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观及其教禅融合思想浅探 作者:续明 内容提要: 澄观出生于法藏圆寂后二十七年,为未晤师面之弟子,法藏圆寂以后,其上首弟子慧苑修改师说,另有李通玄也研究华严,在华严宗外自成一家。澄观批评了慧苑的“异说”,恢复华严正统,因此被推为华严四祖。澄观的学说有融合他宗的倾向,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他的教禅融合思想,体现了中唐以后佛教发展的新趋势。澄观的生卒年史料记载不一,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制定澄观年表,根据年表对澄观生平以及禅教融合的思想进行研究。 关键词: 宗门 教下 南北二宗 灵知不昧 一.澄观生平 (一)澄观年表 澄观,华严宗四祖,世称清凉国师,俗姓夏侯,字大休,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澄观大师博学多才,通达内外典学,身历九朝,为“七帝门师”,倍受皇室尊崇。一生戒行清净,澄观二十岁时从常照法师受菩萨戒立十条求道誓文,一生以此自励,终生行之不曾有丝毫违犯。此十愿为:体不损沙门之表,心不违如来之制,坐不背法界之经,性不染情爱之境,足不履尼寺之尘,胁不触居士之榻,目不视非仪之彩,舌不味过午之肴,手不释圆明之珠,宿不离衣钵之侧。 文宗开成三年三月六日(838)在长安圆寂,年一百零二岁,僧腊八十三,文宗以祖圣崇仰,辍朝三日,重臣缟素,三月二十七日,承旨奉全身塔于终南山。今依此说法为准。(1)《华严玄谈会玄记》卷一记为文宗开成四年(839)圆寂。赞宁记为元和中(806--821)圆寂,享年七十余。 现依有关史料制定澄观年表如下: 根据上表,澄观一生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广学法要,利根顿悟 (2)第二阶段:广开法宴,译经造疏 (3)第三阶段:开讲大经,朝野敬重 (1)第一阶段:广学法要,利根顿悟 澄观这一时期的活动始自十一岁出家,终至大历十一年(776)。澄观自十一岁依本州的霈禅师出家到至德二年(757)受具足戒后,就开始游历各地,求师访道。澄观的游学从习律开始。乾元年间( 758-759)在金陵依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后回到本州依开元寺昙一学南山律。又往金陵从玄璧法师学习并弘传关河三论。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澄观在瓦棺寺学习并弘传《大乘起信论》及《涅盘经》,从淮南法藏学新罗元晓的《大乘起信论》,后到钱塘(今杭州)天竺寺听诜法师讲《华严经》。澄观非常推崇《华严经》。澄观学过诸家诸宗,只有华严最圆满,所以再听华严而开悟。 《宋高僧传》卷五《法诜传》:"时越僧澄观就席决疑,深得幽趣。”⑺从此以后澄观树立了专弘华严的信念。 大历七年(772) 澄观又到剡溪 (今浙江嵊县)向成都慧量法师重新研究三论。大历十年(775) 往苏州从荆溪湛然法师习天台止观,《法华》,《维摩》等经疏。研习天台义理。 到此为止,就教门而言,澄观游历江浙,遍访当时佛教各派的著名僧人,所学内容涉猎律学,三论,华严,天台诸宗经纶,以及《起信》《涅盘经》等典籍。在此基础上又向禅师请教,谒牛头山慧忠,径山道钦,洛阳无名。咨决南宗禅法。复见慧云禅师探习北宗玄理。此外还研究佛教以外的世间学问。“经传子史,小学苍雅,天竺悉昙,诸部异执,四围五明,秘咒仪轨”。⑻ 举凡天竺悉昙、诸部异执、四吠陀典、四围五明、秘咒仪轨,乃至诸子百家、小学苍雅等,不论篇颂、笔语、训诂、声韵、文字等,一皆博综,通学无碍。 可见澄观了解南北佛教界的情况,精通中印佛学及中国传统典籍,为他继承和发展华严宗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2)第二阶段:广开法宴,译经造疏 澄观此时期的活动从大历十一年(776)至贞元十一年(798)。 在这近二十年时间中,澄观活动于五台山及其周围地区,以行方等忏法,应请讲经,注疏为主。大历十一年澄观游历五台山,又往四川峨眉:“登险陟高备观圣像。却还五台居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时寺主贤林请讲大经。并演诸论。" ⑼ "因慨华严旧疏文繁义约。然长想。况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兼通即是华严之义也。吾既游普贤之境界。泊妙吉之乡原。不疏毗卢有辜二圣矣。观将撰疏。起兴元元年正月。贞元三年十二月毕功。成二十轴。