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续七) |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续七) 慧远问道:无漏圣法,本来不是专门适合於声闻、辟支佛二乘修行之法,一切佛菩萨都是要按地潜心圣法修行的。因为是声闻、辟支佛二乘专修之法,所以大家在修行中有优有劣,自然分出等级来。如果合理地分别等级,菩萨是最高明的了,因为菩萨自有另外的修行之道,这就是大乘非有非无的中道。照这种又平又直的道路,当然很容易便可悟解到真理。问题在於:菩萨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去修行无漏圣法,拐上九个十个弯,在六道中遭受三恶道的苦难呢? 又,声闻、辟支佛、菩萨三乘之学,就像兔、马、象三兽渡河的比喻那样,能够一下子便由深水过河,下需要先走浅水,先走了浅水再走深水,来回往复,对渡过深水没有用,又白费了往返之劳。如果菩萨必须先遍学二乘才能学菩萨道,岂不是如同大象先学兔马渡河,然後走深水吗?如果不需要如此,可见菩萨遍学二乘,也不见得有什么必要啊! 罗什回答道:菩萨为了成就一切智,对不善的、非善非恶的各种业,尚且应该学知,何况对於善业呢?对於外道的有益的神通,尚且应当学知,何况对於佛教的贤圣之道呢?比方人对於眼见的一切好丑之事,需要用则用,不需要用的话,知道也好啊!菩萨也是这样的,用慧眼见知一切法,对於直接有利於菩萨修行的大乘法,自然照此修行,对於声闻、辟支佛二乘之法,知道就行了。 有人说,佛说逼学,是为了引导二乘之人。如佛当初尚是菩萨时,虽知六年苦行并非成佛的办法,但为了度脱邪见众生,亲自苦行。成佛之後,才批评苦行,说明苦行不是正确的修道办法。听到佛说的人都能相信并接受,就是因为佛亲自实行过,证明了这不是正确的办法。若是菩萨只学大乘法,下学声闻、辟支佛二乘法,二乘之人会说,菩萨虽能从总体上知道成佛之法,对二乘之法却未见得能很好地理解。这样一来,把二乘之人引导入菩萨道就会很困难。 又,二乘之法其实也是菩萨道。何以见得呢?因为用声闻、辟支佛二乘之道,可以度脱那些贪著小乘的众生,引导他们很容易,这不就是普度众生的菩萨行吗? 又,有的人深知声闻、辟支佛二乘不是成佛之道,便离开这种错误之道而走上正确的大乘之道。菩萨就是明知二乘之修行方法不能成佛,才离开二乘之法而修大乘的。尽管菩萨学习过二乘之法,并没有丢失自己的功力,能够再由大乘之法成佛。小乘之人因是钝根,不能通晓大乘之法,很难走这种迂回曲折之路。大乘之人是利根,智力强,走这种迂回曲折之路并不为难。比方会浮水的人,到深水之中,也不难浮起。您所说的「九折三难」,都是为了取得毕竟空智慧所必须走的路,不算是自讨苦吃。当然,取得毕竟空智慧,并没有成佛,以後大乘能成佛,小乘不能成佛,这才有所不同。 诸菩萨从发心作佛以来所行的大乘法,与毕竟空智慧是和合的。拿檀(布施)波罗蜜来说吧,《般若波罗蜜·初品》说,行檀波罗蜜时,连布施者是谁、受施者是谁、所施是何物,都心中无念,毕竟是空。可见,大乘之法就是求取毕竟空智慧的,因而走迂回曲折之路,怎能说自讨苦吃呢?走起来又怎么会为难呢?所说三兽渡河的比喻,正是说明兔不能如象、马那样蹈深,马不能及象那样蹈深,但马须先经兔道再按自己的走法渡河,象须先经兔、马之道,才能按自己的走法渡过河去。菩萨也是这样的,先经声闻、辟支佛二乘之道,然後经菩萨之道成佛。 原典 问曰:无漏圣法,本无当於二乘。二乘无当,则优劣不同,阶差有分。分若有当,则大乘自有其道,道而处中,其唯菩萨。乘平直往,则易简①而通。复何为要经九折之路,犯三难②以自试耶? 又,三乘之学,犹三兽之度岸③耳。涉深者,不待於往复,往复既无功於济深,而徒劳於往返。若二乘必是遍学之所经,此又似香象先学兔马之涉水,然能蹈涉於理深乎?如其不尔,遍学之义,未可见也。 答曰:菩萨欲成一切智④故,于不善、无记法中,尚应学知,何况善法耶?外道神通诸善之法,亦当学知,况贤圣道法乎?如人目见一切好丑之事,须用则用,若不用者,见之而已。