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2)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2)

 

  (2)消除现世贪著的方法

  第二,生起出离心的方法分二方面:消除现世贪著的方法,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第一:

  (4—1)“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

  生起出离心的方法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消除对今生的贪著,二是要消除对后世的贪著,比如希望后世能生一个国家当国王,能生天人做天王等等,这些贪著的心都要去掉。

  [暇满难得寿无常][暇满]大家都知道八有暇、十圆满,去掉八无暇就能使我们没有障碍,取得十圆满就能使我们佛法修得圆满。[难得]就是人生难得,哪怕是生一个瘸腿瞎眼的人身都要守一条清净戒!大家可以想想:守戒是有多困难!大家检讨一下,有几条戒自己是守好了的?想想自己得此人身有多么殊胜:既值遇了宗喀巴大师的教义,又值遇了圆满的成佛的教授,这需要有大福报的啊!这样的人身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来的,是过去生中勤行六度善持戒,还要发清净大愿,才能得到。诸位的人身都是这样得来的:第一要守戒,第二要勤行六度,第三要发清净善愿。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身体得来容易,决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我们不要发愿下辈子当皇帝,不要想下辈子要比百亿富翁还要富,这样的念头千万不能有。

  这里有这样一个问题:过去生中发的愿今生得报,未来世可就要靠今生了!假如今生不知道发善愿,就是得到了宝贝也会被白白丢失。大家懂得这个道理,就要继续不断地发这样的心、继续不断地这样做,才能生生世世得修大乘佛法之人身。我们现在的人身得来实在不容易,既能得到清净圆满的佛法教授,又能遇到清净的上师,还能有具有暇而修法的人身,这些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来的。举个例子,比如你在这里听得正高兴,单位上通知你马上去出公差,你还能不马上就走?等你事情办好了回来,这里法会都结束了。又比如突然家里有个什么事情,爱人不同意你来听法,你敢违背吗?你惹不起嘛。孩子要是出了问题就更不得了,那可是‘最高领导’啊!这些看起来虽然没什么了不起,但都是妨碍正修的,我们要防备出这样的事情。最亲的人、最亲密的关系都是最容易出障碍的。所以我说来此学法是需要有福报的,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大家要共同发强烈的愿,在上师面前祈祷:“加持我们将《三主要道》学完!这次我们一定要学完!”我们大家要天天这样发愿,不然内外密三种障碍都要来,就会半途而废。但是有一点大家要高兴:我们学《三主要道》时护法菩萨会对此负责的,他会帮我们排除障碍的,因为我们是在学正法,他老人家是护法,他不护我们护谁呢?因此我们大家既要警惕又不要害怕,只要大家是一股心,这个法就学得成!要想得解脱就要有求解脱的心,要想学佛法就要有求学圆满佛法的心。

  [寿无常]是说我们不像北俱卢洲的人,寿数都是一定的,生在那里就一定要活多久才会死,我们南瞻部洲的人寿数不定,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大家看现在死缘很多啊,不一定是老年人才会死,还没出世的胎儿也会死,年幼的小孩也会死,青年人、中年人都可能死。我就注意到有几个老人死在我前面了,可他们都比我的岁数还小,这就是说寿数是没有一定的。我也听到过:某人家里房子修起来了,摩托车也买了,却出了车祸,结果本人死了、车子也摔烂了、爱人也残废了,还丢下一个八岁的孩子。所以说,每个人的生死简直没有一定,我们自己只有在生活中时常警惕,不要走危险的地方,这样可以尽量避开意外事故;还有就是尽量培福,这样生命就可以延续;再有就是警惕我们今生不做恶业,尽量爱护生命、不杀生,我们的寿命也可以延续。我们必须以很强烈的心念去做,现在就开始做,这样就不一定要感异熟果。我们学修佛法的人如果能够这样做,就会有他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别人的骨头都变成了灰而我们还在活着,这就是他人意想不到的。

  [串习能除此生欲。]此中的[欲]就是贪恋此生安乐的心。我们要天天都想:即便有有暇也很不容易有八有暇;即便有圆满也很不容易是十圆满;人身这么难得,能得到像我们这样殊胜的人身就更难。再想到什么时候死是自己无法知道的:今晚回去是否会死不知道,明天清早是否会死还是不知道。此生的安乐有什么可值得贪恋的呢?我们不赶紧学修佛法行吗?

  这里我再附带说一下,学佛之人念死无常可不是整天想:“我要死了,我就要死了,我怕死啊!”这样就弄错了。念死无常就是要赶紧做准备,看自己现在还有什么没有修好的,要赶紧修。天天念死是催促我们学法、修法的心,并不是整天怕死,怕死就能够不死吗?福报是有一定的,怕死还是会死,福报未尽的时候就不会死。人的寿命和什么有关?就是福与寿这两样,有福而寿尽了要死,有寿而福尽了还是要死,所以我们要抓紧培福增寿。培福增寿的方法很简单:我们爱一切生物的生命,不去伤害任何生命,遇到任何生灵有生命危险的时候要赶紧去救护,这样我们就能增寿;同时我们要天天尽量地好好学佛、修法,这样福报就可以天天增长。只要我们培福增寿的心力猛了,从现生开始就会感报,未来生也要感报,不是说现生就感完了。如果我们的心力弱,就要等到以后异熟感报。我们现在的生命舍了之后换一个身子就叫异,这个异是换一个的意思。换一个身子来感报就是心力不猛的原因,所以要下一生才受报。

  只要心力猛现生就可以开始感报,因此,生阿弥陀佛净土的人要发愿到南瞻部洲来。因为第一:南瞻部洲有苦,这样才能生起出离心,才能够生得起救他人的心。第二:如心力强业果就能快成熟,可以即身成熟,所以生阿弥陀佛净土的人尽管已经学得那么好了,他们还是要发愿到南瞻部洲来。阿弥陀佛只是跟他们说清楚众生有多苦,你要救众生的苦,可他那里没有苦,在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哪里会有苦?没有实际生厌苦的心,就更生不起离苦的心。缺了这两样怎么会有出离心?连出离心都没有怎么会有真实菩提心?所以他们学得很好了还是要发愿到南瞻部洲来,要到这里来实践。刀子要磨才能锋利,你要去找磨刀石才能将刀磨锋利,尽管你知道刀子要磨才能锋利,但是你不去磨,刀子怎么能锋利?要到南瞻部洲来才有磨刀石,刀子才能真正磨锋利。我们学佛也是这个道理,懂了道理之后要去修,还要行。在阿弥陀佛净土那里,大家都过得很好,哪个要你来救护?大家都听得懂道理,知道是圆满的教授,可是没有对境就不可能起作用,所以要到南瞻部洲来才能生得起真实出离心。出离心真实了,菩提心才能真实了;出离心是假的,菩提心也是假的;出离心都没有,还有什么菩提心?还怎么能成佛呢?不可能成佛嘛!

  帕绷喀大师说:我们现在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这一点以后也会讲到)。我们现在每天劳心劳苦,就是比过去苦嘛,为什么说现在的时代最好呢?是因为有苦才能生厌离心,才能生出离心,才能推己及人,才能认识到一切有情是我们过去生中的母亲。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才可以消多少罪业,才可以积多少福报,才可以生无量的智慧,不然就生不起。以那些大医生来说,无论他们在学校学得有多好也还是要去看病实践。我们去看病的时候,看到那些实习医生给自己看病心里就会感到不信任,因为他们是刚出来工作的,的确没有多少实践经验。最简单的就以打针来说,医生没有打过针就不会打,护士没有学过很多治病的学问但是打针却是非常熟练,这就是说本事学了之后要行,要实践。世间法是学了本事之后要去实践,出世间法更是要求学了之后要行。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在种因,种了因之后才能结果,所以是很重要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是因果法,不知道种因怎么能够感得了果?

  没有正见我们就不知道该如何种因,因此我们现在所学的就是为了生起正见,通过世间法我们搞清楚业果,生起的是世间正见;我们照世间区分方便分和智慧分的方法来弄清楚出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正见。我们在这里共同所学的就是为了生起出世间正见,这样的正见生起之后,我们再随时都在止恶修善,自然就不会去三恶道了,如果我们将止恶修善修到最好、最圆满、最殊胜的时候就成佛了。阿罗汉证悟圆满空性之后,就到了他们的最高水平。大乘道则不是这样,生起了菩提心、证了空性之后,还只是见道位。大乘分五道,见道位之后还有修道,无学道,在没有达到见道之前还有资粮道、加行道。阿罗汉证悟圆满空性之后,就没有可修的了,只知道去享受禅乐,而且一住就不知道要住多少万年。我们学大乘道就不是这样,证了空性之后还要继续修道,要分成十地而修,通常所说的十地菩萨就是不断前行,一地一地不断地修,将十地修完了就是一生补处。达到一生补处之后还要继续修,同时每天都要度众生,每天都要培福。一生补处菩萨都是在不断地培福、不断地生慧,不断的深化,但是他们还没有到达佛的境界,所以还是有学位,还要继续深入地学。那么要学到什么时候呢?依密法简单地说就是要到遍行风收干净了,没有一切的缘念了。能够将遍行风收干净的那种程度,只有佛才办得到。十地菩萨就是不断地坚持断所知障,也只有到了最后成佛才能断完。我们学修佛法之人都是修道位的境界,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见了空境之后一下就明心见性了,同时报身也有了,化身也有了。”他们想得好而实际却办不到!一切无因不感果,感报身要有报身的因,感化身要有化身的因,没有因报身、化身哪里来?那不是天上掉馅饼?根本没有这种事!

  我们一直要达到无学道的境地,才没有要学的了,在达到无学道位之前,都还是要学的。不能说:“学法只是过渡船,过了河渡船就不需要了。”哪有这样简单舒服的事!这些不过是某些人想象出来的,既安慰自己又安慰无知的人们。

  所谓[现世贪著]是指对现世快乐与名利的贪求——是想:“我希望今生能够得到比世上任何人都丰富的衣、食、名等盛事。”任何想修正法的人必须消除这种现世的贪著。

  人们对世间的贪爱就是贪图快乐以及求名求利、得名得利。一般来说在家人贪利的心重些,出家人贪名的心重些。我这里不是指责在座的出家人做得不好。出家人因为有人布施,所以自己不求财,那么他们想些什么呢?想有一天自己成为方丈,进一步想自己成为了大师,是不是会有这种心念呢?不是说出家人本人不好,而是因为这些心念是从无始以来的烦恼所造就的。世界上连最恶的人都不是他本人恶,而是因为在烦恼现前他不能自主而造成的。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恶人,都是烦恼造就的。

  因为帕绷喀大师是在对出家人讲法,所以在这里他没有说到利。出家人有衣穿,有吃的就可以了,戒律不准出家人自己存钱、存东西,所以他没有说到衣食之外的其他贪求。昂旺朗吉堪布上师当年对我们讲法时,重点对象是我们这些在家人,所以他说要将对名、利、饮食这三样的贪著去掉。按帕绷喀大师的说法就是衣、食、名三种贪著,因为他主要是针对出家人而说。

  [任何想修正法的人必须消除这种现世的贪著。]现世的一切是我们需要的,但是不能贪著!能有穿、够吃就是了,如果你过多地贪求世间的一切,就会耽误了自己的正修。我们现在修法的要点是起码要舍现世贪,不将现世的一切看淡,怎么能舍得掉现世贪呢?

