波切的金刚句,希望大家一生都不要忘!作为一个修行人,利益众生并不是小事,而自己获得寂灭或证悟,也并不重要。 现在很多人求密法,要即生成就,但究竟只是想得到一种快乐。其实这就像现在人读书、上大学、找工作,只是为了成家、享受世间快乐一样。所以他们的目标错了,因为学佛的真正目标是利益众生。而要利益众生,未证空性、未成菩萨、未得佛果就不能圆满行持,所以我要修空性、求佛果,应该这样树立目标。 正如《经庄严论》所云:“现证法性已,随学殊胜戒,胜定及胜慧。” 这里是说,证悟法性以后再修学殊胜戒定慧三学,以此利益有情。所以究竟而言,戒定慧也是利益众生之方便。 另外,在宣讲菩萨分类的时候,也将不清净七地的菩萨,称为“住行者”。 还有,因为利益众生很重要,所以宣说菩萨分类时,不清净七地的菩萨叫“住行者”。虽然跟八地乃至佛陀相比,对利生的行为仍有执著;但跟资粮、加行道的凡夫相比,不清净七地的菩萨已经证悟空性,能直接行持利生事业,一刹那能度化无量众生,所以叫“住行者”。 我们初学者执著粗大,不能真实利益众生,这一点前面已说过。表面上利益众生,讲得再漂亮,内心还是有我执魔。它的头不明显,也只是我们观察不到,实际在每个凡夫人的心里,它都深深地隐藏着。所以,如同不净粪不可能有香味一样,凡夫人不可能有清净的利他之心。 如果有人就此认为:由此可见,行为只是针对修炼自心而言,才有一定必要,却并不是大乘道的究竟目标, 有些人认为:利益众生的行为,只是令自相续得以清净、成熟的一种方便。如寂天论师说:“为修自心撰此论”,同样的道理,行为也只是为了修炼自心,并不是大乘的究竟目标。 因为佛在一些契经中也说过:直至未获八地之前,诸佛未予我授记,因住于诸行之故;获证八地之后,因真实超离于诸行,故方予我授记。 这是对方的理由。未得八地,诸佛还没有给予授记,为什么呢?因为不清净七地住于诸行之故。对方的意思是说:如果利益众生的确重要,是究竟目标,那么不清净七地的利生行为已经很殊胜了,理应得授记,为什么不得?而“住行者”之所以不得授记,就是因为这些菩萨还有利益众生的行为;八地以后之所以得了佛的授记,也正是因为他超离了利益众生之行为。由此可见,利益众生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的相续、证悟空性。 但这是不对的。 这些说法的内在含义是:如同前面所说,因为七地以下不存在无相离勤之道,所以无法令无分别智与利他之行并行不悖,由于还保留着一部分对行为的细微实执,因此,才会称之为“住行者”;获证八地之后,因无相离勤的境界现前,便自然而然地远离了对行为的细微耽执,所以才会称之为“超离诸行者”。 这是在解释对方所引的教证。七地以下尚未离开一切勤作与相执,一方面安住无分别,一方面饶益无量众生,这样的境界七地以下还没有,因为七地以下的菩萨还有对利生行为的细微实执。在七地之前,遍计二障已经断除,只有俱生二障,按有关经论,此时不可能有像凡夫一样的实执,所以这里的实执是指微细相执。因为还有相执的缘故,才叫“住行者”。而八地以后烦恼障全部断除,只剩一些细微的所知障。此时现前了无相离勤的境界,远离了对行为的细微耽执,所以称为“超离诸行者”。 正当此时,因为担心如果入于无分别之寂灭法界,则会成为断灭的涅槃,所以才会有“诸佛再三劝请其利益他众”之说。如果行为不是最究竟的目标,(诸佛)又何必去劝请呢? 按有关论典,八地菩萨不会入灭而不再利众,所以,“诸佛劝请”的说法只是假设。说诸佛不劝请,八地菩萨会入灭,所以诸佛发光劝其出定利益众生,这只是要说明利益众生极为重要。如果利益众生不是最究竟目标,又何必劝请?劝请了,就说明这件事最重要。 同样,即使身为凡夫,有了些稳固的境界也要尽心利益众生,虽然不能圆满地做,但也要尽自己的力量。因为这是大乘的根本,比证悟空性乃至得到任何境界都重要。我们也想一想:从我学佛到今天,目标是什么?想成佛的念头大多数人有,但成佛以后做什么?可能不去想。也许有人想成了佛好享乐,但只为自己享乐不对,一定要纠正过来。 如果有人又认为:假如布施等行为不是为了证达空性而修学的,那岂不是与《入行论》中所说的:“此等一切支,能仁为慧说”的意义相悖了吗? 有人认为:布施等行为是为了证悟空性而说,因为《入行论·智慧品》云:“此等一切支,能仁为慧说。”“一切支”是从布施到禅定之间的五波罗蜜多;“为慧说”指为得智慧波罗蜜多而说。那这个教证怎么解释,难道不相违吗? 此处所说的“慧”,是陈那论师所说的:“智慧度无二,彼慧即善逝”中所指的诸佛无二之智慧。 这里的智慧,不是凡夫智慧,也不是一地菩萨的智慧,而是诸佛所证悟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也就是陈那论师所谓的果般若——佛陀的无二智慧。