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如何继承古代先贤的智慧,寻找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本领,让我们一起从先秦思想家的理论中探寻,或许会给我们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更多的启迪。
——编者按 自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我们的世界在创造了非凡生产力的同时,人类和自然界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中国改革开放30 年来,工业化的进程十分迅猛,但目前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历史是一面镜子,重新梳理古代思想家关于生态保护的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天人合一思想之渊源 上帝天命观是古代人类最早的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原始天命观的产生,表明古人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规律已有所认识。在远古人类的思维中,无论是天人关系还是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都基于一种和合的精神。 中国古代环保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渊源是自然崇拜。
黄河壶口瀑布
其实,早在人类的幼年时代——初民社会里,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开始产生了。由于当时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都相对比较低。人类在变化无常的大自然面前显得十分渺小。在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的基础上,人们创造了诸如上帝、天帝、祖先神及山川河海之神,他们那时对这些神灵进行战战兢兢的祭祀,他们时时占卜、问卦,对大自然顶礼膜拜,这些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天命观。虽然那时人们尚不敢说要与“天”、“帝”合一,但在人们眼里“天”、“帝”及诸神都是法力无边的,人类是他们的子民。因此可以说:上帝天命观是古代人类最早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山岳崇拜、太阳崇拜和图腾崇拜就是先民对大自然怀有崇拜和敬畏之心的表现。 有学者认为:“到西周时期,‘人’的观念逐渐得到强化。春秋时期,新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天命鬼神观念。子产的‘天道远,人道迩’,第一次明确划分了天道与人道,使人们对以后的天人关系的探讨有了思想基础。”(杨朝明的《孔子的智慧》) 原始天命观的产生,表明古人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规律已经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一种新的自然天道观开始诞生。虽然人们的观念一时还不可能与上帝天命观剥离,天及众神的威严仍然笼罩着芸芸众生,但这时人们已经开始了试图把握自身命运的尝试。因为,当人们有了“天道”观念时,就意味着它实际上已经开始与“人道”及人类思想行为相对应了。人们开始将天与人做出一定程度的概念区分,这就是人类思维进化和思想进步的表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的概念中神秘的色彩逐渐褪去,而它的自然色彩日益凸显。天人关系由原来的神或上帝与人的关系逐渐变成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但这种变化并没有导致自然和人类的截然对立,在上古人类的思维中,无论是天人关系还是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都基于一种和合的精神。这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直接影响了春秋末期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也间接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
老子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老子和庄子创立的道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其闪光点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但道家要求人们无所作为,消极地顺应自然。这种完全的自然主义立场,并非目前我们解决生态危机的选择。 老子《道德经》中所阐发的崇尚和顺应自然的思想,是古代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主张:道与天地万物并生而共存。王者,国之主也。他认为,人为万物之灵,王为万人之首。人因与物均有私情,故应取法地之至公的自然之德,地应取法天无不覆的无为之道,天应取法大道虚无清静真一体性。道本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在这里,他指出人应该效法天地之道,对万物“利而不害”,辅助万物成长,增进和维护自然的价值,而不应违背“道”的“自然而然”的特性。一切过度的事情都不能持久,人最终会受到惩罚。
庄子曾曰:“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庄子·齐物论》)他认为万物本是同一的,并无质的区别,所谓高低贵贱善恶等判断实际上都是人的主观“我见”,用这些“自我观之”的功利心态去改造自然就必然会造成对自然包括人自身的损害,而社会也就会分裂而变为不安宁。只有崇尚和顺应自然,才能达到“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的最高境界。 总之,老子和庄子创立的道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其闪光点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但道家要求人们无所作为,消极地顺应自然。这种完全的自然主义立场,并非目前我们解决生态危机的选择。
孔子“天地人”并生共存思想 儒家在提高人的地位的时候,号召人们不要漠视自然。儒家讲人类要“赞天地之化育”,要“与天地参”。它时时提醒人们,人类毕竟也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共处的时候,也应该同样意识到人要与天地“并存共荣”。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中更多地闪烁着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光辉。
孔子继承了《周易》的思想,尤其是其中关于“时”的观念与“天地人”并生共存的思想。 孔子在《易传》中关于天人关系的论断,是建立在对天与人概念进行区分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人类思维进步性的表现。《易传》所谓“天行”、“天道”等,指的就是自然之天,日月星辰,四时交替,终则有始,永无止息。孔子发挥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论语·阳货》)这是他和学生子路的杰出对话。孔子说:“我不想说话。”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那我们传述什么呢?”于是孔子就说:“天说了什么呢?但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 ”尽管此时在《易经》中还残留着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经过孔子的继承和发挥,其中的“天”已经基本脱离了人格神的意味。
在区分了“天”、“人”概念的基础上,孔子把“人”作为万物之灵长与“天”、“地”并列,称“三才”,组成宇宙的三大要素。他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周易·系辞下传》)他还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周易·说卦传》)另外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也记述了孔子对天、地、人的论述:“故明君不时不宿,不日不月,不卜不筮,而知吉与凶,顺于天地之道也,此谓《易》道。故《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要之以上下;又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帛书·要》) 在这里,孔子从《易》道讲到了天道、地道、人道,以及四季的变化规律。 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强调“天生万物,惟人为贵”。使人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人比西方更早地陷入了“人类中心主义 ”。因为儒家在提高人的地位的时候,号召人们不要漠视自然。儒家讲人类要“赞天地之化育”,要“与天地参”。它时时提醒人们,人类毕竟也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共处的时候,也应该同样意识到人要与天地“并存共荣”。
效法自然与“天人和谐”思想