  举个小例子:今天回去的路上你们要是看到某处在卖一种自己很早就想买的东西,恐怕都会赶快去买,就算要排队也不在乎。我可不是说大家不要去买东西,如果需要是要去买的。那么怎样才是舍此世贪呢?应该是买到了自然喜欢,买不到也不生气,这就叫舍此世贪。买到了就喜欢得不得了,买不到就气得不行,那就叫世事贪,区别就在这一点。只要心里不要执著,满意的事情和失意的事情都一样看待,不起执著,就是舍了世事贪。不是说我们不要物质需求,如果不要的话,天冷了拿什么防寒?下雨了拿什么挡雨?所以必要的生活品还是要的。我们是人,人要生活怎么能说不要物质需求呢?只要不拼命去专求好、求多,简直不求那就差不多了。其实这很容易:比如有人告诉你某处有样东西很不错,也很便宜,你自然可以随他一起去看,有了就买下来,没有了就算了,这样做就是不起执著。

  如何消除呢?你应该分二个步骤思维:(1)【暇满意义重大与难得】;(2)【死无常】。思维这些能遮退对现世的贪著,舍弃现世。我们现在不能修法就不消说了,就是修了也不能算是佛法,这是因为没有消除现世贪著之过,即修心法《远离四种执著》中所说的:“执著现世非佛徒,执著轮回非出离。” 法与非法的界线与是否是真正的佛法,由舍不舍现世而定。有人想把佛法念诵与世间法这二者摆平,但是舍弃现世的佛法与经营现世的世间法是永远摆不平的,佛法与世间法是无法【双运】的。

  消除现世的贪著应从两个方面思维,一方面要思维人生暇满的意义重大与难得,我们得到如此重要的人身怎么能随便糟踏呢?最起码也要将下一生再得暇满人身的事情做好,不能为世间那些小事情就把这么重要的事情耽误了。另一方面要想死无常,我们应这样想:今天回去会不会死我都不知道,何必去忙着非要买到那些东西?自己辛辛苦苦买来的东西放在那里,万一自己死了还不是他人来享受?我又何必为此那么执著呢?这样我们从人身暇满难得和意义重大一直想到死无常,才能明白人生再好的安乐享受也不可保信的道理。说句老实话:我们回家看看,家里的东西都是很好的,万一自己死了,这么好的东西能带走吗?当然一样都带不走!就连自己一天也离不了的牙刷也带不走,还不要说其他的东西。

  [思维这些能遮退对现世的贪著,舍弃现世。]如果我们能够认真思维这些道理,买到与买不到那些东西都将无所谓,不会因此起贪著的心。不是说不要那些生活用品,不是一点也不能要,而是对那些东西不要起贪著心,也就是不要贪著此世的安乐和忙着去做追求此世安乐的事,对世间万物都不要贪著。至于随缘可以做的事不是不可以做,比方说:没有钱我们可以走路,有钱我们就可以坐汽车。不能说坐汽车就是自己起了贪心,不是这样的。只要我们不要起执著之心,就是舍了此世贪。舍弃现世是要我们舍弃对现世安乐的贪著,不是说不要现世的一切。

  [我们现在不能修法就不消说了,就是修了也不能算是佛法,这是因为没有消除现世贪著之过,]这里帕绷喀大师要求提得很高。这里所说的[不能算是佛法]应理解为不是干干净净的佛法,因为帕绷喀大师当时是对那些大堪布、大格西、大修行者们所说的,不是对我们这样的初业有情说的,我们现在对现世的贪著还抓得很紧的。

  [即修心法《远离四种执著》中所说的:“执著现世非佛徒,执著轮回非出离。”]这个法是萨迦法王所说的。这两句的意思是:“你将现世抓得那么紧,连佛教徒都算不上;你认为这个世间很不错,下一生得人身还不行,还想着生天上去作天王,贪恋这些轮回的事情,就不会有出离心。”帕绷喀大师在这里只提到了前面两样执著,还有两样是:[执著自利非菩萨]说的是什么事都为自己想就不是菩萨,菩萨应该是为一切有情想;[执著实有非正见]说的是什么事情都抓得紧紧的,抓得实实在在、非这样不可,就不是解脱生死的正见。《远离四种执著》中共有这四样执著,帕绷喀大师在这部书里只提到了前面两样执著。

  [法与非法的界线与是否是真正的佛法,由舍不舍现世而定。有人想把佛法念诵与世间法这二者摆平,但是舍弃现世的佛法与经营现世的世间法是永远摆不平的,佛法与世间法是无法【双运】的。]有人想:佛法我要学好,世间法我也要做圆满,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学佛法基本要求就是要舍世间的贪著,如果我们要将世间法做到最圆满,就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就会耽误自己正修的时间。这两件事是不能摆平的:一个要我们舍世间贪,一个叫我们拼命将世间法做好,培养自己的世间贪,两者怎么能够摆得平呢?

  两个都好就叫[双运],也就是两个力量完全平衡。我们将来修定的时候,首先要分“明”和“住”两分,所缘和心要明亮;所缘境要能不走,要能够住持下来,这两种力量要平等才能得定,大家将来修定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体验:明分盛了住分少了不行,住分盛了明分少了也不行。生明住二分,两分的力量都要一样,平衡了就叫双运。达到了这样的平衡,再修到熟极了的时候,就能达到第九住心。达到了第九住心以后再继续用功修,时间的长短要看自己过去修的力量以及今生修的力量如何,二者兼备,方法又对,就能长时间地在第九住无功用运行,不需要其他方法,就用现有的境界,不作意地运行,根本不需要在心里想,(就相当于电动机的开关一打开,它就能一直转下去。)修到熟极了的时候,就能生‘轻安’。先是生身轻安,然后转到心轻安,心轻安后回到全身,由很强烈的快乐感转为平稳的极乐感,那时就得定了。得定之后我们的身体会变,就不是现在的身子了。这不是别人看到我们的身体变了,也不是得了定自己就变成了胖子了,而是自己的感受变了,身体有了修善法的堪能性,只要修善法,坐再长的时间都会感到很舒服,不会是现在这样:不是坐不下去了,就是身子向一边偏了,没有这样的事情。

  帕绷喀大师就给我们示现了:当年他在昌都是在定中圆寂的,他二十一天没有出定,之后他流出红白二菩提,证明大德已经走了。他走了之后身体仍旧坐得端端正正,毫无偏斜。如果身子坐得不端正,按力学原理他的身子就会倒,就是因为他坐得非常如法,身体毫无偏斜,才会做到圆寂后身子不倒。我们在座的哪个能做到这样?打个瞌睡身体也会偏倒。大家会有这样的体会,坐久了身子会向右偏,这是因为不能做到双盘,大家多是单盘,单盘时坐下有高矮,怎么不偏呢?帕绷喀大师入坐是双盘,前后左右都是端正的,就像茶杯放在桌上一样很稳定,才能做到圆寂后身子不倒。本书序言中,江波居士是根据西藏的传说写的,帕绷喀大师圆寂这部分与我所知道的情形不一样。我所知道的情形是大师的侄子(也就是他的管家),在大师圆寂后到康定来,我听他亲口说的,具体情况前面已经讲过。

  这段话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能舍弃现世,现在不修法就不必说了,即使修也不能算是清静、圆满的佛法。不是说我们所修的内容不是清净圆满的佛法,而是说因为我们没有舍弃对现世的贪著,修佛法要求达到的功能就生不起。简单说,不是说修的内容不是佛法,而是说修的人生不起佛法的应生起的功能,所以帕绷喀大师说就是修了也不是佛法,原因就是没有舍弃现世,随便怎么修都是现世的因,怎么能算是佛法呢?这就是没有舍弃现世的过失。自己对现世的安乐还爱得要命,所种的因怎么能不是现世的因呢?不是说我们所修的法不殊胜,而是我们修法时的心里想着成就现世的安乐,所修的就不是佛法。

  大家一定要记住:只要我们心里缘念现世安乐,无论自己修什么都不是佛法;如果我们心里不贪著现世安乐,无论修内容再简单的、水平再低的法都是佛法。如果我们以菩提心来修,就算不是用真实菩提心而是用造作菩提心来修,也是无上成就的因。不要认为这些我们无法办得到,我们是在创造菩提的阶段,还不是现证菩提的阶段。创造菩提达到很圆满的境地就是现证菩提,因此我们现在不是白费力。什么叫创造菩提?简单地说就是积累修法的圆满功德。不要将自己看轻了,也不要将今天所学的法看轻了,我们大家都是在能为众生成佛而努力,这个性质就与一般的不同。

  我将这部分内容多重复讲了一次,就是为了让大家生起对世间法不起执著的心,如果对世间法起了执著心,就会落在上面所说的那些毛病上。

  出于同一想法,格西仲敦巴曾对一位比丘说:“觉窝瓦!绕塔固然是可喜的,若修一种法,比这更可喜。”比丘认为是喜欢礼拜,就去拜佛,但仲敦巴还是那么说。如是,他去念经和修定,仲敦巴也还是那样说。比丘请问:“那么,做什么好呢?”仲敦巴连答三次:“舍弃现世!”

  将贪著现世的心去掉,不要说我们这些在家人,就是出家人也难做到。有人会说:“他们都出家了,未必还没有舍弃现世?”其实出家并不意味已经舍弃现世了,听说现在还有出家人在炒股票,他舍弃现世了吗?这是在利的方面。在名的方面也有:“我还想当方丈的嘛!”有这种想法也同样没有舍弃现世。舍弃现世不容易啊!拿我们在家人来说:“我小孩还没有长大嘛。舍弃现世孩子谁来管?”我们不是不管自己的孩子,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爱怎么能爱众生?对于孩子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可能去做,做该做的事,但是一定要将执著心去掉。孩子本身有烦恼、有业力,这是旁人改变不了的,就连佛都没有办法,当父母的就更没有办法。正面的教育、正面的帮助是必要的,但只能尽自己作父母的心、和力量去做,一定不要执著。子女能成就到什么程度是由他们的烦恼和业力决定,其他人是改不了的。文殊院里有个对子写得很好:做了就放下,放下就了,了了有何不了。我们就要学这样的心境,不但要放下还要睡得着,否则白天想得不得了,晚上想得睡不着,只要眼睛一睁开就在想,那就太苦了。

  噶当派格西祥·那穹敦巴有一次说:“我跑去向觉窝求法,但他只对我说了些舍弃现世,修慈,修悲,修菩提心的话,而不说别的。”仲敦巴听说后言道:“觉窝教诫的核心就是这个!连祥这样的大格西都不懂求法。”祥后来也对学人说:“如果你想修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舍弃现世!”

