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请记住:一个愿如果有期限,就不是大愿。所以“今年”“尽形寿”“一千遍”都是期限,不是大愿。 愿有了目的,有了希望,或有了对象的限制,也不是大愿。所以“保佑合家平安”“回向父母”“世界和平”“早日病愈”都有了对象,都著了相,都有了限制,并不是虚空无尽,也不是大愿。 因此这六个愿中,最大的愿是那个最简单的愿: 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 这个愿,您可以今世、下世、再下世一直念下去,此愿无有了期,所以谓之大;此愿没有目标,即等于目标无量,回向功德,犹如虚空无尽,所以谓之大;此愿没有对象,即等于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众生无尽,所以谓之大。各位一定已经体会出如何发大愿的秘诀。这种愿是您可以做得到的,可是顶要紧的是不要中断。 第二个划船方法我想介绍的是: 在大菩萨们的宏愿中,选一个您最欢善(相应)的愿,依照您现在可以做到的逐渐实行。 佛菩萨的宏愿很多,在中国的佛法传统中以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为最易选择。这十个都是大愿,一样的功德无量。我现在念出来,各位若听到某一愿时,心中生起欢喜的相应,您就不妨选这个愿作为开始: 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 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 请转法轮 请佛住世 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 普皆回向 我现在举两个例。譬如您觉得礼敬诸佛对您相应,您就依照您的实际情形,发一个可以做得到的愿,说: 我愿每日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礼敬十拜。 如果您的配偶或父母是信耶稣教的,您不便在家中供佛礼拜,或病卧床上,都可以用观想或合掌以代替礼拜,只要至诚,一样是礼敬,并无差别。这个愿即是一个有无量无边功德的大愿。 又譬如说,您对广修供养相应,您可以发一个愿: 我愿每日诵《金刚经》一遍,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贤圣大德。这也是一个无量无边的大愿。倘若时间不允许您诵《金刚经》,那么心经亦可以。这都是法供养,而诸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大。 第三个划船方法是一种善巧方便,只要您心真诚,小愿可以变大愿。这方法是在您发任何愿回向时,在您原本回向之后,一定加一句:“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如果袁了凡先生懂得这个善巧方便,他在发愿要做三千件善事,使他能中举人时,再加一句,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他不但照样中举人,而且更造了无相的因,将来会结无相的果,无相的果,即是佛果。 愿各位在这次庄严寺的夏令营中法喜充满,功德无量,并愿我们大家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谢谢各位。 一九九三年讲于庄严寺佛学夏令营 (三十一)修福 今年在庄严寺夏令营中,我以“愿力”为题,作了一次讲演。其中引用了《了凡四训》中袁了凡所发的要做三千件善事求中举人的愿。最近收到一位朋友的信,他说:袁了凡的许愿,只是为了他自己想中举人,何以福报能有如此之大?他觉得我这个例子举得不恰当,远不如第二个例子,为居和如继续每天早晨念《金刚经》,那才是真心大愿,应该感得大的福报。这位朋友自有他的见地,我很钦佩,也因此引起我想对佛学中的几个术语:福、求福、修福、福德、功德作一些研究,希望对通常所谓的“修福”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以帮助我们修持。这是今天应继如法师之嘱,来大觉寺和各位同修研究这个题目的缘起。 凡是学佛的人,都想修福,所以究竟怎样才是修福,应该是我们都希望明白的课题。我今天并不想追究高深的理论,而是想寻找出一般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得到的修福方法,使我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符合了佛陀所指示的做福德、功德的正知正见。 求福、修福、做福德、做功德都是佛教中所提倡的事,但是这些“因”所能结出来的“果”,却有程度深浅的不同,及究竟和不够究竟的差别。所以求福并不是修福,做福德也并不是做功德。 今天我想分为三个段落来和各位研究。 一、求福和修福有什么不同? 二、福德和功德有什么不同? 三、我们应该怎样修福? 一、求福和修福有什么不同? 在说明什么是求福,什么是修福之前,我先举几个例子请各位来评定,也许可以帮助大家对求福及修福有更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例子:在庄严寺观音殿的正中,有一尊五彩的磁的观世音菩萨像,旁边站著一位张著笑口,活泼可爱的童子像。有一天我正好在殿上,看见有一对年轻男女,很虔诚地跪在观世音菩萨前面祈求。这位年轻的太太看见我在边上,很自然的问我:“请问你晓得这里的签筒在那里?”我答:“这里并没有求签设备。”她问:“那末我们怎么知道观世音菩萨答应或不答应呢?”我说:“你不妨抛一个二毛五的角子,看见老鹰在上面,不就可以表示观世音菩萨已答应了你们吗?”他们大概很同意这个建议,马上拿出一个角子,又祈求了一回,往上一抛,只见他们都望著地上,满脸笑容的又拜了一拜,高高兴兴的走出殿门去了。 各位觉得这对年轻男女是在求福呢?还是修福? 所有的回答几乎都是求福。 第二个例子:中国唐朝时代,有一位玄奘大师(就是通俗小说西游记中所说的唐僧),他千辛万苦,冒了生命的危险,经过沙漠地区,远去印度,收集了许多佛经,回来中国,然后以他一生的精力,将很多经典译成中文,是一位奠定在中国发扬佛教的重要人物。