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孩与她的“平民慈善基金” |
 
普通的针织衫,配上一条牛仔裤,27岁的俞皓楠钻进小车,离开了位于乌鲁木齐新医路的家,驶向昌吉市。 这是2008年8月20日的早晨,车在高速路上飞驰,俞皓楠的心却已飞到了梦想了几年,即将到来的捐赠现场——一群学生围绕在她的周围,阳光下的笑脸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从2007年10月成立个人慈善基金会以来,俞皓楠曾想过有这么一天,自己或许会因为慈善成为公众人物,但她显然还没有做好被人群簇拥的准备。 在昌吉州第一中学,一下车,10名学生一下子围了过来,“姐姐,我们早就盼着你来了!”孩子们纯净的目光让俞皓楠稍微紧张的心舒缓开来。但接下来在会议室举办的仪式上,坐在讲台前,看着台下2000多名学生,俞皓楠有点不知所措,她的手心在冒汗,“心都快跳出来了……” 这一天,俞皓楠为昌吉州第一中学10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捐款2万元,回到家中,她依然难以平静——这是她创立个人慈善基金以来的首笔学生助学捐款,她不由得回忆起自己创立基金的前前后后…… 8月19日上午,在乌鲁木齐北门附近的一家餐厅里,俞皓楠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的话语简单明了,谈话一直是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在进行。 俞皓楠是吉木萨尔县人,之所以将基金首次捐款地点选择在昌吉,俞皓楠说,是因为自己的高中三年是在昌吉二中读的。 1999年高中毕业后,俞皓楠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毕业后她到广州创业,2004年回到乌鲁木齐,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主营电梯,经几年打拼,公司还兼营了几家超市。虽然才27岁,但她已过上了有房有车的生活。 “新疆慈善总会俞皓楠公益基金”去年10月成立后,一直都在低调运作。如果不是好朋友朱丽劝她,她甚至从不想和媒体打交道。 “但现在我遇到了难题,基金绝大多数资金是我个人投入的,主动来捐款的人太少,现在需要人们知道它!” 朱丽一直在工作之余协助俞皓楠做慈善基金的工作,在她眼里俞皓楠是80后女孩的“另类”,生活简朴,却外柔内刚,社会责任感强烈。 小时候,俞皓楠就知道父亲想设立一个“兰天基金”(取父亲和母亲名字的各一个字),救助那些外伤性截瘫病人,但15年前父亲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不慎摔下桥,造成高位截瘫时,这个愿望还只是个愿望。 父亲瘫痪的日子里,还时时挂念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经常被家人背着去给病人看病。4年后,通过康复治疗,父亲奇迹般站立起来,并在县城开了一家康复医院,常为那些没钱的农民工免费治疗。 父亲的善举和坚韧让俞皓楠感触深刻,她一直在想,自己一定要帮父亲完成设立基金的愿望。工作后,因经济条件一直不成熟,基金一直没有设立起来。 2007年5月14日,俞皓楠驾车在阜康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因车速过快导致车祸。幸运的是,她只是胳膊受了点轻伤。这次车祸激发了她尽快实现父亲心愿的决心。此后,她开始积极筹备设立基金。 2007年10月24日,在俞皓楠与新疆慈善总会的多次协调下,基金正式设立。她最初想把基金冠名为80后,但这个冠名在内地已有人注册过了,只好忍痛放弃,随后她冠名设立“新疆慈善总会俞皓楠公益基金”,她称之为“平民基金”,这是目前新疆惟一一个80后年轻人设立的个人基金。 她说,设立这个基金的目的在于帮助80后、90后的青少年,帮助其树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畏困难,勤奋学习,成长为真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国家栋梁。 基金设立后,是按照父亲的愿望去救助那些瘫痪的人,还是按自己的意愿去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陷入了迷茫中。 直到去年年底,俞皓楠在网上发现一张图片后,才明确了救助方向。照片上一个衣衫破烂的女孩背着沉重的木柴,女孩一只手抓住捆柴的绳子,另一只手拿着一本书,边走边看。 俞皓楠一下就被这张照片触动了内心。“还有什么比孩子渴望知识更让人感动的呢?”她立即把基金定为助学专项基金。 俞皓楠与新疆慈善总会签订了两年的个人基金挂靠协议,每年她个人向基金注入5万元,其余部分可以向社会募集。基金受新疆慈善总会管理,每年运作情况都要接受审计部门审计。 今年5月底,基金在昌吉一中设立了“80后易而易励志奖学金”,主要捐赠给80后的人。