  难怪现在有些人不懂求法,见到有法师灌顶就赶紧挤进去,当时连大格西也有同样的问题。简单地说学佛法的人能不能入门,舍弃现世是一大门槛。没有舍弃现世的心,无论怎样都只能在佛门外边转,入不了门。进入佛法的第一个门槛就要舍弃现世,不是不要现世,而是不要贪著,也就是要舍弃对现世的贪著。现世永远存在,它就摆在我们面前,只是缘起有,不能说没有,只要我们对它不起执实,就是自性空,我们就能将烦恼转为道用。

  此中之【现世】,广说即世间八法,略说则摄为现世的衣、食、名三者,这三者应该舍弃。

  当年昂旺朗吉堪布上师在康定对我们讲法时听者出家人占少数,在家人占多数,所以他说的就是名、利、饮食。帕绷喀大师讲《三主要道》时主要是对出家人说法,所以这里没有提到利,而是说衣、食、名三者。不是这三样都不要,是对这三样的贪著不能要。不要衣服我们就要打赤膊,没有饮食我们就要饿肚子,我们在这里学法中午还是要安排吃饭的。不是不要,是不要贪著,好的、差的都一样吃,无所谓。

  人家尊重我们,不是因为我们的衣服穿得好就尊重我们,而是因为我们的人品好才尊重我们。寂天菩萨就说过:要心改身如故。如果你身改心如故,就是做出大师的模样也不过是装模作样,为落得一个好名而已!寂天菩萨说心改身如故,就是平时旁人看他与常人没有什么区别,看不出他是大修行者。有一天大家开玩笑叫他说法,他就答应了。人家给他搭了个台子,台子很高又不给梯子,怎么上的去呢?谁知他走过去手一按,台子就落了下来,他上去后台子又自己升了上去。他所讲的就是大家现在知道的《入行论》,因为他讲得非常好,听的人非常叹服。如果我们的心没有变,只故意做出一副大师状,别人怎么会亲近我们?大家千万不能这样,要像寂天菩萨说的那样:心改身如故!

  三者之中尤以名为最坏。大多数法师、律师与禅师虽能不计较饮食,仅以花石辟谷术生存;不计较衣着,衣衫褴褛,缀满补丁;背靠寒岩,泥封洞门而作闭关。但在心底深处,他们仍然希求名声,梦想当地的居民都在门外交口称赞他们是住关的贤德大修行师。许多智者班智达与戒律清净的比丘也是这样受骗的。杰·卓尾贡波说:“闭关书字于门楣,表大修行不会客,贪求现世禅师名。”又说:“无所不想此分别,任作何事皆参予,所有善行遭损耗,为诸盗贼所掠夺,是故众人应以枪,戳穿现世之分别,如若于此不戳穿,习教持律参禅等,三恶道门难关闭。”

  [三者之中尤以名为最坏。]很多人都是这样:利可以不要,饮食也可以没关系,这名声却是要好的。

  [法师]就是讲法的;[律师]就是讲戒律的;[禅师]讲究坐禅修定的。他们认为吃得好坏没关系,就是以神通将花草石头变成饮食来吃都行;闭关时穿得好坏、住得好坏这些都没有关系,但心里却想着别人会不会知道我在这里闭关呢?虽然他在里面,不知道外面是否有人在称赞他,但他心里想着外面的人们在称赞他,甚至他还会写一个字条在门口:“我在闭关、概不会客”这就是求名的心。帕邦喀大师说名这个东西太坏了,是说这个求名的心难以去掉,有些出家人利可以不要,但是名却是甩不掉的。

  [无所不想此分别,任作何事皆参予,所有善行遭损耗,]这里指的是有了无处不想求名的心,所做任何事都含有求名的心,那么所作的善业都被求名之心所消耗。有了求名求利的心,善业也不再是善业,因为以求名求利之心所做的善业,所得的果不过是得名得利,所修之法本身要求的合量功德也就生不起了,因为都拿去成名了。这就比如我们用面粉做成了馒头就不可以同时再做成包子,我们将所修善业用来成就名了,再想生起法所要求的功德就不可能了,因为不可能两样同时成就!这个道理很简单:‘有’和‘无’两者不可能同时存在,不可能说这个东西我既有又没有,因此无论怎样都只能成就一样。如父子二人只能是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不可能两人调换一下,父亲变成儿子;儿子变成父亲。没有这回事,也是办不到的!

  [为诸盗贼所掠夺,]这是说贪名贪利的心就像盗贼来掠夺我们一样,掠夺了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法生福生慧,就好比福慧被抢走了一样。

  [是故众人应以枪,戳穿现世之分别,]这里的[分别]就是指心。我们要将贪著现世安乐的心戳穿。怎么戳穿呢?我们应该认识到:贪著现世安乐对我们学佛之人的害处是最大的,只要有了贪现世安乐的心,无论修什么法都是世间因,连佛法的气息都沾不到。

  [如若于此不戳穿,习教持律参禅等,三恶道门难关闭。]如果我们不戳穿贪著现世安乐的心,不管怎么样修,都不能不堕入三恶道。因为修佛法的功德生不起,所做的事情不能保证干净,不能保证所行善业里面没有恶因,所以三恶道的门就关不住。我们如想不堕三恶道,所做一切只能都是善,没有一点堕三恶道的因,就算万一我们没有做好,还可以用求三宝救护的心,救我们不堕。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堕入了三恶道,三宝是救不了的,比方我们变成鸡了,谁也改变不了!三宝怎么救我们呢?就是在我们舍弃生命的时候,如随恶业就要去恶趣,如随善念就不会去。在我们临终的时候能求上师三宝加持自己不生恶念只缘念善念,那么我们就与三恶道无缘了。

  这里我附带说一下:临终的时候起了贪心和瞋心都是要堕三恶道的,尤其是起了瞋心是要堕地狱的,因此我们现在就是注意不能发脾气啊!这样的习气不能积,积了这样的习气,地狱里面就有你了!“孩子不听话,天天说他就是不改!”这时候妈妈就要怄气、就要发脾气。当然,孩子做得不对是不能不说,说了他不听也难保不生气,但自己一旦发了脾气就等于在地狱里面给自己挂了号,以后那里就有自己的位置!我们一生吃亏就在于为自己相关的人造了很多恶业。在旁人面前我们通常会说:“那是我不愿意做的,都是他们逼着做的。”背地里自己心里会想:“我怎能不这么做呢?这是没奈何的嘛!”我们一定要避免发脾气,当别人惹自己生气的时候,我们就想:“你厉害,我惹不起你,我总之不造新的恶业就是了!”其实那些惹我们生气的人不是刻意要让我们难受,让我们物质上受损失,而是在为我们消业。帮我们消业就等于我们将欠债主的钱还了一些,帐还了债主就不再催了,若是一个也不还,他就要拼命催我们还。

  众生种因时不会想将来所感的果,只要当时很顺意就高高兴兴地做了,将来苦果来了才知道恼火啊! 我们应该这样想:凡是苦受来了,不管是精神上的、物质上的、还是身体上的,都是来帮自己卸包袱消业的。对于我们学修佛法的人来说这是提前感报,为了不至于将来受重报,现在受些轻报就了结了,所以说是帮我们卸包袱消业的,我们当然要为此而高兴。有一种说法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对于身上的病痛都会总起烦恼:“这个病搞得我好难受啊,心里简直不愉快,身上到处不舒服,这样的痛苦整得我简直受不了!”。菩萨就不是这样:“好啊!这个帐我总算还清了,将来就不会再感恶果,不再受比今天更苦的苦受了。”这样的想法可不是自我安慰,事实上不就是这样的吗?就像你借了人家很多钱,债主来催着还钱,若是你还了一些,尽管没有全部还完,他也就不再紧催你还债了。如果你一分钱也不还,债主收不到钱当然会在你的家里闹翻了天,因为他觉得虽然你没有还他钱,他能在你家里大闹,让你痛苦一下,他的心里也就舒服些。这对于你来说就是卸了一些包袱,毕竟债主催你还钱的力度要小些了。再比如你在单位上担任了些职务,现在想不干了行不行?领导说得好听是:“单位上现在离不开你,要依靠你,你还是继续好好干啊。”;说得不好听则是:“你不干了吗?不干就退职吧!”这样一来你还能说不干吗?如果学了佛法你就想:“这是我的苦受来了,领导要我做,我只能好好做,做得好他就会喜欢些。”我们在做事的时候重要的就是要多替他人想,少替自己想,这样就不容易造恶。苦来了要在因上解,不能在果上解,这就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的道理。

  善与恶的区别归纳起来很简单:凡利人利己的都是善,损人损己就是恶。凡是损人损己的事自己一定不要做,损人害别人,损己害自己。有人会说只有害人的,哪里有害自己的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今天该你休息,朋友拉你去喝酒,你喝得醉醺醺地回来,还能好好休息吗?这是不是你在害自己吗?这个时间你该上座,可是你跑出去玩,玩得筋疲力尽回来,哪还有精力上座?即便上座也是打瞌睡,这就是损害了自己,就是恶嘛!所以总结起来就是:损人损己就是恶,利人利己的都是善。

  我们学修佛法之人现在不仅仅是注重身体保健,而是要注意保命。大家要认识清楚:身体亏损了是要死的,没有身体怎么能修学佛法?对于一般人来说讲究健康是保健,对于我们来说则不是保健而是保命。因为死无常,我们要排除死亡的条件,积累继续深入修学佛法的条件,所以我们现在讲究健康保健,实则目的在于保命。我在打太极拳时,有个小伙子在一边看,看了好久之后他走过来跟我说了一句话:“保命哲学!”我听了这话不敢回答,连笑都不敢笑,生怕惹他生气,因为我们锻炼身体实在就是保命哲学。我再次告诫大家:灌过顶的人不保命可是要犯一条密戒的!因为你天天想着自成本尊,怎么能将本尊的身体拿来随便糟踏?你都成了本尊就该重在利益众生,怎么能随便糟踏自己身体?所以密戒里就有这样一条:轻损自身不如佛。大家可要记住:我们不仅是要注重保健,而是要保命啊!当然,虽然我们要保命,却不要执著,能活多久就修多久:今晚我要好好修法、好好休息,明天早上爬不起来是明天的事,只要在我清醒的时候,就是躺着也要修法!大家可能会想:晚上都在修法?那不是睡觉的时间吗?在修密法的时候,就是睡着了也都还在修,没有休息的时间,睡着了照样修,一直到天亮清醒了,也还是在修,这就是真正的‘后尽日夜遍熏修’。等到我们真正将出离心、菩提心、空见生起之后开始修密了,那时确实就是白天黑夜都在不停地修,因为要‘遍熏修’嘛。不这样怎么做到‘遍’呢?中间出了缺口就不能叫做‘遍’,就是要睡着了都还是在修,修到第二天天亮,清醒了再继续修。这种情形可不是我在给大家讲故事,大家只要好好修,今生就能修密法,并不一定要很长的时间。

  在创造菩提的阶段,我们是在积累修显密的功能。功能不可能暴涨,也不会是糊里糊涂就有的,要靠我们一天天慢慢地积累起来。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情,目的是为最终能成佛,只是现在还没有走到终点,我们大家对此要高兴。我们不要将自己看轻了,要想:未必贤劫千佛中就没有我?我们不要将自己看低了:难得的人身我们得到了,难遇的佛法我们遇到了,难寻的大乘上师我们有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修不修。只要坚持修,我们就能最终成佛,整天睡大觉怎么能行呢?如果将自己的身体拿来糟蹋,将宝贵的时间拿来浪费,那就不是没有堪忍性,而是自己不愿意实作。这就是刚才我讲的道理:要生起出离心先要有一个想出离的心,要成佛要先有个想成佛的心,连想都不敢想,还叫什么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呢?

