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习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原作者: 释高明 

  来 源: 闽南佛学院编辑部 

  一、大乘瑜珈止观与经教的关系  
  止观法门,教通三乘乃至外道。外道的止观、声闻的止观、菩萨的止观,因为各自所趣向的目的不同,其所修方法也就各有差别。
  大乘瑜伽止观,是大乘瑜伽师所证的殊胜法门,不仅与外道、小乘有天渊之别,与其他大乘止观亦有所不同。《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曰:“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鉢舍那?””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鉢舍那。(1)《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也说:“当知此中,由随顺教,有众多故,毗鉢舍那亦有众多。毗鉢舍那有众多故,令奢摩他亦有众多。又复即此毗鉢舍那,由所知境无边际故,当知其量,亦无边际。”(2)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大乘瑜伽止观必须依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和佛陀的法假安立来修习,不能盲修瞎练。菩提大愿是目标,法假安立间指导,两者缺一不可。没有成佛之愿,便容易得少为足,固步自封;没有法假安立,便容易走人邪门外道,与魔为伍。所以初修大乘瑜伽止观的人,应该由信愿与经教人手。所谓经教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法假安立,包括佛陀所说的一切言教、十二分教。因为离言法性都是不可言说的,佛陀的说法也不例外,只是一种权巧方便而已。故而《解深密经》称之为。法假安立。
  二,、止观的略义及与之相关的所缘境
  从大乘唯识学的观点来说,众生的心和外在的境都是虚妄不实的,唯有识性。但是我们为了言说的方便,在解释其止观法门的时候,却又离不开能缘的心和所缘的境。
  一般来说,所缘的境可以分为四种。即遍满所缘境事,净行所缘境事,善巧所缘境事,净惑所缘境事。(3)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佛陀只向慈氏菩萨介绍了遍满所缘境事。
  所谓遍满所缘境,是指修习止观的通境,不论你修什麽法门,学什麽宗派,只要有止观,就会碰到这些境,这些境,略而言之可分成四种,《解深脚称为四影像:
  (1)有分别影像:《瑜伽师地论》对有分别影像的定义是:“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所依止,或见。或闻、或分别故;於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咽多地毗鉢舍刀附观察,拣择、遍寻思、遍伺察。”(4)
  (2)无分别影像。即:“谓修观行者,受取如是影像已(指有分别影像所缘的所知事同分影像———引者注);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然即于此所缘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即是九种行相(亦称九种住心———引者注);令心安住。谓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彼于尔时,成无分别影像所缘。即于如是所缘境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是名无分别影像。”(5)
  (3)事边际影像。又称为事边际性或事边际所缘境界。可以分为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两个方面。尽所有性是指修止观的人从所缘境的外延去寻伺、了解所缘境的广度;如所有性是指修止观的人从所缘境的内涵去考察,分析所缘境的深度。《瑜伽师地论》是这样来解释的:。云何事边际性?谓若所缘,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云何名为尽所有性?谓色蕴外.更无余色,受、想、行、识蕴外,更无有余受想行识。一切有为事,皆五法所摄。一切诸法,界处所摄;一切所知事。四圣谛摄。如是名为尽所有性。云何名为如所有性?谓若所缘,是真实性,是真如性,由四道理,具道理性,谓观等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如是若所缘境,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总说为一事边际性。(6)
  (4)、所作成办影像。即止观成功,进入初禅以後所显现的境界。也就是说:“谓修观行者,于奢摩他,毗鉢舍耶,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诸缘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圆满。”(7) 
  以上四种所缘境事,有的是以观行为主的,有的是以止行为主的,有的是止观俱有的。佛陀在《解深密经》中进行了归纳,可见下图:以止行为主———无分别影像
  以观行为主———有分别影像
  止观俱有 ———事边影像
  所作成办影像
  三、随顺止观作意
  所谓随顺止观作意,是指未获得轻安,但又舆止观相应的作意,沿着这种作意用功,最终可以获得止观。这个阶段,虽然没有见道,也没有触证,但它是见道和触证的基础,在修习止观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象能工巧匠想在空中建楼,沙中造塔一样,纵有万般能耐,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古人云:皮肉不具,毛发焉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随顺止观的作意,共有四种。  