各位常念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是他所翻译的。 各位,玄奘大师的取经译经,是求福呢?还是修福? 几乎一致的回答是修福。 第三个例:大约两年前,那时和如纪念图书馆正落成,《金刚经的研究》这本书也已出版。我收到一封不具名也没有地址的短信,大概是一位女士写的。她说她读了我讲述的《金刚经的研究》,对于居和如十八年每日早晨念一遍《金刚经》的记载,觉得念《金刚经》有这样的福报,实在太好了,不但生前有一个好丈夫,死后还造图书馆纪念她,很受感动。现在她也开始每天早晨念一遍《金刚经》。 各位,她是为了求福呢?还是在修福? 回答颇不一致。 第四个例子:就拿《了凡四训》中袁了凡的第三个愿──做一万件善事,求中进士为例。袁了凡中了进士之后,派去四川做县官。明朝时代,县官的权很大,他可以不必请示上司就决定更变老百姓应缴纳的粮税。袁了凡做了县官后,体恤农民的艰苦,下令减税,万民腾欢,感得神明托梦,说他这件减税善举,已满足了他做一万件善事的誓愿。 各位,袁了凡减税这一个决定,是为了求福呢?还是在修福? 有的答:袁了凡是在还他求中进士的愿,应该是求福。 有的答:袁了凡的减税,是为万民著想,心中甚至于并不一定有还愿的想法,因此他这一举动,应该是修福。 各位,你们都答得很好。 求福似乎比较简单明了。所以让我们先来研究修福。因为我近年来读诵研习,都以《金刚经》为中心,所以想以《金刚经》中对“修福”的观念,和各位加以研究。 各位所常念的《金刚经》是鸠摩罗什大师所译。在他所译的《金刚经》中有这么一段:佛说后世“有持戒、修福者”,于佛所说的教理,“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里鸠摩罗什用了“持戒、修福”四个字。在《金刚经》的另一种译本中,即玄奘大师的《大般若波罗密经》第五七七卷,玄奘大师将这四个字译成“具足尸罗,具德具慧。”尸罗是戒字的梵文音译,所以“具足尸罗”即是“持戒”;而“具德、具慧”即是“修福”。换句话说,要具备德及慧两个条件,方是修福。 什么是“德”?佛书中有一句经文叫“善满称德”。通俗些讲,就是说你善事做到家了,称为有德。德又有“福德”和“功德”之分别,这其间相差很远,我们在第二点讨论中,将细细研究。这里玄奘大师所用的“具德”,应该说是福德和功德两种都具备。换句话说:修福的人不是单做福德,也须做功德。 什么是“慧”呢?慧即是智慧,大智慧在佛经中就叫般若,这是梵文的音译,读作“钵弱”。 所以修福的人,不但是修德──修福德,修功德;还得修慧,六波罗密中的禅定、般若都包括在内。 因为修功德又修智慧,所以修福的人必定心胸广大,我执轻微,以众生为对象,以普渡为愿力,这就和求福的只为了自己或小我的幸福、财富、名望、权势等有了极大的不同。 不过话得说回来,“修福”固然是我们学佛的应该致力学习的法门,但“求福”还是值得提倡的。不但能求福总远比不知求福的好,而且在这个时代,高谈修福,怕有拒人千里的流弊。所以一切善事,不论为己为人,不论是大是小,我们都要赞扬称颂。对十善道行之有素的人,自会慢慢的懂得“不住相布施”及做功德的优胜向往,这是修菩萨行的同修们所应该特别注意的善巧方便。 二、福德和功德有什么不同? 禅宗里有一个很出名的掌故,那是达摩祖师初到中国和梁武帝的一段不相投机的对话。梁武帝听说西天有一位大德来临,就兴致很高的接见他,并问达摩祖师:“我一生造庙度僧,布施设斋不计其数,请问我的功德大不大啊?”达摩祖师回答:“实无功德。”这一来话就讲不下去,很可能梁武帝就此拂袖下殿,迳回后宫去了,自此不再见达摩大师。 在《六祖坛经》中韦刺史以这件掌故请教六祖慧能。六祖的回答是:“武帝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六祖讲了很多道理,他的结论是:“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不是我祖师有错。”六祖所讲的道理,恐怕不是我们完全能听得懂,各位有兴趣研究,不妨请看《六祖坛经》的疑问品。我现在只选出其中一二点,相信是我们可以逐渐做得到的,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做真功德。 六祖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吾我自大,常轻一切,即自无德。”又说:“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即不轻”就是说不轻视别人,“常行普敬”就是普遍的尊敬别人。 所以功德这件事,说它容易,却又很艰难,像梁武帝造了这么多寺庙,做了无数的供斋、布施,可是达摩祖师说他并无功德;说它难做,却又似乎人人都能做得到,因为只要内心谦下,常能尊敬别人(重视别人的意见,对人有礼貌),不自己以为了不起,即是功德,各位听了觉得如何? 现在我们对“功德”已有了一个约略的概念,我想和各位再研究一下《金刚经》中对“福德”和“功德”是怎样区别?使我们可以更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我在研究《金刚经》的时候,曾有过一个有趣的问题:鸠摩罗什大师有时用“福德”,有时用“功德”,他是不是随便使用这两个术语呢?今天我就不会有这样幼稚的问题了,因为几年来我觉得鸠摩罗什大师对于字眼的选择,是十分认真和严格的。 所以我们如果能研究出,他在什么情况下用“福德”,又在什么情况下用“功德”,则对这两个术语的了解,一定更能清楚。 我于是做了一番统计的工作,发觉他在全文中一共用了十八个“福德”,用了八个“功德”。分析下来,概括的说,凡是提到众生的布施,都用“福德”(有十五处),凡是说到对《金刚经》,信心清净,受持读诵,则用“功德”(有六处)。 各位也许会问,还有三处“福德”,及二处“功德”是指什么呢?这二处“功德”,一是佛说他自己曾供养了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佛,供养诸佛,是有极大功德。一是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佛也说有功德,但不及另一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所得的功德大。