  大雄宝殿是释迦佛的地方,我们佛弟子在大雄宝殿还能有畏难的心?至少我们要有个不畏惧的心:修行再苦我们不畏惧;成佛再难我们不畏惧;烦恼再厉害我们不害怕断;众生再多我们不害怕度,应该有这样无所畏惧的心。有了这样无畏的心,我们的修学才是快乐的。大家现在是学习阶段,学好了将来可以自用,可以度自己、度众生。我们的发心是为众生而成佛,是谁先得利呢?当然是我们自己嘛。只有自己成佛了才能度众生,发心是为众生,先得利的是自己,这有什么做不得的?我们自己解脱了才能解脱他人,要自己生起了功能才能对人说法。如果你的本事只会照书本上说,别人不会去看书吗?历代的教授都是耳传,一般的教义在字面上,特殊的教授则是要耳传的。自己没东西给别人传什么呢?自己没有修证过拿什么来传?如果照书本上说何必不让他们自己看?这在佛教上就是:先要自己住持正法,才能弘扬佛法。这两样是同时来的,我们现在虽没到这种水平,但是可以学,我们一方面住持,一方面弘扬。反过来说,这些母亲我们能不管吗?若要等三大阿僧祉劫之后再来度她们,我们心里能放得下吗?为度这些母亲,我们就是受再大的苦都没关系。为了母亲不多受一刻的苦,所以我们要由显入密加速成佛,以减少母亲受苦的时间。有了这样的心我们才够学密法,菩提心要升华到不忍母亲多受片刻痛苦,自己要积极成佛,这才是学密法的菩提心,不然就是三大阿僧祉劫的菩提心。如果我们慢慢地、好好修够了才来救度众生,就好比看到母亲在受苦,她落入河里都要淹死了,马上就要灭顶了,我们却在慢条斯理将什么都准备好了才将船开过来捞她,等捞上来她早就成死尸了!母亲落入河里在喊救命,我们只能不顾一切地去救她,要是有了这种心,我们就可以保证自己没有什么法修不成,没有什么功德生不起来。

  有了菩提心,有了真正的胜义菩提心之后,再将大乘佛法的心要掌握了,这时简单地说,成佛如操佐卷,就是在自己手上。是会有这么大的功效,但是必须要生菩提心。要生起菩提心必须要有出离心,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就是假的,是口头菩提。我们要真正生起出离心,起码要舍现世的安乐,要是连世间的贪心我们都舍不开,一天到晚所做的都是世间法,哪有一点是佛法?就算你现在所修的是无上密,是最高、最高的法,是各派最高的法,简单扼要地说:不管你修得有多高,三恶道的门没有关上,你就有可能进去。这是因为你所种的是堕三恶道的因,不能说有因不受果,道理就是如此。我们明白这些道理,就知道今天来这里学《三主要道》有多重要!一切修法之中以此法为最殊胜,其他各法虽各有自己殊胜的地方,按道次第来说,这三样没有修到生起功能,修其他什么法都只不过是种点习气、得点加持而已,起不到变心的作用,生不起什么功能。

  我们学修佛法之人此生无论如何都要抓住一样,就如我前面所说的,起码要抓住一样小有成就:将业果弄清楚并能如法取舍,我们就能不犯错误,就能关上三恶道门,这是一种小有成就;能够将定修起,就能离开了欲界,也是一种小有成就。至于大成就,不敢说这些同修之中无人能生起,确是很不容易生起。我的看法是:大成就者既要生起菩提心又要证得空性,就像清定上师、海公上师、大吉活佛他们这样的。我们此生不大可能成就他们那样,尽管我们可以想得很大,但是我估计能争取一样小有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是我的愿心,你们大家怎么想我不敢说,或许你们比我想得更殊胜、更好。这辈子我们不敢说能有大成就,希望总是有的,这就是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尽全力去争取一个小有成就。

  如果我们不戳穿此世贪的心,无论习教、持律、参禅等等,都将很难关闭三恶道的门。不是说关不上,是很不容易关上。

  阿里巴大师说:“你所修的一切法都是为了现世显赫这个野心,它又增长你的我慢、嫉妒、瞋恚、贪欲而成为轮回之因——【集】。所以你这个修法的念头实际上恰恰能把你抛入恶趣,这和犯罪堕恶趣没什么二样。”

  有了[我慢]之心,我们就不会再进步,自己已经是最好的,还会谁比我更好?人们通常不会说出自己的不满,或者是不敢说,只能在心里不舒服,这就是嫉妒心。有了[嫉妒]之心,我们的一切布施都不圆满,我们的功德都不能圆满,而且没有了随喜心,可以说是防碍我们修学最大的烦恼!嫉妒在显教之中通常未提到,世人的嫉妒心重得很,只是显教没有将它提为根本烦恼;但是在密法之中嫉妒却是一大烦恼,是根本烦恼。以在家人来说,在单位上选代表、选先进工作者,尽管找不到被选上的人有什么错误,说不出别人的缺点,自己心里却还是想:“他都能选得上啊!”其实就是心里嫉妒别人,这样的忌妒心在家人最容易有。

  再比如,看到别人住进了新的大房子,自己心里会产生嫉妒的心,嫉妒那些住大房子的人。他们有大房子住是他们过去生中的福报,我们现在没资格住是自己过去生中没有这种福报。我们应该这样想:这些人过去生中积得有福报,所以今生才有大房子住。也许他得到那么多房子的手段不合法,那么他未来会受果,但与现在没有关系。有些人有很多所房子,住不完空就在那里,因为他有这样的福报嘛,是他过去生中积存的福报感得。千万不要认为他们是靠今生的聪明才智获取了这样的享受,那就弄错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周围的人:有些人能干极了,可就是累死了,一辈子也没有大房子住;有些人连话都说不清楚,听他说话都能急死人,可是他就是有住不完的房子。这些现象大家一定要弄清楚:人们现在生中所得享受不是今生的福报,而是过去生的福报。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我们要生随喜心:别人现在能够得到是他过去有福报,我们若想得到现在就要赶紧培福,这样我们的随喜心才圆满。生随喜心对我们是有利的,随喜心所生的功德大小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的:我们有功德,对方没有功德,我们生起来的福报比他还大;对方的功德大,我们可以得他一半的功德,这样的便宜事我们为什么不去做?我们读这些大师过去的传记时要生随喜心,不要说得到他们一半的功德,哪怕是得他们的一分功德都是我们修若干年都生不起的。最容易做的事莫过于生随喜心,旅游时看到哪里好就生随喜心,看到佛教的寺庙自己就发心:“我今生乃至来世有了条件一定要修一座比这更好、更庄严的寺庙!“这样的随喜功德就大了。这又没有要你花钱,不过是你心里想一下就行了,未必你连心里想一下都舍不得?会修佛法的人天天都在忏罪培福,不会修佛法的人只会抱着书看或者上座念仪轨,下了座心却依旧不变,哪个馒头好、哪个包子大就赶紧抢在手里。

  轮回之因就是[集],[集]是烦恼,苦集灭道中集就是烦恼,不生烦恼就叫做断集。如果我们不舍现世的贪著,就等于是将自己抛进了三恶道,这与我们造恶业堕三恶道是一样的。

  所谓【世间八法】是指获利就高兴,否则就不高兴;感到快乐就高兴,否则就不高兴;有了大名气就高兴,否则就不高兴;有人赞叹你就高兴,否则就不高兴这八种。你如果想修法就必须对这世间八法等量齐观。

  帕绷喀大师这段话讲得很好:今天做生意赚钱了就高兴得很;亏了本就叹息:“生意不好做啊!”今天遇到顺心事就高兴,假如心情不快乐、身体不舒服就不高兴。别人称赞自己,称自己是大法师,就很高兴;没有人称赞自己就不高兴了:“我做得这么好的,怎么没人称赞我?别人都受到表扬了,就是没人看到我!”有的法师想要得到他人赞叹,闭关时在门口贴上一个条子,为的是让别人知道他在闭关,以获得赞叹。这些都是一般人的世间心。

  什么叫[等量齐观]呢?就是有了好的不要太欢喜,没有好的也不要不高兴,有和没有都一样,这就叫做等量齐观,也就是对一切都不要起执著心。说句玩笑话:别人让你高兴的时候你会长出三个耳朵?他让你不高兴的时候你也不会没有了鼻子!你还是你,那些世间的东西有没有都没什么关系。

  所以《亲友书》中说:“利、无利、苦、乐、称、无称、毁、誉,了世俗八法,齐心离斯境。”大成就者林日巴也说:“轮回分别大城中,世间八法起尸游,斯乃最可畏尸林,上师于中作相禳除。”

  《亲友书》为龙树菩萨所作。这段话中的[称]是别人当面称赞你。[毁]是背后说你不对。[誉]就是背后夸奖你。[了]就是不要执著。[齐心离斯境]就是随时随地都要离开这八种世俗贪著的心。

  树林子我们大都转过,乱坟岗子大概没人转过,因为没有哪个人愿意去。[尸林]就是那个地方里到处都是死尸,我们在世间八法中流转,就像在尸林中转来转去的,和那些死人在一起,是啥味道?怎么能不害怕?所以上师就祈祷加持我们,不要让我们去转尸林,那儿不是好玩的地方。

  不管你是法师、律师、还是禅师,也不管你自以为所修的是如何地高深,如果混有世间八法,这一切便都是虚假不实的。正如嘉瓦果仓巴的弟子扬贡巴所说:“法是大圆满没有用,必须补特伽罗到了大圆满的程度。这类人,说法值马价而有余,其人则值狗价而不足。单是法说得到家,而自己并不修行,这就和把戏的歌唱,鹦鹉的念诵没有差别。我们所需要的是:对于法门,了解一个,了解两个,就要拿来修行;知道一个,知道两个,就要结合到自己的相续。我们所不需要的是:法没有在自己的相续上出现;心

  与法像糌粑粉和水不相合一样;在法和补特伽罗的中间存在了很大的空隙,连人也可以穿过;佛法像肺煮在锅里漂来漂去地在嘴巴上面浮着;因为这是完全不能得到法的利益的。有很多人非常别扭,桀骜不驯地毫不听话,到那个时候,他们是绝不能达到佛法的要求的。我呢!是把【舍弃现世】作为修行中心的啊!”

