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耆婆——一首禅意悠扬的诗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耆婆——一首禅意悠扬的诗

  作者︰ 王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宾国的盘头达多大师是国王的堂兄弟,他舍弃一切,出家修行,对于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和佛理的九部都非常精通。他的渊博学识和高尚品德,不但使国内的人们对他无比敬仰,就连国外的人们,也纷纷远道而来,拜他为师。

  耆婆母子一到宾国就立刻去拜见盘头达多。大师得知母子为求佛法,历尽辛苦,既感动,又惊讶,马上出来接见,向他们母子慰问,诚心诚意地欢迎他们到来。大师见罗什年纪虽小,却仪态端正,彬彬有礼,乌黑的眼楮闪着智慧的光芒,便心生欢喜,答应收罗什为弟子。罗什在母亲的示意下恭恭敬敬地向盘头达多行拜师之礼。盘头达多用罗什学过的《阿毗昙经》考他,罗什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让他暗暗称奇,他感到这位新收的弟子无疑是旷世奇才。

  盘头达多向罗什传授《中阿含经》。此经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人灭后最初结集的四部经藏之一。这四部经依文字长短和内容特点,分别称《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这天盘头达多在佛殿讲完经以后,便要大家熟读精思。第二天,罗什就背诵给老师听,又把所悟解的经文讲述了一遍。老师为他的绝顶聪明而高兴,又授他《长阿含经》。罗什学习非常刻苦,他在众弟子中年龄最小,却聪明过人,常常提出问题与师兄讨论,直到彻底明白为止。盘头达多非常喜欢罗什,他认为罗什神奇俊秀,是佛教的瑰宝。罗什的名字很快传播开来,远近闻名。

  此时耆婆的心里却暗含隐忧,她感到盛名厚禄对罗什没有什么好处,她婉言拒绝了不少邻国对罗什的尊贵聘请。罗什对母亲所做的一切,充满信赖与敬意。耆婆对罗什说︰“你在此已经学有所成,这里供养太好,再住下去已经不合适,不如返回龟兹国吧。”听闻这番话的盘头达多也对罗什说︰“我所有的知识都传给你了,你要深造,只得另请高人。”他对耆婆的智慧远见不由得赞誉在心。可能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生育出慧根绝尘的孩子吧。

  12岁的鸠摩罗什和母亲踏上了回国之路。他们非常想念祖国。可是回国后,却发现国内竟无人超过鸠摩罗什。人们纷纷向罗什求教,而罗什自己竟不知向谁学习。于是耆婆决定带罗什再次走出国门,去寻找道行高深的大师。上次到宾国是从龟兹向西而行,这次是向东而行。

  一天,罗什母子在路上遇见一位相貌非凡的高僧。这位高僧郑重地对耆婆说︰“小沙弥非等闲之辈,你要小心守护他。要是到了35岁他仍没破戒,那他一定会像阿育王时的优波掬多法师一样度人无量,万事齐名。”他停了停又说︰“假使他的戒行不全虽然成就较低,但仍是一位兴隆佛法、多才多艺的佛教的中流砥石。”耆婆将高僧的话记在心里,她看着自己的孩子,感到使命的重大,她决定在完全皈依佛法之前要保护罗什顺利地掌握佛学的精义,遍学大师的德行。所以耆婆总是不在一个国家久住,她带着罗什先后在月氏、沙勒、温宿,跑遍了西域佛国。耆婆看着儿子完成小乘向大乘佛学的转变,她睿智地断定以后将是大乘佛学的天下,而罗什就是传播大乘经论的第一人。所以耆婆决定带罗什重返故里,弘扬传播大乘佛理。

  耆婆带着罗什回国,举国欢腾,国王更是经常举办法会,四方听者如潮水般地拥进国王新建的伽蓝寺。罗什或演讲、或回答听众的问题,对学者提出的难题做解答,有时也展开辩论。他的演讲与风采,使与会者心服口服,声望一天比一天高。耆婆看着日渐成熟的儿子,感到离别的日子不远了,但她还是露出欣慰的笑容,她感慨得子若此,佛缘若斯是多世修得的福分,心中诚心感恩。

