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一组禅宗研究的力作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宗作为融合儒道释思想成果的重要文化现象,作为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佛教宗派,其特殊的内涵与韵味,吸引着众多宗教、哲学、文学等研究者的关注。与佛教的其他宗派相较而论,可以说禅宗的文学性、诗喻性特质是很强的,禅师的一些机锋要语、公案语录不仅浸润了佛教的微言大义,而且本篇就是一篇极好的文学佳作。所以要想研究透禅宗,必须将禅宗与文学打通。而通观以往的研究成果,做到这一点的几如凤毛麟角。精通禅学的往往不能深涉文学;精通文学的往往不能深涉禅学。因而禅宗研究始终存在一些未曾涉足或涉足较浅的领域。吴言生博士积多年的禅学、文学研究功力,融通宗教、哲学、文学,在禅宗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便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1年6月版,9月第二次印刷)
  学问之难,不仅需要功力和勤奋,更需要胆识。吴言生博士年轻有为,未至不惑之年,在禅宗研究中建树颇多,这与他的勤奋上进和多方面知识的丰厚积累分不开。在攻读博士期间,他将禅诗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完成了博士论文《禅诗研究》。为了在禅学中补偏救弊,打通禅学与文学,进入自由境界,2000年,他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佛学、诗学研究,进一步对禅宗思想渊源、哲学象征、诗歌境界作深入的研究。因此,这套“禅学三书”不但是禅宗研究中跨学科性圆融的硕果,而且也是他学术思想、研究方向从文学转向与哲学、宗教学融通的一次质的飞跃。
  与一般的禅宗研究著作不同的是,“禅学三书”虽然涉及到佛教经典、禅宗思想、诗歌艺术等广阔的领域,但对这些领域的研究都绝非泛泛而谈,而是以掌握第一手文本材料为前提,注重宏观的理性透视与深透的禅悟直觉相结合。如对禅宗思想渊源的论述,作者遵循从文本出发的原则,在撰写各章时,首先对佛经影响于禅宗思想的各种资料进行“竭泽而渔”的搜理,务求完备,有时仅仅为了查寻某一句经文、一条语辞在禅宗著作中的原貌,引用,流传,衍变,就花费了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精力。正是由于占有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才使作者的理性与体悟并重有了坚实的基础。作者又以对禅诗意境阐述为辐射源,既入乎其中,进行直觉感悟,以心印心;又出乎其外,进行理性反思,冷静审察,以揭示禅宗诗歌所蕴含的佛心、神韵和诗情,形成了在文学境界中领悟深刻的禅宗哲学思想的显著特征。可以说,文学与哲学沟通,禅思与诗情圆融,深而不奥,玄而不远,是三书最大的特色。
  禅宗诗歌是禅宗思想、禅悟思维的载体,其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因此,其着眼点不在于语言文字的华美、艺术技巧的娴熟,而在于其中所蕴含的佛教智慧、哲学意蕴、禅悟内涵、美感质性。这就需要将佛典、禅思、诗情融为一炉。因而禅宗诗歌研究的本身便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和开创性。《禅宗诗歌境界》在努力汲取中国佛教史、禅宗思想史、中国诗歌史领域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以作者独特的体悟和深厚的禅学、文学功力写成的一部作品。在本书中,作者从对禅宗诗歌文本、禅宗宗风、禅宗哲学、佛典与禅思以及对禅本义的体证与理解出发,在具体分析了禅宗诗歌文本后,作出了对禅宗诗歌境界的高屋建瓴式的总结和揭示:“禅宗诗歌表达独特的禅悟体验,其审美境界的范型是触目菩提的现量境、水月相忘的直觉境、珠光交映的圆融境、饥餐困眠的日用境。禅悟体验剿绝情识,不容凑泊,形成了触目菩提的现量境;禅悟体验要求主体以空灵之心原真地直观审美对象,能所俱泯,形成了水月相忘的直觉境;禅悟体验是万物圆融互摄,处于重重无尽的缘起中,形成了珠光交映的圆融境;禅悟体验圆融得脱落了圆融念,形成了钆餐困眠的日用境。现量境触目菩提,不容拟议;直觉境能所双亡,色相俱泯;圆融境珠光交映,重重无尽;日用境饥餐困眠,脱脱身心。”这样,作者在大胆涉足这个为时贤很少注意的领域后,不但试图体现出了禅宗诗歌研究的基本框架、批评理念和美学范式,而且体现了较强的创新性,开拓性,填补了禅宗诗歌研究的空白。