菩萨如是。以慧眼见知一切法,直人大乘行者而行之,余二乘法,唯知而已。 或有人言,佛说遍学,为以导二乘人故。如佛本为菩萨时,虽知六年苦行非道,但为度邪见众生故,现行其法,既成佛已,毁訾苦行,说言非道⑤。闻者即皆信受,以佛曾行此法,实非道也。若菩萨但学大乘法者,二乘之人谓,菩萨虽总相知诸法⑥,而不能善解二乘法也。 又,二乘法是菩萨道。所以者何?用此二道,度脱贪著小乘众生,取之则易。 又,如人密知是道非道,便离非道行正道。菩萨亦如是,明知二乘行法,不能至佛,即离其法,行於大道。然行者虽学二乘之法,而不失其功。以成佛乘故。而小乘人钝根,不能通达大乘法故,迂回为难。大乘之人,利根智力强故,不以为难也。如能浮人,虽入深水,不以为难。九折三难者,此皆毕竟空⑦智慧之分,不得以之为难。虽不能度,不期成佛为异耳。 以诸菩萨从发意以来所行之道,与毕竟空智和合。如《般若波罗蜜·初品》中说,施者受者,物不可得。⑦是故非为难也。言三兽者,如兔不能及象马之蹈,马不能及象所蹈。如马要先经兔道,然後自行其道;香象要先经兔马之道,然後自到其地。菩萨亦如是,先经二乘之地,然後自到其道也。 注释 ①易简:取自《易·系辞上》:「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②三难: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苦难。 ③三兽之度岸:指兔、马、象三兽渡河,兔子浮而渡河,足在水上,比喻声闻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或到底或不到底,比喻缘觉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蹈沙而渡,比喻菩萨悟道最深。见《毗婆沙论》卷四。 ④一切智:大乘佛教又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即从现象的总体上观一切皆空,唯有涅盘为实的智慧。这是罗什介绍的整个般若认识过程的一个初级阶段,讲空彻底的小乘派别也可以达到这个阶段。另外,请参第二章「次重问法身并答」注⑩。 ⑤释迦佛出家後,到深山幽谷静坐。他先实行苦行六年,每日吃一麻一米,四时风雨雷电,坐姿不变,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後来决定抛弃苦行,并在菩提树下深思七日七夜,证得正觉成佛。见《因果经》卷三、《修行本起经》卷下等。 ⑥菩萨虽总相知诸法:总相,与别相为一对概念,表示全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总相指现象总体、现象的一般本质,别相指个别现象、特殊现象。菩萨得一切智,把握了现象的总相,即把握了现象的空性本质,还必须用一切智观察每一别相,都能指出其虚妄总相来,才进到一切种智(佛智)。一切种智才尽知诸法总相、别相,尽知佛教修习的无量道门。 ⑦毕竟空:《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令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即大至三世十方,小至微尘一念,从世俗的因果报应,到佛所得真如实际, 一切皆空。 ⑧《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序品》:「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那波罗蜜,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这就是说,布施的态度必须端正,要求不惜不悔,不望报,不自高,还要不念谁是施者,谁是受者,所施何物,才算具足檀那波罗蜜。 译文 慧远问道:声闻、缘觉的修行,共有八个层次,方向是一致的,都归向涅盘。