  又过了几年,罗什在王宫受具足戒,成为正式比丘。这年,他20岁。

  罗什已经是一位知名的佛学大师了,但他听从母亲的教诲,仍孜孜不倦地学习,永远不知满足。过去因为是小沙弥,所受戒律管束并不太严,现今已成为正式比丘,他便在母亲的建议下跟随卑摩罗叉律师学习《十诵律》,以通晓戒律,用来规范自己的行动。

  又一年,龟兹国遭逢大旱,国势日趋衰败,人民陷于饥饿之中,耆婆担心发生战乱会耽误罗什的学习,想带罗什去天竺求法深造,以求悟得更深佛谛,好度化世间疾苦。然而罗什在母亲的护翼下早已长大成人,他的心愿是要把大乘佛法弘扬到东土中原。如若随母亲远走天竺,这一志愿将永无实现之日,还会辜负老师的谆谆嘱托。他请母亲原谅自己不能尽孝,在亲情与佛法之间,选择了佛法。

  耆婆是何等深明大义的人,又怎能不明白儿子的用心。然而中原是个陌生而遥远的国土,她怕罗什年纪尚轻,恐有浮躁,但自己又不可能跟随他一辈子。为了测度罗什的决心,她试探地说︰“到中原去弘扬大乘佛法的确非你莫属,只是我担心你孤身一人,困难重重啊!”罗什向母亲表示︰“菩萨学道是为了利益众生,如今我能弘扬大乘佛教,使众生开悟,哪怕要我身受炉镬的苦难,我也在所不惜,绝不退缩。”

  耆婆舒然长叹,倍觉欣慰,她爱怜地说︰“你的意志如此坚强,我很高兴,证明你已经长大成人,我的任务总算完成了。”耆婆终于可以一偿夙愿,她决定要到天竺去履行自己的誓言,同时印证自己所修的果位。最后的时刻到来,耆婆深知母子缘分已尽,自此一别,也许后会无期。似乎预见到罗什前途多舛,坚强的母亲鼓励孩子︰“在你前进的路途中,不知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希望你要忍耐,要坚强,就是面临绝境也要活下去。”这句话在鸠摩罗什日后的生活起伏中意义重大,在母亲不在身边的日子,总会给他莫大的鼓舞。

  母子商定之后,耆婆便去向白纯国王辞行,她要先行一步,让罗什暂时留在龟兹。她托付哥哥对罗什多加关照。她对哥哥说︰“人很快就会衰老,我应该再求精进,绝不虚度此生。”走的时候,耆婆没有回头,仿佛迅速地经历人世的生、离、死、别。红尘往来都与她无关了。这一别是永别了。

  耆婆去了天竺。在有关鸠摩罗什的史料中,在历史的真实里,从此失去了她的踪迹。

  鸠摩罗什后来成为名冠古今的佛学大师,中外驰名的汉译佛经大师,甚至有两位赫赫有名的国王为了争夺他不惜浴血沙场。没再听他提起过自己的母亲,他只是永远想着耆婆的教诲——放在心里。

  耆婆是佛国龟兹的一个小小缩影。她的身上有忍耐和宽容的品德,她本身就是一首禅意悠扬的诗。

  题图︰瀚海沙漠中婆娑的胡杨一如千年前龟兹国那些艳丽的袅娜的背影。(资料图片) 佚名供图

 
 
 
前五篇文章

皎然《诗式》中的“禅心”与“诗心”之辨

观无量寿佛经变图

佛教世俗化与宋代职业伦理建构

佛法司库 阿难达

禅的思想与后现代特征之比较

 

后五篇文章

行愿法师:放生不是做简单的佛教法事活动

佛源万里德泽千家——记当代高僧佛源禅师

临终关怀的学科介入研究

南传佛教在中国与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

念佛的现前利益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