这里请各位注意,佛说的是菩萨的布施,并不是我们凡夫的布施。佛在《金刚经》一开始即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又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所以四相未除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梁武帝所布施的,大都是得人天福德的果,而菩萨的恒沙世界七宝布施,则在无量福德之外,更有功德。为什么呢?佛说:“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不贪著,故说不受,广行布施而若无其事,所以有无量功德。希望各位细心体会。 还有那三处“福德”呢?那是闻《金刚经》经义而生净信,受持读诵及至四句偈等,都有福德。换句话说,布施固然有福德,诵经也有福德。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佛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 一、福德是由布施(包括持戒、忍辱、精进)的因所产生的果。 二、功德是对般若经典信心清净,受持读诵的因而产生的果。也可以说,功德是智慧(包括禅定)的结晶,而功德中也包含了福德。 三、我们应该怎样修福? 我希望各位不曾被我讲了一大堆的福德、功德、求福、修福而弄得头昏脑胀。让我来说一个掌故,各位也许可以轻松一下。 据传说在中国苏州有一条自乡间通到城市的要道,每天有很多乡下人进出。这条街只有六尺宽,名叫六尺巷。这条巷在两家大园宅之中间,至于这条巷的由来,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 不知道是在那一个年代,其中一家园宅的主人是在京中做丞相。有一天他收到家乡管家的一封紧急报告,说隔壁邻居无理,硬说两家之间的园地划界不清,照邻居的意思,我们得退进三尺,园地极大,若退进三尺,要损失很多土地,请示主人应该如何处理?这位丞相,看了管家的报告后,在他的报告后面,批了几个字:“让他三尺亦无妨。”管家收到主人的覆示后,就将主人“让他三尺亦无妨”的意思去告诉邻居,邻居听了,哈哈大笑,对管家说:“你看!你家主人多么大方,我可也不能小气,我也让他三尺亦无妨。”于是辟出了一条六尺宽的通道,便利了很多乡人,不必再绕道进城。这条通道就叫“六尺巷”。 现在言归正传,我们应该怎样修福呢?各位自己及各位所熟悉的大德亲友,修福修得很多,我多少有些班门弄斧,不过尽我所想到的,提供各位三个半方法,以供作各位的参考,欢迎大家来信批评讨论。 (一)不要批评人。这说说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一个值得介绍的心得,是尽量发掘对方的长处,欣赏他的长处,学习他的长处,赞美他的长处。当我们注意对方的长处时,自会减少批评。又千万避免在许多人面前批评一个人,或搬弄是非。这是修福,是修功德。 (二)实践普贤十大行愿。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每一行愿都在修福,其中对一般学佛来讲,忏悔业障及恒顺众生最易引您走上修功德的正路。 (三)受持读诵《金刚经》。劝您每天至少念一遍。这是出于我亲身的经验,体会到《金刚经》实在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也是顶容易做得到的修福,而其功德无量。 至于什么是半个方法呢? 如果您和人争吵生气,或被人欺辱时,倘能生起“让他三分亦无妨”的心,往往可以堵造业之途,开修福之门。这是半个修福的法门,供各位一笑。祝各位福慧双修,谢谢各位。 一九九三年讲于纽约大觉寺 (三十二)缘 今天我们在庄严寺聚会,依佛法来讲,是因为我们彼此宿世因缘成熟,或者说众缘具足,所以能聚在一处,并非偶然。这个“缘”字在佛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诸法缘生,性空缘起,都是佛陀亲证的重要教义。 今天我准备和各位讲两件我亲身遇到的事实,想在这些事实中,让各位体会到缘的重要性及微妙处,供各位参考。 在未讲这两件事实前,应该先对这个题目“缘”字稍有交代。根据《辞海》,这个缘字,音“沿”,“因也”。所以在中国文字中,也可以说缘即是因。可是在梵文中,“因”是 Hetu,“缘”是 Pratyaya。Hetu 是指结某种果必须要有的主因。譬如结瓜结豆,必须要有瓜或豆的种子,所以种子是主因。而 Pratyaya 是指所有帮助这主因结成果的助因,助因就是佛经中的“缘”,没有缘,这主因就不可能结果。譬如种子必须有日光、水分、泥土等方能结瓜或结豆,所以日光、水分、泥土等就是助因。中国的佛经多从梵文翻译过来,所以在佛经中也将因和缘分开,主因称因,助因称缘。没有缘,或者缘不具足、不够,这个主因也就会迟迟结不出果。这一个真理,十分重要。我们如果能彻底掌握住这个真理,对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事情,都会渐渐地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可以帮助您减少因为这类事情而引起的梦想颠倒,甚至于身心受苦。 一九七四年,我有缘认识了西藏密宗白教的领袖第十六世大宝法王。那是他第一次到美国来弘法,住在我长岛的菩提精舍中,因此有相当多的机会亲近他,他的弘法热忱与慈悲和蔼,给我极深的印象。 一九七五年,他第二次来美,要我帮他在纽约建一所白教的北美道场。那时美国佛教会已发动造庄严寺。敏智、仁俊、圣严等各位法师,带领著不少同修,真所谓筚路蓝缕,正在一片荒山森林中觅径辟路。我记得仁俊法师那时曾口占一诗: 一片天青一片禅 山深水活意超然 他年最是宜人处 岭上梅花谷口莲 今天正好仁法师亦在座,不知仁法师还记得这首诗否?目前还是岭上无梅谷缺莲,不知仁法师愿发心来完成您的诗意否? 美国佛教会那时已在我四百六十英亩的土地上,选了一百二十五英亩(相当于五十二甲余)的土地,包括一个五英亩大小的湖。所以,当大宝法王嘱咐我帮他兴建北美道场时,我就将剩下的三百三十五英亩地全部让他选用。可是说来奇怪,他们踏遍整块山地,竟找不到一处像庄严寺那么背山面水,三边怀抱的适当地形、各位!