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第三章】原始佛教与三藏圣典 第一节 原始佛教 |
 
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第三章】原始佛教与三藏圣典 第一节 原始佛教 佛教史的分期法 佛陀涅盘之后,释尊便成了历史的人物。近代的学者间,对於印度佛教史的分期法,则尚无定论。现举五说,备供参考: (一)我国太虚大师的三期说:1.初五百年为小彰大隐时期。2.第二五百年为大主小从时期。3.第三五百年为密主显从时期(《太虚全书》四五五页)。到他晚年,又改为小行大隐、大主小从、大行小隐密主显从的三期(《太虚全书》五一四至五一七页)。此一分期法,虽有价值,但嫌粗略。 (二)又有一种三期说:1.自释尊至龙树,为根本佛教的发达期。2.自龙树至法称,为大乘佛教的兴盛期。3.自法称至回教侵入印度后约一百年间,为佛教的衰颓期。此一分期法,以根本佛教概括了佛世的原始佛教以及佛灭约百年后的部派佛教,故亦有含混之弊。 (三)尚有一种三期说:1.自释尊成道至灭后约百年之间为原始佛教期。2.自佛灭约百年后至龙树间为小乘佛教发达期。3.自龙树至第二法称间为大乘佛教兴盛期。此说与木村泰贤及宇井伯寿等略同。 (四)龙山章真等的四期说:1.原始佛教时代。2.部派佛教时代。3.大乘佛教时代。4.密教时代。此说将大乘佛教的后期,特设密教期并以部派佛教代替小乘佛教,原始佛教则为后来小乘及大乘各派发展的共同基础,故堪称有见地。 (五)印顺法师的五期说:1.佛陀时代为“声闻为本之解脱同归”。2.佛灭四百年中为“倾向菩萨之声闻分流”3.佛灭四世纪至七世纪为“菩萨为本之大小综合”。4.佛灭七世纪至千年间为“倾向如来之菩萨分流”。5.佛灭千年以下为“如来为本之梵佛一体”。这是从思想及教团的发展演变上考察而得的。其理由类於太虚大师,而分析较为繁密。唯印公有其独立的思想,可参阅其所着《印度之佛教》第一章四至八页。 本书对各家分期法,不做取舍依准,仅做论列参考,所以本书章目是以问题为中心,不必即以时代做分割。 原始佛教的教理 原始的佛教,应该是指佛陀在世时的言行,以及经过佛陀亲自印可了的弟子们的言行。这唯有从《阿含经》及律部中去找,而《阿含经》比律部更可信赖,虽然现在《阿含经》的内容,与初次结集时的已有增损,甚至 可说现存的《阿含经》内容,已非全是原始佛教的真貌。但从《阿含经》素朴的记录中,尚不难找出原始佛教的真貌。 关於原始佛教的教理,实在是很简单而朴实的。佛陀从不做形而上的玄谈,一切诉之於理性的经验,佛陀教人实践解脱道,但当弟子们问起他涅盘的境界时,他便默而不答。因为未得涅盘的人,纵然同他谈上三天三夜的涅盘,还是弄不清楚,且对得到涅盘的实际,也毫无帮助。 佛陀极善於删繁从简,又极善於就地取材运用譬喻,每对弟子说法,总是要言不繁,绝少见有长篇大论。他所开示的内容,看来层出不穷,实则不外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这在第二章已经介绍过了。 不过,当你刚刚接近佛陀,而尚不知修学佛法之时,佛教便首先向你说:“身、口、意、命清净无瑕秽者,若命终时,得生人中”,“惠施、仁爱、利人、等利”,“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见《增一阿含经》卷二三〈增上品〉之七,《大正藏》二·六七○页中;又参《增一阿含经》卷二四〈善聚品〉之四等,《大正藏》二·六七六页中)。先以人天法,使你法天法人,使你成为一个可敬的人,当你善根增长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之后,再用解脱法门开示你。人天善法是一般人共同信守的,解脱法门则是佛陀独自证悟经验的。要紧的是,佛陀不唯不 以神教通用的“权威”来包揽你的“罪”而说代你赎罪,也不主张用任何祭式来求福祉与解脱,乃是开示你简明的方法,教你自己去依照方法实践,所以在佛教的原始精神中,一切的神话与迷信,都是无从立足的。 原始佛教的世界观 上章说到“若离人生本位而考察世界,那不是佛的本怀”,在《箭喻经》(《大正藏》一·八○四页上-八○五页下)中,佛陀对於弟子尊者童子(Ma-lunkya-putta)所问:“世有常?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等十个“不决问题”,态度非常清晰,佛说:“我不一向说此,此非义相应,非法相应,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盘。”因为佛陀并不要使你先了解一切,而是要使你完成解脱涅盘,那时,你自然会云开月见而真相大白。 然而,在佛典中确有关於世界观的介绍,例如《长阿含经》卷一八至二二的《世记经》(《大正藏》一一四页中-一四九页下,别译有《起世因本经》、《大楼炭经》),便广泛地介绍了国土世界及有情世界的种种相状。 因此,我们不能说释尊绝口不曾说过这些事物,但当我们考察其来源时,则发现这大体是由於婆罗门教的《吠陀》世界观及唯物思想的混合产物。