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益西彭措堪布:中观四百论讲记(十三) |
 
益西彭措堪布:中观四百论讲记(十三)
接下来从总和别这两方面来断除对所依暇满身的耽著。 丁二、于所依暇满身离耽著边之理分二:一、总思有漏皆苦之自性;二、别思有漏苦之三相。 戊一、总思有漏皆苦之自性分三:一、略明身为苦源;二、广说其性;三、思惟因果缘三法而摄义。 己一、略明身为苦源分二:一、明身为苦性;二、明身非乐性。 “明”,就是说明,并让大家明了。 庚一、明身为苦性 设问:既然这个身体应该被保护,那么应该想方设法好好地保养它、爱护它,给它好吃的,给它好穿的。 答: 人苦从身生,安乐由他起, 身是众苦器,汝何重此身。 颂文直解 虽然如是于身断除了损坏边,但也不应太过耽著。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所有饥渴等痛苦,都从这个身体中产生,而所有安乐,都来自于饮食等的外缘。所以身体是装满了众苦的容器。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那么爱重身体呢?因此,应当思维身为苦的来源,而断除对它的耽著。 释义 人苦从身生,安乐由他起 人的身体中无论多小的痛苦,比如饥饿、口渴,都是因为这个身体,而不是其他原因产生的。而人身中无论多小的安乐,都是从外境,而不是从这个身体而产生的。 身是众苦器 那么怎么理解“身是众苦器”这句话呢?就是说,身体本来就是一个装满了各种苦的容器,世间有所谓的“百宝箱”的说法,那么身体其实就是一个“百苦箱”。身体里面的苦,应有尽有,比如从性质上分就有三苦,在人道中就有八苦,细分的更加有一百一十种苦之多。所以说身体就像黄连一样,一直在源源不断地产生着苦。这根本不像极乐世界的光明身,极乐世界的光明身全都是无漏的安乐。不学佛法的话,人确实是很麻木的。大家想想:生的苦,是依靠什么而产生的?老的苦、病的苦、死的苦,都是依靠什么而产生的?这些是人间最大的苦,都是依靠这个作为众苦器的身体而产生的。所以,一定要相信、一定要接受、一定要这样想,不能贪爱它、爱护它、保养它、耽著它。把这个众苦器,反而当成乐的来源,是完全颠倒了。 汝何重此身 因此就自然得出了结论:你为什么还那么看重这个身体呢?天天都是为了这个身体的吃、穿、住在忙碌,而且所作所行大多数是恶业。所以一个相信因果、有理智的人,就不应该再看重、爱护这个身体。前面说过,这个肉身如同怨敌一样,对怨敌你会看重吗?爱护吗?为什么对于这个和怨敌一样带来痛苦的身体,你会看重它、贪爱它、看护它、养护它呢?这是根本没有道理的。因为世间人的颠倒很严重,所以圣天菩萨也就很不客气,直接地问大家:“汝何重此身”。 所以这个偈颂的加持力很大。大家平时应该不断地提醒自己:身体就是自己的冤家对头,不应该再幻想能从身体中获得快乐;同时为了利用它去积资净障,所以应该合理地照顾身体。这才是对待身体的正确态度。 《四百论广释》中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一男子驾着马车,进入到一片森林,他遇到了一个食肉罗刹女幻化出来的美女。美女没有马车,于是男子让她坐上了自己的车。很快,他面前出现了一个长相丑陋的食肉罗刹女,男子赶紧用利剑将她劈为两半。罗刹女不但没被劈死,反而还变成了两个。于是他赶紧又将这两个都劈为两半,这下罗刹女又变成了四个。就这样,男子越砍,罗刹女反而越多。这时,从上空传来了一位天神的声音:你应该将坐在你车上的那位女人杀掉,这样所有的食肉罗刹女就都会被杀死了。他按计行事,果然罗刹女都消失了。 这个幻化出来的美女,就像是世间人有漏的业报身体。美女是假相,她的实质是食肉罗刹女,这就像身体的乐是假相,实质是苦器。那位男子被假的美女迷住,没有看到真的罗刹女,这就像世间人只耽著于身上虚幻的乐,而忽略了身上真实的苦。这些丑陋的罗刹女,不但杀不死,而且会不断地增长,比喻身体中的老病等苦,无法克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还会越来越多。杀死了美女,丑陋的罗刹女立刻就消失了,说明只要看破身体中虚妄的乐,并且截断结蕴相续,就能消除由身体带来的无量痛苦。 那么,按第一品所讲的无常,和这里第二品所讲的身体的痛苦,来如理地思维,就能消除对身体的所有贪执。