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索达吉堪布:在说话中修禅 |
 
索达吉堪布:在说话中修禅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 一个人所说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心灵的外现。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 说话态度恶劣、语气生硬、暴躁无礼的人,任何人都不喜欢,他们势必招来诸多不满,甚至怨恨。先伤人,后伤己,一辈子都活在遭人嫌弃的生活中。 孔子在《论语》中说:“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是经常让人厌恶,那么这个人的一生就完了。 生活中,言语不温和,是惹人讨厌的主要原因。有些人平常说话特别刻薄、粗鲁,什么话都说得出口;还有些人一旦为什么事生气了,气头上的话也往往是口不择言,就算气后意识到不对,但话已出口,想收回来就难了。 古人言:“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用利刃割伤身体,伤痕容易愈合,而用恶语伤了人心,别人就会一直不忘、耿耿于怀。 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用恶语中伤别人,别人脸上会立即面露不悦之色,性情爆暴烈者,甚至会当场以牙还牙。有的人虽不及时还击,但还是怀恨在心,每天“浇水施肥”,让恨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曾经乌鸦和猫头鹰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言语不当会与人结怨的道理: 传说,乌鸦和猫头鹰有仇,其根源就来自于乌鸦对猫头鹰的一次恶语中伤。 很早以前,在森林里有许多鸟共住一处。一次竞选鸟王的盛会上,猫头鹰名列前茅,众鸟一致认同它的优点:有一双非常特别的眼睛,在夜晚办事能力极强;它头顶上的角坚而有力,小巧玲珑;其身体形象也比较庄严---总之,猫头鹰具有当鸟王的一切条件。 正在猫头鹰春风得意、昂首阔步地迈向豪华的宝座时,乌鸦发话了:“猫头鹰根本不配当鸟王!第一,人类公认它是一种不吉祥的鸟;第二,它头上那看似美丽的角,实际也是一种恶兆;第三,它的眼睛、嘴巴之所以为黄色,是以前偷吃母亲食物而感召的果报---” 真是一语惊人,众鸟皆对猫头鹰越看越不顺眼,猫头鹰的鸟王梦自然便落空了。 从此,猫头鹰同乌鸦结上了深仇大恨,直到今天仍未化解。 乌鸦与猫头鹰,仅仅因为几句话,便生生世世成为仇家。由此可见,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说话务必要谨慎,不要因为不必要的恶语而结下仇怨。 一谎折尽平生福 在做事的过程中,除非有利他的必要,否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妄语。不然的话,“妄语之过污身黑,如何洗涤亦难净”,你永远摆脱不了骗子的嫌疑,说什么都令他人难以生信。 有些人不管有事无事,都爱用谎言哄骗他人,并引以为乐。 我常听一些人得意地说:“今天把他们蒙的一塌糊涂,我的口才看来不错,三言两语就把他们骗了。”但是,别人不可能永远是傻瓜,一次两次被骗后,第三次他们还会相信吗? 一般情况下,只要你说一次妄语,别人便会产生根深蒂固的印象。当你再说真话时,他们会本能地觉得你的话有假。 《百喻经》中有一则故事: 从前有个蠢人,他的妻子容貌十分端正,两个人感情非常融洽。但日子一久,妻子有了外遇,想抛弃丈夫与情夫私奔。 她悄悄地对一个老太婆说:“我离开以后,你想办法弄具女尸放在我家,对我丈夫说我已经死了。” 老太婆趁她丈夫不在家时,将一具尸体放在他家。等他回家后告之:“你的妻子死了。” 丈夫一见尸体信以为真,痛哭流涕,遂将尸首火化,捡了骨灰装在口袋里,昼夜携带不肯离身。 后来,他的妻子对情夫产生了厌烦心,想起丈夫的种种好处,又再次返家对丈夫说:“我是你妻子。” 此时,丈夫无论如何都不肯相信了,他摇头说:“我妻子已经死了,你是什么人?竟敢冒充我的妻子。” 这就是说妄语骗人终会害己的下场。 所以,在做事的过程中,除非有利他的必要,否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妄语。不然的话,“妄语之过污身黑,如何洗涤亦难净”,你永远摆脱不了骗子的嫌疑,说什么都令他人难以生信。 为什么你会弄巧成拙 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别人,还会得到对方的认可。但如果说话的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欢喜的事,可能也会弄巧成拙。 要赞叹一个人,先了解他是很有必要的。 倘若了解别人,即使是一句真心的赞美,当别人听到之后,也会因此受到勉励,今后更加努力。反之,假如对别人不了解,夸奖得不恰当,有时很容易造成尴尬的局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生活窘困,常和一些穷孩子放牛砍柴。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从前的一些穷朋友都想沾点光,弄个一官半职,于是,有两个人结伴去京城找他。 见到朱元璋后,一个人先开口:“还记得我们一起割草的情景吗?有一天,我们在芦苇荡里偷了些蚕豆,放到瓦罐里煮。没等煮熟,你就抢豆子吃,把瓦罐都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抓一把就塞到嘴里,却不小心被一根草卡住喉咙,卡得你直翻白眼---” 听他在那儿喋喋不休讲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当即下令把他推出去杀了。朱元璋又问另一个人:“你有什么要说的?” 那人连忙答道:“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东征西战,一把刀斩了多少‘草头王’。