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法华经》开权显实思想理路辨微---曹景年 |
 
《妙法莲华经》是佛教天台宗宗奉的重要经典,但在佛教典籍中却很难把它归于某个具体的类别,因为它没有任何具体实在的内容,按照牟宗三先生的观点,《法华经》“本是批判疏导之大纲,本无特定之材质内容,特定之材质内容皆在他经,乃所已知而预设者,若不精熟他经,不能了解法华。”因此它不讲具体的法门,如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等,而是将这些内容开通决了,以彰显佛陀教化众生之本心,即所谓“收一代教法,出法华文心。”《法师品》云:“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属此经,此经开方便门,示真是相,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又云:“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见宝塔品》云:“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可见《法华经》是佛临灭度时说的经,是佛一生说法的总结,也是代表了佛的最高的智慧,是真正的圆教。牟先生把其他一切诸经都归为第一序,是权教,而“《法华经》的问题是第二序上的开权显实,开者决了义,决了一切权教而畅通之,皆归于实”,《法华经》与其他具体的经所讲的内容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具体经典讲的是一个个具体法门,是佛为教化众生的方便示现,而《法华》则是对这些经典的反思,示意众生不能执著于这些经典,而要追求更高的道,所以基本经典是《法华经》的基础,而《法华经》则是具体经典的精神指导,牟先生讲的“开权显实”可以说是对《法华经》核心精神的确当概括。 《法华经》中所说的权即权教,也就是佛所说的“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这包括佛所说的三乘法,因为它们只是权教,方便法门,故不可执为实在的。佛“但以一乘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佛虽设了种种权教,但其本旨仍只在说一佛乘,即以让众生脱离烦恼轮回,开佛知见,得清静为最终目的,“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这样一来,权教实际上仅仅是一种工具,为达到正见和一切种智之工具,故不能沉溺其中,以为这就是佛的本意。《譬喻品》中,如来作了一个譬喻,一位老者以羊车、鹿车、牛车诱引其子出火宅,但他们出来后并不给他们这三种车,而是“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稳第一”,设三车之诱,就是权教,其实是没有三车的,老者的目的是通过三车的权教来使其子离火宅而得大车宝物。但老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大车宝物来诱引而非要设这种权教呢?这是因为众生根性不同,不一定都能理解领会佛的神妙之语和佛道的境界,“如来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能尽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来寿量品》云:“如来明见,无有错谬,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意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未曾暂废。”所以权教是必需的,即如老者诸子中,有的“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架”,这样的诸子就“为求羊车出于火宅”;有的“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这样的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有的则“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此类人则“为求牛车出于火宅”。正因为有不同根性的人,其所好乐各各不同,故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法,但最终所得是一样的,即大车宝物庄严第一,也就是佛之境界。《化城喻品》中,佛以化城来鼓励众生追求大宝物不要懈怠,而不去空说宝物如何之好,因为“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架。”而当众生接近宝处之后,佛便说:“向者大城,我所化作止息耳,此城非实。”权教就像化城一样,是佛虚构的,若硬执为实,那就会产生执著而生烦恼,死在权教之下,不能得真正的涅槃解脱,就像《诸法无行经》中的胜意菩萨一样,堕大地狱,受诸苦毒。总之,“若只说一乘,则不能接众机,既说方便已,便不能死在方便下,执方便为实。” 《法华经》中所说的权,实际上是有两层意思的,一是前文所论佛所说的法的权教,二是佛本身的行迹的权教,而《法华经》的宗旨,对前者来说是开权显实,对后者言,则是发迹显本。牟先生说:“开权显实,开迹显本是法华之纲骨。”开权显实,即上文所言的决了权教,使通于一乘。而所谓迹者,即佛在世四十余年说法的行迹,实际上也是一种权教,一种方便,而佛的真实寿命岂止在世的这些年?经云:“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迦宫,去迦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其实不过是迹而已,事实上这不过是佛的一种变现,一种方便而已,而实际是“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就是所谓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此大事因缘即悯念众生,欲使皆脱离苦海,证得佛道。经云:“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以来,久远若斯,但于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故如来说斯经后,不久当入涅架寂灭,这同样是一种方便权教,实际上佛并不曾灭度,佛是永恒常在的,因为他已经获得正果,而所以现众生以灭度相者,乃是因为“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意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住不灭,便起骄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宝塔涌现,证示灭而不灭,即迹而常,分身皆集,八方不可称数,分身既多,当知成佛久矣。”恐怕众生看到佛总在人世,以为现在不急着修道,反正佛又不灭,随时都可向佛求法,便生懈怠之心,所以就要将此权教之迹开通决了,以显其本,即久远已成正觉之佛,让众生不执着于此现世之佛,从而更加勇猛精进。 虽然权教本身是方便法门,不可固执,但它并不是欺骗,欺骗是本无而说有,然后使说者获得某些利益,而佛的方便权教虽然也是本无而说有,但这样是为了让受众得到更大更宝贵的有,即无上佛道,而不是为自己牟利。《譬喻品》云:“长者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佛道是一个彼岸的东西,必须借助一个工具才能达到,但不同人有不同的根性,故有不同的工具,但无论如何,这个工具却是必须的,而最后众生通过接受佛的不同权教,所得到的却是一样,即所谓殊途同归。总之,《法华经》中的权教仅为佛引导众生入佛道的一种方便,故权非真实,须加以开决方可显实。故权教与佛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个是达到另一个的工具,而达到后则须将一个废弃。经云:“随力为说,以种种缘,令得正见”,又云:“应以是法,渐入佛道”,又云:“以是方便,皆使发心,渐渐增益,入于佛道”。所谓得,所谓入,即明显以佛道为一物,以权教为一物。 值得注意的是,《法华经》中所说的权教与真正的佛道之间类似中国传统中的言意关系。《庄子·外物》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筌蹄不是鱼兔本身,而只是获得鱼兔的一种工具而已,当获得鱼兔之后,筌蹄就可以废弃了。这也就是“言”和“意”关系的本质。用这种关系来看《法华经》的开权显实思想,则权教即是作为工具的筌蹄,佛道即是作为目的的鱼兔。《化城喻品》中佛所化之城, 乃所以诱导众生精进求宝而勿懈怠,宝既得,则化城可废弃。《如来寿量品》中老者欲令误食毒药的儿子们能服解药而得解脱,但他们却不肯服,故设为方便,离家而言已死,诸子心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即取服之。”老者见已经达到目的,“寻便来归,咸使见之”。权教既是佛用来使众生达到佛道的工具,则必须要开决,而不能执筌为鱼,执言为意,可见佛教的智慧与中国固有智慧是有其相通之处的,二者从不同的路径都认识到了工具与目的的辨证关系,这恐怕也是佛教能够真正深入中国社会,为人民所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曹景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