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侨报》9月8日发表评论文章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精彩不打折,人文情愫更浓厚。相比于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可以说给了全球新的震撼。北京奥运会已收获了全世界的赞誉,其实并不需要锦上添花。只要以真、善、美的人文情愫,展示出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普世价值的尊崇,通过残奥运动让人们解开心理隔阂、缩短文化区间的意识形态偏见,就可以了。
文章摘录如下:北京残奥会9月6日晚盛大开幕。虽说时间只有2小时50分,但精彩不打折,人文情愫更浓厚。相比于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可以说给了全球新的震撼。
北京残奥会残奥史上规模最大,14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注册,运动员达3985名。11天、1307场比赛将决出472枚金牌,从规模上虽小于奥运会,但含金量并不逊色。
而出席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国际政要也有20多位,几乎与出席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持平。尤其是德国总统克勒的出席,被观察家们解读为“主动修复德中关系”的举措。而韩国总理韩升洙的评价更是一语中的——“北京残奥是残疾人实现梦想的舞台”。
北京残奥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相隔不到20天就将所有场馆进行人性化改造,彻底实现参赛“无障碍”,在历届残奥会中都是少见的。从北京的交通管制、单双号限行的举措看,北京给残奥会的规格也同奥运会一致。而且,残奥恰逢中国农历中秋节,北京秋高气爽,少了被人怀疑的气候和环境问题,让游客真正领略到了北京的美丽。 北京残奥还以中华文化的内蕴为主题。会徽的“天地人”形象,意蕴无限,以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为内核,象征“心智、身体、精神”和谐统一的理念。个中意味恰合易道文化中“天生万物,皆合大道”的思想,也合佛教“众生平等”的解读,也合基督教文化中“天下皆兄弟”和“博爱平等”的理念。因此,北京残奥的主题无疑为化解文明冲突、突破文化障碍做出了贡献,也是中国向世界宣示关怀弱势群体人权。
北京残奥开幕式分为三个部分:空间、时间和生命的旅行。在笔者看来,生命应是重刻画的主题。生命虽然短暂,但结合永恒的时空,诠释了有生命才有文明的道理。残疾人的肢体器官虽然存在瑕疵,但他们的精神和意志相较于我们健全人更为坚强。因此,在共同拥有的时空平台上,残疾人的生命火花要比健全人挥发得更为精彩夺目。开幕式想要表达的恰恰就是“歌唱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
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搏杀固然精彩,但更重要的还是体现生命的顽强和意志的不屈,因此,残奥会的基调是抒情、感动。开幕式上由320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和肢体语言演绎的《星星,你好》,就非常好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