陛下冲锋在前,抢先打破了‘罐州城’,虽然逃走了‘汤元帅’,但逮住了‘豆将军’,结果遇着‘草霸王’挡住了咽喉要道---” 朱元璋听了,顿时心花怒放,随即下旨封他做了将军。 二人所说的内容,其实完全一样。但后者把朱元璋小时候偷东西吃的轶事,用特殊的“隐语”表达了出来,当事人听了,彼此心照不宣。而局外人听来,则是在描述朱元璋当年金戈铁马的生涯。 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别人,还会得到对方的认可。但如果说话的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欢喜的事,可能也会弄巧成拙。 所以,一个人不能想什么就说什么,运用智慧、拿捏分寸,有时候也很重要。 说话算数 极度喜欢的时候,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的时候,不要回复别人的书信。 真正讲信用的人,做事从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了,犹如刻在石头上的花纹,永远也不会改变。 有句成语叫“一诺千金”,出自于《史记》的一个典故:秦末时,楚地有个人叫季布,他非常重视承诺,只要是答应了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都会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当时楚国人有句谚语:“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古人以说出来却做不到为耻,故从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因此,我们平时讲话要再三思量,看看里面有没有“水分”。如果经常喜欢信口开河,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再改就难了。 曾参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自己也是以身作则。 一次,他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儿子吵着也要去。她不愿带儿子去,便说:“你在家好好玩,等我回来把家里的猪杀了,猪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便不再吵闹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把家里一头猪杀了。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说:“我是被儿子缠得没办法,才故意哄哄他,你怎么可以当真呢?” 曾参严肃地回答:“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什么都跟父母学。你今天若骗了他,等于是在教他日后也去将假话。而且,他若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那你以后再对他教育,他就很难相信你了。这样做,怎能把孩子教好呢?” 可见,父母不能为了让孩子听话,就随随便便许诺,诚实守信才是做人的美德。 同时,别人有求于自己时,我们也应慎重观察:如果有意义,就答应下来;如果觉得不妥,千万不可草率地许诺。先承诺再观察,是愚者的举动;先观察再承诺,才是智者的行为。如《量理宝藏论》云:“先许后察愚者举,先察后许智者轨。” 然而,有些人做任何事都不经考虑,别人拜托什么马上答应,这种“轻诺”往往不可靠。《老子》亦云:“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易许诺者,很少会守信用;常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必定有很大难度。 我在建学校时,一个老板听说我有资金缺口,便自告奋勇地说:“虽然我已承诺供养某大德100万,说帮他搞一个建筑,但他建的不成功,干脆我把钱转到您这边建学校吧!” 我说:“既然你给别人承诺了,就不要改变。这个资金缺口,我慢慢再想办法。” 虽然他对我这边有信心,但从守信的角度来说,这样做不太合理。 古人说:“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也就是说,极度喜欢的时候,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的时候,不要回复别人的书信。 为什么呢?因为“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欢喜时说的话,多数难以兑现,容易失信于人;愤怒时说的话,因情绪不佳,往往会不得体。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因一时兴起就开口许诺,否则,到时候很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 请别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凡能伤人的恶劣言语,纵然对怨敌也不要说。否则,就算你让他一时哑口无言、无地自容,但你所骂他的那些话,就如同空谷的回声一样,终会成熟在自己身上。” 对于相貌丑陋的人,公开宣扬他们的缺点; 对生理有缺陷的盲人、聋人,当面称之为“瞎子”、“聋子”; 根据别人的身体特点起绰号,叫什么“跛子”、“矮子”、“大个子”、“塌鼻子”、“大耳朵”、“瘦子”、“大胖子”--- 表面上看,这些似乎无伤大雅,但实际上,这种恶语的过失相当大。 《贤愚经》中有一则蜜胜比丘的公案,就说明了它的可怕果报: 在弥陀时代,有个蜜胜比丘很快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众比丘问佛陀他前世的因缘。 原来,佛陀有一次去化缘时,路上遇到一只猴子。