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唯识要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唯识要义

杨白衣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唯识宗在佛教的地位..................一

  第二章  唯识宗的传译........................二

  第三章  唯识宗名及宗旨......................五

  第四章  所依的经论..........................六

  第五章  三时教判............................九

第二篇  万有论   第一章  万有的分类..........................十三

    第一节  五位百法..........................十三

    第二节  蕴、处、界........................一七

  第二章  万有的细释..........................二三

    第一节  心王..............................二三

    第二节  心所..............................二七

    第三节  色................................四二

    第四节  不相应行..........................四七

    第五节  无为..............................五十

第三篇  缘起论

  第一章  耶赖缘起论..........................五二

  第二章  缘起的情形..........................五四

    第一节  诸识的作用........................五四

    第二节  诸识的所依........................五七

    第三节  二种识变..........................五九

    第四节  境的分类..........................六一

    第五节  诸法生起的缘由....................六四

  第三章  种子论................................六六

    第一节  种子的意义........................六六

    第二节  种子的分类........................六八

    第三节  种子和第八识的关系................七二

    第四节  种子和七识的关系..................七五

    第五节  种子的关系及熏习的状况............七六

  第四章  识体论................................八十

    第一节  阿赖耶识..........................八十

    第二节  未那识............................八六

    第三节  前六识............................九十

第四篇  转生论

  第一章  惑、业、苦............................九三

  第二章  二执二障..............................九四

  第三章  业的分类..............................九六

  第四章  总别二报..............................一00

  第五章  十二因缘..............................一0一

第五篇  中道论

  第一章  三性..................................一0七

  第二章  三无性................................一一0

  第三章  中道..................................一一一

  第四章  我法二空..............................一一三

第六篇  修道论

  第一章  唯识的观法............................一一六

  第二章  机类的分别............................一二一

    第一节  五性名别..........................一二一

    第二节  大乘三种性与顿渐二机..............一二二

  第三章  断惑的方法............................一二五

  第四章  修道的阶位............................一二八

  第五章  断证得果..............................一三四

    第一节  资粮位............................一三四

    第二节  加行位............................一四二

    第三节  通达位............................一四四

    第四节  修习位............................一五一

    第五节  究竟位............................一六三

 
 
 
前五篇文章

唯识学与梁漱溟的文化哲学

《无自性相品》述义

从《解深密经》论胜义谛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习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证

 

后五篇文章

唯识书目略举(下)

释法照著:缘起法之认识论探究

华严宗“唯心”辩证法思想述评

从西方心灵哲学看佛教唯识论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以及在中国流行的情况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