孔子的思想虽然是人本的,但他并没有陷入人类中心论的泥淖之中。在孔子那里我们既可以看到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也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存在。可以说孔子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和对天人和谐的体悟都是很到位的。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周易·易传》)这段话表明孔子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它的规律是客观的,学《易》之人应当做到“乐天知命”,从而达到“不忧”之境界。在这里,天属于自然界,“乐天”就是要顺应自然;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知命”就是承认和顺应这一客观规律。 以此为基础,孔子还论证了“以人为本”和仁爱万物的关系。儒家强调生命的价值,他们把人作为与天、地齐并的万物之灵长与其他物群相区分。把生命的产生、孕育看作天地的大德。然而,孔子从来没有忘记的是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强调人的长远利益与大自然密不可分。人们爱护自然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因此,孔子的思想虽然是人本的,但他并没有陷入人类中心论的泥淖之中。在孔子那里我们既可以看到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也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存在。可以说孔子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和对天人和谐的体悟都是很到位的。 《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记载了孔子对大自然的任何生灵都是怜惜的一件事。孔子的一条看家狗死了,他要弟子子贡去埋葬,并感慨地说:国君所用的驾车的马死了,要用破旧的帏布裹起来埋掉。狗要用破旧的车篷盖包裹起来埋了。而我现在穷得连破旧的车篷都没有,你在埋的时候,就用张破席子把它裹起来吧,别使它的头直接埋在土里。这个故事说明:孔子对生命的爱是兼及万物的。 另外,儒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和人类需求的无限之间的矛盾。从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出发,儒家提出了“取物不尽物”的生态伦理道德,主张有限地利用自然资源,反对破坏性地开发生物资源。《论语》中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之语,是说孔子钓鱼时,不用大网横断流水来取鱼;他打猎时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但避免射归巢的鸟。因为用网打雨就会把大鱼小鱼一网打尽,如果射杀归巢的鸟,就会将鸟赶尽杀绝。这种生态节用观是为了大多数人的生存利益,反对毁灭野生资源。这体现了一种生态伦理思想和可持续利用的崇高思想。 孔子的“天人和谐”思想还反映在他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中。《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同孔子坐而论道的故事。孔子说:“由于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此而在我面前感到拘束,不敢说心里话。你们平时老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让你们去从政),你们将怎么办呢?” 子路不加思索地答到:“拥有一千辆兵车这样规模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入侵,国内又碰上灾荒。如果让我来治理,等到3年时间,可以使人人恢复勇气,并且懂得道理。”孔子对他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如果由我来治理,等到3年,可以使人人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只有等贤人君子来完成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不敢说我有什么本事,我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国君有祭祀的事情或者同外国诸侯盟会,我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曾皙弹瑟正近尾声,便锵地一声将瑟放下,站起来说:“我的志向和3位所讲的不同。”孔子说:“有何妨碍呢?也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暮春时节,春装已经穿定了,我约上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位小孩,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主张呀!”这是孔子和4个高足的对话纪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虽然一生为了他的政治理想四处奔波,但他十分欣赏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的内心深处是想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另外,孔子还经常以自然风光为例,抒发个人的理想和报负。如著名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这些都是孔子喜欢自然并从中体悟生命之道的真实写照。 孔子还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这代表了孔子的审美观。水的清澈象征人的智慧,山的安稳厚重与仁者的敦厚持重相似,正体现仁者的本质。孔子是智者,所以他喜爱水,孔子是仁者,所以他喜欢山。热爱山水,因为孕育山水的大自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自然生态保护者。
先秦哲人思想的当代启示 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卓越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人与自然的协调,是以人为主体的,要求人们自己去协调与自然界的关系,尽一切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损害。 综上所论: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卓越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一是崇尚和顺应自然的思想,对生养万物的大自然要存敬重之心,只有崇尚和顺应自然,才能达到“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的最高境界。二是倡导“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和合”是中国文化生命之所在,它是被普遍认同的一般的原则,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理论,即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自然离开了人也就失去了意义。要充分认识到人的活动会引起自然环境的变迁,自然的变迁将会对人类生存产生重大影响。三是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同进化的观点。人与自然的协调,是以人为主体的,要求人们自己去协调与自然界的关系,尽一切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损害,甚至应该创造性地发挥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作用。 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近年东西方的思想家和知识精英已经开始进行更深刻的反思。他们开始认识到了进化论的缺失及其背后“西方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寻找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地球生态恶化这个共同问题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东方,转向中国古代的思想家。1988年1月,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在法国巴黎开会,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面向21世纪”。瑞典物理学家阿尔文博士在此次大会上提出的一个结论被大会通过,成为大会的 16个决议中的一项,这个结论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当前,我们正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前行,生态危机正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面对危机,我们要从古代先贤那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寻找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本领。这就是先秦思想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作者简介】郭纹铭,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经济学硕士。2002年任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助理巡视员。2004年起任吉林省政府驻京办副主任、党组成员。现任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