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弥陀要解心得报告 作者:吕秀玉 本文: 无始劫来,众生於六道生死苦海头出头没,三障交煎逼迫,难得解脱一日。佛陀大慈大 悲以种种方便应机教化。犍祖弥陀要解序中即云:「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 无二,而方便多门。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丶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於 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丶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可见祖师开示之语何其意 味深长! 末法时期,众生根器钝浅,善根微薄,若非生净土,甚难成就。其他各宗各派不出於断 惑,一品未断仍在三界之内,不得了脱生死。更何况见惑百十二品,思惑八十一品,品名庞 杂,断惑之前需先明了其理,理尚不明,则何从修起?可见自力成就者甚难,净土并兼佛力 ,蒙佛接引伏惑往生,往生以後闻修断惑,则非他宗所能及也。 念佛法门主分四:观想丶观像丶实相丶持名是也。其中以「持名念佛」更是简易,但持 六字洪名,不论老妪孩童,男女人人会念。弥陀经专门讲持名念佛,释尊普摄三根,「不问 自说」特告於大智舍利弗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以及种种庄严,并劝信劝愿劝行往 生西方,其中甚深微妙之理,岂是吾等博地凡夫轻而能解?唯一般凡夫难信,引为老妪专利 ,竟然当面错过,岂不冤枉! 初弥陀要解五重玄义「释名」即明佛说此经的缘起。释迦佛见众生成佛机熟而「不问自 说」。所说阿弥陀佛乃极乐世界教主,西方依正庄严成就,专门接引信愿念佛的众生。 其二辨体:大乘经典以「实相」为正体。弥陀经为大乘经典,因此念佛与懂实相之理异 常重要。经上明指「一心不乱,对於一心-吾人现前念佛之一念心性,必须痛拶深研一番, 方能「行解相应」,否则心何所指不知不解,则何来的一心不乱?可见念佛乍看容易,若要 真修实行则需历经一番寒澈骨。 其三明宗:修行宗要「信丶愿丶持名」。念佛法门言「信丶愿丶行」,而持名念佛言「 信丶愿丶持名」。持名一法为大总持法门,三学戒定慧全赅,六度具足。持名丶信丶愿三不 可缺一。「信」为道源功德母,孔子亦尝云:「民不信无以立」,学佛阶段「信丶解丶行丶 证」。即以「信」为入门,无「信」不能启「愿」,单「信」亦无从发「愿」,不「行」则 发的「愿」是空的。 「信」丶「愿」由「行」表现出来。方能满所「愿」丶证所「信」。「信」丶「愿」丶 「行」三资粮,能信之心,信我现前一念真心,所信自丶他丶因丶果丶事丶理不一。 一.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欣」丶「厌」二字即是信愿行之「愿」,世人念佛必 得从「事相发愿」做起,此甚为要。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念佛六字洪名,以名召德, 德不可思议也。 持名念佛收机最广,下手最易,上至等觉菩萨,下至老妪都念佛,但看华严所证及普行 愿品中的十大愿王仍回向西方极乐,可知弥陀妙处,法界藏身,万德洪名,无有不契机的。 其四显用:阿弥陀经以「往生不退」为力用。往生不退,不退就是成功。不退有三:位 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净土圆证三不退,横超四土,一上了凡圣同居士即可直证一生补处 ,永离退缘。经上明指「众生生者,皆是阿顯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得与如是诸上善人 俱会一处」,凡此千经万论未曾有也,故念佛法门於八万四千法门之外,念佛第一,为特别 法门。 其五教相,犍祖将此经列为菩萨藏,而菩萨藏为大乘圆顿教所摄。「无问自说」更是圆 顿中最极圆顿。须知我佛慈悲加被摄持,能令末法众生修之求得往生。要解上云:「故当来 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丶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 奥藏,法华秘随,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祖师之语,堪为人 慎思矣! 思师再三提示我等学子,凡求道者必「行解相应」,不可偏执一方。三周恭闻 恩师教 诲,不问世间抑或出世间法,愿我等皆能好好修去,菩提道上携手迈进-当生往生成就,早 日乘愿再来!
第11期 公元1972年7月20日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