在修行者中,有的是一步一步地前进,有的是跳跃式地超越而受果,因为根器的利钝不同,因而成就的快慢有异。菩萨为什么能学般若呢?心利的,不能挫成钝的;心钝的,也不能磨成利的。菩萨是利根,从根本上就大大超过声闻、缘觉,所以能学般若。可是,让他们到下等的声闻、缘觉中去比较优劣,不也难为他们吗?如果说这是叫能者去做容易的事,有什么理由必须这样做呢?说实在的,我觉得这是不必要的。但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遍学品》要菩萨遍学,想来一定有其深意吧? 罗什回答道:学习经书的人,应该善於根据具体情况了解它的真实含义。比如,有一位道德高尚的人去看杀生,弟子问他为什么要看?他说:我还没有得道,应该了解一切。或说:到杀生之处,知道如何快速解决众生生命的方法,为的是能有办法不让众生受各种苦恼。同样的道理,菩萨用三解脱门观察涅盘之法,知道断除何种结使,得何种涅盘,断除疑结、我结、戒取结三结,逐步具有证人涅盘的条件,但是菩萨并不去证须陀洹果以至阿罗汉果,得漏尽涅盘。 又,比方人眼见坑壕,不会掉进去,菩萨进入小乘涅盘之法,也不会去求证,不会受什么信行、法行之名。因为菩萨有利根,超出於二乘,只是比起大菩萨来还差一些罢了。就像狮子,虽然与百兽共处,自然高於百兽。又如国王走了一百里之後,中途应该住宿了,他见到大臣们的住处,虽在其中出入观察,并没有在那裏住下的意思,而是想到这裏虽然不错,但另外还有更好的地方。菩萨也是这样的。 菩萨入於道慧时,分别了解外道的禅定五神通法、二十七种贤圣法,即所谓十八种学法、九种无学法,以及辟支佛道;分别了解之後,继续修行自己的菩萨道。了解这些有两种好处:一是知道这些修行之法,用来度脱众生,不会有什么疑难;二是所度众生知道菩萨亲自实行过这些方法,因而很容易信任和接受。不然的话,众生会想,都在生死中轮回流转,你和我没有什么不同,因而不会信任,更不会接受的。 原典 又问:声闻、缘觉,凡有八辈①,大归同趣,向涅盘门。又,其中或有次第得证,或有超次受果②。利钝不同,则所入各异。菩萨云何而学般若耶?心利者,不可挫之为钝;钝者,不可锐之令利。菩萨利根,其本超此。而甫就下位之优劣,不亦难乎?若云能者为易,於理复何为然?其求之於心,未见其可。而经云遍学,必有深趣。③ 答曰:学者善分别谛知其法。如有大德之人,往观杀生法。其弟子问之何故?答言,我未得道,靡所不更。或至此处,知其要脉,不令众生受诸苦恼。若以三解脱门,观涅盘法,知断如是结使,得如是涅盘,三结④尽得涅盘分,谓无为须陀洹果,乃至罗汉,得漏尽涅盘果⑤。 又,如人眼见坑堑,终不堕落,假令人其法者,於法不证,不受信行⑥、法行⑦之名。以诸菩萨利根故,超出二乘。於大菩萨,有所不及了。如师子虽处於百兽,为胜也。如国王行百里,应中道宿,见有大臣住处,王虽在中入出观者而无宿意,作是念言,此虽为妙,自知别有胜处。菩萨亦如是。 若入道慧⑧时,分别观知外道禅定五神通⑨法,及二十七种贤圣法⑩,所谓十八种学法、九种无学法,及辟支佛道⑾,分别观已,续行菩萨道,得二种利益:一者,自了了知其法,用度众生时,无所疑难;二者,所度众生知彼体行此法,则便信受。若不尔者,同在生死,彼我无异,便不信受。 注释 ①八辈:即四双八辈,或称四双八人,包括四向四果。声闻乘中,根据修习程度,分为四大阶段,称为四果,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接近四果的,称为四向,即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四向四果,共为八辈。见《阴持入经》。 ②次第得证、超次受果:四果为修习的四大阶段,八辈则在每大阶段中又分两个小阶段,四果的四大阶段变为八个小阶段。有的是按部就班地修习下去,有的则可以超越,如须陀洹果可以超越斯陀含向、嘶陀含果而到阿那含向。 ③指《摩诃般若波罗密经·遍学品》。 ④三秸:得须陀洹果之人所断之三结,指见结(我见)、疑结(对佛教的怀疑)、戒取结(行邪戒)。 ⑤漏尽涅盘果:从须陀洹修行到阿罗汉果,已断除贪欲,断绝烦恼,不仅灭除了生死之因,也灭除了生死之果,证入涅盘,无垢清净,即无漏涅盘果。 ⑥信行:信佛教而行,称为信行,钝根的人因信行成闻慧。 ⑦法行:依佛法而行,称为法行,利根的人因法行而成思慧。 ⑧道慧:有多种解释,这襄可以理解为一切智。一切智是从认识状态说,道慧则是引导众生的角度说的,指能分别知声闻、缘觉方便之道。 ⑨外道禅定五神通:指外道在禅定中所得的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智通、自识宿命通等五种神通。 ⑩二十七种贤圣法:声闻乘四果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称为有学,阿罗汉称为无学,学道圆满,不需再学修行的意思。《中阿含·福田经》说十八种学法为:信行、法行、信解脱、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盘、生般涅盘、行般涅盘、无行般涅盘、上流色究竟。九种无学法指: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十八种学法及九种无学法合称二十七种贤圣法。 ⑾辟支佛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师自通独立成佛,叫做独觉;一种是多世积善修行,最後一世虽是无佛之世,无师可从,而缘业成熟,自然成佛,叫做缘觉。无论那种情况,都无所师承,也不说法传道,所以,实际上没有留下什么辟支佛道。 译文 慧远又问道:若是菩萨遍学,是从学方便开始呢,还是马上学无漏道呢?如从学方便开始,那么,怎么能考验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的心一定不会去求证,不会进入无漏道呢?如不是先学方便以自我考验,马上学无漏道的话,就会像鸟失去翅膀,堕入无漏道的空解脱、无相解脱之中,自己没有力量再回得来。看来还是先学方便般若,内心像一杆秤一样,能够正确对待一切现象,那一下子便可以跳登龙门,由鱼变为龙,由菩萨变为佛,又何必遍学呢? 罗什回答道:这件事,佛在《般若经》中已经谈到,菩萨进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时,要先立愿;修学完成,心便厌离,但不去取证,因为这是我修学的时候,不是求证的时候。有这样的心愿,即使进入无漏之道,也不会证入涅盘。 又,有人说,菩萨由於两种因缘而不会证涅盘:一是深心贪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了求得这种至高无上的佛智,决不会中途停顿去求证涅盘;二是对於众生有深入骨髓的大悲心,不愿独自证入涅盘。虽然知道一切法的最终归宿是涅盘无为,但证入涅盘的时候未到。对於众生有这种了不起的大悲之心,这才叫做菩萨,他懂得涅盘的好处,却不去取证。 又有人说,菩萨自无数劫以来,一直修习福德利根,所以,入三解脱门时,能即时深入无漏道。因为福德利根的势力很大,大到一进去就再也回不来,就像大鱼随恒河之水流入大海,不能返回,因为受到水力的牵制。这时,十方诸佛便会现身教诲:善男子,应该记住你的本愿,要度脱一切众生,不要独自入涅盘。你只得到一个法门,我们得到无量阿僧祇法门,由於怜悯众生,尚且住在世间,何况你呢?这时,菩萨便会信受佛语,不入涅盘。至於菩萨为什么要遍学?前面已经谈过。所以,因为菩萨之道平直,便认为菩萨不应遍学,那是不对的。 原典 又问:若菩萨遍学,为从方便始,为顿入无漏道也。若从方便始,以何自验其心,知必不证,而入无漏也?若不先学方便以自验,则是失翼而堕空无相,酬可自反①。若先学沤和般若,心平若称,一举便可顿登龙门,大夫何为遍学乎? 答曰:是事,佛於般若已说。菩萨入三解脱门,要先立愿,学观如已,心则厌离,唯不取其证,我学观时,非是证时②。以如是之心,入无漏者,终不证也。 