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论天台宗智顗止观体系的建立过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论天台宗智顗止观体系的建立过程

  一、前言

  天台宗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出现的第一个宗派,对中国佛教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彻底的研究。近代以来,学者们已经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富有价值的成果。但总的看来,对天台宗的研究以综论、导论的成分居多,大多以天台宗的几个重要命题(如一念三千,一心三观等)为对象,做一些哲学上的思辩,以此来对天台思想进行概括。而从佛教出发,从天台宗本身出发,对天台宗重要作品进行系统地解读与阐述的研究却很少。本文拟通过对天台宗奠基经典《摩诃止观》中止观体系的建立过程的深入探究,对这方面的工作做一点补充。

  二、 导论

  《摩诃止观》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在其晚年思想最成熟时讲述的,由其弟子灌顶记录整理。在这部书里,智顗以止观为中心,建立起了自己体悟的整个佛法修学体系。

  我们知道佛教的根本理论为缘起说,对于有情生命则为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总之众生的苦的根源就在于无明,由无明而有生老病死的无始无终的轮回,所以,要解脱就要摆脱这根本无明的束缚,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病死灭。那么,怎么才能灭去这根本无明呢?智顗认为就是止观。但是,止观是佛教各宗共认的修行方法,智顗谈的止观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他说:“所谓无量劫来痴惑所覆。不知无明即是明。今开觉之故言大意。既知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朗然大净呼之为观。”①由这个解释,我们便能够把智顗所说的止观与一般的佛教理论中的止观区别开来。在大多数佛教理论中,止观是相对于定慧的。止是定学,即通过禅定,将散乱的心安宁下来,从而能够系心一处;观是慧学,即通过系心一处而产生的精神力量对自身进行观察,对佛教世界无常的理论进行探究,大彻大悟后便得到解脱。

  很明显这种止观理论一方面是处于因位的,即因为“止观”所以能够得到解脱;一方面是处于行位的,即止观指的是具体修行的状态。而在智顗那里,止是指的由于无明的消除而造成的生死之流的停止“无明即明不复流动”,观是指的生死之流停止后的一种崭新境界“朗然大净呼之为观”。显然,止和观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们一方面是处于果位的,是解脱的结果;一方面是处于理位的,是解脱后得到的真理。由此,在智顗那里,止观已不仅仅是方法论,而且具有了本体论的含义。可以说,这是智顗思想的最根本的特色所在,对此,他的弟子澄观用“止观明静,前代未闻”这句话做了精确概括。

  但是,智顗毕竟是佛教徒,他的止观虽然是“前代未闻”,但还是在佛教之内的。因此,他要使自己的理论取得合法性,必须依托于大乘佛教的一些根本理论与原则。在《摩诃止观》中,智顗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三、 止观的建立

  1、发菩提心即是观

  智顗认为要成就止观必须发大心,因为“众生昏倒不自觉知”,所以要“劝令醒悟上求下化”。那么所发的这个心是什么心呢?智顗认为就是菩提心。菩提是道的意思,心是虑知之心,即有思虑认知的能力。发大心就是发道心。在其他经论里菩提的意思是“觉”,发菩提心即发觉悟之心。此处道心的意思与之一致。

  为什么必须发菩提心呢?因为人都具有思虑认知的能力(虑知之心),由于其思虑认知的内容不同,就会行不同的道。他举例说“若其心念念专贪瞋痴。摄之不还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恶。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心行火途道。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者。此发畜生心行血途道……”。这样,一直到发无漏心行二乘道,也还是“涅槃如獐独跳。虽得自脱未具佛法”,不是大乘所行。所以发心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结果,要解脱就必须发菩提心。那么菩提心是怎样的的呢?他说“历一切根尘三业四仪生心动念。皆此观察勿令浊心得起。设起速灭。如有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一句话,远离众恶即是菩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智顗明确地提出发菩提心即是止观的观点,因为“发菩提心即是观,邪僻心息即是止”。即是说止观就是用菩提心来观察一切,从而使一切邪僻之心息止而得到解脱。这样智顗便合理地点出了自己整个止观体系的关键。