  [不管你是法师、律师、还是禅师,也不管你自以为所修的如何地高深,如果混有世间八法,这一切便都是虚假不实的。]不管你是专门讲法的,是讲戒律的,还是修定、修禅的,不管你认为自己所修的法有多么的高深:“我修的法不得了!我修的是明心见性!”只要混进了世间八法的念头,或者说你对世间八法还执著,还舍不得丢,那么这一切都是虚假不实的。什么叫虚假不实?就是达不到所修之法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身上生不起功能,只作出修法的样子是没有用的,所以是虚假不实的,是不实在的。

  [正如嘉瓦果仓巴的弟子扬贡巴所说:“法是大圆满没有用,必须补特伽罗到了大圆满的程度。]如果我们的世间心没有变,贪著之心没有舍弃,就是修大圆满也没有作用。必须是自己达到了大圆满的程度,大圆满的功能才生得起。因为那是最高的、能证法身的法,没到那种程度我们就根本生不起任何功能。法尽管是殊胜的,大圆满胜慧是相当殊胜的,那是九个次第里最后一个次第,当然极为殊胜。但如果我们没有具备修那种法的资格,就如幼儿园的小孩学习大学课程一样,怎么能够修得起呢?道次第的要求是前行部分一个一个地生起,正行才能修得起。

  这里我附带讲一下:所谓加行、正行,并不是说修这个法是加行,修那个法是正行,而是生本法以前的一切修法都是加行。这也就是说我们在证得大圆满时,能够生起大圆满之前的一切所修的法对大圆满来说都是加行,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特殊加行。有人说:“黄教一生都在搞加行。”不错,黄教就是在搞加行,为了生后面法的功能,前面所修的一切法都是后面这个法的加行。拿红教的九个次第来说:前面八个次第都是加行,第九个次第才是正行。将来大家到了真正要成佛的时候,在成佛之前所修的一切法都是加行,在成佛前的那天早上还要向上师供养之后,依次修皈依、修七支供养、供曼扎、然后祈请求加之后,请上师教一个最后成佛的修法,那才是正行。黄教的加行是这样来判定的:不是哪个法算加行,而是在证某个法之前所应该修的一切法都是该法的加行。以生圆二次第来说,圆满次第的加行是什么?是生起次第。生起次第的加行是什么?就是《三主要道》。《三主要道》中还是有次第的,最前面的就是如理依止善知识,修法最重要的就是舍此世贪心,舍对世间安乐的贪心。假如连这样的心都没有生起,我们只不过是在佛门之外转悠,根本没有入门。到了真正生起舍此世贪心的时候我们才算入了门。完整地说:加行就是生起本法功能之前所修之一切法,这些都是本法的加行。

  [这类人,说法值马价而有余,其人则值狗价而不足。]这句话说的是:有些人说法的价值比买匹马的价格要高,但因为他本人没有好好修,所以其自身的价值连买条狗都不够,就是说学了法没有实修是无用的。这里告诫我们学了法之后要实修,要踏踏实实地修,要在自己的心相续中生起功能。生起什么功能?就是生起变心的功能,将现在凡俗的心逐渐慢慢改变,不管几生,不管多长时间,我们都要变得如量。如果不变就像这句话所说的:你说法说得很好,价值比马价贵,但是你自己不实修的话,你自身的价值连狗的价值都不如!因此重要的在于学了法之后要实修。

  [单是法说得到家,而自己并不修行,这就和把戏的歌唱,鹦鹉的念诵没有差别。] 这里所指的是那些人只知道念经,不懂得修法、思维、变心,就如“小喇嘛念经,有口无心。”一样。鹦鹉可以学人说话,但是它根本不懂人话,不过是人在不断地教它,它学会模仿而已。我们一定不能这样做,学了法之后就要好好修,使我们在心相续中起变化。

  学修佛法要重在实修。宗喀巴大师的教义是闻、思、修三者是合为一体修的,如果等到自己闻、思好了之后才开始修,那时头发的颜色都变白了,还有什么精力修呢?我们学了一两个法就要开始修,先不要求多,要抓住一个认真修。今后你们实修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体会:修一个法就要一直修,修到滚瓜烂熟了,自己心里就会生暖,生暖之后再继续修,修得更熟,熟到不能再熟时,这个法才在自己的身上起了证德。单是听懂了一个法不过是在求正见,知道该如何做,到了谁说什么也不能动摇自己的决心,才是生起决定见,我们现在只能达到生起决定见的目标。这个目标大家可不要看得很简单,这是我们现在这样的水平的最高要求。有了决定见,我们的心念才不会错,今后才不会走岔路;如果决定见没有生起,别人一对你说什么,你的心就会动摇。

  有人说:“这个法只要你闭关修七天,就可以给人家传法”在成都就有这样的说法,据说是从台湾传过来的。我请问一句:七天?七天的时间你能将这个法搞熟吗?七天时间你能将仪轨背熟了吗?不一定背得熟吧!连仪轨都没背熟,心上怎么能生起功能?连自己都没搞熟,就敢给别人传法?连功能都没生起就自鸣得意的敢给别人灌顶?你拿什么给人家给别人灌顶呢?这等于一个店铺外表装饰很堂皇,里面没有什么货,这样的店铺有什么用处?比如现在的包装货,外表的包装精美,里面真实的商品只有那么一点点,不要说它的质量如何了!我打开过一个包装货,里面的东西至今吃不下去,还不说它东西少,是根本不能吃啊!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找正确的教授,不然就很容易被骗。

  [我们所需要的是:对于法门,了解一个,了解两个,就要拿来修行;]我们修法不要求多,求多的害处就是不容易生起功能,只能是天天在植习。所谓植习就是指未来生中如果我们有条件学修这些法时,可以有缘学修这些法,但现生是生不起什么功能的。

  当年我在康定的时候,曾遇到了班禅佛爷传法,就拿起哈达去请他摸顶赐福。在一个院子里,大家要双手捧着哈达献在他老人家面前。不过一百来米的距离,我挤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他面前,他的侍者接过哈达,他在我头上摸一下,我就要赶紧走开,因为下一个人来了不能不走。班禅佛爷很是慈悲,还传了一些咒语给我们,可那是不能当作我们每天必修的。如果当成了每天必修的,就只能得加持,根本生不起功能。比如一个法师对你说:“《真实名经》是讲空性的,这是龙树菩萨说的。”只这样简单地一说,经的名字你是知道了,经是哪个说的你也知道了,可内容是什么却不知道,能生得起功能吗?又比如我们在康定的大吉活佛面前受了灌顶,他还是传了不少密咒给我们,若是一个个都拿来天天修,既生不起功能,时间又浪费了,岂不可惜?我们要抓住主修的法,我们这次主要求的什么法、得的什么法,当作主修来好好修。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就吃了这样的亏,早年在康定学的法都舍不得丢,这样就使得专修的功能生不起。所以我现在总是告诫初学佛法者:最好是简单,最好是简单!帕绷喀大师在这段话里也是告诫我们:学了一两个法就要认真修,不要去忙着求多闻。该多闻的可不是我们现在这样的阶段,我们是初业有情,把精力、时间浪费了,一样也不能成就,多闻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我们要将《三主要道》在心中生起功能,还不要说完全如法地生起功能,起码要将相似的功能生起之后再求多闻。多闻的目的是让我们所学的更广,将来度生的时候,能适应众生的各种不同烦恼,是以此为目的的。如果我们不从自身生起功能开始,只是求多,那么结果很简单:一切事情都留到下辈子去做了,这辈子是做不起了。这辈子我们得了这样好的人身都不做,下一次自己什么时候还能得人身?就算你修得最好、最好,到那个无色天耍个几万万年下来,贤劫千佛都过完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万一你堕入了三恶道,所受的痛苦就恼火了。因此帕绷喀大师特别说:我们学了一两个法就要修。这句话里隐含着:现在不要忙着什么都学。没有这么大的饭量,吃不了这么大的馍馍。我们现在能够堪受多少就修多少,将精力集中起来,有了修法的本事,然后再转为专修,那时修法的力量就强了。一根筷子手一掰就断了,十根筷子变成一把,就很难将其掰断。“言下得证”是指当时的有情,他们有那样的条件,而且已经是修熟了的,才可以做到言下得证,他们当然要求多闻。我们现在是福慧双差的时代,所以只能抓到一个是一个,不要一个都没抓到,大家应该这样做。将来大家修到自身生起了功能的时候,自然可以扩大听闻的范围,并不是说不能扩大听闻的范围。要到出离心、菩提心、空见这三样不说生起真实功能,最起码应生起不动摇的信心,确实天天在如是做,至少到这样的程度再去多闻。现在广闻学多有什么好处?现在广闻学多不仅白费了精力,而且学不到其中的要点,现在应学的内涵又生不起,这可是双失啊!两样都失败了!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这个道理,初学者不要求多!