又人言,菩萨先以二因缘故,不取其证也:一者,深心贪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③;二者,於众生中,大悲彻於骨髓,不欲独取涅盘。虽知一切法中涅盘无为,但以时未至故。是名菩萨,於众生中,大悲之至。所谓得涅盘味,而不取证也。 复有人言,菩萨无量劫来,修习福德利根故,入三解脱门时,即深入无漏法,以此势力,不能自反。譬如大鱼随顺恒河,入於大海,不能得反,以水力牵故。尔时,十方诸佛,现其身相语言:善男子,当念本愿,度一切众生,莫独入涅盘④。汝但得一法门。我等如是无量阿僧祇法门,怜愍众生故,犹住世间,何况於汝?时菩萨信受佛语故,不取果证。菩萨遍学,义如前说。是故,不得以乘平直往为难。 注释 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不证品》:「譬如有翼之鸟,飞腾虚空而不堕坠,虽在空中,亦不住空。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亦如是,学空解脱门、学无相无作解脱门,亦不作证,以不证故,不堕声闻、辟支佛地。」按照这一段的意思,「酬可自反」的「酬」字疑误,应为「不」或「难」。 ②《大智度论》卷七十六:「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云何学空三昧,云何入空三昧,云何学无相无作三昧,云何入无相无作三昧,……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摩诃萨不应空法作证,世尊,云何菩萨住空法中而不作证?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具足观空,先作是愿,我今不应空法作证,我今学时,非是证时。」 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智、无上道,为佛智。 ④《大智度论》卷十:「菩萨亦如是,立七住中,得无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盘。尔时,十方诸佛皆放光明照菩萨身,以右手摩其头语言:善男子,勿生此心,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汝虽知空,众生不解,汝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共入涅盘。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三十二业,汝今始得一无生法门,莫便大喜。是时,菩萨闻诸佛教诲,还生本心,行六波罗蜜,以度众生。」 译文 慧远又问道:《摩诃般若经》说,声闻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四道及辟支佛的智与灭,都是菩萨无生法忍。体味这话的意思,似乎是说,菩萨学了声闻及辟支佛的灭与智,才得成就无生法忍。但声闻、辟支佛之学本来不是菩萨之道,怎么能成就无生法忍?如果必须等到学习声闻、辟支佛之道後不去证入,才能成就无生法忍,那么,诸佛世尊大会说法,其中难道没有一下子顿悟而获得无生法忍的吗?反复推敲,总有疑问。 罗什回答道:经中所说,从须陀洹到阿罗汉、辟支佛的智与断,都是菩萨无生法忍。他们的智,叫做学人四智,无学人六智;断,叫做学人有余断,无学人无余断。他们的智与断,都是以悟解诸法实相为目的的。只是由於声闻、辟支佛的根钝,悟解实相需要六智,菩萨的根利,只用一智,便是如实智。就像钝斧砍树,使力好几下才能砍断,如用利斧,一砍就断了。都是砍断一株树,只是功力和作用不同罢了。各位贤圣也是这样的,他们都要砍断烦恼之树,由於小乘的智慧较钝,要分别用六种智才能砍断。下面简单谈谈这个道理。 凡夫所想的,都是颠倒之见。其实,生死往来,受尽各种苦恼,称之为苦。认识到人生为苦,叫做苦智。