  我们知道,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要求,贯穿于一切大乘经论中,被最美的语言所赞叹。华严称之为成佛种子,能生养一切佛法。智顗在这里将其与止观联系起来,就为自己的止观学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显然,现在只要明了了菩提心的含义,止观的含义也就随之而明。因此,智顗对“菩提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2、 菩提的含义——四圣谛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为释迦牟尼成道后在鹿野苑为原来跟随自己苦行的五比丘所说的,是佛教的根本理论。苦的意思是无常,是指有情众生所面临的一切现象皆是因缘和会即由不同的条件促成的,因此是不长久的,在条件发生变化后就会消亡。集的意思是苦的集起,即是造成这些苦的原因和条件,对于有情生命来说最根本的原因即是“无明”,即对世间现象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最直接的原因是“渴爱”,即由于无明而产生的对生命等的贪执,一切有情生命正是由于这根本的无明与渴爱从而生生死死,轮回不止。灭的意思是苦的灭除,佛教称之为涅槃。道的意思是苦灭之道,即消灭苦的方法。

  智顗认为菩提就是四圣谛,发菩提心即是对四圣谛的观察与觉知。但是在这里,他并没有停留在以上介绍的四圣谛的原始意义上,而是根据经典将其分为生灭、无生、无量、无作四种四谛,并用龙树《中论》里“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的偈子将其统一起来。

  智顗首先对生灭四谛总结道:“生灭者。苦集是世因果。道灭出世因果。苦则三相迁移。集则四心流动。道则对治易夺。灭则灭有还无。虽世出世皆是变异。故名生灭四谛也”。这相当于我们上面所说的四谛。进一步,他认为生灭四谛只是在现象上说的,从本质来说,一切皆空,无有生者。在这里,他显然完全接受了大乘空宗的思想。这种思想简略言之就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会改变,而世间所有事物所有现象都在时时刻刻地发生着变化,所以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一个长存不变的主体,即任何生命任何事物都是无自性的,是空的。既然一切事物本质上根本就不曾独立存在过一刻,那么显然它就从来没有“生”过,这即是“无生”。生都没有生,灭就更谈不上了,所以无生即是无灭。对此,大乘空宗的代表人物龙树曾用著名的“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四句偈说明。智顗对此显然是完全赞同的,他论证道“无生者。苦无逼迫一切皆空。岂有空能遣空。即色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故无逼迫相也。集无和合相者。因果俱空。岂有因空与果空合。历一切贪瞋痴亦复如是。道不二相无能治所治。空尚无一云何有二耶。法本不生今则无灭。不生不灭故名无生四谛也。”所以,苦空,集空,灭空,道空,这就是无生四谛。但是,这种无自性的空并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众生由于根本无明的作用,分别校计,仍旧在造作无数无量的苦相,苦集相,相应地也就存在无数的灭相和道相,这就是无量四谛。智顗认为虽然这些只是“相”不是“体”,只是“假有”而不是“真有”,但菩萨仍对此“照之不谬”,这样才能既不被虚妄的现象所迷,也不至堕入以为什么都没有的“恶取空”中,才能保持中道,最终达到对无作四谛的认识。无作四谛即无所作意而自然合乎中道,智顗称之为“皆是实相不可思议”。这便达到了佛教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智顗最后用龙树《中论》里“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的偈子将这四种四谛做了统一。他说:“因缘所生法。即是生灭。我说即是空。是无生灭。亦名为假名。是无量。亦名中道义。是无作。”

  这样,通过对四圣谛不同层次的四种解释,智顗便完成了“菩提”作为道的理论建构,指出了其所说的止观的理论含义,而这个含义是与大乘空宗的思想完全一致的。

  3、 心的分析——四弘誓

  以上已经分析了菩提的含义,下面进一步分析心是什么。前面已经说过,人都有思虑认知的能力,思虑认知的内容不同,从而就会有不同的行,由不同的行就会有不同的果报。对于大乘菩萨来说,由于他们的认识内容是菩提,所以他们的行就是四弘誓。四弘誓简单地说就是发菩提心者的誓愿,它的内容是“众生无边誓愿渡,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么,为什么菩萨认识到菩提的含义就会有四弘誓的行为呢?对此,智顗从心的角度做了细致的分析。

  智顗认为相对于四谛,四弘誓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其中,最基本的在于四谛是依据六根讲的,即综合了主体和客体;而四弘誓是专门依据意根议论的,它的重点在对认识主体自身的认识,而正是由于此认识,主体才会有四弘誓所表示的行为。