它供养佛陀蜜蜂,佛陀接受后它特别欢喜,然后就蹦蹦跳跳,不小心跳到一个大坑里摔死了。猴子死后转生为人,就是现在的蜜胜比丘。 比丘们又问:“他前世为什么是猴子呢?” 佛陀告诉大家:“过去迦叶佛住世时,他曾是一个年轻比丘,有次看见一位阿罗汉跳跃着过河,就讥讽他的姿势像猴子,以此恶语的罪业,他在五百世中转生为猴子。” 可见,我们不仅不能嘲笑别人的生理缺陷,就算是取笑他人像猴子、牦牛、狗、猪等,也有相当大的过失。 十七世DB法王讲《佛子行》时也说过: 第一世噶mb杜song虔巴,因过去在迦叶佛时,取笑一名长得像猴子的比丘,以此恶业,五百世投生为猴子。之后转生为杜song虔巴时,长得也像猴子,并不好看。他还未出家前有一女友,因他长得太丑,就抛弃了他。他因此而生起出离心,并发愿未来要长得好看一点,不然很难度化众生。 恶语虽然只是语言上的业,但却能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并损害我们的方方面面。因此,大家在生活中,无论对于什么人,最好用正知正念来摄持,千万不要说恶语。 萨迦班智达讲过:“凡能伤人的恶劣言语,纵然对怨敌也不要说。否则,就算你让他一时哑口无言、无地自容,但你所骂他的那些话,就如同空谷的回声一样,终会成熟在自己身上。” 此外,凡是指责对方过失,或口出不逊的语言,也都属于恶语。还有,尽管表面不是恶口骂人,但若通过温和的方式,使对方心不愉快,这种语言也包括在恶语中。 藏地有一句俗话是:“欢喜之食无大小,粗恶之语无多少。”意思是,供养他人的食品不管是大是小,只要表达了你的心意,就是好的;粗恶的语言不管说多说少,只要伤了别人的心,就不合理。 所以,只要让别人不高兴的话,我们应该全部断除。《大宝积经》云:“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若能不指责他人的过失,也不举发别人的罪过,远离恶语和悭吝,这种人就会得到解脱。 “说法第一” 发心若不是为了自己,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并不是一种取巧,而是一种游刃有余的智慧。掌握这种智慧,做起事定会事半功倍。 说话掌握一定的技巧,也是利益他人的一种方便。 比如,对医生一直讲天文学,他肯定不想听;或者,对一个不太聪明的人,拼命地讲难懂的逻辑推理,他也听不进去。 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故而,往昔释迦牟尼佛应机说法,广开了八万四千法门,每一法门均是“应病予药”,治疗相应众生的心理疾病。 佛陀在世时,座下有十大弟子。其中,富楼那尊者是“说法第一”,对不同人说不同的话,是他的长项。 他见到医生的时候,就会说:“医生可以医治身体的病痛,但心里的贪嗔痴大病,你们有办法医治吗?” 医生回答:“我没有办法,您有吗?” 他说:“有!佛陀的教诲如同甘露法水,可洗清众生心垢。戒定慧三学如灵丹妙药,可以医好贪嗔痴的心病。” 见到官吏的时候,他会问:“你们可以惩治犯罪的人,但有办法让人不犯罪吗?” 官吏回答:“虽然有国法,但国法也不能使人不犯罪。” 他进一步引导:“除国法以外,你们和一切人民都应该奉献佛法,这样,这个世界的人就不会犯罪。” 遇到田里工作的农夫,他会说:“你们耕水田、种粮食,只能滋养色身,我教你们耕福田、养慧命的 方法好吗?” 农夫问:“耕福田、养慧命是用什么方法?” 他道:“信仰佛教,奉事三宝,对沙门要恭敬,对病人要看护,对慈善要热心,对双亲要孝顺,对乡邻要隐恶扬善,不要乱杀生灵,这都是耕种福田最好的方法。” 诸如此类,他总是在不同众生面前,根据他们的情况,宣讲让人能接受的道理,众人也乐于接受。 所以,发心若不是为了自己,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并不是一种取巧,而是一种游刃有余的智慧。掌握这种智慧,做起事定会事半功倍。 多说话有好处吗 “癞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皆为之振动,人们早早就起来了。所以,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说话都应该注意分寸。 有些人说话怕得罪人,整天三缄其口,什么都不敢说,这肯定不好。 与人交谈,要因人而异。对于正直、衷心的人,可以推心置腹,有话直说,不必隐讳;而那些试探自己的人,问长问短之后,就添油加醋、断章取义,臆造一些子虚乌有的事,对其就没必要说太多,否则,言多必失,容易成为惹祸的根源。 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常常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其实,有些话,该说时一定要说;不该说时,最好不要说。 有些人整天嘴巴讲个不停,有用的一句也没有,只是爱说是非、挑拨离间。一讲人家的坏话,两眼都开始发光,口才也非常好;一讲有意义的道理,他就偃息旗鼓,开始打瞌睡了。 麦彭仁波切曾说:“语言若不庄重者,如同乌鸦众人恨。”乌鸦成天哇哇乱叫,人们把这声音视为恶兆,所以都讨厌乌鸦。同样,语言不庄重的人,说起话来东拉西扯、喋喋不休,势必会招来众人厌恶。 《墨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子禽向老师墨子请教:“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答道:“癞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皆为之振动,人们早早就起来了。所以,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闭嘴 “经常胡言乱语者,容易被别人了知其心,其嬉戏之语有时被理解为真实,其真实语有时又会被误认为玩笑,容易之事也因此而难以成办,诸弟子应闭口寡言为妙。” 我们说一句话时,先应考虑这话该不该说。毕竟,话一旦出了口,就覆水难收了。 有些人说话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把想说的说完,只图一时痛快,结果却是自找麻烦、自食恶果。 