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去除烦恼得无漏 |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去除烦恼得无漏
⊙佛心本怀浩瀚,一念太虚沙界,悲智法髓蕴育,滋润众生慧命。 各位,佛心本怀是浩瀚无穷无际,这是佛陀他的慈悲,他的心怀,他的智慧,所以他[一念太虚沙界],一念中能够包容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他用他的悲智蕴育、润泽众生的慧命,希望能够将他的智慧化为髓,这样来滋润众生的慧命。 各位菩萨,用心啊!我们一定要用心来体会佛陀这念悲心本怀,我们才能够体会到佛陀,他的智慧与宇宙天体之间的会合,我们众生才能够体会到佛那念的本觉。 所以,我们法要从何处找呢?日常生活中都不离法。在我们的内心本具佛性,我们若能用心去体会到这分的佛心本怀,那样浩瀚辽阔无边际,我们的心印他的心,同样的我们的心也能那么开阔。这心念打开了,这个[量]能够周遍沙界,这是我们也能够办到,不光是佛有而已。 我们要体会佛的悲智法髓在蕴育我们,我们的心与佛的心同等,我们才能接纳他这分的法髓来滋润我们。我们若不相信,我们的心永远就是与佛拉长了很长的距离。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与佛的心是这么契合、接近,这样我们才能接触到法髓的滋润,慧命才能成长。这必定我们人人要相信。 所以,我们之前一直说过,佛知、佛见,佛所启悟的智慧妙法,多数的人都只是差那么一点点,差没多少,差一点点而已。无论是舍利弗、辟支佛、新发意菩萨等等,一直一直在接近中,还是无法很彻底体会到。所以上面那段(经)文就说:[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这段(经)文,我们大家应该要更加清楚。这样一层一层、一段一段,一直在为我们比喻,三乘的圣人都还未达到与佛平等,何况是佛智与我们普通人的距离,所以我们还是要再努力。 下面这段(经)文就这样说:[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佛陀又再重新叫舍利弗,[舍利弗!要知道,无漏不思议]。无漏,什么是[无漏]? ⊙漏者:烦恼之异名。贪瞋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落流注而不止。 烦恼的异名叫做[漏]。烦恼就是让我们不断漏失掉,漏失了我们这念清净的本性,漏失了我们本来与佛同等的智慧,就是让我们有烦恼、无明,所以不断让我们漏失掉。 看看我们人生,不就是如此?出生之时开始,过去生中所带来习性,熏习我们本来原有清净的本性,在过去生中都已经受到熏习了,所以带着那个因、缘,被熏习的性又再来到这辈子。 但是,熏习之后这个性,在这个家庭的后天慢慢成长,再又熏习现在今生此世的习气。带着过去的习气,又熏习现在的,所以这个烦恼不断又再增加,我们清净的本性又覆盖了另外一分的无明。所以,本性清净,智慧是光明,受到这烦恼一层一层不断覆盖住,所以我们的智慧就在这被覆盖的当中,慢慢漏失掉了。 所以说,业,随着年岁增加业力。每天起心动念,坏的念头一直累积下来,你们想,这种的烦恼,不就是让我们所有的智慧在漏失吗?连我们这辈子的知识,这辈子的体力,都会随着年龄漏失,何况我们累生累世,无始劫以来,到底我们覆盖了多少的烦恼在心里? 因为烦恼无明,让我们漏失掉了很多的智慧光明,所以这个[漏],真的是我们慧命中最毒的东西。也就是贪、瞋、痴等等的烦恼,日夜都是在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根,这[六根门]这样漏出去。