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七)~A 一、弊宿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七)~A 一、弊宿经

 

  (卷七)

  一、弊宿经

  讲说地点:拘萨罗国的斯波醯婆罗门村

  参加人员:五百比丘

  主讲人员:童女迦叶(实为鸠摩罗迦叶童子)

  经中大意:叙述迦叶童子对于弊宿婆罗门的恶见邪说所进行的驳斥。驳斥方法为举出十二种譬喻。其譬喻的种类如下:1.日月之喻;2.盗贼之喻;3.坠入深厕之喻;4.盲目者之喻;5.天眼之喻;6.事大梵志之喻;7.称铁之喻;8.贝声之喻;9.智愚二友之喻;10.二队商主之喻;11.养猪豚之喻;12.妊妇自杀之喻;13.戏丸(骰)之喻。弊宿婆罗门闻后,即皈依佛法,而为优婆塞。故事譬喻生动形象,情节层层演递,引人入胜。

  首先我们要对这则故事的主人翁的性别问题需要搞清楚。该经的第一句话是:“尔时,童女迦叶与五百比丘游行拘萨罗国,渐诣斯波醯婆罗门村”。经中所指的“童女迦叶”是谁呢?但在《中阿含经》中对此表述为“鸠摩罗迦叶”,“鸠摩罗”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童子”;其二,在《僧祇律》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王舍城中有姊妹二人妊身未产,信佛出家,诸比丘尼见其腹相便驱出。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在家妊身者无罪。此比丘尼后生男儿字童子迦叶,年至八岁。出家修道,成阿罗汉。”其三,在《五分律》中说:“童子迦叶,不满二十受具足戒。比丘生疑,佛言今听数胎中岁足为二十,若犹不满,又听以闰月足。”其四,自有比丘尼僧团建立以后,在一般情况下,都与比丘僧团分开而住,比丘与比丘尼都会分立而行。而此处却表述为“童女迦叶与五百比丘游行”,于理不通;再则,依经文所言,此迦叶则为五百比丘上首,若此迦叶为比丘尼,于理与法皆不通。故此我们可以判断,这里的迦叶,盖指童子迦叶(即鸠摩罗迦叶)无疑。

  其次我们还要搞清楚一件事,鸠摩罗迦叶说此经时,佛陀已经灭度。那么距佛陀灭度有多久呢?经中只是说“灭度未久”。但是按照经中所表达的义理及文字风格来看,与释迦佛亲口宣说十分类似。

  再次,我们从经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国王是波斯匿(“波斯匿王别封此村与婆罗门弊宿”)。此时的波斯匿王是否还活着呢?不大可能,因为此时的波斯匿王可能早已去世。经中记载波斯匿王曾活80岁,后来他的儿子毗琉璃王篡位,他在逃难途中被饿死。也就是说,波斯匿王早于世尊而离世。可能是出于先王所封,后来继位的毗琉璃没有废除封地。

  最后,从经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通过这位弊宿的顽固愚劣的言辞,我们可知悉当时印度各种外道的思想根深蒂固,也就是对“无有他世,亦无更生,无善恶报”这种异见的顽固程度。随着佛陀的灭度,印度各种外道歪理邪说又重新抬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把矛头指向了主张善恶有报、种姓平等的佛教。因此可以这么说,童子迦叶的这场辩论,对于再次树立佛教的威信以及巩固佛教的领导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将从童子迦叶所列举的十三个譬喻,来分别阐述童子迦叶的佛教观点。

  正方(弊宿婆罗门):无有他世,亦无更生,无善恶报。

  反方(童子迦叶):实有他世,亦有更生,亦有善恶报。

  (一)日月之喻

  这次辩论的挑战者,是弊宿婆罗门。他见到大家都去礼拜迦叶,心里很不高兴。于是他就率先发难:“现在我的论点就是:并没有他世,也没有更生(轮回),更没有罪福的报应。你的论点如何呢?”

  这位迦叶回答得很是巧妙,他对弊宿说:“我现在来问你,你就随意回答我。现在我们都可以看见天空的太阳和月亮。那么你说,天空的日月,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呢,还是属于其他世界的呢?它们是属于天的呢,还是属于我们人的呢?”

  弊宿婆罗门回答说:“日月是其他世界的,并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它们只属于天,并不属于人。”

  见弊宿如此回答,迦叶便说:“通过你的回答,我们就可以知道,必定有他世间,也必定有轮回,更有善恶果报的。”在这里,迦叶运用的是逻辑推理。

  第一个回合,反方获得胜利。

  (二)盗贼之喻

  但是这个日月之譬,并不能使婆罗门信服,顽固地坚持了他的见解。他的观点是,既然说有“他世”,但是以他的个人经历来看,并非如此。为了证明他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他也列举了一例:他有个亲戚一辈子坏事做绝,“十恶亦备”,按照佛教的观点,行十恶者死后堕大地狱。于是他就对他的亲戚说:“若审有地狱者,汝当还来,语我使知,然后当信。”就是说假如你死后深堕地狱,那么你就回来跟我说一声,这样我就知道世间还真的有地狱。可是他这位亲戚死后很久,至今也没有来通告一声,说明地狱是不存在的,也没有所谓的后世之说。