请注意,这是缘不具足的第一个象征。 一九七六年中,大宝法王好不容易选定了一块在卅五英亩湿地边缘上的高地,准备将来将此大湿地开辟成湖。同时,我又为他在那地的近旁,买下一所房屋,作为他们的临时场所。这所房子后来仁法师也曾辟为精舍,驻锡其中。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一切法律文件都已准备好,决定正式签字。大宝法王及他的几位仁波切及随员等都已住在那屋里,客厅怖置得相当华丽,屋外也褂满了西藏旗帜,充分表显出密宗道场的风格及庄严气氛。当我到那所房屋去谒见大宝法王时,他们还吹起号角,以示隆重。 可是,缘不具足的象征接二连三。正当我走进厅内,向大宝法王顶礼时,挂在墙上的一张他的照片,忽然掉了下来,随从为之失色。后来我们准备签字时,姜贡仁波切将大窦法王常用的墨水钢笔交给他,请他签字,大宝法王签了下去,可是笔中竟然没有墨水。这一来又是一阵忙乱,赶快换来另一支笔,方才签字盖章。 一九七七年五月,大宝法王在那选定的场所,举行净场典礼四天。第四天来宾约三百人,包括了当地的镇长等,我记得陈健民居士还专程从三藩市赶来参加。仪式在一个大帐蓬中举行,正当仪式进行中,忽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一时风声、雨声、号角声、铃声、鼓声混成一片。现在回忆起来,后来几年中庄严寺的几个重大法会,总是天色睛朗,相较之下,实在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以大宝法王的修持及经验,我绝对相信,他对这块地缘不具足的事实,一定更比我们敏感。所以在净场之后,他们就积极地寻找其他的地区。 几个月后,大宝法王对我讲,他们在纽约的 Woodstock 看中了一家有四五十间房间的旅社,因主人年高,正在廉价出让。旅社在山丘上,气势不错,也有足够的土地可供作扩充。法王问我愿不愿意助他买下那边的地及旅社,他愿放弃此间的三百多亩土地。因为有现成的房舍,他们可以立即成立道场,接引信徒。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并遵照他的意思去做。 各位如果到过 Woodstock,看到现在他们新盖好的华丽庄严的西藏式寺院,不能不钦佩大宝法王的明智决断。而我,这二十年来,深深地体会到要在一片荒山中建造一座寺院是何等的艰难辛苦。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类缘不具足的象征,他们不另去找地方,不找到 Woodstock 有四五十间房间的场所,仍在这块地上开山辟路,从头做起,KTD(大宝法王的道场)绝不可能有如今日的成就。 各位,现在我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在这件事实中,各位可曾发现些什么道理? 有的说:“大宝法王道场的缘不在此地,是在 Woodstock。”有的说“因为他发觉这块地不适合,所以又去找别的地方而找到了 Woodstock。”有的说:“因为此地的缘不具足,反而造成他得到 Woodstock 的缘。” 你们都说得很对,不过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因为此地的缘不具足,反而造成他得到 Woodstock 的缘”,使他能提前成立道场,奠定基础,完成新的寺院。 各位,这个关键在什么地方呢?根据我的观察:关键在于他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他不因为此地缘不具足就懊恼,怨天尤人或放弃。他充分地利用了这里缘不具足的缘,仍能使我高高兴兴地帮他建立 Woodstock 的道场,更迅速圆满地完成了他的目标。 各位不妨自己回想,您过去有没有缘不具足的经验?而您是如何利用这个缘不具足的缘? 我再举一个例子:在我读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忽然患了白喉,那是一种传染病,所以我被逼辍学,只好回家乡养病。各位请注意,读书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的助缘,所以病了,即是缘不具足,不能继续读书,只好回家。那时我还不懂佛法,什么叫缘?或者缘不具足?所以因传染病而被逼辍学,心里非常难过,可是毫无办法。 在养病期间,没有事做,一天到父亲的书房里,在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书叫《楞严经》,竟看得大感兴趣,不但烦恼懊伤的心情大为减少,而且成了我以后对佛法发生兴趣的开端。研究《楞严经》要有空闲的时间和清静的环境,所以家乡养病,竟成了读《楞严经》的极好助缘。这是我今天想贡献各位的第一点:凡是遇到缘不具足,您原想达到的目的遇到障碍挫折不能完成时,千万不要懊伤烦恼,怨天尤人,要尽量保持冷静的头脑,这个缘不具足的缘,往往能使您达到一个比原先更美满的果。这是学佛的真正好处,不仅是理论,希望各位记在心上。 我想讲的第二件事,即是庄严寺的这尊千年古观音像。这尊观音像降临纽约庄严寺的故事,在座的已有不少位听到过。简单地讲,是在距今六十六年前,有一位自称做进出口生意的北欧丹麦人,送一大堆残破的木质古像到 MR.PAUL RUDIN 家里,请他修理。MR.RUDIN 是一位雕刻家,那时才廿九岁,住在距离现今庄严寺不远的地方。RUDIN 接下来研究之后,发觉这一堆破木像是一尊东方的古雕像,他自知经验不够,无法修理,要退回给那位丹麦人。可是依照留下的公司电话及住址,竟无法找到这位丹麦人,也不见他再来。隔了一年,RUDIN 只好将这一大堆木料存上阁楼,等他来取。可是这样一等,竟等了六十三年。 一九九一年,他已九十二岁,听说附近有中国人在造庄严寺,正在雕塑一尊大型佛像,他好奇心起,乃与八十七岁的夫人,于是年十一月扶杖前来参观。那时正好陈长庚教授将大佛头部塑成,老 RUDIN 欣赏之下,叹为观止。三个月后的一九九二年一月,MR.PAUL RUDIN 就逝世了。据他夫人讲,他临终时说,在阁楼上的那尊东方古艺术品,他没办法将他修复,但保管了六十多年,现在已找到了可以修复这古像的人及这尊古像应该在的地方。他说:“我的任务已了,可以走了。