我们眼睛看到东西,开始就想要贪,这种无论是眼、耳、鼻、舌、身,所接触到外面这个六尘境,我们的[意]门,就是[识],眼识、耳识、意识等等,这个门就打开了,打开了这个门,我们的智慧就随这个门漏失掉。 因为,你增长一念之贪,就是消失了一念之智慧。所以,我们的智慧都是在这六根门这样漏落掉,漏掉了,所以[流注不止],这样一直漏、一直漏,每天就是智慧一直漏出去。 我们昨天不是说,菩萨[十地],从欢喜地一直到焰慧地,一直到法云地,是多么亮丽光明。我们若不发这样的心,不想要去这样实行,我们的智慧就无法发光、发亮。 再来,这个烦恼会令人漏落三恶道,这也叫做[漏]。 ⊙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 [漏]就是漏落,就堕落下去。这个烦恼会使我们的智慧一直漏掉,最后充满了烦恼,去造很多的恶业。所以,这么多的恶业,随我们的恶业到我们由不得自己的三恶道去,这叫做[漏]。 ⊙离烦恼之法云[无漏]。 离烦恼之法叫做[无漏]。我们若能赶紧将烦恼去除,这样才能叫做[无漏]。所以,要去除烦恼,还是要很用功。 [无漏不思议],真的是无漏不思议。我们要知道,佛陀的智慧不是普通人就能够了解,哪怕就是十地菩萨,还有微分的烦恼,所以还无法与佛这个心怀贴近起来,还是有一点距离,所以叫做[不思议]。 这[无漏]就是非常清净,这妙法,我们要修就是希望修到[无漏],智慧入我们的心来,都没有让它漏失掉;种种的微妙法要存在于心,没有漏掉。这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思议:超过寻思言语道故,微妙甚深自内修证,非诸世间语言所喻故。谓如来所有知见,万行圆成,诸法具足,声闻、缘觉、菩萨不能测其少分,是名不可思议。 这[不思议]意思就是超过寻思、言语之道,就是不思议。所以[六凡]绝对是无法体会到这[不思议]。佛陀所证,就是他觉悟的这个知见,对我们六道之凡夫,根本就差很多,那个距离很长。哪怕就是[四圣],在佛之前的三圣:声闻、缘觉、菩萨,这样用心共思量,大家集合起来去缜思之后,要用语言来说,表达,其实也还是很难。所以,这超过了[寻思],就是找,一直在找。 其实,你要到哪里找呢?[佛在灵山莫远求],不过,我们人人要回归自性,方法还是不清楚,只是向外在找,所以叫做超过寻思。找语言,从外面找很多语言,还是无法了解,所以[微妙],就是甚深。要内修,一定要内修,不是出去外面找。我们要人人内修,内修才能够把这些因全都了解,才能够证果位,结果。 [非诸世间语言所喻]。所以说这么久,要用什么法来比喻?很简单,不是只在外面找,最重要的,反观自性。佛陀他是反观自性,所以体会了宇宙万物之真理。也就是说,如来所有的知见,万行圆成。 [如来]就是释迦佛,从过去亲近无数百千万亿的诸佛,所有这么长久的时间不断不断去找,最终还是向内反观自性,所以内外都已经很圆满,所以叫做万行圆成,佛之知见全都完成了。[诸法具足],所有的法都具足了,像这样这么圆满的觉悟,声闻、缘觉、菩萨当然无法测其少分。 就如十地菩萨在法云地,还有那个[法云]的痕迹在。佛都没有了。佛陀的境界,连薄薄微微的云都已经晴朗了,这是佛陀的智慧,佛陀的知见。所以,甚深微妙法,这个妙法就是[第一最胜之法不可思议],这是佛的智慧,叫做[微妙法]。 ⊙甚深微妙法:第一最胜之法不可思议,曰微妙法;以斯妙法济群生。 他的智慧,他对宇宙天地万物所有的法都已经完成、具足,所以能够称为[微妙],这个法已经是甚深微妙。所以他用此妙法来济群生,用他的智慧,用他的心思,要来普济给众生。你们想,这种这么甚深微妙法,要来普济给众生,众生能够了解吗?确实,佛陀的法,在我们一般的众生是真正难思议。 