所以,布施持戒等五波罗蜜多,都是佛陀为了让菩萨证得佛果而宣说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入行论·智慧品》中认定智慧本体之际,以“何时实无实,悉不住心前,无有余相故,无缘最寂灭”而将智慧认定为远离戏论之法界以后,为了驳斥“这样一来,则应成不能产生利他之色身”的争辩,才紧接着又说道:“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由昔发愿力,显现诸佛身。” 所以,《入行论·智慧品》讲智慧本体时说:何时有实无实都不住于心前,再无其余任何之相,至此无缘最为寂灭的境界就是远离戏论之法界。有些论师将其解释成一地菩萨的境界,而华智仁波切解释为佛的境界。 有人怀疑:没有任何相,那会不会堕入寂灭边而不显现色身饶益众生呢?为了断此争论,才紧接着讲了“摩尼如意树”一颂:摩尼宝和如意树虽然无心,但却能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同样,虽然远离分别执著,但以往昔之发愿力,可以显现佛身成熟有情。 如果有人认为:即使这样,大乘道的主要目标,仍然应当是证悟无我的智慧。因为大乘道的追寻目标,是断除二障的佛果,所以就必须现前甚深之智慧[无我的智慧]。 有些人还在坚持:即便事实如此,但大乘道的主要目标,还是证悟无我的智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学佛法就是要断二障、得佛果,而只有无我智慧才有此威力。所以,利益众生不重要,证悟无我才是目标。 你这是怎么了?!难道还想死抱着将劣道误执为大乘的恶分别念不放,并因此而大肆叫嚣吗?(你要知道,)大乘道的追寻目标,并不是断除二障的佛果,在本论顶礼句中“诸佛由具种相智,宣此种种众相法”的意思,就是为了说明“诸佛补特伽罗依靠遍智之方便,其果即为转妙法轮”, 有些人口口声声说是大乘行者,却一直抓住小乘观点不放。但我们应该知道,如果所行的是大乘道,那么目标并不是佛果。如本论顶礼句所说的:诸佛依靠遍智为众生转法轮。由此可知,成佛的目的并不是得一个智慧就够了,而是获得遍智以后转法轮饶益有情,这就是《现观庄严论》的究竟意义。 所以,我们的错误观念需要修正。有些学藏传佛教的人,他修密法只想成就以后没有痛苦;而有些学净土的人,也只是考虑往生的品位高不高……他们都不提利益众生。至于开悟、往生以后做什么,从来不考虑。其实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从大乘的教义来看,往生净土、证悟密法只是途径,最根本的目标还是利益众生。为什么弥勒菩萨要顶礼遍智?就是因为,只有具足遍智才可以转法轮、随机施教、利益无量众生。所以,遍智也是方便,般若波罗蜜多的究竟果唯一是利益众生。 没有不转法轮的佛陀,也没有不出定利益有情的八地菩萨。所以,我们依止上师学佛法,当有了一定境界的时候,一定要转法轮。这才真正实现了上师培养你的目的。 如果(大乘道的)究竟追寻目标是佛果,那又何必需要什么果呢? 如果大乘道的究竟目标是佛果,那又何必要转法轮的果呢?比如我的目的是去拉萨,那么到了拉萨,也就不用做其他的了。但实际上,我们到了拉萨都要做点事情。同样的道理,成佛不是究竟的目标,利益众生才是究竟的目标。 显而易见,无论从暂时还是究竟两方面而言,大乘道的主要追求目标,都是利益他众。 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从暂时到究竟,菩萨行持大乘道,目标都是利益众生。哪怕是暂时的善根和境界,也要回向众生、利益有情。我们都发愿成佛,但成佛并非什么都不用做了。有人求往生极乐世界,只想到那里靠阿弥陀佛愿力自然显现的一切快乐生活,但到了那里,你证得菩萨果位以后,就会被派到各个世界去利益众生。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十一课思考题 31.菩萨真实利益众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要具足此前提条件? 32.有人认为:“大乘道的究竟目标是证悟无我的智慧。”有人认为:“大乘道的究竟目标是利益众生。”你如何认为?并请说明理由。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