  我们现在学《三主要道》,就要全心全意地学,这个时候不要去想其他的法,这个时候修其他的法是妨碍我们正修的。别人要给我们传其他的法时我们应该这样说:“你们说的这些法很好,我不是不相信,等我把《三主要道》学完了以后再来修。”我们不能说他们的法本身不好,人家修这个法有心得怎么能说不好呢?只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修。从前的大德有这样的例子:他正在修死无常,别人说:“你来,我给你传个无上密。”他回答说:“无上密很好,我也很愿意学,就是我现在没空学,等我以后有空了再来学。”我们现在就应该这样。

  人家要传法不能不说他的法如何殊胜,目的是要引起你的意乐,引起你喜欢的心。有些大德的话都是要你对他所传的那个法生起意乐、生起喜欢心,你才肯拿去专修。他不管你有没有时间,只是为了引起你对他那个法生起意乐的心,所以才说:“大圆满胜慧学好了自然会生起菩提心。”这是上师的一种悲心,是一种方便,要你对大圆满胜慧生信心他才这样说的。实在说因不顺嘛,大圆满胜慧是讲缘起有、自性空;修菩提心是念母恩、修慈、修悲、生增上心,最后发愿成佛,两者因不同,因不顺怎么能生得起呢?如果因不顺也能生得起,那么种下茄子就可以收获包谷了,世上没有这样的事情!因总要顺,因不顺就生不起。我觉得最殊胜的是《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的心要归纳在《三主要道》里,所以是殊胜中的殊胜。就如《大般若经》殊胜极了,其要义归纳在《心经》一样。《心经》尽管只有那么短,《大般若经》有八千颂,但是其要义都归纳在《心经》之中,说得清清楚楚。

  我给大家讲个笑话,在西藏,有个徒弟对师父说:“我念《心经》里面说这样没有、那样没有,今天是正月初一了,这个缘起不好了嘛。”这个话和现在的某些人一样,他们将《金刚经》里说的前面什么都有,后面什么都没有,就像过河的渡船一样,误解成什么都没有。《金刚经》里前面说什么都有是缘起有,也就是佛所说的:“世间说有,我也说有。”;后面说什么都没有,是要大家不要执实,实际是指自性的空。世间一切都是由多少缘起、多少因素而有,也就是应成见所说:都是唯名安立而有的。他们还说:“在《金刚经》中是这样说的,我那里说错了?”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金刚经》中所说的是权说还是实说,是了义说还是不了义说。他们没懂这个道理:执实的东西是没有的;缘起的东西是有的。如果说缘起的东西都没有,那么就和佛所说的相违背了。佛亲口说的:“世间说有,我也说有;世间说无,我也说无。”未必你比佛更聪明、更高级一点?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了义这方面,只理解不了义的那方面,站在不了义的方面、佛的权说那方面去了。你问他,他说自己说的没错,是跟据《金刚经》说的,没有错嘛。但是《金刚经》里说的后面的像过河的渡船一样,过去了就没有了,是让大家不要执著。

  如果你认为后面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是谤因果,因为没有缘起有了。没有缘起有就是谤因果,哪样东西世间没有?佛都承认有,你怎么能说没有?佛说的有并不是世间所说的实有,而是缘起有,是由各种因素条件和合而有的,不是生来就是有。在座的各位包括我在内,生下来都是很小的婴儿,现在这么大的个子是怎么来的?还不是缘起有?是有各种营养才让我们长到今天这么大的个头。我们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现在则具备了各种智慧,这些也是由缘起有得来的。一切都不是自性有的。刚一降生我们就有这么高吗?就有这样的智慧吗?任何事物都不是自性有的,没有生来就有的。佛所要破的自性有就是:自身不要任何因素、不要任何条件就能存在的物体,宇宙间找不到一个,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东西。宇宙间本来没有的东西我们为什么将它抓得紧紧的,认为它有呢?这在佛法中就认为是增益见,你认为是天理,因为是天理所以是真实的,可事实上它不是天理,所以才可以去掉,如果已经是这样的了怎么能去掉呢?由于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与想法,既然是错误的概念所以才能纠正。比如这里明明有个纸杯,你坚持要说它没有怎么可以?只有正确的观念才能改正错误的观念,才能使我们的心念里那些错误的想法得到纠正。想错了可以改得过来,各种错误的想法根源来自我们的执著。从道理上来说我执是很容易断的,只是自己不肯去断就是了。为什么说是自己不肯去断?因为那样想不合自己的习惯,不舒服,非要按自己原来的想法才舒服些!大家都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就是要纠正伤害别人、骂别人的坏习惯,将这些坏习惯改干净了之后,地狱里面就取消了我们的挂号牌,这有什么不好呢?

  [知道一个,知道两个,就要结合到自己的相续。]相续是我们的身心,这里所指的是心相续,也就是要结合到我们的心念,修法时就是要将自己结合进去才叫做修,如果不将自己结合进去就等于是隔岸观火,我们看电视里的水灾有多厉害是一种感觉,如果自己当时就在洪水中,感觉就大不相同了。我们修行也是这样,就是要将自己结合进去。怎么才能结合进去?就是按照标准来衡量:看自己有没有坏的行为?如果有一点也要赶快改正;看自己有没有善行?如果没有就赶快补充起来,这样就是结合自己。如果不结合自己,就等于在看书,看完书一合上,他是他、我是我,什么都记不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好,看了能记得住,老年人看完了,书本刚一合上就不记得内容了,需要继续不断地看。人到中年就没有少年时那么记性好,我记得小的时候父亲给我念一遍的诗,现在九十岁了还能记得;现在我拿着书看,看完之后书本一合上就不记得里面说的什么了,更不说记得住了,就是要记住里面的一个人名,都要反复看才能记得住。所以说大家修行要趁年轻,趁年轻要认真修,要结合自己修。

  [我们所不需要的是:法没有在自己的相续上出现;心与法像糌粑粉和水不相合一样;]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自己所学的法不能在自己的心相续中出现,不起影响。不出现就是没有影响,也就是法没有影响我们的心念。这就像糌粑粉和水两者不能相合,糌粑粉和酥油茶两者就能相合。

  [在法和补特伽罗的中间存在了很大的空隙,连人也可以穿过;]什么叫补特伽罗?补特伽罗就是所有的有情,包括六道有情,畜生道、地狱道、天道都在内,人也是补特伽罗里的一部分。出现很大的空隙就是说心和法没有合一,就是帕绷喀大师这里说的一句笑话:连人也能够通得过!本意就是心与法没有合一。

  [佛法像肺煮在锅里漂来漂去地在嘴巴上面浮着;]这是帕绷喀大师所举的一个例子:煮肺的时候,肺总是在锅里水面上漂来漂去的。这里是一个譬喻句,说的是佛法只在自己的嘴巴上浮现,心里并没有起作用。要使佛法在自己心里起作用就需要不断地思维、不断的修才行。

  [因为这是完全不能得到法的利益的。]修法之后心里要起变化、要起感受,这就叫法乐、法味:由法而生起的快乐,由法而感到的觉受,这是经过实修的人才能有,单单研究佛法道理的人是永远也没有的。佛法中的加行道里谈到,加行道的修法过程要分四个阶段:有暖、顶、忍、世第一,还有四种境相,一步一步地深入。我们是初业有情,虽不在加行道,还是会有这种类似的感受的。大家好好修《菩提道次第》,修到熟极了的时候,身上就要生暖,先由心上生暖然后遍及全身。这不是给大家说道理,你们将来实修修到熟极了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这是由于法与心不断地摩擦,由摩擦生热,生起暖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心和风是连在一起的,风是遍及全身的,心识也是遍及全身的;心起变化了,风也就会起变化,所以身体会产生热。那些练气功的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也是从佛教中学来的,佛教是最殊胜的气功,这是那些专练气功的人赶不上的。因为心风是相连的,在心上用功,风上也要起变化;因为风是连着全身的,所以心变、风变、身体也要变,这不是幻想,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学法要紧的是要得到法味、得到法乐。我给别人写信时都会写上:“祝你法乐增盛”,法乐的意思就是由修法而生起的内心的快乐。法乐是要通过修才能得到,我们修起的法乐是强盗、小偷都偷不走的,只能在自己身上有,不会在别的人身上感受到,如果生起了法乐,就更能增强自己修法的信心。

  [有很多人非常别扭,桀骜不驯地毫不听话,到那个时候,他们是绝不能达到佛法的要求的。]那些不愿意听佛法道理的人是绝达不到佛法要求的,这是由他们过去生中的烦恼习气决定的,当然他们永远也得不到佛法的好处,连做梦都得不到。

  [我呢!是把【舍弃现世】作为修行中心的啊!”]这是帕绷喀大师说自己是以舍弃现世作为修行的中心,他是如是做,也是叫我们也要如是做。也就是要我们将舍弃现世的贪著作为学法、修法的中心。

  第五次讲法

  上一次讲的内容很重要,今天在讲新内容之前,我先将上一次所讲的内容重复一下:

  前面帕邦喀大师讲的是断烦恼的重要性,由烦恼引发所造之恶业,就等于我们造了去三恶道的恶业,自然要感果去三恶道。没有烦恼的引发,我们就不会去,所以我们要断烦恼。释迦佛对众生所说的一切法,都是要大家断烦恼。不仅在显教要断烦恼,在密教也要断烦恼。其他支分都是要我们培养能够断烦恼的功能,而最后还是要断烦恼。

  烦恼就是我们的错误分别心,分别心都是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习气染得很深厚,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心念都是贪、瞋、痴,乃至还有其他的烦恼。这不是我们自己要去学这些坏东西,而是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自然而然形成的。这些烦恼藏在我们的心里,只要心一动,它就要动,所以说是没有办法的。

  下面帕绷喀大师特别说了要断世间八法,所谓世间八法就是利、衰、苦、乐、讥、赞、毁、等等,帕绷喀大师将这些解释得很简单:

  [获利就高兴,否则就不高兴,]这里所说的利不光是指赚了钱,而是所有令自己喜欢、得益的事情都是获利。获利自然高兴,否则就不高兴。

  [感到快乐就高兴,否则就不高兴;]

  [有了大名气就高兴,否则就不高兴;] 别人当面、背后称赞自己就高兴;如果别人当面讥讽自己或是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就不高兴。

  [有人赞叹你就高兴,否则就不高兴这八种。]有人赞叹自己就高兴,没有人称赞自己就不高兴了。就如前面说的,要闭关就在门口贴上一个条子:“本人闭关不能会客”其实就是让别人知道:“我是大修行者,你们要赞叹我。”

  [你如果想修法就必须对这世间的八法等量齐观。]怎么叫[等量齐观]?就是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来了都是一样的态度,都不要起执著。

  [所以《亲友书》中说:“利、无利、苦、乐、称、无称、毁、誉,了世俗八法,齐心离斯境。”][了]就是心里不要执著,要放得下。[齐心离斯境]就是我们的心不要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随时随刻都要离开对这八种世俗起执著的境。世间八法是有的,只要心不要起执著,就不会受其影响。如果起了执著,就会造各种各样的恶业,不但得不到人天果,反而将保证我们堕入三恶道。

  [大成就者林日巴也说:“轮回分别大城中,世间八法起尸游,斯乃最可畏尸林,上师于中作相禳除。][轮回]就是生死轮回,[分别]就是我们的心念。我们在流转生死轮回的大城里,世间八法始终存在于我们的心念里没有离开,因为那是潜伏意识,只要我们的身一动它就要动,心一动它就要动。执著世间八法是最可怕的尸林,就像坟场里到处都摆满了死尸一样,看到就厌恶,所以上师就对此作祈祷,要我们去掉这些分别心。