所以这段(经)文,向舍利弗说:[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因为佛已经完成了,具足之法,[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唯我知是相],这[相],之前我们说[十如],他都完全透彻了解了。[十方佛亦然],唯有十方的佛也都能了解。 因为佛心本怀浩瀚,一念中能够包含虚空沙界,这是佛的本怀。将这开阔的心胸要让大家知道——同样你们的心胸也有这么开阔。所以我们要入此门,佛已经开了这个本怀,开这个一乘实相,本怀,藏于他的内心,这念心开启,要让大家用心入。所以大家要用心,不要只向外面找,很重要的是反观自性,看我们的心是否有那么开阔。人人要时时多用心。 所以,前面我们都一直说过了,佛陀一直向我们大家警惕,也鼓励我们,大家还是要精进,哪怕智慧就如舍利弗、辟支佛、如菩萨,这样集中过来的智慧,要再了解佛,还是知少分而已,连少分可能也还未接近。这就是在鼓励我们,就如舍利弗都还没有办法了,如辟支佛,如新发意菩萨,所以我们不要这样就退道心。要知道,佛性人人本具,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必能接近与佛同等的,那个觉悟的佛性,所以不要放弃。这也是在鼓励我们。 所以,接着这段(经)文说:[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前面说[不退诸菩萨],数量很多,大家共聚一心来思考,来追求佛的知、见,还是无法知道。 何谓[不退菩萨]?不退菩萨,那就是到十地。菩萨有十地,十地进修菩萨,还无法了解佛的智慧。 ⊙不退诸菩萨:十地进修菩萨,亦难测知佛智,如证十地不退等,仍存少分有漏未尽故,亦复不能知。 就是说,从初地一直到十地不退等等,这些菩萨,因为还存有一点点,少分有漏未尽,还有一点点尚未很透彻。 ⊙菩萨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十地],第一地叫做[欢喜地]。我们要发心、立愿,我们听闻佛法之后,从内心起了欢喜心,内心欢喜才能发心。我们要藉福修福,要再与人人结好缘、种好因。所以,这辈子要赶紧了解因、缘、果、报,这个法让我们在四圣六凡中,能够自身谨慎守好这念心,不要再堕落六凡,我们应该向四圣看齐。 接下来,就是[离垢地]。离垢。凡夫就是反反复覆,[发心容易,恒心难]。凡夫就是一念无明,烦恼覆蔽于我们的心,所以因为这个烦恼的习气,让我们一欢喜,知道要做善事,把握善的因缘,但是容易发心起来,却也容易被外面的境界又摇动了道心,菩萨道就没有再向前前进。这就是心还有垢秽,还有烦恼。 离垢地,就是我们要常常警惕,我们在做好事时,甘愿付出,外面的人、事、物、是非等等,我们自己要常常提高警觉,不要受到人我是非扰乱了我们行菩萨道。隔离了人我是非,所以叫做[离垢地]。 第三,就是[发光地]。我们无明遮盖了我们的心,只要我们将这个无明隔离掉,心清净,自然就智慧能够启发起来,这叫做[发光地]。从外面的境界,回光返照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要依法为师,外面的境界无论是有为、无为,无为就是天然的境界,有为是人与人所造作的境界,无论是有为法、无为法,来到我们这个地方,我们能够将它隔离掉,自然我们的智慧、慧命就不断成长。 人我是非分得很清楚,道心坚固,我们能够分别是非,这叫做[发光地]。心地没有黑暗掉,没有受无明影响到我们,所以叫做[发光地]。 再来,叫做[焰慧地]。除了发光以外,它又更光明。发现前面的道路,我们能够向前前进,原来这条道路是这么康庄,原来发菩萨心是这么多人能够同时响应。我们能够更多无量无数的好事,或者是真正的善法,向前直前,身心光明,这叫做[焰慧地]。