佛陀的教化,善於就地取材与适时作喻,在向外道群众说法的时候,难免会借用外道的传说来启引外道回入佛法,所以这些世界观念,的确曾被佛所引用,但其绝不会专为此事而作为说法的主题。很显然地,因佛陀不对外道做毫不同情的攻击,弟子们便以为这是被佛所许可的观念。至於像《世记经》这样有系统的长篇叙述,无疑是出於结集者的细心编辑,此经当成於阿育王以后,因在巴利文三藏的长部中没有它,故它的内容,不即是佛陀的发明,而是印度当时文化的“共财”。佛陀利用此等观念,是迎合而并非表示接受。例如《吠陀》诸神,特别是梵天,佛陀否定其实体而善用其信仰,但到佛灭之后的弟子们,即连梵天的实体观念也接受了下来。 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观,以现代地理学及天文学的考察,便无法成立,但这却是佛世及佛前更早的印度地理与天文学的通说。 因此,佛弟子们应当重视佛陀应化的重心,是着重於人生的修为而至无明的解脱,不必以为佛陀已将一切的问题给我们做了解答。佛陀的任务在此而不在彼,不要舍本逐末,否则自己钻进了死角,还要埋怨,那是咎由自取。 我们的心 佛陀既以人生的无明之解脱为着眼,人生的主宰则在於“心”,心不能自主,因为心的特性是念念相续地活动变异,故为无常,无常即无主体可觅,故为无我。可是,要了知无常无我而使其转变异为不动,超凡夫为圣人,实在不易。 於是,佛陀特重於凡夫心的考察,使之得到疏导,由染污心成清净心。不动的清净心,仅一个名词就够了;变异不已的染污心,细考其状态,那就多了。根据原始资料,予以分类归纳,其名目约有十二项: (一)五盖:贪欲盖、嗔恚盖、闷眠盖、掉悔盖、疑盖。 (二)七结(使):欲贪、有贪、嗔恚、慢、见、疑、无明。 (三)九结:以七结为基础,但将有贪改为取,另加嫉、悭。 (四)五下分结:身见、疑、戒禁取见、欲贪、嗔。 (五)五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 (六)四暴流: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 (七)四漏: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 (八)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九)四系:贪系、嗔系、戒禁取系、是真执系。 (一○)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 (一一)十六心垢:不法欲、嗔、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刚愎、报复心、慢、过慢、 、放逸。 (一二)二十一心秽:邪见、非法欲、恶贪、邪法、贪、恚、睡眠、掉悔、疑 惑、嗔缠、不语结(覆藏罪)、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慢、大慢、慢傲、放逸。 佛陀在各个适当的场合,用了各种适当的语汇,来说明心的病态。像这样的排列法,前十一项取材於龙山章真的《印度佛教史》,第十二项则取自《中阿含经》卷二三第九十三经(《大正藏》一·五七五页中)。 如果再予以浓缩,实则不出贪、嗔、痴,佛称之为三毒、三不善根、三火。 近代人有将三毒做如此解释:“心是一种贪欲、行为与不满足的相续进行而无止境的链子;由贪欲、行为与不满足三者,构成循环。”(周着《印度哲学史》卷二第三章)这解释不一定正确,但颇易理解。 由贪、嗔、痴,而分别出了许多心理状态的名目,为了对治贪、嗔、痴,又分出了许多心理状态的名目,这种分析的结果,便出现了后来所称心王、心所、善心所、不善心所。 因此,佛陀对於心理的分析,不必纯以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视之,佛陀纯以对治人之烦恼心而做疏导,现代的心理学则是介乎生理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若要勉强辨别,那么,佛陀的心法是疏导人生之根本的,而现代心理学则是解析人生之表面的。 ---------------------------------------------------------------------------------------------------------------- 相关链接 印度佛教史(目录) 佛教基础读物 ---------------------------------------------------------------------------------------------------------------- 圣严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圣严法师佛教问答 圣严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圣严法师佛学视频在线播放及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