  [不管你是法师、律师、还是禅师,也不管你自以为所修的如何地高深,如果混有世间八法,这一切便都是虚假不实的。]这句话是说:不管你是专门讲法的,还是讲戒律的、修定修禅的,不管你认为自己所修的法有多么的高深:“我修的无上密、是大圆满胜慧,是最最殊胜的!”那只是你自己认为的了不起,是自己的承许。如果没有清除干净世间八法而修,那么这一切都是虚假不实的。为什么说是虚假不实的呢?修法目的是为了有成就,如果夹入了世间八法,无论你所修任何法都不会有成就,是没有真实意义的,所以说是虚假不实的。无论你对别人吹嘘自己修得如何了不起,自己也觉得修得水平很高了,但其实这些在你的内心里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正如嘉瓦果仓巴的弟子扬贡巴所说:“法是大圆满没有用,必须补特伽罗到了大圆满的程度。]大圆满是最高的法,有了它就一定成佛。不是各宗各派那些最殊胜的法不好,比方说红教的大圆满胜慧,花教(噶举派)的大手印,黄教的胜义光明,乃至白教(萨迦派)的道果教授,都是最殊胜的,无论修哪一个,修到其真正在心里生起功能,都肯定能成佛。问题在于要自己真正达到了可以修的程度才行,自己没有到那个程度怎么能够生得起功能?就比如要幼儿园的学生完成大学的课程,那是无论如何都完不成的,因为没有堪忍性嘛!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若要修最殊胜的法,我们就必须将前面的法按次第一个个地修到生起法所要求的功德,再修最殊胜的法才能够生得起功能。法是没有不好的,各宗各派的法都是佛所传下来的,没有哪一个法是不好的,也没有哪一个法是修不起功能的,但是要修者必须将前面的法修好,生起了前面的法功德,后面的法功德才生得起。因此,重要的在于最初要从前面最基础的法开始修,从自己修得起的法入手,认真地修,第一直修到生起了功能,后面的法才容易生得起功能。如果开始就修最高的法只有两个效果:一是种点习气;二是自我感觉修得很高,可以被人称赞:“你在修大圆满胜慧啊,好了不起哟!”只有这样的效果,心上是生不起功能的。我们修法无论如何要依道次第,以自己现在能够生得起的,好好地修,将第一个修好了再修下一个。

  有人会问:“照你这么说我从最低的法开始修,哪辈子才修得到大圆满胜慧?”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得到大圆满胜慧的教授可以植习,有空就每天串习一遍,但是你的主修应该修最基础的法。这方面噶当派的教授是:你所修第一个法生起的功能可以达到何种水平,以后你所修任何法所生起的功能都将是这样的水平。因此,无论如何第一个法都要修得很圆满、修得很清静。我们具有了修第一个法时花费一番功才生起的功能,自己的心身就不同了,以后再修什么法都比较容易生起功能;如果我们第一个法只修到模模糊糊的水平,以后就是修到大圆满胜慧也同样是模模糊糊的水平,这是很重要的!以前噶当派的上师传法教授是:当一个法修起了功能之后上师才会传下一个法给弟子。也就是上师传了你一个法,你就回去认认真真地修,还要向上师汇报自己所修的程度,上师如果认为你修得还不如量,你就只能回去再用功修;上师如果认为你修得如量了,就会传你第二个法门。不是现在这样,为了方便我们这样的初业有情,不管我们所修程度如何,上师会一下子将法都传给我们,留着以后慢慢修。

  大家要知道这样的道理:听了一个教授之后,就从最基础的、自己能够修得起的法入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好好修,生起如量的、清净圆满的功能。如果我们将这第一个法门的功能生起了,再修后面的简直不费力,一个接一个地都能生起功能。因为我们曾经训练过了,由不懂佛法到学佛法,由修法一点功能没有到生起圆满清净的功能,具有这样磨练的经验,再修下一个就容易生起。

  [这类人,说法值马价而有余,其人则值狗价而不足。]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人说法的价值比买匹马的价格要高,因为法说得很殊胜,但因其本人不实修,所以他自身的价值连买条狗都不够。这里说明了一个教授:我们学了法就要修,不是只为求知,不能求多,学了一两个法就要认真修,一定要使自己的身心起变化。

  这里附带和大家谈一下:我们修法是在心上用功,身上怎么能起变化呢?因为心和风是相连的,心就是意识,风就是遍及全身,只要心起了变化,身子就要起变化。大家一定要认真用功,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是知道佛法的理论、知道佛法的道理,以后大家认真修的时候,身上就会不同程度的生起功能。功能是从两个方面来的:一个是今生的勤奋;另一个是过去生中修过并生起的功能要被引发。有这两个方面,生起功能就快;如果过去生中没有修过,今生就要更加努力,不然来世再修的时候又会因为前世没有修起过功能,要生功能还是很费力的。

  学了就要修,什么叫修?修有两种所缘:一种是形象所缘,就是修定时所观的所缘;还有一种叫义理所缘,就是要思维其中的道理。如果没有所缘,不要说修法不起思维,就是世间的事也不能起思维。比如我们要到桔丰园来,首先自己要有想来的心念,心里要有这个桔丰园的样子才能起思维。假如心里没有一点桔丰园的样子,怎么会想来呢?像现在某些人说的:“什么都不想就是在修空性!”这不过是自我欣赏。什么所缘都没有怎么起思维?人死了的时候要到闷绝位去,修密法的时候同样也要到闷绝位去,也就是没有所缘了、心不起思维了的状态就是闷绝位。这种密宗修法和冬眠的虫子过冬以及无想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不起思维是完全不同的。

  [单是法说得到家,而自己并不修行,这就和把戏的歌唱,鹦鹉的念诵没有差别。]大家看那些唱戏的,戏里他是大将军、是宰相,不得了啊,可是与他本人没有实际关系,不过是假扮的;鹦鹉会学人说话,可它并不懂那些话的意思,不过是人把它教会的。学法的人、说法的人如果自己不修,就和艺人唱戏、鹦鹉学话没有区别。

  [我们所需要的是:对于法门,了解一个,了解两个,就要拿来修行;]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要等三藏十二部都学完了才开始修,尽管是饱学之士,却也是白头老翁了。到那时打坐也坐不起了,观想也想不起来了。

  [知道一个,知道两个,就要结合到自己的相续。]结合自己的相续就是结合到自己身上,身心是不分的,但是修法是要修心,身是随心而变的,可不是修身啊,修身就变成世间法了!

  [我们所不需要的是:法没有在自己的相续上出现;心与法像糌粑粉和水不相合一样;]这句话很重要。一般只有酥油茶才能与糌粑粉合在一起,水与糌粑粉怎么能合在一起?如果我们学了法,在心上却简直与自己没关系,这是我们最不需要的!从前在康定,昂旺朗吉堪布上师就说过:“你们听是听了,笔记也记了,回去之后就摆在书架上,它不来你不往,就不起作用。”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这种不好的习惯,法是不会自己在我们身上出现的,功能不会自己跑到我们身上来,这是不可能的!

  [在法和补特伽罗的中间存在了很大的空隙,连人也可以穿过;]这是大师用一句笑话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心和法中间可以过个人,本意是心与法没有靠拢、合一。心与法为什么没有靠拢、合一呢?是世间的贪、瞋、痴隔在中间。只有将法放在心上,天天心里念着法,心与法才能靠拢。这就如同两样东西合在一起需要用胶水、浆糊,没有胶水、浆糊两样东西就很容易分开。要使心与法靠拢、合一,中间的‘胶水’就是我们天天去思维。没有修过的人不知道,天天思维、天天想,想久了就要出功能,大家以后自己修过就知道了,功能是各式各样的。

  [佛法像肺煮在锅里漂来漂去地在嘴巴上面浮着;]用水煮肺的时候,肺总是在水面上漂来漂去的。如果佛法只在我们的嘴巴上浮现,就算佛法的道理我们全都懂,甚至可以背下来,就是没有在自己心里起作用,那怎么行!

  [因为这是完全不能得到法的利益的。]修法要得法乐,修禅要有禅乐,修法要有法味。这不是我们给别人写信时对别人的称赞话,而是实实在在要先从自己心里起变化,然后才能遍及全身起变化。只要修过法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形,没有修过法的人要发心自己也得到法味,大家要有这种心念。

  [有很多人非常别扭,桀骜不驯地毫不听话,到那个时候,他们是绝不能达到佛法的要求的。]这里是指那些不相信佛法,乃至于不听佛法的,他们永远也达不到佛法所希望的断除烦恼、生起功能的要求。

  [我呢!是把【舍弃现世】作为修行中心的啊!”]这是大师说明要以舍弃现世作为修行的中心。首先大家要明了:舍弃现世不是不要世间法了,不要了怎么行?没有地方住、没有饭吃,怎么生活?舍弃现世是要舍弃对世间安乐的贪求心和执著心,不要将自己的精力拿来贪求世间法,尤其对世间法的苦乐不要执著:苦来了知道该如何应对,乐来了也知道该如何应对。苦乐来了原本不会增加我们身上的苦和乐,那是我们起了执著才会感到苦或是乐,只要我们不执著,苦来了无所谓,乐来了也无所谓。

  [把【舍弃现世】作为修行中心]这是很殊胜的教授。大师说自己是这样修的,我们也要这样的修,我们不是不要世间法,我们是世间人怎么能不要世间法?是对世间法的贪著的心不能要。世间的事能够如愿自然好,不能如愿也没关系。如了愿不要像中了头奖一样好高兴,不能如愿也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世间的事不能如愿也没什么关系?我给大家说一下,大家的心就可以放得下:世间的事不如意无非是精神上使自己不舒服或是物质上使自己不舒服,但这却是为我们消业的啊!我们过去欠下的债现在还了该多好?所以苦受来了,不是精神上的就是物质上的,都是来为我们消业的,消我们过去生中的恶业。恶业不消天天在翻番,天天在倍增;恶业消了就不会再增长,这对我们是好事嘛!想到这是为自己消业的,对方费神给自己消业而他本身却在造罪业,将来他自己还要感苦果,自己还应该感激人家,这是自己的恩人到了,当然应该感激他!人家给我们消了业自己还要感苦果,我们怎么能不感激他?所以说苦来了是好事。在一般人来说,苦来了是很不好受的,这是众生畏果;对于我们学修佛法之人来说,苦来了是好事,是为我们过去所造的恶业被消除,使它不再增长。而为我们消业之人将来自己还要感苦果,人家为我们消业自己却要感苦果,我们当然对他谦让嘛!要是我们没有恶业,怎么会使得别人感苦果呢?因此对我们来说,苦来了是件好事,让我们今后将受的若干重报变成轻报现在受了,这样想我们的心才能放得下来。不懂这个道理的人认为:“苦就是恼火嘛!我一万块钱现在被弄掉了七千,我才剩下三千,心里当然不高兴!”其实他们应该想:“如果他今天不弄走自己七千,明天就要弄走自己一万四!还是今天这样要轻松些,不然明天就要还一万四了!” 学修佛法之人如能这样想,才能将苦受变得安心,不然将来更大的苦来了更不好受。