  1) 心是所生法

  智顗认为心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什么东西,它也是因缘而生的,是所生法。意根(认识能力所依托的地方)是它的因,法尘(认识内容)是它的缘,二者和会就名为心,也就是念。又因为意根和法尘同样也是依于缘起的,它们是刹那生灭不断变化的,所以心念也是变化无常的,“所有依报国土田宅妻子财产。一念丧失倏有忽无”。可是事实的真相虽然如此清楚,但人们由于无始以来的业力,却还是认假为真,执着不放,因此就必须发大愿,立大誓,拔苦与乐。由以上的论述可知,四弘誓是见四谛后起的誓愿,是由于认识到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众生皆缚于生死苦轮而不得解脱这种真相后,对自己和众生生起慈悲之心而发的誓愿。智顗认为这样就会避免二乘中只求自己解脱的问题,是发真正菩提心。

  2) 心为名字

  智顗进一步论述道,既然心是所生法,而能生所生无不当体即空,那么心在哪里呢?实际上根本没有一个心可生,人们执着为心的只是一个幻象,给这种幻象取了一个名字就叫做心。人们坚持执有这幻心,就像认为水中有月亮一样,是非常愚蠢的。正因为自心本空,虚幻而有,所以一切色受想行识,贪欲瞋恚痴本非真存在,只是依于这幻心而存在。这样,菩萨发誓愿时,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世间实无烦恼可断,众生可渡,只是愍念众生不知真相,执着幻心而受虚幻之苦才誓愿为之拔苦,令之得乐。

  3) 假心造万法

  由此,智顗认为这个幻有的心正是根本无明的根源,他说:“秖观根尘一念心起。心起即假。假名之心为迷解本。”这是因为根尘和合而一念心起,执此一念心为真即是无明,由此无明而有了以后的种种作为,皆是虚妄不实。智顗指出,正是由于幻心,万法才得产生。他说:“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如工画师造种种色。心构六道。分别校记无量种别。”苦是此心所造,觉也是由观此心所得。智顗举例说“譬如画师洗荡诸色涂以墡彩。所谓观身不净乃至观心无常。如是道品纡通化城。观身身空乃至观心心空。空中无无常。乃至无不净。如是道品直通化城。。。”。正因为一切无明的根源在此幻心,那么由于对此幻心的观察便能够得到“明”的知见。智顗认为通过观察此心能够最后通达实相:“观此一心能通不可说心。不可说心能通不可说法。不可说法能通不可说非心非法。观一切心亦复如是。”他认为既然一切众生皆因此幻心而被束缚,也就能因此幻心而得解脱。因为这个幻心不是由外在力量施加的,而是根尘和合自造的。凡夫因为杂染太深而不能知道这一点,就像大富人家的盲儿子,虽然坐在宝藏中,但却什么也看不见,不但丝毫得不到益处,行动时还会被宝藏绊倒而受伤。但这不是宝藏的错,只是因为他看不见罢了。而二乘的行者呢,因为认识不够究竟,不能够明了幻心即空的真意,执着认为此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因而远避。就像发烧的人,虽然坐在宝藏中,但因为头昏眼花的缘故,将宝藏看成鬼虎龙蛇,跑都还来不及呢?更别提拥有了。智顗最后得出结论:凡夫和二乘行者一个沉迷一个远离,都不是得道之法。而只有菩萨才能正确地见到宝藏,知道这种心虽然是假名,但是它能导致最后的实相,所以是假心含道,在这个意义上,这个心就是菩提心。

  4) 一心三观

  智顗进而提出一心三观的论点。他说:“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若根若尘并是法界。并是毕竟空。并是如来藏。并是中道。”为什么即空呢?因为一念心是由意根和法尘和合而生的,我们已经知道这意根与法尘同样是缘生的,因此也就无自性,无自性故空。为什么即假呢?无自性而生,此心非真,所以是假。为什么即中呢?因为此根此尘此心同一体性,它们表现的均是同一个道理,所以既不应认为此一念是真而执着于有,也不应认为此一念是假而执着于无,要知道根尘“不出法性并皆即中”。这就是毕竟空,就是如来藏,就是实相。就好象一面明亮的镜子,明亮是它的性质,成像是它的作用。实相也是这样,无自性是它的性质,无自性而生起的假有就是它的作用,这三者根本就是不可分的。所以,智顗得出结论,此心便具一切法。推而广之,则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因为一切事物均是法性所现起,所以一事物即含一切法,一切法俱在一事物中。众生由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于此不思议不缚法中,而思想作缚,于无脱法中而求于脱”,所以菩萨起大慈悲兴四弘誓,要拔苦与乐,也就是发真正的菩提心,而用菩提心来止观就能成就佛道。