四年春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李公自良。复请于崇福寺讲。”⑽ 澄观因感到《华严》的各种旧疏文繁义简,就另撰新疏,自唐德宗兴元元年(784)正月动笔至贞元三年十二月(787),历时四年写就《华严经疏》二十卷。贞元四年(788)春天应寺主贤林之请讲新着,贞元七年(791)又应河东节度使李公自良之请在太原崇福寺宣讲。 澄观在宣讲新着的过程中,针对听者所提出的问题,应弟子之请细释新疏,做《疏钞》四十卷,因而人称“华严疏主”。 贞元十二年(796)澄观奉诏到长安崇福寺参加《四十华严》的翻译。贞元十四年(798)新经译出以后,德宗命其造疏,澄观在终南山草堂寺撰成《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十卷(也作《普贤行愿品疏》)。疏成进呈,德宗命两街各讲一遍,时堂前池生五枝合欢莲华。一华皆有三节。人咸叹伏。澄观的注疏成为钦定著作。此外澄观还参与《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的翻译,为经文缀文润色 (3)第三阶段:开讲大经,朝野敬重 澄观大师在这一时期的活动是从贞元十五年(799)至圆寂为止。 唐顺宗在春宫诏请澄观为之讲法,并令澄观作《了义》一卷《心要》一卷,及《食肉得罪因缘》。唐宪宗时诏澄观入内殿讲华严法界宗旨。 贞元十五年(799)唐德宗赐号:“清凉国师”,穆敬二宗封之为:“大照国师”,文宗封之为:“大统国师”。元和五年(810)被授予僧统之印。 澄观此时颇受帝王与诸朝臣的敬重,传曰:“洎至长安频加礼接。朝臣归向。则齐相国杭韦太常渠牟皆结交最深。故相武元衡 郑李吉甫权德舆李逢吉中书舍人钱徽兵部侍郎归登襄阳节度使严绶越州观察使孟简洪州韦丹。咸慕高风。或从戒训。” ⑾ 澄观身历九朝,先后为七世皇帝(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讲经,累封为国师。其中,顺宗位居东宫太子时,曾请示澄观佛法心要,及至永贞元年(公元八○五)顺宗即位,再诏请澄观驻锡兴唐寺,亦礼为国师,建造普光殿、华严阁,塑华严刹,绘法界会,朝野皆慕其高风。 宪宗元和二年(公元八○七),南康王韦皋、相国武元衡请澄观著《法界观玄镜》一卷。元和五年,宪宗诏请澄观入宫说法,详问华严宗义及法界大旨而觉然有悟,敕令别铸金印,赐号「僧统清凉国师」,任国师统,统冠天下缁侣,主持教内之事。其后,穆宗、敬宗相继继位,二帝均仰慕澄观德风高节,亦封赠为「大照国师」。太和五年(公元八三一),文宗从澄观受心戒,誓永不食蛤。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文宗为祝贺澄观百岁寿诞,颁赐衲衣、净财、饮食等,并加封“大统国师”。 文宗开成四年三月六日,澄观预知时至,召集弟子海岸等人,咐嘱后便跏趺而寂,世寿一百零二,僧腊八十三。文宗以师为先帝祖圣所崇仰,特罢朝三日,重臣缟素,举国哀悼。 三七日后,只见澄观容颜光泽,益显温润,依然端身正坐,一如山岳。是月二十七日,依旨葬于终南山石室,奉全身塔,文宗敕谥仍号“清凉国师”,赐塔额名“妙觉”,并诏相国裴休撰写碑文,敕写国师真仪,奉安大兴善寺,御制像赞八章。 (二)澄观著作 澄观全部著作有400余卷,享有“华严疏主”之誉。其著作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简称《华严经疏》)《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九十卷,(简称《演义钞》)为《八十华严》的注解,内容总括大,小,性,相,空,有,该书系统整理,归纳了澄观的全部学说思想。是澄观极力破斥慧苑之说,发挥华严要义,树立华严正宗之标志。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十卷,又名《普贤行愿品疏》是注解《四十华严》的,其主要内容与《华严经疏?入法界品》的释文相同,对《四十华严》独有的“普贤菩萨十大愿”部分详加解释。 《华严法界观玄镜》两卷,此为澄观的晚年之作,其注文反映了他的成熟学说,既“四法界”学说。 《大华严经略策》一卷,分四十二条简释了唐译《华严》的经名,流传,翻译,各处会内容及华严宗主要教义,每条依四字为题,其下是问答形式,此著作被认为是对数百万言的《华严经疏》的极其简略的归纳。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一卷,(简称《华严经七处九会颂》)介绍了唐译《华严经》七处九会三十九品的大意,每节先列颂文,随以散文注解,其中引晋译《华严经》相对照。 《三圣圆融观门》一卷,(又名《三圣圆融观》)此书是论述毗卢遮那如来,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三圣的关系。 