所以,莲花生大士离开藏地时,教诫弟子:“经常胡言乱语者,容易被别人了知其心,其嬉戏之语有时被理解为真实,其真实语有时又会被误认为玩笑,容易之事也因此而难以成办,诸弟子应闭口寡言为妙。” 著名的乐索巴格西也说:“我们的口实在是深堕地狱的因。世上若有人肯听我的话,就应当将嘴锁上,把钥匙交与他人,直到迫不得已必须吃饭时才打开,平时都一直紧锁着。如果能这样,那该多好啊!” 宋朝的无门慧开禅师,也自称为“默翁”,他在诗里写道:“饱谙世事慵开口,会尽人间只点头。莫道老来无伎俩,更嫌何处不风流。”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出禅师早已谙熟世事,既不在乎他人的赞毁,也懒于谈论他人的长短,真正进入了风流、自在、逍遥之境界。 世人常说“沉默是金”,确实也不无道理。所以,我们平时应当常观己过,时刻保持沉默。嘴巴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上,不要动辄就给自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哪些“闲事”必须管 在过失方面,与自己无关的闲事,就不要管;但在利他方面,即使与己无关,还是应该去关心。 有些人在吵架时,常会说别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意思是,跟你无关的事,就不要多管,以免惹祸上身。 古人也讲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在什么位置上,做好本分的事即可,不要越俎代庖,去管你不该管的事情。 话虽如此,但“不要管闲事”也不能理解的太片面。 有些人觉得,不管是什么事,只要和自己无关,就不必瞎操心,应当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其实这是不对的。 1964年,美国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杀人案:当时38人目睹了一女子被陌生人刺杀,但在持续半小时、来回三次的刺杀过程中,竟无一人救助或报警。这种见死不救的行为,正是“不要管闲事”的真实写照。既然人人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理念,又怎么会去见义勇为呢? 我还看过一则新闻:一个中年妇女同一个男子经过江边时,听见有人落水喊“救命”。男子准备去救人,那个妇女阻止道:“少管闲事,我们走路要紧,过一会儿他会自己浮起来。”结果,淹死的正是她的亲生女儿。 如今世态炎凉,很多人都只顾自己,不愿多管闲事,就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常看到有新闻报道:某某小孩不慎坠楼,刚开始没有死,但附近的路人从他身边经过时,一个个视而不见,谁都不把他送医院,最后一个小生命就这样断送了;某某老人在街上犯了心脏病,辗转痛苦了很长时间,若有好心人送他去医院,肯定有存货的机会,可是,在“不要管闲事”的想法下,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所以,假如片面地理解“不要管闲事”,只会让人心变得越来越冷漠。孟子曾说:“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的兴衰、众生的痛苦,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并不是看似与己无关,就不必去管了。 总而言之,在过失方面,与自己无关的闲事,就不要管;但在利他方面,即使与己无关,还是应该去关心。 “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 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语言是非常关键的,要想交流达到最好的效果,彼此之间应该多说让人欢喜的话。 佛经云:“故当说柔语,莫言不悦语。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若说柔和的语言,不但不造罪,功德还会增上。反之,假如以刺耳的语言伤害他人,他人心灵上的伤痕,会很长时间都没办法愈合。 所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我们与人沟通时,说话要柔和委婉,不能用粗暴的语言。 有些人认为,粗语比较有力量,能成办一些事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法国作家拉封丹讲过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武,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 北风首先施展威力,猛厉地刮起来,那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了。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那人渐渐觉得浑身暖和,继而解开扣子,脱掉了大衣。 美语好比南风,粗语就像北风。愚者认为做事情时,必须用粗暴的语言才能成功;而智者以婉转的语言,就能把事情处理得非常圆满。 当然,与别人交谈时,除了说一些柔和的话语,还应该把意思表达清楚。《入行论》也说:“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不然的话,有些人滔滔不绝讲了半天,别人也不知道他在赞还是在毁,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误会。 总之,我们说好不但要顾及别人的感受,还要主题明确。掌握了这样的交谈技巧,与人打交道就会轻松多了。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