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论诗与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马一浮论诗与禅 作诗以说理为最难,禅门偈颂说理非不深妙,然不可以为诗。诗中理境最高者,古则渊明、灵运,唐则摩诘、少陵,俱以气韵胜。陶似朴而实华,谢似雕而弥素,后莫能及,王如羚羊挂角,杜则狮子颦呻。然王是佛氏家风,杜有儒者气象。 唐人王摩诘最善用禅,故自高妙。宋人诗用禅理者,山谷、荆公、后山、东坡皆能之。山谷才大,当推第一,荆公次之,东坡于禅未深,在四人中为最下。山谷诗如“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喻悟道之后,更无远近方所,无人而不自得也。时山谷方在戎州,即今之叙府,盖亦兼寓身世之感。荆公拜相诗云:“霜筠雪竹钟山路,投老归渔寄此身。”观戏诗云:“侏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心知本是同,所以无欣怨。”想见此老胸次亦复超逸,但惜操术未当,至于引用小人,遂以误国耳。 宋诗兼融理学,理境过于唐诗,惟音节终有不逮。 宋有比丘尼,发悟后作诗云:“镇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却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此乃绝好题瓶梅诗。 山谷诗“心猿方睡起,一笑六窗静”,注引中邑洪恩禅师答仰山问如何是佛公案。此段公案着眼在中邑与仰山相见处,至于山谷随手摭用,乃诗家常事,不可为典要也。
成佛资粮──随喜功德
大乘佛教中的三部经典
读《金刚经》有感
戒律的开遮持犯
净土宗史略(一)
后五篇文章
论中观的因果思想
论真禅法师的禅学思想——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
镰仓佛教的成立和禅
从不空至章嘉——密宗在五台山的发展
论晚明“狂禅”现象的导因及走向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