此外,澄观还着有《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一卷,《五蕴观》一卷,《华严心要法门》又名《答顺宗心要法门》一卷。已佚著作有《十二因缘观》,《法华经》和《楞伽经》以及《中观论》等经纶的疏钞。 (三)澄观的弟子 史称其弟子:“传法者一百许人,余堪讲诸千数。”⑿ 澄观的传法弟子有一百多人,能讲经的弟子多达千人。圭峰宗密,东都僧睿,法印(又叫做法宝)以及寂光四人称为门下四哲,其中继承他法统的是圭峰的宗密。 结 语 澄观出生于法藏圆寂后二十七年,为未晤师面之弟子,在《宋高僧传》中曾明示继承法藏的正是澄观,故其教学受到彼等影响甚多。澄观先后宣讲了五十余遍,又当般若翻译四十卷华严时,澄观曾参译,其教义之因果门更偏重固守行门为本的立场,所以能见其教、禅融合的理念。以华严之一心体同于荷泽禅之灵知不昧之一心,又以如来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染净之缘起,其体不异之观点,种种表示其才能之锋锐,但未脱离华严学之传统。 澄观大师一生,诚如裴休相国所撰碑铭:“宝月清凉,寂照法界,以沙门相,藏世间解。”而其身历九朝,为七帝门师,屡受敕号,可谓备极荣宠,然而澄观大师却依本愿信守修行,其淡泊之志,令人感佩,后世尊奉为华严宗四祖。华严宗的影响也因他在佛教界和社会上迅速扩大。 二.澄观的教、禅融合思想 随着南宗僧团影响不断扩大,禅学成为中国佛学的主流。就华严学僧而言他们一方面继续在注解《华严经》的形式下发挥新说,实现自身理念的定型和完善,突出本宗的学说特色,另一方面,又更多地接受禅学影响,是华严学禅学化。同时,华严学也更多地为禅宗所吸收成为禅学的一部分。推动华严学禅学化实质性进展的代表人物是澄观及其弟子宗密。 澄观所处的年代正是六祖慧能下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等弘布禅法的时期,澄观早年参访过牛头宗的慧忠,道钦,荷泽宗的无名以及北宗神秀一系的慧云等,受禅宗影响颇大。首倡“教、禅一致”的宗趣,经过其弟子宗密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唐以后的佛教界影响很大。宗密不仅是华严宗的祖师,同时也被禅宗尊奉为祖师。 (一).调和教禅,会通南北两宗 当时,属于教门的华严,天台义学僧人的修行弊端是:“不参善友。但尚寻文。不贵宗通。唯攻言说。”⒀属于宗门的禅僧的修行弊端:“不能以圣教为明镜。照见自心。不能以自心为智灯。照经幽旨。” ⒁针对此澄观主张修行者必须要把信奉经典教条与观行体验结合起来。 “使造解成观,即事既行。……口谈其言。心诣其理。用以心传心之旨。开示诸佛所证之门。会南北二宗之禅门。撮台衡三观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无违教理之规。暗蹈忘心之域。” ⒂ 澄观在此明确指出自己研究《华严》,制造经疏的目的就是调和佛教内部各宗的关系,纠正各派在修行方面的偏差,在尊奉本宗华严教义的前提下,使教禅各宗融合。这是澄观学说的特点之一。 澄观把南宗与北宗平等看待,统统列为“顿教”。澄观认为,法藏五教中的顿教乃是“即顺禅宗”的。 “顿诠此理。故名顿教。谓所诠是理。……若诠三乘即是渐教。若诠事事无碍即是圆教。……今欲顿诠言绝之理。别为一类之机。不有此门。逗机不足。即顺禅宗者。达磨以心传心。正是斯教。若不指一言以直说即心是佛何由可传。故寄无言以言。直诠绝言之理。教亦明矣。故南北宗禅。不出顿教也。”⒃ 把南北禅宗列为顿教,使其居于作为“圆教”的华严宗之下,把禅宗纳入教门,是澄观继承法藏教说提出的见解,也是他“教、禅一致”的理论依据之一。 (二)“心性”是教禅融合的契入点 心的主体是什么? 作为存在性的心其主体是“知”《八十华严?菩萨问明品》中:“非识非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⒄ 澄观在《华严经疏》卷一五注释为:“知即心体,了别即非真如。故非识所识,瞥起亦非真如,故非心境界。心体离念,即非有念可灭,故云“性本清净”众生等有,或翳不知。故佛开示,皆令悟入。即体之用,故门之以知。即用之体,故答以性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若能虚己而会,便契佛境。”⒅ 作为究竟之道的根本是“心”,“无住心体”的本体是“灵知不昧”的。他由此灵知不昧的立场以评南北二禅,即“知”即“心体”,灵知非“了别”,亦非瞥起,而是众妙之门,契会佛境的真心,非同木石。他由于斥“了别”而遣南宗之病,由于否定瞥起而破北宗之“见”。用“灵知”来融会北宗之离念与南宗之无念。由上可以明显的看出他摄取了禅宗的思想而形成的。 华严诸经会所证不同,开则千差万别,合则一性。