  一曰:调练心作意。这一作意,类似于《金刚经》所说的。应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怎样调伏我们的心呢?首先是要对那些可厌患的法,令心厌离。《瑜伽师地谕》云:“云何调练作意?谓由此作意,于厌患法,令心厌离,是名调练作意。(8)……何等名为可厌患处?略有四种可厌患处。谓自衰损及他衰损,现在会遇正现前时,如理作意,数思维故,成可厌处.若自兴盛及他兴盛,过去尽减离变坏时,如理作意,数思维故,成可厌处。(9)
  二曰:慈润心作意。这种作意与第一种作意完全相反.如果说调练心作意是离尘,那麽慈润心作意心是向道。指修习止观的人生应在内心深处生起对三宝正法的欣赏。《瑜伽师地论》又云:。云何慈润心作意?谓由此作意于可欣尚法,令心欣乐,是名慈润心作意
  (10)……何等名为可欣尚处?略有三种可欣赏处。一者,三宝;二者,学处清净;尸罗清净;三者,于自所证差别深生信解,心无怯弱。(11)
  上述两种作意,不仅修习止观的人应该具备,即使是一般的出家修行者也不可缺少。如果我们的心念中缺少了这两种作意,或者一种,或者两种,或者此时,或者彼时,都不能算一个真正的出家人。现在,有不少出家众—天到晚,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以经忏佛事作为混饭吃的本钱,实在是太可悲了。另外些人,表面上还装得象个出家人的样子,但内心裹却是想追求名闻利养,一点也没有离尘向道的意思,装得再象,也只能骗骗自己而已,同样是可悲的。
  修习大乘瑜伽止观的第三种随顺作意是生轻安作意,第四种作意是净智见作意。这两种作意在《瑜伽师地论》中的解释是:。云何生轻安作意,谓由此作意,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于时时间,于可欣法,令心欣乐已;安住内寂静,无相无分别中,一境念转。由是因缘,对治一切心身粗重。能令一切身心适悦,生起一切身心轻安。是名轻安作意。云何净智见作意?谓由此作意,于时时间,即用如是内心寂静为所依止;由内静心,脚口行,于法观中,修增上慧。是名净智见作意。(12) 
  有了一定的教理知识,又具备了四种随顺止观的作意,便可正式进入止观的修习。但是初修止观的人,其心往往不能调伏,各种粗重烦恼纷至沓来,特别是掉举与昏沉两大障碍不能很好地对治和克服,导致我们不能继续向上用功,所以对于初修止观的人来说,还必须了解对治止观修习过程中各种烦恼障碍的方法。
  止观过程中的止相、举相、舍相。
  对治止观过程中各种烦恼的方法,《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介绍了四种——止举、舍。而且每一种都分为时,相、义三个部分。共十二种。可以列表图示于下:
  义        止:对治昏沉睡眠义       
  时        观:对治昏沉睡眠时       
  相        举        
  舍:对治功用加行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只介绍了三种,即止相、举相,舍相,但基本上能概上述十二种的内容。因为观舆举都是对治止观中所出现昏沉的,故而可以合为一种。现依《解深密胁的理论,对这三相略加解释。
  止相:指我们在修习止观的过程中,当心掉擧,或将要掉举时,在心中产生—种厌离心,使散乱、浮躁的心慢慢地定下来。让正念—念—念地持续下去,不可间断。
  举相:指当心昏沉。或将昏沉时,在心中想—件愉快的事情,让欣悦情绪把沉下去的心提起来,使之与相应的修持法门保持一致。 
  舍相:在单修止,单修观或止观双运的过程中,如果还有昏沉、掉举两种随烦恼,则用无功用作意和心任运转有所有作意对治之。(13)
  四、止观的单修,双修及止舆观的关系
  止和观的关系,按道理来说,是不能分开的。如果说止停後再观、观停後再止,那么我们止的时候舆躺着睡觉有什么区别?我们观的时候。又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有什麽不同?所以止和观,是不能相离而彼此独立的.不过,我们为了言说的方便,可以根据我们的作意舆见、相两分的关系,勉强安立三种止观修习方法——即单修止法,单修观法,和止观同时修习法.如《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所说: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齐何当言菩萨一向修毗鉢舍那?”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相续作意,唯思惟心相。”世尊,齐何当言菩萨—向修习奢摩他?”善男子,若相续作意唯思惟无间心”。“世尊,齐何当言菩萨奢摩他,毗鉢舍那和合俱转?”善男子,若正思惟心—境性.”世尊,云何心相?”,善男子,谓三摩地所行有分别影像,毗鉢奢那所缘.”世尊,云何无间心?”善男子,谓缘彼影像心,奢摩他所”世尊,云何心一境性?”善男子,谓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识.或通达此已,复思惟如性。”⒁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我们的心只住在所缘的境中时,心与相分相应,叫做单修观:当我们的心只住在能缘的心念中时,心与见分相应,叫做单修止;当我们的心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识性和如性时,心一境性,叫做止观双运方法。 