就是这个光明不只是自照,还能照人;我们自己的内心很清楚,我们还能开导别人,就如灯光向内自照,还能向外照耀,这叫做[焰慧地]。 [难胜地],那就是难行能行。要当菩萨没那么容易,我们要克服很多的困难,使命必达。外面有什么样的困难,恶劣的境界,我们用坚定的心与它拉拔,用多一点力就拉赢了,所以这叫做[难胜地]。克服困难,我们已经是胜利了,这就是修行,还是一样要有这样的心。 《四十二章经》云,修行就如穿战甲要上战场般,我们的心念与那个魔念、邪思,我们要常常如在作战一般。所以佛陀要成佛之前,他就要克服魔军,降伏魔军,也是同样的意思。所以[难胜地],就是克服一切的困难,难行能行。 接下来,第六就是[现前地]。我们若克服过后,困难过去就是平坦的道路了。再来叫做[远行地]。这个路若是平坦,我们就要加紧脚步向前走,方向对准,我们就要勤精进,在走路的过程中不受周围的风光诱引。所以不能懈怠,心要不动,向前前进,道心不动摇。再困难还是同样要克服,不受摇动。 再来,第九就是[善慧地]了。福与慧要双修。善就是福,为善要殷勤,就是造福人群。慧,就是智慧,菩萨要到达了福慧两具,所以叫做[善慧地]。 再来就是[法云地]。[法云地]就是已经到达了周围境界无碍。有时候,走在云中并没有障碍,不过,刚才说过,登十地的菩萨还带有少分的无明,因为还有一点点,就如云遮住时,虽然你走近是没有障碍,但是看过去,还是无法看到云后面的天空到底是什么颜色;是蓝色?或是灰色的?或者是……等等。所以,[少分]就是还有一点点,因此说[登十地菩萨,尚带少分有漏思惑]。 ⊙登十地菩萨,尚带少分有漏思惑。 还有一点点有漏的思惑。我们有见思惑,菩萨一切都已经克服了,只是还有一点点,在观念中等等的思考,他还有一点点未透彻。所以,这就是不退菩萨,其数如恒沙,是很多,这样[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意思就是还有一点点尚未透彻。 所以说起来,在这[四圣]菩萨地中,要到佛的境界,还是有一点点的思惑。所以我们要好好用心、发心,[菩萨十地]也要好好来思考。既然是发心了,我们要向前前进,克服了种种的困难,现前的菩提大道,我们能够安心向前走,心不要受境界摇动,这样福慧双修。这个境界,虽然到达[法云地],还有一点点云雾在,但是我们就知道已经慢慢接近了。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 [菩萨]二字,其实要叫做[菩提萨埵],这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做[觉有情]。已经觉悟的有情,也就是觉悟的众生。[有情]就是众生,[觉]是有别于一般的众生,所以华言叫做[觉有情]。就是说,觉悟一切大有情的众生。 人间确实是苦,在苦、空、无常中,我们的心念一偏差,那就是因缘果报。这些事情全都知道了,要赶紧修行,谨慎于我们在人群中的因缘果报,把握当下,赶紧向佛的觉道精进。这就是觉悟一切大有情。[大有情]就是觉悟后发大心之人。 菩萨是以六度为乘。六度就是六种的方法要来度众生,这叫做大乘,度众生的大乘法。大乘法不能于六度中缺一法,所以要六度具足,合起来就是一大乘法。这大乘法就是要[运载群生到彼岸],从这里将他运到彼岸。彼岸就是清净,彼岸就是解脱。这就是佛菩萨来人间最重要的一大事,就是为了要度众生。 我们既然有此因缘,有佛、菩萨在人间,我们要赶紧坚定信力来学。佛也是从人成佛,菩萨成为菩萨也是从人开始做,所以我们要坚定信力。 我们上次说过,坚固的力量,那就是根要深、要阔、要长。我们的信根若没有伸长、扎深,这棵树长不大。若是大树的根不长、不深,一阵风来就倒了。