由这种无漏苦智,对人生苦恼深深厌恶,由厌恶即舍苦。为什么能舍去苦呢?因为苦没有自性的缘故。为什么苦没有自性呢?因为苦由因缘和合而引起,毕竟不生。有了这种认识,自然不会用苦来束缚自己,产生结使了。这叫集智、灭智、道智。修得这四智後,再修得尽智、无生智,才能悟得诸法实相。菩萨不同,因为根利,知道所谓苦谛一相,其实无相,性本空寂。只是凡夫之心颠倒,才分别有苦有乐。 又,人生之苦是由爱等产生的,爱欲也是一相。苦为果,爱为因,因与果同,苦既是空,爱当然也是空。菩萨对於其他三谛的认识也是这样。这种认识,既无所谓断,也不去取证,通过这种认识,善能了解任何一谛的实相。由此可见,声闻的智慧钝,需要一步一步地修得各种智後,才能收效。菩萨则因能深入,观四谛只有一谛,就像《思益经》所说,四谛其实只有一个空谛。 又,《般若波罗蜜经》中,说声闻的所有智、所有断,都在菩萨无生法忍中。这是因为,虽然声闻以四谛而悟诸法实相,菩萨只以一谛悟得诸法实相,声闻因智慧钝而多对人生厌恶和害怕,菩萨则因智慧利而多以慈悲为心,但同是悟得诸法实相。所以说,所有智、所有断,都是菩萨无生法忍。比如用酥作出种种食物,名字虽有许多,其实都是同样的一种酥。 有人说,有的众生爱多,有的见多。爱多的,由无作解脱门可以入於涅盘,所谓无作解脱,就是观诸法无常、苦。见多的,由空解脱门能入涅盘,所谓空解脱门,就是悟得空、无我。那些观无常、苦的,容易悟解;至於观空、无我的,所修习的内容会越来越深奥。 如有的菩萨,深深爱乐佛法,却还没有断除结使,於是产生各种戏论,分别常、无常,苦、非苦,空、非空,我、非我,有、无、非有非无,生、不生,非生、非不生等。为了灭除这些戏论,佛为菩萨演说无生法忍。就像人服药治病,药又为害,於是再下别的药,这种药便珍贵了。无生法忍也是如此,由於无生法忍能悟各种现象的法性,可以说是深理;由於它能除细微的病,可以说是妙药。 又有人说,有的讲,菩萨为什么不去获取声闻、辟支佛的功德利益?为解答这个问题,所以说,菩萨在无生法忍中把这些功德利益都已得到了。又,这一章中,没有说遍学声闻、辟支佛道是为了成就无生法忍,原先只是说菩萨在十地中都要观察,称为遍学。又,我在前面曾回答说,菩萨入灭定时,先生起不取涅盘之心,入定时此心暂时不生,一旦时候因缘到了,此心自然又发。 原典 又问:经云,四道与辟支佛智及灭智①,皆是菩萨之忍。寻意,似是学彼灭智,以成此忍。彼学本自不同,法忍云何而成?若必待此而不证,即诸佛世尊,大会说法,其中应不俄尔之顷,顿至法忍者?推此而言,反覆有疑。 答曰:经云,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者,智名学人四智②,无学人六智③,断名学人有余断④,无学人无余断⑤,是皆以诸法实相为已用。但二乘钝故,须以六智。菩萨利故,唯用一智,所谓如实智⑥。如钝斧伐树,数下乃断,若以利斧,一砍便断,是一树一断,但功用有异耳。诸贤圣如是。断诸结树,以小乘智慧钝故,分为分智。⑦ 凡夫所想颠倒,往来生死,受诸苦恼,说名为苦。以无漏智慧,深厌此苦,厌已即舍,苦无自性故。所以者何?是毕竟不生性。如是知已,结使自然不生。是名集灭道智。修此行已,增其尽智⑧、无生智⑨。菩萨利根故,知苦谛一相,所谓无相。但以凡夫颠倒之心,分别有苦有乐。 又,此苦因於爱等,亦是一相,因同果故。此中无所断,亦无所证。於其观中,善能通达。是故当知,声闻智慧钝故,先习此道,後乃得力,以菩萨深入故,观四谛为一谛。⑩如《思益经》⑾中,说四谛为一谛。 又,《般若波罗蜜》⑿中,说声闻所有智、所有断,皆在菩萨无生法忍中。声闻人以四谛入诸法实相,菩萨以一谛入诸法实相。声闻智慧钝故,多以厌怖为心;菩萨智慧利故,多以慈悲为心。同得诸法实相故,名为所有智、所有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如以苏作种种盒,名虽有异,而苏是一也。 或有人言,众生或爱多,或见多。爱多者以无作解脱,能入涅盘。无作解脱者,所谓诸法无常、苦。见多者,以空解脱门,能入涅盘。空解脱门者,所谓空、无我⒀。