“易而易”意为求学的过程极为艰辛,很不容易,除了掌握方法论,更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包含了勇敢、坚韧、顽强,其中易而易强调“勇敢”。 奖学金将从今年开始,在5年内由她个人投入10万元,资助昌吉州一中考上名校的贫困学生。 俞皓楠的好友朱丽曾问她,为何不直接一对一帮助困难孩子,直接把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对此俞皓楠笑着说:“我需要这种形式。”与其说她需要一种形式,不如说她需要一种精神。 俞皓楠认为,自己是个普通人,这是个平民基金,代表一种平民慈善精神,“慈善人人都可以做,不是名人明星的专利。”俞皓楠认为,基金既要真正帮助人,又要传播慈善精神。 她希望能通过个人基金在更多人中,尤其是80后年轻人中传播这种“人人做慈善”的精神。 俞皓楠说自己身上有父亲的许多特质,建立基金不仅是延续父亲的愿望,同时,也是想给“80后”正身。 在俞皓楠看来,一直以来,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80后的孩子是倍受争议的一个群体,被认为是跨掉的一代,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 她对这种观点一直很排斥,“这是以偏概全,让我们中间没有跨掉的那部分人很懊恼。”她的公司里全都是80后的年轻人,且都是女孩子,她从这些女孩身上看到了很多优秀品质。 “我们不仅没有跨掉,而且隐忍着、坚持着,都在努力获得全社会的尊重。”她说。 为改变人们偏激的观点,从大学毕业后,俞皓楠就没有停止过奋斗。在她看来,80后要想得到社会的尊重首先要经济独立。 身为80后女孩,俞皓楠慈善基金的设立也引发了一些人的争议,俞皓楠回忆,就在基金设立的当天,她就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就凭她一个小姑娘能设立自己的基金?她家肯定有后台。”有的人还怀疑她的基金到底能撑多久。 面对压力,俞皓楠曾无数次默默流泪,但坚强的个性和父母、朋友的支持,让她一直坚持守护着这个慈善基金的正常运转。 俞皓楠基金成立后,在其所经营的两个超市放置了3个“新疆慈善总会俞皓楠公益基金”募捐箱。但10个多月来,除了她个人的5万元本金外,只募集到2000多元,其中有1600元是她的供货商和公司员工捐款,这让她有点意外。 俞皓楠说,因人们对民间个人基金缺乏了解,导致市民更愿意相信带有政府色彩的慈善组织。去年,她曾想在一家医院办一个超市,把利润再投入基金,用于需要帮助的重病患者,让基金成为一只“会生蛋母鸡”,可对方并不积极,最后不了了之,俞皓楠感叹民间慈善基金运作艰难。 自治区民政厅社团登记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疆有十五六家基金会,但竟有多少个人基金,他称目前没有一个确切数据,“因为很多个人基金都是挂靠在单位或慈善机构名下的”。 新疆慈善总会秘书长马莉分析认为,法律救助制度不健全、宣传不够,人们对这些基金缺乏了解、缺少信任度是导致民间慈善基金运作艰难的主要原因。 马莉说,在国外,因政策健全、宣传到位,市民了解公益的慈善基金,因此为基金捐款多在发工资时从市民工资里扣除,市民也很支持。但在中国,因一些政策性保障和宣传不到位、加之捐助资金透明度低,最终导致捐款的人不多。 挂靠在新疆慈善总会下面,虽然基金有了合法身份,但俞皓楠却感到“有点不自由”。 因慈善总会大多选择影响比较大的救助对象,这让她感觉到有些需要帮助的人难以得到救助,“这与当初自己成立基金坚持自愿、自主的原则有点背离。”她埋怨道。 因为成本问题,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基金服务,只有公司一位员工在工作之余帮她一把,“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俞皓楠说。 虽然设立个人慈善基金不到一年,但遇到的问题让俞皓楠对个人做慈善有不少感悟。 “问题的真正所在,在于独立的民间慈善组织的缺失。”她说,政府与慈善组织应明确分工,完善社会救助和慈善体系,慈善事业应该是一种民间行为。在现行制度下,慈善机构被要求必须有业务主管单位,这对慈善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造成了损害,成为制约我国民间慈善机构发展的一个瓶颈。 “慈善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从设立基金起,俞皓楠就对国外的一些慈善政策很关注,她希望我国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采取措施,企业每年的收入中要拿出一定比例回馈社会,使慈善制度化。 对于未来,“运作两年后看情况,如果实在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做慈善,我会考虑注册一个公益组织。”她准备把这个组织定为“80后女孩民间基金”。了解到注册手续非常复杂,她说:“我觉得如果想好好做慈善,这是惟一可行的途径。我愿意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