所以种树,树根要长,就是要在大自然的境界中来磨练,经得起大风,经得起大雨,以大风为助缘,以大雨来成长根基,以太阳的燠热来健全,健壮它的树根与树身。 就如我们发心要行菩萨道,我们要经得起在群众中、人事物中来磨练我们,我们才能[经一事,长一智]。我们的慧命真正要增长,必定要在人群中。受了什么样的磨练,信根还能坚固,愈是磨练,他的信根愈伸长、愈深。这应该是我们学佛者要有这样的精神。 ⊙信力坚固者,信根增长,破诸邪信。信正道,不为偏小所动,故名信力。学道之人,非有信力,不能精进。 所以,信根能[破诸邪信]。只要我们有正信、正思、正念等等,自然在人群中不受扰乱。人群中有很多的偏邪、迷信会来扰乱人心,我们绝对不可迷信,也不要有邪信,必定要有正道的信仰,[不为偏小所度]。[偏]与[小],[偏]就是于正法中已经偏了,[差之毫厘,失于千里],看起来好像很精进,却是已经偏了,那就容易入邪道。 就如释迦佛的僧团中有提婆达多,在俗家是释迦佛的亲族、堂弟,出家也是在僧团中。他从佛求法,只是一念偏差,就是骄傲、狂妄,自己以为我已经听懂了,佛既然能受这么多人的恭敬、尊重、供养,我也没差多少。所以开始他一念偏差,脱离了佛陀的僧团,自己再去成立僧团,非常骄傲、贡高自大等等。 在佛典故事中,很多讲到提婆达多毁谤佛法,提婆达多破坏僧团,提婆达多迫害佛陀等等。这只是一念稍微偏了,那就是[差毫厘,失千里],或者是邪见一产生,差一点就将佛法的道理完全破坏掉。 所以我们要很谨慎,信,要正信,不只是正信,要有坚定的力量,所以说[信力坚固]。我们若要真正体会佛法,就是要发大心、立大愿,行菩萨道,甚至还要[信力坚固]。 ⊙信力坚固者:如树之根不能拔者云[坚],从他物不变原态者云[固];谓心念之不变不动名[坚固]。 刚才说过,如同树根一样,我们若扎下去就是不可拔。树根若深,若伸得长,想要把这棵树拔起来,那就很为难了。这样叫做[坚]。从他物不变原态者,叫做[固]。[固]就是不可能改变的体形。不可能改变,世间有什么不可能改变呢?那就是真空、妙有。我们若能信根非常坚固,无法影响,也无法改变,所以这叫做[坚固]。 世间万物,唯有我们的心念不变。唯有心念。你的心若信得很坚固,没有人能影响你,这叫做[真空]。看不到,在你的心里,无形的东西就是无法改变,也无法影响,除非自己的心不坚固,信不正确。除非是自己,这就是一个心念,我们的心念不动,不动名为[坚固],这叫做信念坚固。 也是从心、发心要行菩萨道,要真学佛者,这样信心坚固之人,才能了解诸佛甚深、无量甚深之妙法。信心坚固,自己能了解,还能与大家分享。 佛陀的时代,在舍卫国给树祇孤独园,有一日,有弟子来到佛的面前向佛这样说:[佛陀,现在在讲堂上,有一位比丘叫做毗舍佉,毗舍佉比丘在集众,向大家说话。他将佛陀的教法重新再叙述,将佛陀的心意再与大家分享,大家听了很欢喜。] 佛陀听到很欢喜,就说:[很好,毗舍佉,你要继续这样说法,而且是要无所求,就是说不为利养,不为利益、名来说法。你要用你刚才所说的,听法之后的欢喜与大家分享。该与大家分享时,要用心分享。而平时就不可有那种贡高骄傲,以为你是一位能说法者。能与大家分享,不可贡高起来了。] 佛陀对毗舍佉如此叮咛。我在想,应该就是因为前面有提婆达多,他了解佛陀的法,听到的法都听进去,但是一念偏差,贡高骄傲,所以又去发挥他另外那种不正确的恶心、恶念生起。所以佛陀的慈悲,听到弟子能这样圆融叙述佛所说的法,用欢喜心与大家分享,佛陀是很欢喜。但是,还是叮咛他,不要以为自己是能说法的人,发生了贡高骄傲心。 所以,我们人人要学毗舍佉一样,我们若是听进去,要有坚固的信心,要能体会,要能用欢喜心与大家分享,助长自己的记忆,也助长人人的体会。这是很好的事情。所以我们必定要发心,发菩萨心,我们信力要坚固,时时要多用心。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