  他最后总结道:“举要言之。此心即具一切菩萨功德。能成三世无上正觉。若解此心任运达于止观。无发无碍即是观。其性寂灭即是止。止观即菩提。菩提即止观。”

  4、 如何发菩提心

  以上已经明确了“菩提”和“心”的含义和内容,那么如何才能发起具有这些内容的菩提心呢?智顗认为发菩提心的因缘是多种多样的,他说:“或言推种种理发菩提心。或睹佛种种相发菩提心。或睹种种神通。或闻种种法。或游种种土。或睹种种众。或见修种种行。或见种种法灭。或见种种过。或见他受种种苦而发菩提心。略举十种为首广说(云云)。”他进一步指出,虽然发心的因缘多种多样,但发心的内容和目标却应该是一致的。他解释说:“若推一法即洞法界达边到底。究竟横竖事理具足。上求下化备在其中。方称发菩提心。”这是因为“菩提名道。道能通到横竖彼岸。名发心波罗蜜”。一句话,以通达实相为目标的发心才算发菩提心,而这种实相就贯穿于最初所谈的生灭、无生、无量、无作四种四谛中。

  需要指出的是,智顗认为四种四谛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次第之分,但依人的根性不同而有不同的观照。根据这个观点,他将止观分为渐次止观、圆顿止观、不定止观三种。他区别说:“若作浅深轻重者。渐次观意也。若作一实四谛不分别者。圆观意也。若作更互轻重者。不定观意也。”即如果行者将四种四谛看作是认识上必须经过的不同阶段而修止观就是叫做渐观。如果行者能够认识到四谛实际上是同一实相而不做分别就是圆观。如果行者即不按顺序依次起观这四种四谛,也不将其看做是同一实相,而是有时观这种,有时观那种,这就叫做不定止观。智顗指出,虽然这三种观法方式不同,但本质却是一样的,“皆是大乘法相故须识之”。

  5、六即

  在通过对“发菩提心”的分析建构起了自己的止观理论后,智顗更进一步的说明了在实践中止观的不同层次。他提出六即说,即理、名字、观行、相似、分真、究竟即是菩提,即是止观。理即是如来藏理,以上已经论证此理即是菩提即是止观。此理虽然贯穿一切,但普通人因为无明而并不知晓,必须通过听闻阅读经卷才能了解,从名字中通达实相,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就称作名字即菩提,即止观。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若只是闻名口说,也是无用。就好象虽然蛀虫在木头上留下的痕迹偶然成了一个字,但对虫子来说,它不会知道这字是什么意思。所以,要想证悟必须观行。由于观行的深入,渐渐明白了所有法无非佛法,因此世间出世间一切行为都可达中道,这就叫做相似即菩提。有了这种相似菩提的觉悟,无明的乌云就开始渐渐散去,真如的阳光开始照耀,行者一步步地走上成道之路。此种情况就称作分真即是菩提。最后,圆满证道,这就叫做究竟菩提,究竟止观。

  四、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便可以看出智顗建立止观体系脉络。他首先从大乘佛教的基础出发,指出“发菩提心即是观,邪僻心息即是止”;其次,论证“菩提心”即是佛法的究竟;最后合理地得出结论,止观即能囊括佛法修证的始终。

  显然,在智顗那里,止观实际上是对佛教大乘空宗根本理论和根本方法的一个简练概括,它蕴涵着佛法最究竟的真理。而这种蕴涵是通过“菩提即止观,止观即菩提”的过渡而完成的。

 
 
 
前五篇文章

民间佛教超度亡灵盖文

内观智慧禅 (Vipassana )

记“2007年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

中兴律宗的人:读体

振兴鼓山丛林的虚云禅师(下)

 

后五篇文章

论后现代主义的华严趋归

论敦煌净土寺对归义军政权承担的世俗义务(二)

论禅易,坐禅难

略说五戒

律宗修学层次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