所以应该精进努力,获得证悟,使将来不再继续轮转,这样当业报有漏身没有了的时候,痛苦自然也就消失了。 下面看身非乐性。在接下来的四个偈颂中,圣天菩萨遣除了身是乐性的错误见解,这样就进一步说明了身是苦器的本质。 庚二、明身非乐性 凡夫的有漏身体中是没有乐的,想要从身体中找到快乐,就像希望从黄连中炼出糖来、从牛粪中找出黄金来一样,这都是不可能的。 这一科的四个偈颂,层层递进地揭示了身非乐性的真相。第一颂,承接了前一颂的“安乐由他起”,说明身体中乐少苦多;第二颂进一步说明,即使这非常稀少的安乐,也很难获得;第三颂说明应面对实际,畏惧肉体身上的痛苦;第四颂说明身体的享乐,反而助长了痛苦。 下面圣天菩萨首先引导大家认识到身体中苦多乐少的真相。 凡夫因为颠倒的习气特别重,把苦当成乐,认为身体里充满了快乐的因素,所以一下子接受不了甚深佛法的意义,因此还会有下面这样的提问。 设问:即使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才产生痛苦,人们依然能够找到补救的方法。种种美好的东西,比如美食、衣服、家具、住宅、汽车等等,不但能减轻身体的痛苦,它们也是能产生巨大快乐的因素。所以痛苦稀少、快乐众多的缘故,不应该对于痛苦一向恐惧。 答: 若人所生乐,不能大于苦, 如是极大苦,宁犹思惟小。 颂文直解 如果善加观察,因为乐是依靠外缘而得到的,而苦是身体本具的,所以人们得到的乐非常小,而苦却非常大。那么对于生老病死等这些身体自性具有的,同时又是极大、难忍的痛苦,难道还应想成很小吗? 释义 身上的苦,既强烈,数量又多,但是相比之下,快乐的程度却很轻,数量又很少。这是世间共称的。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就很说明问题。从前有个叫天授的人,舒舒服服地躺在柔软的垫子上,看着美景、听着音乐、吃着美食,他沉浸在色声香味触五欲的享受之中。这时蜜蜂飞来叮他,他马上就生起嗔心,开始痛苦难受起来,五欲的乐趣就被忽略了。像这种让他难受的因素还很多,像苍蝇、老鼠等等,或者听到一些坏消息,都能让他马上就失去快乐。同样地,人能享受的最大快乐,敌不过丧子等痛苦的十六分之一。正因为贪爱,所以痛苦给人的是刻骨铭心的感受。所以,当强烈的痛苦压过快乐时,快乐就无法持续了。如果力量很强的快乐真的存在的话,痛苦又怎么能够压服它呢?弱小的力量是无法胜过强大力量的。因此,承许身体中快乐极大、痛苦稀少,是完全错误的。 人们经常抱怨说,我对他的一百次好,他都没记得,仅仅的一次不好,他就一直记在心上了。这就是痛苦的感受比快乐要深刻得多而导致的。 总之,由于身体本来是苦,快乐只能由外部的因缘造成,但是外部快乐的因缘,又远远少于痛苦的因缘,所以应该正确的认识到,世间人们所感受到的乐,是远远小于苦的。众生实际上是沉溺在苦海中,只是妄认为身上有快乐而已。 下面圣天菩萨进一步引导,快乐不但比痛苦少,其实还追求不到。 世人皆趋乐,乐者实难得, 故于此众生,众苦如随逐。 颂文直解 因此,世间人们都一心想要快乐,对快乐非常耽著,然而,得到了快乐的人却很少,所以对于自性即是坏灭的众生而言,身体自性的苦,必然像影子一样,随逐着众生。 释义 因为这个有漏业报身上的乐很微弱、又很稀少,苦就很容易胜过了乐。所以圣天菩萨说:“世人皆趋乐,乐者实难得。”一个寻求快乐、厌离痛苦的人,必定想要逃离痛苦。但是在一个自性即是痛苦的身体上,快乐是任何人都寻求不到的。而且一个人越追求快乐,快乐就离他越远,他越会感受到苦,因为对快乐的欲望心,使他积累了很多痛苦的因素。因此,具有快乐的人非常少,所以圣天菩萨说:“故于此众生,众苦如随逐。”虽然人们试图逃离痛苦,痛苦却像影子一样,紧追不舍。因为痛苦就是身体的自性,自性又怎么可能舍弃得掉呢? 《四百论广释》中说了这么一个公案:一个人被一头发狂的大象追逐,他没有铁钩,制服不了大象,于是他找到了一口井,躲到了井里面。他想这样总算是安全了,但那头大象仍然在外面等着他。 世间的苦,就像是这头发狂的大象;这个人没有制服大象的铁钩,表示世间人没有对治苦的方便;他躲到一口井里,表示世间人得到了有漏安乐;这个人觉得安全了,表示世间人因为愚痴,而以为有漏安乐是永久的,不会再失去;但是他不可能一直躲在井里,表示世间人的有漏安乐不可能长久;大象一直在外面等候着他,表示世间的痛苦一直包围着世间人,从没有消失过。 