舒则弥纶法界,卷则摄立一心。说一心者,即是众生心,与万法为根本,而此法界即是一心,自然能与以禅之心法用之于一摄一切,融通无碍的华严观法。因此澄观全面吸收禅宗心学理论,以禅宗的立场来诠释华严的心要。 澄观在《答顺宗心要法门》中说:“至道本乎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广能深,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求之不得,弃之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语默不失玄微,动静岂离法界。言止则双亡智寂,论观则双照寂如……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证入则妙觉圆明,悟本则因果交彻。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证真,无一尘而非佛国。真妄物我,举一全收。心佛众生,炳然齐收。迷则人随于法,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法随于人,人人一致而融万境,……无心镜相,照而长空矣。”⒆ 澄观在给顺宗讲“心要法门”时很精练的概括了“心”的特征及证悟自心的手段。澄观以禅宗的立场来说明华严的心要,这是受当时禅宗的思想潮流所致。 另外,澄观的“三圣圆融观”也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所谓三圣:是以文殊普贤二圣之因分,与如来的果分,如此因果不二而三圣圆融。普贤因满,离相绝言,没同果海,是名毗卢遮那光明遍照,又因心佛众生无差别,若于心能了,则念念因圆,念念果满。所以在《如来出现品》中说:“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若能与此观相应,则触目对境,常见三圣及十方菩萨,一即一切,故心无二,依此观修行,大智圆满,则大果现前。可以说是深具禅宗的特色。 结 语 澄观的:“以心传心之旨。开示诸佛所证之门。会南北二宗之禅门。撮台衡三观之玄趣”的融合方针,成为中唐以后佛教发展的主流,体现出佛教发展的新趋向。到宗密时进一步加以运用,使融合论系统化。宗密提出了系统的融合理论,如:三教融合,禅教融合,乃至禅宗内部的顿渐融合,他的这一融合论称为华严禅。宗密的禅教合一的思想经永明延寿的进一步阐发,成为宋明佛教的共识。 注释: (1) 《法界宗五祖略记》续藏经一三四,P275 (2) 赞宁《宋高僧传》卷五(大正藏五十, P.0709 ) (3) 《华严玄谈会玄记》卷一 (4) 赞宁《宋高僧传》卷五(大正藏五十, P.0709 ) (5)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二十五 (6) 《华严玄谈会玄记》卷一 (7) 赞宁《宋高僧传》卷五(大正藏五十, P.0709 ) (8) 赞宁《宋高僧传》卷五(大正藏五十, P.0709 ) (9) 赞宁《宋高僧传》卷五(大正藏五十, P.0709 ) (10) 赞宁《宋高僧传》卷五(大正藏五十, P.0709 ) (11) 赞宁《宋高僧传》卷五(大正藏五十, P.0709 ) (12) 赞宁《宋高僧传》卷五(大正藏五十, P.0709 ) (13)《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八(大正藏三六, P.0001) (14) 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大正藏三六, P.0001) (15) 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大正藏三六, P.0001) (16) 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大正藏三六, P.0001) (17)《八十华严》一三(大正藏一0, P.69上) (18) 澄观《华严经疏》一五(大正藏三五, P.612中下) (19) 澄观《答顺宗心要法门》(续藏经一0三, P.303) 本文参考书目: 1. 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 2. 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教义人物卷 》 3. 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宗派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