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宗大要——“《沩山警策》读后感”(三) 果如 伍:《沩山警策》与灵祐禅师 禅宗自慧能以下,开创出五家七宗之局面,今课堂上选读《泻山警策v一文,是以对灵祐禅师及《泻山警策》做一概要性的认识。 关于灵祐禅师—— 灵祐禅师(七七一—八五三) ,唐代僧人三一十三岁至江西参百丈怀海,为上首弟子,于此顿悟诸佛本怀,遂承百丈之法。后因司马头陀示大泻山之机缘,故于宪宗元和末年栖此山,山民感德,群集共营梵宇,经景让之奏请,敕日“同庆寺”,又因相国斐休亦来咨问法,旨其声远播,致使禅侣来集,海众齐会。然后因会昌法难之故,师隐市井,至大中元年(八四七)复教之命下,众迎返故寺,更经斐休劝请,住山四十载,大扬宗风。世称泻山灵祐,谧号“大圆禅师”。 泻山为接引学人证得大佛法性,达自由无碍之境而设三种机法,即: 一、想生:指主观思惟,意谓能思之心的散乱。 二、相生:相,指所缘之境的散乱。 三、流注生:意谓微细之烦恼尘垢不断生起。 对此三种生,若能远离、否定,乃至能直视而伏断之,则能证得诸佛实性,即大圆镜智是。此一说法,在《人天眼目》卷四中有记载: 吾以境智为宗要,出三种生,所谓想生、相生、流注生。 《楞严经》云:“相想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正觉?想生即能思之心散乱,相生即所思之境历然,微细流注,俱为尘垢,若能净尽,方得自在。 此即为灵祐禅师所授禅法的主要宗要。 关于《沪山警策》—— 其文全一卷。乃灵祐禅师为其门人开示之文,后撰写为灵祐之语录。全名称为《泻山大圆禅师警策》。 此警策之缘起,实因灵祐监于当时修行者逐渐懈怠,威仪不守,故作本书以勉彼等后学能归正道。又本书以散文、韵语组成,初以散文详述警策之意旨,共分五节: 一、示色身之大患。 二、惩出家之流弊。 三、明出家之正目。 四、示入道之由径。 五、结劝叮咛。 次用韵语,次言三十六句,文简而意切。禅宗将《温山警策》、《佛说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等,合称“佛祖三经”,为初学者必读必背。其注释书有宋代守遂之《泻山警策注》一卷、明代道霈之《泻山警策指南》一卷、明代弘赞之《泻山警策句释记》二卷、明代大香之《泻山警策句释记注》一卷。 陆:结论 佛教的僧伽制度,从佛陀软化的原始沙门僧团发展迄今,已经历了二干五百年的历史,在时空的交错推进下,佛法因此不断地从南北方其他广大地域流出。为了能普遍令佛法流行各地,佛教法门的施设乃至僧团共住制度,终于也随著不同的国度、文化、思想、观念、风俗、民情……的种种要求下,形成各自独立的变革与创新。佛教东传中土后,经过了与中国文化的相交涉、交融、对立和互补中,终于也发扬壮大,开花结果,并且完成了天台、华严、法相、禅、净土等深具中国化的中国佛学。然而在这段过程中,佛教却也经过多次政治破坏、教难等各种打击,至使佛教从盛唐前后的入世佛教,渐渐转成避世的山林佛教。 在佛学院就读的这二年中,断断续续地阅读了中国的佛教乃至近代史,今阅览《泻山警策》,除了对禅宗有一些基础的了解外,其实内心是有一些感触的,尤其在课堂上听了院长去印度参访西藏达赖喇嘛的学团经验后,更加深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观察今日的教团后,脑海突然想起一句话:“人类能从历史上学习到的一件事就是——你无法从历史上学到任何事!”这是一句多么令人颓丧又一针见血的话!从《泻山警策》一文,我们可以得知灵祐禅师讲说这一席话的心路历程,我们也不难想见当时佛教界可能面临的问题,三武一宗之祸为什么会发生,我想,政治背景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佛教教团及僧人本身的腐化,更是一个主因! 从过去历史中反观到今日教界的种种现象,生抄斯土,长于斯时,在时空的接续下,我们从历史中得到怎样的教训和启示?倘若我们不能从历史的借镜中得到以古鉴今之功,或承载发扬古来大德所遗留下来的智慧厚泽,如此一来,他们辛苦不是显得白费而孤独?反观我们今日的佛教界,自从中国大陆佛教转移到台湾这一块小土地上,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佛教也走过了一段艰困的过程,而现在台湾佛教也终于呈显出自己的天空,佛法能普遍流行于各地,并且也获得广大信众的支持,连带也带动了寺院建设的发达、教团的供养无缺、弘教淑世的广泛、文教事业的兴起、大型法会与弘法讲座的盛行……,然而在这一切值得我们珍惜的难得因缘背后,他里面所覆藏的危机却教人忧心,例如寺院的人治色彩浓烈,佛法世俗化、戒律被轻忽,乃至僧侣素质难以提升,僧伽教育的漠不关心,人才的流失……等,眼观今日国家政权政策的模糊隐避、民族文化意识的混淆、社会不安恶化,尤其民众在缺乏自律自省自觉的精神时,总会感叹佛教在这样的时局里,我们自己该做些什么?我们该对社会付出怎样的关怀?在极需要以佛法来教育人心时,我们这一代僧青年要担负起怎样的使命?这许多的问题总会让有心为佛教、为社会、为众生的人感到忧心忡仲:…:在一连串的思考底下,我想,在佛教界中,应该正视并拥护僧伽教育基础的稳固,这才是承载佛法慧命及推行正法于人间的根源,尤其在今日的时代里,对于过与不及乃至对抄传统与现代的掌握、考察,实在是我们这一代僧人不可忽视的课题!: 参考书目: 1、佛光大辞典 (佛光出版社) 2、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3、泻山警策句释记 (明、弘赞著 圆光出版社发行) 摘自《十方》19卷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