下面圣天菩萨引导大家认识到,在业报身中追求快乐是明显错误的。 如欲能得苦,乐岂能如欲, 汝何重稀者,多者何不畏。 颂文直解 因此众人的苦,能够轻而易举地如欲获得,而乐则与此相反,怎么可能随心所欲地获得呢?因此,你为什么要对于身体中极为稀少的快乐,一直耽著并爱重,而为什么对于身体中自性具有的众多苦,却不生畏惧呢?这是非常颠倒的想法,这样是根本没有办法离苦得乐的。 释义 从前面的偈颂可以知道,痛苦总是在世间人身边,即使不在身边,也可以不费力气轻易得到。然而要得到快乐,却是那么地难,因为对于一个自性即是苦的身体来说,快乐是极为稀少的,就像炎热夏天里的一股凉风那样地罕见。世间人们对于身体中恒时存在的苦并不害怕,而且为了追求那么一点快乐,总是不惜去做杀盗YIN妄等等会带来痛苦的恶行。圣天菩萨为了帮助世间人去掉这种邪见和恶行,于是说了:“汝何重稀者,多者何不畏。” 每个人都可以对照一下自己这辈子的经历,看看你付出的努力有多少,得到的快乐又有多少,就可以明白苦多乐少的这个事实。 快乐并不是想要就能得到的,因为快乐被别的因缘控制,所以不可能如欲获得,而人们对这个快乐却很重视。那么痛苦呢,它不需要受其他的因缘控制,完全受它自己的因缘控制,因此很容易得到,但是愚痴的人们,却并不对它畏惧。快乐因为稀少,又是人们所希求的,所以人们拼命去追求它。那么对于那么多的痛苦,又为什么不害怕呢? 月称菩萨说到:比如有人挖了一个洞,去偷国王宝库里的珍宝。但是因为宝库戒备森严,不但珍宝没得到,反而还受到了严厉的惩罚,遭受难忍之苦。 这里国王的宝库,比喻快乐并不属于自身;有人去偷宝,比喻世人想把不属于自身的快乐占为己有;挖洞比喻追求快乐非常辛苦;宝库戒备森严比喻要获得快乐非常危险,要付出很大代价;最后没得到珍宝,反而还受到严厉的惩罚,比喻世人追求快乐最后都会失败,并且会以此带来更多的痛苦。 下面圣天菩萨进一步指出身体是痛苦的盟友,所以应该放弃。 已得安乐身,反成众苦器, 重身与重怨,二者实相同。 颂文直解 如是把苦耽著为快乐,纯粹是一种颠倒,因为似乎已经得到了安乐的身体,其自性反而成为了众苦之器。所以爱重自己的身体与爱重怨敌,这两者实际是相同的,因为它们在产生苦这一点上,毫无差别。 释义 这个业报身如果受到精心的照顾,会变得很娇气,一点点的痛苦,都难以忍受,就像一片嫩叶会被火焰灼伤一样。但是一直在劳作的人,反而能承受比较多的苦。因此,安乐越大,反而更会使得痛苦增加。正因为这样,所以圣天菩萨说:“重身与重怨,二者实相同。”就是说,对于一个没有摆脱痛苦的人来说,他的身体和他的仇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是导致痛苦之因。 《四百论广释》中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正午时分,一个人很舒服地躺在马车上睡觉。路过的国王看到后,觉得他很可怜,于是给他了很多帮助。后来,当这个人习惯了享受之后,即使躺在柔软的垫子上,只要有一颗芥子碰到了他,他就觉得难受,无法入睡。所以在舒适环境中长大的人也是这样的,身体越是享受五尘的外境,就越加变成苦的容器了。 所以说人的身体,越享受就越娇贵,越娇贵就越会痛苦。就像林黛玉的身体,享尽荣华富贵,却越来越虚弱,最后弱不禁风;而刘姥姥的身体,因为要下地干很多粗活,反而身子骨很硬朗。以前吃不饱的时候,人们很希望能有东西吃,现在条件改善了,可以吃饱了,很多人又因为吃得太多、太好了,担心体重超标,担心产生高血压、脂肪肝等病,不得不进行节食,被迫进行各种体育锻炼,这就是身体的这个特性造成的。这就像农夫与蛇的故事一样,身体就是那条会反咬一口的蛇,越爱重它,它反而越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痛苦。 所以这揭示了一个矛盾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努力挣钱,目的是为了能使身体得到享受,但是业力形成的业报身,却又没有福报享受,享受之后就会带来疾病等各种障碍,那么,大家是否应该把闻思修佛法放弃掉,而只去努力工作、挣钱呢? 当年我刚到学院的时候,听到法王上师讲法时说:“我很厌离这个如幻的、向四大借用来的身体。”那时我还出家不久,不明白上师为什么说讨厌这个身体,当时想:如果身体是让人讨厌的话,那应该扔掉才对啊,那又怎么能扔掉这个身体呢?