请您将这尊古像捐给庄严寺。” 这个故事,听来好像很简单,可是这一年多来,有许多问题,我竟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想趁这个机缘,列出几个重要的关键问题,请各位来共同研究。 在这个故事中,除古观音像外,有三位重要的人物:丹麦人、RUDIN、陈长庚教授。 我们现在暂且不谈这尊古观音像在这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如何雕成?供养在何处?如何遭破坏?何时又修复?(照陈教授在修理过程中发觉,至少有过一次重修。)如何又遭破坏?如何及何时落入外国人手中?如何运出中国?曾到过什么地方?如何转入这位丹麦人的手中?这些问题,太渺茫也太复杂,而且根本无法考据证实。只有一点可讲,即是在这过程中,一定包含了许多微妙的缘,我们且不去讲它。今天,我们就从丹麦人开始。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位丹麦人为什么会将这破旧不全的东方雕像,送到年才廿九岁,住在纽约郊外的 MR.RUDIN 家中?他一定作过一番调查,方才知道 MR.RUDIN 是一位雕刻家,那末,他也应该知道在纽约、波士顿一带,比 RUDIN 出名的雕刻家多得很。他既是做进出口生意的,不会不知道美国许多都市中的博物馆都会出高价收买古物,一定会有懂得东方艺术的雕刻师肯和他合作或向他收买这件古物。而他不如此做,却偏偏送到一位住在乡郊的年轻雕刻家家里去。 各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一个重要的缘。因为如果这尊破像在一位有经验的知名雕刻家手中,很可能这尊像今天不会在庄严寺,而是在大都会博物馆。您说对不对? 又譬如送到一位四五十岁已经成名的艺术家家中,即使一切都和 RUDIN一样,将之存入高阁,六十三年之后,他将是一百十岁的人,完成任务的希望将十分微小。所以,廿九岁竟是可以付托的最高年龄,您说奇怪不奇怪?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丹麦人的失踪。很明显的,MR.RUDIN 急于将这堆破碎人像还给丹麦人。可是据 RUDIN 夫人讲,RUDIN 曾三番两次打电话,却无人接;按地址去找,也找不到这家公司。丹麦人则一去不回,不曾再露脸。各位,如果丹麦人是存心要毁灭这堆破料,则又何必这么大费周张地送去 RUDIN 家。这是木材,尽管是硬木,但还是可以火烧。因此,在这整个故事中,这位最重要的人物,丹麦人的出现及失踪,实在具有高度的神秘性,始终在我心中成了不可思议的缘。各位,有何高见? 第三,有 MR.RUDIN 这个人出场,也很特别。庄严寺离开他住的 PATTERSON 不到半小时车程,中国人造庄严寺已有近十年的时间,而塑造大佛像也已近一年。他不早不晚,偏在他去世前三个月,忽然动念要来庄严寺看佛像。九十二岁的高龄,扶著手杖而来,已显得老态龙钟。各位,这个时间实在凑得太妙了。如果他早来,大佛头部尚未塑好(只相差几天),他也看不出陈教授的手艺,不可能生付托有人的心。倘若他动念太迟,已经病卧床上,这个缘也将错过!倘若他不来看,我相信他也绝不可能起意付托有人,找到应是此像所在之地,遗言夫人,将此像捐给庄严寺。各位,请想一想,这个缘是何等的微妙,差不得一点,简直令人有一发千钧之感。 第四,MR.RUDIN 一生做雕刻家。我到他家中去的时候,看到很多他的作品。据他夫人讲,他也曾有作品为博物馆所收买,则在此漫长的六十几年中,难道 RUDIN 竟没有动过学习东方雕刻艺术,将这尊古像修复,让大博物馆高价收买的心吗?退一步讲,他在艺术圈子中这么久,难道找不到一位其他的雕刻家和他合作吗?这尊古观音像,只要在他九十二岁以前,即已修得像个样子,即会被博物馆收买,就不可能降临庄严寺。所以在阁楼上等了六十三年,竟变成今日所以会在庄严寺重行出现受人供养礼拜的重要因缘。您说微妙不微妙? 第五,陈长庚教授的登台,当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缘。不但 RUDIN是因为看了大佛头部而生付托有人的决定,如果没有陈教授,即使 RUDIN 要将这堆古木像送给庄俨寺,我敢担保我们决不敢接受。陈教授原在中国杭州艺术学院担任教授。一九九○年初,来美探望儿子,原定七月间回去,不料六四事件发生,回去不得,留在美国,遂担任了塑造大佛的角色。如果没有六四事件,等我们决定要建毗卢大佛时,他已早回国去了。MR.RUDIN 是不是也会看中另一位中国雕刻家的手艺,那就不得而知。所以,这个缘也十分微妙,六四事件和陈教授原定的回国日期相差仅一个多月! 第六,再推前一步,我们为什么会在此地兴建庄严寺?为什么先建一座观音殿而不像一般建寺,先建大雄宝殿?为什么会决定造毗卢遮那大佛?这些都是使今天有这一尊古观音像供在此地的重要助缘。千年前这尊观音像很可能是在中国的故都长安,而今日却在万里外的U.S.A,仍旧由中国人将它修复,受中国人的礼拜供养。各位,这尊观音与我们中国人的缘,可不能说不深呀!您们的感想如何? 我可惜不能像仁法师一样当场口占一首,但此中情节,实在值得题诗以记。不知仁法师能满我们的愿不? 对于各位,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各位现在已知道这尊古观音像,是因为这许多微妙的缘聚合而成。可是今天各位之能在庄严寺供养这尊观音像,其中还有一个极重要的缘,这个缘是什么?我不讲了,要留给各位去参,参透了,望您多多珍重。祝您们福慧增上。谢谢各位! (三十三)悲 今年四月间,纽约 Rochester 有五、六十位同修到庄严寺来,其中有一个节目,是要我和他们讲“佛教的中心思想及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接到了这个题目,竟有些不知所措,因为这个题目实在太大了。要在浩如烟海的佛教教义中,选出那些是中心思想,实在不是我这样只学了一点点佛法的人所能够讲的。 历来大德,见仁见智,也没有大家一致的说法。这也可能是因为众生宿根因缘各有不同,对某些人讲,某种教义是中心思想;对另一些人来讲,也许另一种教义对他们更有益。各位大概都知道禅宗的六祖惠能是听五祖讲《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可是我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已经几千遍了,还是不彻不悟。