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隆波田禅师:致觉行者 六 (2)达成培养觉性的目标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隆波田禅师:致觉行者 六 (2)达成培养觉性的目标

 

  开头殊胜,中间精彩,结果奇妙:通过觉知动作,达成培养觉性的目标。

  第一阶段:基础目标(身心阶段)

  我们必须知道名色(身与心),必须知道身动、心动,身病、心病。有两种病:身病、心病。身病,如头疼、胃疼、受伤,我们得去医院看医生;若是心病,如贪嗔痴,我们必须依靠这个方法培养觉性来医治。

  接着我们将知道无常、苦、无我。

  接着我们知道假名,不管世间何种假名,我们都完全知道。

  接着我们知道宗教、佛教。宗教是指每个人,没有例外。宗教是指知道者的教导。知道佛教。佛是指知道者、觉醒者、见法者、有觉定慧者。因此我们要培养智慧。

  接着我们知道过失与功德。过失是指黑暗、愚痴、不知道它是怎样。功德是指聪明、知道、知道一切。无论谁只要他还不知道,那么他就没有功德。

  第一阶段的结束。在即将结束的这个点上,可能会生起观障,它因粘着知识而生起的,我们会想无穷尽地知道自身之外的知识。此时我们必须抽离出来,不进入念头。

  第二阶段:胜义目标

  用觉性去看念头。当念头生起时,我们知道它、看见它、理解它、直接接触它。一生起就立即切断它。象猫对着老鼠一样“喵喵”地叫。或象拳击手那样一听到铃声立马出手。拳击手不管对方是不是一位老师,也不考虑得失,只管拳击。我们不必等待任何其他人。或者象挖一口井,当我们发现了水源时,我们把旧水舀尽,直到里面的泉水涌出来。现在新的泉水从里面涌出来了,我们在井边搅动,清理井口,清出泥浆,清除污物。不断地做。这样泉水就会自动变清澈。当泉水是清净的了,任何东西掉进水里,我们会立即知道、看见、明白。切断念头也是相同的道理。越快切断越好。

  接下来我们看见所依处(事物),看见胜义(究竟法,实际存在),明白变异。所依处是指存在于世间的一切,存在于人类和所有生灵的一切。胜义(究竟法)是指真实存在,我们正看到的、拥有的、存在的、在我们眼前可用心触及的。变异意味着变化的。假设我们有一满罐子的染料,原来有百分之百地染着力,染衣料的效果是百分之百。当我们知道、看见、能接触到本心时,同是这罐染料,但它染着的功力消失了,它不再粘着于衣料上。这就是我们必须真正地看见,真正地知道。

  接下来我们知道贪嗔痴。

  接下来我们看见受、想、行、识,看见它们,触知它们,真正的了解它们。我们不再有疑惑。

  接着会生起法喜。然而,在更高一级修法过程中法喜也是一种障碍。我们不能对法喜感兴趣,我们得继续看念头。这就是培养觉性拥有智慧的胜义阶段的开始。

  接下来看念头。此时会生起许多知识、智慧(直观的知识)

  看见、知道、了解烦恼、渴爱、执取、业,从而粘着物的味道失去了,吸引力褪去了,好象劣质的染料再也不能染着布料了。

  接着再次生起法喜,我们不能对法喜感兴趣。满意与不满意都连根拔起。

  接着我们看见念头,看到在思考的心。一种智慧会产生,会看见、知道、了解戒,戒定慧,较高的道德、较高的心、较高的智慧。五蕴意味着相容或相斗。戒意味着从粗显到微细,从微细到熄灭。

  所以戒是去除粗显的烦恼的工具。粗显的业是指贪嗔痴、烦恼、渴爱、执取、业。当这些杂染失去了它们的味道时,戒就产生了。

  定是去除中等的烦恼的工具。中等的烦恼是宁静。

  慧是 看见、知道、明白欲漏-有漏-无明漏。因为它们是上等的烦恼,心会显得平静。

  这是培养觉性的目标之一。当我们知道看见它时,我们会渐渐全面地知道布施、持戒、修禅的含义。

  接着内心会生起一种智慧。

  对于任何身恶业,我们会知道它如何有害,如果真有地狱,我们将坠入哪个层次。

  对于任何语恶业,我们会知道它如何有害,如果真有地狱,我们将坠入哪个层次。

  对于任何意恶业,我们会知道它如何有害,如果真有地狱,我们将坠入哪个层次。

  对于任何身语意综合恶业,我们会知道它们如何有害,如果真有地狱,我们将坠入哪个层次。

  对于任何身善业,我们会知道它如何有益,如果真有天堂或涅槃,我们将生向哪个层次。

  对于任何语善业,我们会知道它如何有益,如果真有天堂或涅槃,我们将生向哪个层次。

  对于任何意善业,我们会知道它如何有益,如果真有天堂或涅槃,我们将生向哪个层次。

  对于任何身语意综合善业,我们会知道它们如何有益,如果真有天堂或涅槃,我们将生向哪个层次。

  接着达到培养觉性的目标——终点。它将是最伟大的、最精彩的展现。毫无例外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如果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临终时我们大部分人将会知道。培养觉性与智慧的人就会知道,而没有培养觉性与智慧的人,虽然临终时呼吸一样地终止,但他们不会知道,因为他们没有内明。清楚地知道、真正地看见,不单是记忆或认识,用这培养出来的觉性去了知,那么就有能力给自己作出保证。到达终点时,内在智慧会生起。不过你得当心反常的东西可能会出现。觉知你自己。不要粘着快乐或任何生起的东西。苦也不要,乐也不要,返回去温习目标,从身心目标到胜义目标,一层一层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知道这些目标。

  毫无疑问地,如果你正确地培养了觉性,最长不超过三年,中等时间是一年,最快是一天或九十天。我们不必谈论修行的成果。只要真正的灭尽了苦就够了。

-----------------------------------------------------------------------------------------------------------------

更多隆波田禅师佛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隆波田禅师:致觉行者 七 仅凭希望是不可能达成的(它也

隆波通禅师:2011年国庆仙岩寺禅修小参答疑(一):什

隆波通禅师:2011年国庆仙岩寺禅修小参答疑(二):身

隆波通禅师:2011年国庆仙岩寺禅修小参答疑(三):五

隆波通禅师:2011年国庆仙岩寺禅修小参答疑(四):动

 

后五篇文章

隆波田禅师:致觉行者 六 (1)如何练习培养觉性

隆波田禅师:致觉行者 五 此时此地当下见法

隆波田禅师:致觉行者 四 雨歇了

隆波田禅师:致觉行者 三 打开封尘的心

隆波田禅师:致觉行者 二 暴雨猛敲尘封的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