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5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5

   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5

  第十五节 从《大宝积经·文殊师利说般若会第四十六之二》谈起

  一、菩提、无有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非初学菩萨所能了知。文殊师利言。非但初学菩萨所不能知。及诸二乘所作已办者。亦未能了知。如是说法无能知者。何以故。菩提之相。实无有法而可知故。无见无闻。无得无念。无生无灭。无说无听。如是菩提性相空寂。无证无知。无形无相。云何当有得菩提者。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佛于法界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文殊师利言。不也舍利弗。何以故。世尊即是法界。若以法界证法界者。即是诤论。舍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无众生相故。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无二无分别故。舍利弗。无分别中则无知者。若无知者。即无言无说。无言说相。即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诸法不见处所。决定性故。如逆罪相不可思议。何以故。诸法实相不可坏故。如是逆罪亦无本性。不生天上不堕地狱。亦不入涅槃。何以故。一切业缘皆住实际。不来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何以故。法界无边无前无后故。[1]

  欲知一切佛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法式及诸威仪。当学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空法中。不见诸佛菩提等故。[2]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菩提、无有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九节、二节。

  二、无分别智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汝言我是如来。亦谓我为如来乎。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不谓如来为如来耶。无有如相可名为如。亦无如来智能知于如。何以故。如来及智无二相故。空为如来。但有名字。我当云何谓是如来。[3]

  文殊师利言。若人欲闻般若波罗蜜。我当作如是说。其有听者。不念不着。无闻无得。当如幻人无所分别。如是说者是真说法。是故听者莫作二相。不舍诸见而修佛法。不取佛法不舍凡夫法。何以故。佛及凡夫二法相空。无取舍故。[4]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无分别智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一节。

  三、法界

  文殊师利白佛言。欲使如来说法教化。而是说及听者皆不可得。何以故。住法界故。法界众生无差别相。[5]

  不思议即法界。法界即无相。无相即不思议。不思议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即法界。无二无别。无二无别即法界。法界即无相。无相即般若波罗蜜界。般若波罗蜜界即不思议界。不思议界即无生无灭界。无生无灭界即不思议界。文殊师利言。如来界及我界即不二相。如是修般若波罗蜜者。则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相离。即是般若波罗蜜故。世尊。若知我相而不可着。无知无着。是佛所知不可思议。无知无着即佛所知。何以故。知体本性无所有相。云何能转法界。若知本性无体无著者。即名无物。若无有物。是无处所无依无住。无依无住即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即是有为无为功德。若如是知则无心想。无心想者。云何当知有为无为功德。无知即不思议。不思议者是佛所知。亦无取无不取。不见三世去来等相。不取生灭及诸起作。亦不断不常。如是知者。是名正智不思议智。如虚空无此无彼不可比类。[6]

  一切法无生无出故。若欲知一切法假名。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知一切众生。修菩提道。不求菩提相。心不退没。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法皆菩提相故。若欲知一切众生行非行相。非行即菩提。菩提即法界。法界即实际。心不退没。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知一切如来。神通变化无相无碍。亦无方所。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7]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法界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十一节。

  四、无念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罗蜜。佛言。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无名无相。非思量。无归依。无洲无渚。无犯无福。无晦无明。如法界无有分齐。亦无限数。是名般若波罗蜜。亦名菩萨摩诃萨行处。非行处非不行处。悉入一乘名非行处。何以故。无念无作故。[8]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无念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二节。

  第十六节 从《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上一名阿阇世王品)谈起

  一、无住

  诸仁,欲知诸通慧者,若有菩萨欲得通慧住如通慧,当云何住,于一切法而无所住,斯则为住于诸通慧,一切诸法皆非我所,斯诸通慧于一切法无所猗着,斯诸通慧等凡夫地等于佛地,于一切法亦为平等。[9]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无住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二节。

  二、平等

  云何佛学?答曰:如我无戒,亦无所犯,不施不受,不戒不犯,不忍不瞋,不进不怠,不禅不乱,不智不愚,无学非无学,无所不行,而吾无得,亦无所等,无佛无法,亦无我想,亦无人想,亦无寿想,亦无命想,亦无法想,亦无有想,亦无无想,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悉无所造,一切诸法以无所造,自然如幻,亦无有相,亦无有二,一切诸法离诸所乐,一切诸法而不可见,一切诸法超度眼句,诸法平等而无差特,诸法愚冥亦无所径,无为无人,故无人言教,故无处所,无有言教则无所生,其信此者不念所信,亦不自大,亦不念道。[10]

  一切诸法离诸所乐,一切诸法而不可见,一切诸法超度眼句,诸法平等而无差特。[11]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平等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七节。

  三、无念

  云何世尊所造立行?其佛答曰:亦不行施,不行禁戒,不行忍辱,不行精进,不行一心,不行智慧,不行欲界,不行色界,不行无色界,不造身行,不造言行,心无念行,一切无行亦无因缘,是菩萨行。[12]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无念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二节。

  四、本超因果

  一切诸法无作无报?答曰:族姓子,其法界者无作无报无往,等御诸法则为法界,又问。……云何言有作有报有往而谓无往?答曰:族姓子,如其所作如其所报所往亦然。又问软首曰:何谓为作云何报应何因所往。答曰:如所作者报应亦如所往亦如。又问,软首,其如无本者,亦无有作无有报应无有往趣?答曰:如族姓子,如无本者,亦无所作亦无报应亦无往趣,所作报应往趣亦然,无来无去,所作报应所往至处,其如无本无所归趣,说是语时,如在世尊能仁佛前,贤者舍利弗,贤者阿难,及余大弟子悉闻斯讲,舍利弗白佛,唯然如来,怪未曾有。[13]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本超因果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五节。

  --------------------------------------------------------------------------------

  [1]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说般若会第四十六之二,卷第一百一十六,梁曼陀罗仙译,《大正藏》第十一册,第652页中.

  [2] 同上,第655页上.

  [3]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说般若会第四十六之二》卷第一百一十六,梁曼陀罗仙译,《大正藏》第十一册,第653页上.

  [4]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说般若会第四十六之二》卷第一百一十六,梁曼陀罗仙译,《大正藏》第十一册,第656页中.

  [5] 同上,第653页中.

  [6] 同上,第654页上中.

  [7] 同上,第656页中下.

  [8] 同上,第655页中.

  [9]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正士品第一,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十五册,第409页上.

  [10]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化佛品第二,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十五册,第409页下.

  [11] 同上,第409页下.

  [12] 同上,第409页下.

  [13] 同上,第410页中.

 
 
 
前五篇文章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三(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三(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三(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

了凡弘法学会: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三

了凡弘法学会: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四

 

后五篇文章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一《大圆满心性休息》中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