  以上是从言说的方便考虑,安立了止观的三种修习方法。但在实际的操作应用中,止和观是展转相依,展转相属,同时增上的.正如《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中所述:。悟人道理正修行者,如毗鉢舍那串习清净增上力故,增长广大;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轻安奢摩他品,当知亦得增长广大.如如身心获得轻安;如是如是,于其所缘心一境性,转复增长;如是如是.转复获得身心轻安.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如是二法展转相依,展转相属。身心轻安,心一境性,如是二法,若得转依,方乃究竟。得转依故,于所知事,现量智生。。(15)
  在《解深密经》中,同样也用止舆观的非有异,非无异性(16)来说明止与观不可鲍然分开,又不可完全等同的道理。当我们实际修习大乘瑜伽止观的时候。对这一点,是应当有所注意才行的. 
  五、止观唯议理论的建立
  大乘瑜伽止观除了注重经教之外,第二个特点便是止与观的唯识性,这裹讲的唯识,与唯心是不同的,唯识学家所讲的唯识,是建立在相分与见分非有异非无异基础上的。对唯识家来说,任何—法,都不可能直接以另外一法做为所缘,而必须先由自己变现出彼法的影像来,然後以此影像为所缘,故而唯识家总是以。识所缘,唯识所现。和。万法唯识。做为口头掸。因为—切法在舆另一法接触时,总是以间接的影像为所缘,所以我们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甲有甲的观点,乙有乙的观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谁都没有理,在真实智没有开发出来以前,我们不可能看清诸法的真实面目,一切都是我们妄识所现,遍计所执。
  有一些单独学习以见分为主的唯心学者,由于看不到唯识学与唯心学的这种巨大区别,因而对大乘瑜伽止观中,以自己的心缘自己的心念看不懂,以为这是同一个东西在自己缘自己,就象自己抓住自己的头发想上天—样,不可思议。其实,这是以只讲见分的唯心观点来理解见相二分并存的唯识理论,所得的结论,当然只能是错误的。所以,当慈氏;菩萨向佛陀请问为何在止观中此心还见此心时,世尊以。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17)来告诉他,我们见分所缘的,不是实物而是影像。就好象我们看到水中的倒影一样,看起来象真有那麽一座山、一轮月在水裹面,其实只是—个虚幻的影子而已.我们凡夫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所障,对这些虚幻不实的东西,执以为真,便只能长期生活在自己的颠倒妄见之中,造种种业,生种种烦恼,最後流转在生死当中。
  我们学习大乘瑜伽止观的人,如果对止观的唯识性不能如实了解,执所观境中的影像为实,便极易受魔所牵,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在修习止观时,要去一切执,离—切著,要契教契理,如理作意。由闻思修入三摩地。
  六、止观法门的种类差别
  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对大乘瑜伽止观的分类极细,共有三十三种之多。但在我看来,实际修习止观的时候,不可能分得这么捆,界限不可能男睑分明,有很多是可以互相交叉的,有很多是可以合并的,有的地方还可以进—步划分,根据实际的需要,不—定要拘泥经上所的那几种,因为这—部分内容在止观的修习过程中,相对来说不太重要,故本文从略,不再述说。
  七、止观的获得方法
  总的来说,获得止观的方法,是由佛陀的一切言教、依闻,思、修人三摩地。当身得轻安,心也得轻安的时候,叫获得奢摩他(止)。当我们在身心轻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择、寻伺,对三摩地中的影像能思、乐、慧、见,就叫做得观(毗鉢舍那)。即如经中所云: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义。若菩萨由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是善思作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即复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是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思、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鉢舍那,如是菩萨、能善毗鉢舍那。。(18)
  总的来说,身心轻安的生起,是止观获得的标准。在轻安还没有生起以前的九种住心,七种作意,虽然也都把它们叫做止观,但这只是一种言说方便。关于这一点,《瑜伽师地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都有极明显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注释:(1)《解深密经》卷三
  (2)(3)《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二十六
  (4)(5)(6)(7)《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
  (8)(9)(10)(“1)02)《瑜伽师地论》卷-4-
  (13)(14)《解深密经》卷三。
  (15)《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
  (16)(17)《解深密经》卷三
  (18)《解深密经》卷三

 
 
 
前五篇文章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证

漫谈唯识三乘真实与一乘方便

楞伽宗考

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的差别

无我与空

 

后五篇文章

从《解深密经》论胜义谛

《无自性相品》述义

唯识学与梁漱溟的文化哲学

唯识要义

唯识书目略举(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