  针对婆罗门的观点,迦叶又作了一个譬喻。他说有一位江洋大盗,做了很多坏事。后来被官差捉住了,遣送到县官那里。经过审讯之后,盗贼被判处刑罚。这时,那个盗贼就好言好语对狱卒说:“麻烦您行行好帮帮忙,您先把我放回去,让我去看看各位亲朋故友,并和他们一一辞别行,我会回来服刑的。婆罗门,你说这时候狱卒会放盗贼回去吗?”

  婆罗门听后,老实回答说:“那是不可能的!”

  迦叶听后接着说:“盗贼犯法,到了狱卒那里尚且不会放人,而你的亲戚具备十恶,死后堕入地狱。这些地狱的鬼卒,比人世间的狱卒要凶恶百倍,你想想看,这些鬼卒会放你的亲戚回来,把地狱里面的情况向你通报吗?”

  很显然,第二个回合,反方获得了胜利。

  (三)深厕之喻

  和上面一样,这位婆罗门对于是否有来世的问题仍持否定态度。他说:“汝虽引喻,谓有他世,我犹言无。”他所举的例子是,他有一个亲戚,做了很多好事,可谓十善兼备。如果按照佛教的观点,死后升天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和前面的一个行了十恶的亲戚一样,这个婆罗门就在这个亲戚临死之前,就对他说:你生到天上以后,麻烦你有空下来一趟,告诉我你的去处,以及天上是如何地快乐。可是到现在,这位亲戚连一个托梦都没有,可见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生死轮回的问题了。

  迦叶听了以后,就开始问他一件事:假如现在有一个人不小心掉进了厕所,浑身上下搞得不成样子,奇臭无比。后来国王发现了,命人将他给救了上来,用水冲洗干净,并且还用香汤给他沐浴,将各种香料涂在他的身上,把他身上的恶臭驱除干净,穿上一身漂亮的衣裳。国王对他格外关照,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工作,让他好吃好喝,从此衣食无忧。婆罗门,你说说看,这个人从此以后,还愿意重新掉进茅坑里去吗?

  婆罗门一听,连连摇头,说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去犯这样的错误了。

  迦叶听后,就紧接着说:人生天以后,和上面所讲的例子是一个道理。我们所居住的世间,可谓臭秽不净。而天上离我们地面有多高呢?大约几百由旬吧(一由旬大约为四十华里)。可是远在天上,尚且还能闻到人间的余臭。婆罗门,你想想看,你那位亲戚,一旦生到天上,必然过着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活,他还会下来,到我们这个如同厕所一样的人间来吗?

  婆罗门一听,半天没有言语。但是他心里还是不满意的。他嘴上还是说,你这样比喻,我虽然表示认同,但心里还是认为没有什么轮回之说的。

  (四)盲者之喻

  这位婆罗门很是顽固,他还是不满意迦叶尊者所言说的道理。他接着说:“我还有一位亲戚,前段时间患病去世了。他生前勤修五戒。按照佛教僧人的说法,勤修五戒,死后可以生到忉利天上。能够生上忉利天的,都具备一定的定力。在我的亲戚临终之前,我就对他说“假如你真的生到了忉利天上,那么届时请你来到人间来,对我说一声。可是到现在他也没有来跟我说啊。”

  迦叶说,婆罗门,你可能还有所不知,忉利天的一天一夜,就相当于我们人间的一百年。就算你的亲戚真的生到忉利天上,那么不说别的,他生到忉利天上以后,在那里随便呆上个两三天功夫,也不算过份吧。当他把天上的事情都安顿好以后,再来人间向你说明,那么已是人间三四百年以后的事情。到那时,你还活着吗?

  婆罗门一听,顿时傻了眼。他急忙说:“三四百以后,我连骨灰恐怕都影子都找不着了,更谈不上相见了。”但是这位婆罗门对迦叶的话还是不予认可。他说:“你所说的忉利天的寿命,动辄千万岁,你凭什么这样说?”

  迦叶说:“我现在再作一个譬喻给你听。譬如现在有一个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的人,他从来没有见到青、黄、赤、白等五色,他也从来没有见过我们世间的一切东西。假如现在有人问他:青色是什么青色啊?他肯定答不出来,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青色的啊!同样的道理,这位盲人却不能因为没有见过什么是青色,而否定青色的存在。”

 
 
 
前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七)~B 昼梦之喻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七)~C 担麻之喻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八)~A 一、散陀那经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八)~B 何谓垢秽?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八)~C 善净之法

 

后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六)~C 二、转轮圣王修行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六)~B 佛陀的宇宙观以及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六)~A 一、小缘经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五)~F 关于七定具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五)~E 什么叫授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