那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不能算是佛教的中心思想呢? 至于应用在日常生活上,则法门八万四千,更可能因人而异。应机的法门,往往能一听即欢喜,一学便深入;不应机的法门,大师们尽管说得天花乱坠,他过耳即忘,得不到好处,这也是常见的事实。 可是那天我觉得他们所出的题目,的确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我总得尽我所知提供答案。所以,我说:“我很惭愧,因所知很少,只能贡献各位一个字,这个字是什么呢?是‘悲’字,是慈悲的悲,悲悯的悲,大悲心的悲。诸佛以大悲为根本,所以悲可列为佛教中心思想之一。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能念念和悲心相应,自然容易走上福慧双修,成佛的正路。” 那天我提出了这个“悲”字后,请大家静默了一分钟,让大家思惟一下,是否对于他们所提出的题目,有了答案?我说:“如果各位满意了,我可以讲讲别的有趣的掌故,譬如这尊千年古观音像的来历。如果各位认为我应该再将这个悲字加以引申,则请举手。” 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举手。 可是那天因为时间有限,要问其他问题的人很多,我只简略的将“悲”分为“悲己”及“悲人”作了一些解释。所以今天想趁这个机会,和各位作详细的讨论,以补不足。 什么是悲及大悲? 在一般的中文字典中,悲的定义是“痛”。这个“痛”可不是肉体的痛,如背痛、牙痛等,这个痛是心灵上、精神上的痛。《辞源》的注解中接下去说:“有声无泪曰悲。”这是一种伤心极深刻的表示。“悲”还有一种意义是怀念、顾念。《辞海》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游子悲故乡。”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悲”字所下的定义。 佛教传入中国,译经的大德们选用了“慈悲”两个字来表显佛陀及菩萨们的重要心态,所谓“慈以与乐,悲以拔苦。”所以,在佛法中“悲”的含义就扩大为“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心也”(《佛学大辞典》)。换句话说,悲已不单是在心痛及怀念对方,而是进一步要设法如何消除对方的苦。 各位,通常我们所讲的悲,大都在这个解释的范围内。以我的浅见,这还不能算是佛菩萨的“大悲”。这里有能悲的主体——我;所悲的对象——别人;苦的事实如病痛灾难,有时间性,有生灭相,所以还不是离相的大悲,而大悲必须不著相。 离相的大悲,只能说是我们学佛者的目的地,是彼岸的境界,但也是我们划船的指针。因为我们现在都是在划船的阶段,所以把握住这个指针、方向,十分重要。为加强对于大悲的说明,我想举两个例子: 今天有很多位母亲在座,所以我先举一个母亲和初生婴儿的例子。 我得承认,我没有做过母亲,所讲的话是否正确,还得请各位母亲指正。不过,我是四个孩子的父亲,所以也有些因观察而体会出的做母亲的心态。当和如生第一个孩子——梅儿时,我们住在昆明电工厂中,那时日本的飞机常来轰炸昆明。在初生梅儿的几天中,和如心中好像什么都不要了,只有这个婴儿。只要孩子一哭,她就马上喂奶;晚上只要孩子一动,她就立即惊醒;一有警报,抢著婴儿就往防空洞跑。 那时我的印象,在和如的心目中,婴儿和她是不分的。并没有“我是母亲,你是我的婴儿”的观念。这个初生的婴儿,还是和在胎胞中一样是她的一部分,婴儿即是她。所以婴儿饥饿,即是她饥饿;婴儿不舒服,即是她不舒服;婴儿有危险,即是她有危险。在座的听了我这几句话,有的也许只能意会,有的也许回忆起她自己的经验。各位,和如的这些行动,不但没有我和婴儿之分,也不是为名,我一句话也没有称赞她,她并不以为恼;也不是为利,根本无利可图;她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这种悲心接近佛菩萨的大悲。 各位,第二种例子是在灾荒急难的场面中,往往可以见到有奋不顾身而救人的人。在没有时间转第二个念头的刹那,这种大悲本性的显现,忘了人我之分,而做出奋不顾身救人的可悲可泣的事迹,实在是有情人类的一种美德。他不是为名,也不为利,不顾自己生命的危险,充分的发挥了佛菩萨的大悲精神。 所以,佛在《金刚经》中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大悲不但无我,而且无法,无法就是说连这是一种慈悲,是有福报,是有功德的种种观念,一概都没有。这样无我、无人、无法而行悲,才是大悲。 各位,接下去我将“悲”分为“悲己”及“悲人”加以引申,那是一种方便的讲法。希望各位在想到“悲己”时,也想到“悲人”;在想到“悲人”时,也记起“悲己”。这样渐渐的自能启发您本具的般若正智。 悲己 什么叫悲己呢?悲己就是悲悯您自己。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爱恤您自己。说来也许很难令人相信,一般人很少是爱恤自己的。 我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明明知道饮酒要误事,可是自有人类以来,不论东方西方,天南地北,喝酒的人多得不可计数,而误国误人的记载,更不胜枚举。最近纽约城中,有人喝醉了酒,午夜开车,撞死从餐馆中出来的母女三人,关入牢中,以杀人罪起诉,他的一生也许就此完结,您说这人是不是悲悯自己? 又明明知道吸烟伤肺,而且已经有明显的科学证明,可是吸烟的人还是这么多,好像来日方长,吸了再说,并不替自己的健康寿命著想。 贪口味,则更是普遍,而且美其名曰口福,殊不知此种福气是造成日后各种病痛的主要原因。您说他知不知道呢?他明明知道,可是就是贪吃。 亳无控制的让自己生气发火,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生气不但会伤害自己身体,而且更易损伤与人的情感。各位也许也遇到过这种人,常会因一件小事而自己控制不住,甚至有恶口伤人的,事后则又自己懊悔怨恨,晚上失眠,您想他这样对待自己,是不是太不够悲悯了呢? 