  作者在对禅宗诗歌进行研究时发现,如果不对禅宗的思想渊源和禅宗的哲学象征进行深入的研究,禅诗研究最终不过水中月,镜中花,难以见其“本来面目”。因此,作者从佛教经典入手,对禅宗诗歌、禅宗哲学进行了正本清源式的探索,逻辑性强,重点突出。《禅宗思想渊源》以禅宗对大乘佛学精华的广为汲取,作为探视禅宗思想的源头活水。作者在反复研读佛教经典的基础上,立足于佛教禅宗思想体系的基点,深入系统地论述了《楞伽经》、《起信论》、《心经》、《金刚经》、《维摩经》、《楞严经》、《华严经》、《法华经》、《圆觉经》、《涅槃经》等对禅宗思想影响最大的十部佛教经典与禅宗思想的关系,认为这些佛典对禅宗的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即禅宗的思想、哲学、诗学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指出:“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如来藏思想影响了禅宗的本心论,揭示自性沉迷缘由的唯识思想影响了禅宗的迷失论,以遣除扫荡的不二法门为特色的般若思想影响了禅宗的开悟论。禅宗的境界论,既是开悟论的推展,又是向本心论的回归,在体现华严圆融思想的同时,深深地烙上了如来藏思想和般若思想的印痕。”当然,禅宗的思想也受到庄玄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作者之所以没有在本书涉论,也是出于从最主要的影响方面入手的考虑。
  禅宗哲学、以解构为主,通过对思维定势的消解,对情尘意垢的遣除,彻见真如本心。而通过文学表达佛法的最高境界,是中国佛学、中国禅宗的显著特色之一。因而,表征禅宗哲学的公案、颂古、禅语,蕴藏着理性的深沉和悟性的通脱,折射着哲思与诗情的水乳交融的最高审美境界。基于此,《禅宗哲学象征》一书,旨在尝试描绘出禅宗的哲学体系的基本构架。上下两编分别从公案与颂和禅宗语言的诗喻性两个角度,揭示并阐释禅宗哲学象征的内涵。作者精譬地指出:“禅宗的一切感悟,都不外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它们形成了禅宗哲学的基本结构。无意于‘建构’的禅宗,通过一系列的诗意象征,实实在在地 ‘建构’起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在电光石火中呈现着缜密的逻辑,在禅机闪烁中呈现着深邃的理性。”作者指出,禅宗对“本来面目”超越性的揭示,形成了禅宗哲学的本心论;对本心失落状态的描述和对失落缘由的反省,形成了禅宗哲学的迷失论;禅宗运用不二法门,将一切对立予以超越,形成了禅宗哲学的开悟论;对开悟之防禅者生命体验,精神境界的揭示,形成了禅宗哲学的境界论。对禅宗思想体系的每一个层面,作者又分别使用“大乘佛教经典话语、禅宗哲学象征话语、禅宗诗歌境界话语”三组话语材料加以阐说,总体来看,三书达到了翔实材料和客观分析较好结合,缜密分析与开放阐释的较好统一。
  当然,本书也不是尽善尽美,偶有瑕疵也是在所难免。禅宗虽为宗教,其学说有经典所本,但是由于禅宗的产生与后来禅师生活的环境主要来自于下层社会,因此禅宗的生活、传法方式,禅师的话语、偈颂更多地表现了下层人民的生活情趣,这就是为什么禅宗会在众多的宗派中脱颖而出,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原因。毛泽东同志称六祖慧能是劳动人民的代表,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恰当的。如果地多地注重了禅宗的文本的依据,就会削弱了禅宗的特殊性的一面。具体地说,就是对禅宗活泼泼的精神,禅宗呵佛骂祖的特有的传法方式,禅师的大机大用、桶底脱落的潇洒的生活方式有所忽视,由是对禅宗的特有的文学性的注意将有所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应该说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的特征是很明显的,独辟蹊径,体大思精,自成一家之言。创新性、开拓性很强,单刀直入,直探心源。不偷工取巧,不人云亦云,不哗众取宠,从材料中形成思路,观点,不带任何先入之见,原真地揭示了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的深邃内涵,是禅宗研究中里程碑式的力作,因之才由中华书局6月初版,9月即进行了第二次印刷。它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绝非偶然。

 
 
 
前五篇文章

五山禅僧与五山十刹

禅智慧与设计思维

禅的美学

禅画论

元代因陀罗禅画

 

后五篇文章

禅对柳宗元诗影响

王维与山水禅诗

良价的禅学思想

楚山绍琦禅师在安徽天柱山

“纪念楚山禅师、能海上师”学术研讨会简讯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