若观无常、苦者,化之则易;若观空、无我者,所行之道,转深转微。 所谓诸菩萨,深爱乐佛法,亦未断结使,生诸戏论,分别常无常、苦非苦、空非空、我非我、有无非有非无、生不生、非生非不生等。灭此戏论故,佛为说无生法忍。如人服散除病,散复为患,覆以下散,药为希有也。无生法忍亦如是。观诸法性故,得名为深。以除细微之病故,药名为妙。 复有人言,有人谓,菩萨不得声闻、辟支佛道功德之利,是故说,菩萨无生法忍中悉得其利。又此章中,不言学彼以成此用。先云遍观十地者,名之为学耳。又答云,以入灭定,先期心生,设复哲灭,时至自发。 注释 ①四道舆辟支佛智及灭智:下面慧远的问文中,有「声闻、辟支佛智及灭,则是菩萨忍」,可见这裏「四道与辟支佛智及灭智」,应为「四道与辟支佛智及灭」。四道,即声闻四果。这裏所提及的经文,参看本章最前注④。 ②学人四智:即声闻中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悟到的苦、集、灭、道四谛。 ③无学人六智:即声闻中的阿罗汉及辟支佛具有的六智,除上述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外再加上尽智及无生智。 ④断名学人有余断:凡人有见惑及修惑,须陀洹得四智,已断除见惑。但修惑难断有许多层次,如把三界分为九地,每地又各分为九品,共有三界九地八十一品之多。斯陀含只断除初地九品中的前六品,阿那含能把初地九品彻底断除。所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等学人之断是有余断,没有断尽。 ⑤无学人无余断:阿罗汉及辟支佛则已断尽见惑及修惑,再无残余,称为无余断。 ⑥如实智:如诸法实相之智、知诸法实相之智、佛智。《大智度论》八十四:「如实智有何等相?答日:有人言能知诸法实相。……此中说如实智唯是诸佛所得。何以故?烦恼未尽者犹有无明,故不能知如实,二乘及大菩萨习未尽故,不能遍知一切法一切种,不名如实智。但诸佛於一切无明尽无遗余,故能如实智。」罗什在这裏说菩萨有如实智,并没有把如实智作为佛专有之智。 ⑦大智度论卷八十四:「须菩提闻是已,问佛:智慧故有上中下分别,烦恼断复有差别不?佛言:无差别,断时有差别,断已无差别。譬如刀有利钝,断时有迟速,断已无差别。」 ⑧尽智:即断尽烦恼之智,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智。 ⑨无生智:声闻果十智中的第十智,阿罗汉的最高智,已断三界烦恼,知自身再不受生於三界的阿罗汉果之智。 ⑩大智度论卷八十六:「声闻人以四谛得道,菩萨以一谛入道。佛说四谛皆是一谛,分别故有四,是四谛二乘智断皆在一谛中。」 ⑾思益经:即《思益梵天所问经》。其中卷一 〈解诸法品〉说:「梵天,以是因缘故,当知圣谛非苦非集非灭非道。圣谛者,知苦无生,是名苦圣谛,知集无和合,是名集圣谛,於毕竟灭法中知无生无灭,是名灭圣谛,於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是名道圣谛。」卷三〈谈论品〉:「一切法空无我是为圣谛,若能如是求谛,是人不见苦,不断集,不证灭,不修道。」 ⑿般若波罗蜜: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遍学品》,参看本章最前注④。 ⒀这裏说的是三解脱门中的空解脱门及无作解脱门。《大智度论》卷二十:「应度者有三种:爱多者、见多者、爱见等者。见多者为说空解脱门,见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无有自性故空,空故诸见灭。爱多者为说无作解脱门,见一切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己心厌离爱,即得入道。爱见等者为说无相解脱门,闻是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