进了佛门,受过五戒,或者已现出家相,则应该早已明白身业、口业、意业的因果严重。可是真有几个人能完全不造身口意三业呢!其中尤以口业最易犯,嗔心最易起。 以上都是几个常见的例子,各位请仔细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悲己”可真并不容易啊!这也是所谓“我相难破”,各位如不信,不妨试一试,随时留意!看您是不是能够“悲己”,这是一个很好的修行办法。 悲人 什么叫“悲人”呢?悲人就是悲悯对方。各位,这里我想强调一点:一般所谓的“人”,往往是只指人类。不错,人类的苦痛,已经说不尽,每天翻开报纸,看电视新闻,几乎都是令人痛心慨叹的报导,所以能对人类起悲心,已经是很不错了。可是我们学佛的,应该明白,“悲人”的“人”并不是狭义的人类,而是广义的众生。而且这里的所谓众生,不仅是指有情感、情欲的众生,也包括了凡众缘和合而生起的一切无情的众生,譬如房屋、用具,以及一花一草、一纸一笔都是众生。讲到此处,各位也许会问,对一纸一笔,又怎么生悲呢?各位说得不错,悲心有时候是难以常情理解的。不过到悲心纯熟的阶段,一个人自然而然的会生起对任何东西都有珍惜心,不浪费心,不随意毁坏伤害的心,这才是悲心的充分表现。 在美国物质太丰富了,我常常看见小朋友们在一大张洁白的纸上,画上几笔,就向地上一抛,又另外拿起一张洁白的只在画,好像纸多得很。这种不爱惜东西的习惯养成,会障碍悲心的生起! 根据一般的经验,“悲人”要比“悲己”难。为什么我这样讲呢?因为第一,您是以一个有限的力量来应付无限的要求。第二,您会遇到必须作一个权衡轻重的判断选择,有时会感觉到不容易。 关于第一点,我想比较容易明白,各位大概都有这种经验,譬如以钱财布施来说,就会觉得不能随心所愿各处都捐。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人的财力总是有限,而需要钱财帮助的地方或众生实在多得不可胜数。 那末,怎么办呢? 《了凡四训》中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到她家附近的一个庙裹去,她看了庙中的庄严佛像,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很想捐钱给庙里,可是一摸袋中只有二分小钱,她就将这仅有的二分钱捐给了庙里,庙中的方丈,得知了这件事,就特别跑出来为这女孩祝福称赞。 多少年过去了,女孩长大,被选入皇宫为妃子。一天她想起家乡的寺庙,就带了几千两银子到庙里来,奉献了大量银子,这位方丈得知了,差一个小徒弟出来招待她。这位皇妃觉得很奇怪,就进去找方丈,说:“方丈呀!您应该还认得我就是某家的孩子呀!我小的时候,曾在此捐了只二分钱,您却特地出来亲自为我祈福。今天我奉献了几千两银子,您却只差个小徒弟来迎接我,是什么原因呀?”方丈说:“因为您捐二分钱的时候,您的心远比今天捐几千两银子要既真且切!” 各位请记住——既真且切。 各位也请不要误会,这个例子并不是说,当女孩捐了她仅有的二分钱,她就得饿死,并不,她的父母照样供给她生活所需的一切,她也没有其他负担,不过,这二分钱确是她那天可以自己作主的仅有资产,她可以去买糖果吃,可以去买玩具,可是她不这样自己享受,而捐给了庙里。所以说她捐这二分钱是既真且切。后来的几千两银子为什么反而不既真且切呢?因为她那时拿出几千两银子并不伤害她自己的享受。 关于第二点,我想举一个例子,也许更能清楚。 我有一个年轻朋友,他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四苦中,病的痛苦为最明显,也最普遍,而且这种苦,往往持久多年,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实在可怜,所以他决心学医救人,进了医科大学,书念得很不错,也常接触佛法。 有一天,他忽然来找我,说他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有大群的白老鼠来找他讨命。他惊得大叫,醒来满身冷汗。他说:“这些白老鼠都是他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所杀死的。”可是他说,他学医,这种实验又不得不做,问我是不是只好放弃学医,或者我有什么建议。 当时,我问他:“您觉得救人重要呢?还是救您自己重要?”他想了一想说:“救人重要。”我说:“既然肯定救人更重要,那么您就得好好的学医,尽快的学成,做个好医生,全心全意的救人,而将您真心救人的功德,回向给这些因助您救人而舍了生命的白鼠,愿它们都超生净土。在实验室中只杀不得不杀的,不随意乱杀。可以少杀,则不但自己应尽量少杀,也劝同学们大家少杀。倘若有空的时候,因为您已学佛,能念经咒,则念念往生咒、地藏菩萨名号等,将功德也回向给所有为助您将来救人而牺牲了生命的众生,这就叫做处逆道而行悲心,您应以这种心来权量逆道中所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位年轻的朋友,现在已学成行医,是一位极得病人信心及好感的医生。我为他欢喜! 如何培养悲心? 各位请记住:悲心的反面,即是嗔心。轻的嗔心叫生气、发脾气;大的嗔心,即是仇恨。嗔心一起,悲心即消失;悲心愈强,嗔心愈不容易生起。这是我们在做人及修行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则。 悲心的培养并不容易,也不是旦夕可以造成的。各位只要留心观察,小孩子的悲心往往比大人大,就可以体会出为什么悲心不易培养。 今天所想讲的两点,都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却是我个人几十年来累积的经验,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第一点是我们自己日常可以训练的:不要马上下批评人的结论。 这话怎么讲呢?就是说不论是在家庭中,朋友之间,机关中的上司下属,学校中的先生、学生、同学之间,如果您忽然觉得对某个人所做的事或者所说的话,心中不满,不要马上下结论,说这个人错了,就开口批评他;更不要当著很多人的面批评他,当然更不要骂他。要隔一段时候再下结论。怎么隔一段时候呢?