但是扔也扔不掉啊。后来学到身体是苦器的时候,才明白,原来上师是为了让我们明了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有漏的苦器,让我们放弃对身体的贪执。 苦器,就是佛经里经常说的“纯大苦聚”。大家只要如实按照因缘去观察这个身体,就能发现这个身体,确确实实就是纯大苦聚,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前面还提到过,这个身体,甚至比仇人对自己带来的危害还要大。如果大家现在对身体还抱有很大的希望,很执著,放不下的话,那就要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了。在这个苦器里,人所想象出来的乐,怎么可能存在呢?又怎么可能得到呢?大家的这些希望,都是必定要落空的。 在《阿含经》中,导师佛陀作了很多关于厌离身体的珍贵开示。比如《杂阿含经》第一卷的第5经中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不明、不离欲。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导师佛陀说:贪爱、喜欢身体上的色蕴,实际上就是贪爱、喜欢着苦,这样不会解脱苦,不会明了苦,不会离开对苦的贪欲。其他的四蕴,也完全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如何能够更有效地断除对身体的贪爱呢?《杂阿含经》第一卷第22经中,导师佛陀就教导了用无常观的方便,来消除对身体的贪爱。 当时有一个比丘来请问世尊,如何使心得善解脱。世尊教导他说:“当观知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色爱即除。色爱除已,心善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识爱即除。识爱除已,我说心善解脱。” 导师佛陀的意思是说,对于五蕴要进行里里外外、粗粗细细仔细的观察,要一直观察到它们时时刻刻在无常迁变,这样对身体的贪爱就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心就获得了自由。心获得了自由后,就为断除我执等更深的修法做好了准备。 这位比丘,在听了佛陀的教导后,接下来“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心善解脱,成阿罗汉。”佛陀住世时的比丘,在听受了教言后,都如获至宝,认认真真地去修持。这位比丘按照佛陀的教言修持后,得到了真实的利益,证得了圣者阿罗汉的果位,这确实很殊胜,很值得随喜和羡慕啊!《涅槃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种无为法中的寂灭妙乐,才是无漏的乐、真实的乐、不会变坏的乐,这种妙乐,是三界生灭法中的有漏安乐根本没法相比的。如果大家在命终时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么也能立刻感受到这种妙乐。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其中第三十九条就是:“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所以真正想求得安乐,并且以最快时间求得安乐的人,不必要花很多心思去创业,不必要辛辛苦苦去上班,也不应该去贪图各种的名闻利养,而是应该踏实增上信愿行,这样没过几年,最多也就几十年之后,大家就能获得这种殊胜的妙乐了。如果以后证得了般若大空性,成就了大乘的佛果,那么那种妙乐,则更加是不可思议的大乐了。大家只要认识到真正的安乐在哪里,然后放下对有漏业报身体的贪执,立下往生极乐世界等的志愿,再像这位比丘那样,“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地修行,就一定能够成就真正的安乐。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