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午,一位刚来不久的服务生端着托盘进跑菜间,一边拿起三碗套餐汤,一边不平地说:“没有点套餐,居然要求免费喝汤,真是贪小便宜。”一位男生听到赶紧说:“不要这么不平衡,我们枣子树不常常布施乞丐吗,只当布施了吧!”有了先前几次的教训,我马上加以阻止,但没有批评,因为她只是发泄一些不满情绪而已。心里还很不是滋味,从何时起,我们的服务生会这样对客人评头论足,言语的背后,完全没有恭敬之心,与我们下午念的:“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大相径庭,但问题一定还在我的身上。我在处理客人投诉时,尤其是一些超出常规的要求时,虽然脸面上还是保持礼貌,但内心不也是嘀嘀咕咕的吗?处理完投诉后,我不也会象发泄似自言自语一番,以为这样就可以将受到的“气”泄出去,其实“万法唯心造”,为了满足发泄的心态,这些现象只能有增无减。服务人员会不会也学着我的样子发泄似地唠叨两句,不经意中,传达了某些讯息传染给其它服务生,很容易因极少客人的一些“特殊要求”而令大家忘记了绝大多数客人对我们的支持和宽容。这样轻视客人的心态一定会体现在服务的细节中,比如不耐烦,习惯性的评论等等。
阿弥陀佛!到底错在我,我要首先端正对客人投诉的心态,不要将一些“特殊”要求定义为“非正常或是无理的”,我曾产生困惑:“满足一部分客人超过常规的要求,是否意味着对其它客人的不公平!”违背了所谓平等待客的原则,因而一度力拒了某些要求,心中也留下不必要的阴影,但念佛使我渐渐明白:“平等不意味着一刀切,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令客人都满意才是平等。正如有人喝半杯水能解渴,而有人喝一杯,甚至于二杯才能解渴,平等不是给同等量的水,而是令大家都解渴。”解开了这个心结,我能微笑地面对所有在我权限范围的要求,从而结了很多善缘。
集合时,我请大家今后每天要多传播客人对我们谅解的事例,还举了以前一个真实的案例:“以前,一位古北店的新生买单时将包间号买错,客人也误以为对方买过而走人,结果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查到定位电话,打给订位人,告诉他这个情况。没想到这位先生一点也不否认,并表示有空会送来。我的第一个担心放下了,可我担心他什么时间能送来。当快十点时,我正准备换衣服下班,服务生赶紧找我:‘吴小姐,有位先生找您!’我着摸这么晚会是谁,见了面他自称就是那位订包间的先生,我十分惊讶:‘您怎么这么快赶来了,实在太麻烦您了,我们工作的失误给您带来了这么大的不便!’他说:‘是啊,我本来洗好澡看电视,想想服务生工资不高,闯了这么大的祸,一定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我还是开车送来了!’我感动地不知说什么好,出于谢意主动为他打了折,但不足以表达感激之情!”说完后,我分明感受到每个服务人员的感动,大家从此学会了永远看对方的“好”,在我们的眼里,客人只有不同爱好上的差异,没有所谓的“好客人”和“无理取闹”客人之分。
果然,服务人员重新恢复了对客人的亲切态度。更奇怪的是,当我们端正了心态,准备满足各方面要求的时候,那些提特别离奇要求的现象反而明显下降。到底错在我,没有理解客人真正的用意,并不在于得到什么额外的东西,而是通过满足一些特殊要求获得足够的重视,当我们在每一个服务细节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时,他们得到了心灵的满足,反而很体量我们!感谢三宝的加持,使我摆脱很多困惑,带领大家一起广结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