譬如默念阿弥陀佛二十声或者默念观世音菩萨二十声,或者默数一至二十,然后再下结论,再决定他是否错了。 各位不妨试试这个简单的办法,看能否减轻您生气的机会,使嗔心少起。这也是“悲己”的一个法门。 第二点是如果有人侮辱您,毁骂您,冤枉您,或者甚至在肉体上伤害您,希望您马上记起《金刚经》中的下面一段经文: 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赞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各位,我们得生而为人,而且能够有机会得闻佛法,能受持读诵《金刚经》,能有缘和诸上善人在庄严寺的夏令营中聚会一起,各位过去世一定种过许多善根。可是也难免有过恶业,甚至于应堕三恶道的罪业。各位平时烧香拜佛、捐钱造庙、诵经念咒,就是希望消去过去的罪业,种未来的善因。今天有人来悔辱您、轻贱您,使您重罪轻报,极大的罪业可以消灭,您说您该怎样? (三十四)“无我法”与“无我、法” 中国的文字结构,相当巧妙,尤其是古文,没有标点。可是美则美矣,有时却很难令读者捉摸到原著作的真意究竟是什么。 在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金刚经》中,有这么一段经文:“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这“无我法”三个字,就令我找了好多位大德的著作解释,反覆研究。 “无我法”三个字在中文中至少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无我法是一个名词,即是无我的法。这里“无我”是形容词,是说这个法(道理),是说明万法无我,即一切法都是没有永久性的我。所以通达了无我法,即是没有了我的观念的执著。 另一种解释是:无我法是无我及无法的合称。古时不用标点,将无我无法合称为无我法;如果依照现代人的标点规则,就应该在“我”“法”两个字之间,加一顿号(、),成为“无我、法”。“无我、法”就应该解释为不但没有我的执著,也不应该有法的执著法执。 《金刚经》中佛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这“无我法”应该照第一种解释去了解呢?还是应该照第二种?在《金刚经》开始的时候,佛曾说:“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有我相是著我,即是我执: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时间观念)即是著法,是法执。 佛又说:“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非法相即是空相。法相、非法相都是法,所以取这两种相,也是法执。 从这几句经文来研究,可说若单是消除了我执,还不够被称为真是菩萨,不但要没有我执,也要没有法执,然后方可被称为菩萨。这样看来,“无我法”应该照第二种解释来体会,应该是无我、无法。这差别关系很重要。我在《金刚经的研究》第三版以前,还没有这样明白的了解,因此经文的标点中,并没有在“无我法”的我法之间加一顿号。要在四版之后,方才逐渐更改。各位,可见我们研习佛经,实在并不容易,必须多加读诵。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方能走上无我无法的菩萨行呢? 各位,我们现在在做人,不可能没有“我”,我们信佛了,在礼佛、念经、做布施、持戒、学禅定、听讲、增智慧,也不可能没有“法”。无我、无法并不是没有我,将我空掉,及没有法,将法空掉。要晓得空我、空法都著了“非法相”,或所谓“恶取空”“顽空”“断灭空”等的空相,这些空相,还是法相,仍是法执! 所以,我们学佛,并不是叫您不做人,不修行,而是叫我们学习更积极的做好人,更努力的修行,要点是在做好人,努力修行的时候,心中不要有我是好人,我在做好事,不要有我在助人,我在积功德,不要有我比别人好,我已见光、见佛等等的念头,一起这种念头,就著了我相、法相,就还没有通达无我、法。要通达无我法,要做一切事都行若无事,没有一丝一毫的我或法的观念生起,这并不容易,可是这是划船去彼岸的要诀。所以,读诵理解《金刚经》的时候,如将“无我法”理解为“无我”的法,就还存有这是一种法的观念,有了一丝“法”的念头,无论如何轻微,还像如一片小小乌云,即可遮住当空皓日。在我们修行及做人的过程中,这种习气很多很多,举一反三,各位如能常常以此例提醒自己,也许会有好处,谨此供貵,愿和各位共勉之。 (三十五)《金刚经》与日常生活 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五日于慧炬 人的心里从早到晚,甚至梦中都经常充满我见。爱、恨、嗔、厌,你对我错,均是以我做出发点。而一个瓶子若欲装入东西,此瓶必须是空的,否则东西就装不进去。同理,我们的心也得要空,智慧才能自然升起。每个人的智慧是本自具足,与读书多寡或是资质钝愚无关。人各有智慧,千万不要轻视自己。而人出生后即受种种限制,如乌云遮日。若能将限制减到最少,本身的智慧就益能彰显。此非别人所赐,亦非自外觅得,一切全是缘自本性而生。 兹转述我的上师张澄基居士所说的一则故事以说明之: 有一发心学佛的年轻人,希望能很快地明心见性,因而到处寻访善知识,终于觅到一开悟老法师。在其座下历经三年受教并无所长,因而在老法师重病时,情急之下以刀胁迫老法师教授其开悟之法,法师告之“我纵有法门可传授,不知你心里是否有空处可容纳?”此年轻人闻言因而开悟。 个人修习《金刚经》,姶终抱持如斯体验,即心空后智慧乃生。而我修习《金刚经》的因缘起于七年前内人往生时,我的心里仿佛失去了一件珍贵宝贝,也像是迷路孩子找不到妈,不知如何是好?在帮内人念佛八小时后,心空念无,信步入佛堂。首先触目的即是她每日持诵一次共念了十八年的那本《金刚经》。随即发愿将承其愿,每日续为她持诵《金刚经》。虽然四十多年前也念过《金刚经》,看过《金刚经》的解释,但较之于今,体验全然不同。倘能每日专心诵持《金刚经》,确有不可思议功德。有一点想提醒各位注意。当我瞥见《金刚经》本即发愿,此并非我内心想要如此做,而是我心已空,本身的智慧让我看见这本经,而这本经在我的本性里显现,教我发此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