  上面是重复一下前一次讲过的内容,下面开始讲新的内容。

  因此如果不舍弃现世的八法,遑论修大法成佛,就连三恶趣的门也难以关闭。要修法就需等观世间八法,修习噶当派舍弃现世的教授,它的名字叫做【十秘财】。所谓【十秘财】是指:四依止、三金刚和出、入、得三事。四依止者:心极法依止,法极穷依止,穷极死依止,死极荒沟依止;三金刚者:事前无牵累金刚,事后无愧悔金刚,与智慧金刚同行;出、入、得三事者:出于人群,入于狗伍,得到圣位。

  [因此如果不舍弃现世的八法,遑论修大法成佛,就连三恶趣的门也难以关闭。] [遑论]就是‘不必说’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如果不能舍弃现世八法,不要说修大法成佛这么大的事,就是连三恶道的门也很难关闭。因为如果我们没有舍弃世间八法,还在贪求世间安乐,就难免不造恶业。总不可能说自己在贪求世间安乐的同时还尽做善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比方说现在的商品包装,一块小小的糕饼外面用多大的一个盒子包装;本来就是本国生产的,非要贴个标签让人看似是舶来品,是外国来的,这些都是作假。顾客买东西,花了钱得不到应该有的东西,就是欺骗。其实顾客遭骗了以后都会提高警惕,以后再看到那些包装货就会说:“那是假的碰不得!”这样的商品销路也一定会出问题。有些做生意的喜欢你哄我、我骗你,他们这样就会造很多恶业,三恶道的门怎么能对他们关闭?举一反三,世间还有很多假的东西,假的就是障碍解脱的,无论如何都是要造恶业的。

  [要修法就需等观世间八法,][等观]就是相同的看待,就如前面我所说的:得意时是这样,不得意时、失意时也是这样,都没有关系。这里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我们有那份福报才能得到,没有福报就得不到,求不得就是苦,何必放在心上?

  [修习噶当派舍弃现世的教授,它的名字叫做【十秘财】。所谓【十秘财】是指:四依止、三金刚和出、入、得三事。四依止者:心极法依止,法极穷依止,穷极死依止,死极荒沟依止;] 黄教是以阿底峡尊者的教授为依据的,我们要修习的是噶当派舍弃世间执著的教授,[十秘财]也就是十种秘密的财宝。这是译者照藏文直译的,不太符合汉语的用语习惯,所以不好讲。法尊法师译的就很好:心依于法,法依于穷,穷依于死,死依于野,这就将其意义译的很好。因为藏文语法与汉文语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按藏文直译就很难讲,尽管很真实,但是没法用汉文来解释。

  [三金刚者:事前无牵累金刚,事后无愧悔金刚,与智慧金刚同行;出、入、得三事者:出于人群,入于狗伍,得到圣位。]这句话里面[牵累]就是心里不要牵挂;[无愧悔]就是做得很如法;[智慧]就是观一切法都是缘起有而自性空,不起执著。[出于人群]就是不在人群中里继续贪、瞋。[入于狗伍]就是哪怕生活像狗一样简单,饿时随便找些来吃都没关系。[得到圣位]就是得到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的佛位。

  下面是帕邦喀大师的详讲:

  【心极法依止】者。意为怀著这样的思想修法:“这一次我侥幸获得难得利大之暇满妙身,它是不会久住的,我是决定要死的。在我死的时候,除了正法之外,现世所拥有的利养名声等荣华富贵,没有一点用处。”

  我们在修法的时候要这样想:人都是要死的,我也不可能例外,死的时候能够利益我的只有正法,其他的都没有用处。死的时候什么都要舍干净:任何高级的享受,到死时都不能带走;自己的任何财产,到死时都要舍弃;不仅身外之物要舍,就是自己一生爱得要命的身体死时也要舍弃,我们总不能说:“我死的时候要将自己的尸体带着一块走!”这是不可能的。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死时带走自己的尸体了吗?

  【法极穷依止】者,假设你自忖道:“那么,如果我不去成办现世快乐的方便而去修法,恐怕连起码的修法顺缘都没有,我会变成一个乞丐的。”如果这样,应思:“我愿为法修任何苦行,如果这意味着要成为一名乞丐,那就让我做好了。就算只能靠乞讨别人的粗恶衣食生活,我也要去修法。”

  [自忖]就是你自己想一下。我们看过去的大修行者,就以宗喀巴大师来说,他在造《菩提道次第广论》时,写到后面修止观二章时没有生活来源了,他要靠山神来供养。以米拉日巴来说,他不是只在一个山洞里修行,在这个山洞里没有顺缘生活了,就换一个岩洞。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准备得舒舒服服了才坐在那里修,我们应该想:“我为了修法愿意受一切苦,就是当个乞丐也没关系。”当乞丐不会影响自己心里生功能,修行者就是要有哪怕落到乞讨别人的恶衣粗食的地步也要坚持修法的决心,若是到处忙着贪求生活享受,就会影响生起功能。

  法修到生起了功能之后还要继续不断地修,修到熟极了的时候,才能生起法所要求生起的合量的功能。不要当自己修到有了一点感受时就自以为了不起,有了一点感受相当于跑到这里来看看热闹,还没有找一把椅子坐下来,坐下来听才舒服。修法是要一步步来,功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自己一下子突然就有了功能,而是一步步地修才能生起功能,要达到究竟、圆满,只有修到熟极了的时候才能生起的合量的功能。大家要将现在自己所修的法尽量地修熟,法修到熟极了才能生起功能。怎样才能修到熟极了的水平?就是要我们在修法时尽量不打瞌睡,不东想西想,这样才有可能修到熟极了的水平。假如修法时总是打瞌睡或者东想西想的,那就永远也修不熟!

  【穷极死依止】者,意为绝不放弃修持。如果你又想:“我这样不积蓄少许财物去做个乞丐,法是可以修了,但因没有维持生活的条件,我恐怕会因缺衣少食而死去。”这样的话,你应该想到:“我在以前许多生中,从未为了修法而舍弃生命,如果这次能为修法而死,我就认了。而且无论是贫是富,我们都一样会死的,为法苦行而死要比富人为了致富造罪而死意义大得多,所以如果我修法要冻死就让我冻死吧,要饿死就让我饿死吧!”

  [穷极死依止]的意思就是哪怕穷到死也不放弃修持佛法。人们很容易有这种想法:如果我不去找生活来源,没有吃的就会饿死。当年能海法师在管近慈寺的时候,一天管伙食的僧人来对他说:“师父,明天就没有米了。”能海上师说:“不要紧,明天会有人送来。”第二天中午时,米就送来了。一般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感到焦虑,那么多僧人没米下锅都要饿肚子,怎么得了!因为他老人家是有修持的,自然知道会有人送米。

  能够为修法而死是件很好的事,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件光荣的事,所以为了修法死了也无所谓。其实即使不修法,人也是会死的,死期到时不限年龄,人老了会死,没出生的胎儿也会死。为了修佛法苦行而死总比富人为更多地赚钱造罪业而死意义大得多,因为富人为了自己更多的赚钱造下很多罪业。富人就能不死吗?他就是赚了再多的钱,死后连一根针一条线他也带不走!修行者为修佛法而死,虽然身上一无所有,但是却能将法带走,他们身上生起的功能谁也抢不走,这些富人怎么比得上呢?如果修到心与法合一了,死的时候法就带得走。搞世间法的人死的时候心里带了无量的罪业到三恶道去了,修行者死的时候心里带着佛法,三恶道就与他们无缘,他们就可以到人天去了,这有什么死不得呢?很值得嘛!既然都是要死的,谁也不能例外,我们能够带善业走,总比那些亿万富翁带着罪业走要好得多,我们是赚钱的“生意”,他们是赔本的“生意”,我们为了修法而死有什么关系呢?当然,如果可以避免因修法而死还是要争取的。

  【死极荒沟依止】者,如果接着想:“从现在起到死为止,有些东西还是需要的,如果身无分文,在我病的时候有谁来照顾我呢?在我老的时候有谁来帮助我呢?在我死后有谁来料理后事呢?”这些念头都是对现世盛事的贪恋。当知你无法确定能长命百岁活到老。应思:“我修法不需要什么人照顾,死后像野山沟里的死狗一样,尸身上爬满蚂蚁也可以。”对什么都不贪恋,在僻静的茅蓬里修习正法。

  这段话告诉我们不要舍不得身边的东西,人死的时候与身外之物都要分别,贪恋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我们现在好好修法还可能长命,还可以延寿。龙树菩萨就是例子:他小的时候父母请人给他算命,说他虽然聪明但只能活到十七岁。在他十七岁的时候,父母让他带着钱到处去游历,认为哪怕他死了也总是到处游历过了。他走到一座寺庙前就坐在山门口嘴里轻轻哼唱,这是他过去生中的习气,他所哼的音就是关于声明的内容。庙里有位大修行者听见后就叫侍者将他叫进来,他就将自己的一切告诉了大修行者。大修行者问:你是否愿意活下去?他说:当然愿意。大修行者说:如果你要活下去,就要出家,这样我就可以帮助你。他想与其死不如出家还可以活下去,于是就出了家。他出家之后那位大修行者就先教了他长寿法,他想到自己很快要死了就认真修,这样他就活了二百多岁。这就是由修法而来的,修法不会短命,还可以长寿。龙树菩萨是深观派的祖师爷,今天我们能够懂得深观派的道理,都是他老人家的恩德。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修法也是要死的,修法却可以意外地长寿。

  [我修法不需要什么人照顾,死后像野山沟里的死狗一样,尸身上爬满蚂蚁也可以。]修法的人需要谁来照顾呢?人死了以后尸体怎么处理其实都没有什么关系:以前是装进棺材埋了,若干年以后只剩下了尸骨,一点肉也没有了;现在更简单了,死后送到火葬场就变成灰了,还有什么呢?人死心识走后,尸体就没有任何感觉了,即便是爬满了蚂蚁有什么关系呢?尸体上爬满了蚂蚁还有好处,那是在做布施,蚂蚁可以因我们的尸体而延续生命,所以我们死了还在做功德,这不是件好事吗?还有人死后将尸体送给医院解剖,为了让医生找到今后治疗疑难疾病的方法,这也是一种布施。

  我们应该不贪恋世间一切安乐而去修习正法,改变我们的身心,万一是短命的还有可能变为长寿。死了之后就无需去管自己尸体怎么处理了,现在有些追悼会开得很热闹,这无非做给活人看的,死者本人能知道吗?

  【事前无牵挂金刚】者,当你准备这样子放下一切去修法时,你的父母亲友等在百般阻挠无效的情况下,这些情深意切犹如自己心脏般的亲友会为你的离去哀伤流泪。即便这样,也应毅然决然如金刚一样不可动摇,不懊悔,不贪恋,到僻静的茅蓬中去修清净的佛法。

  我们要舍弃父母亲友的热情劝阻,他们是在拉我们的后腿,所以千万要毅然决然。我举个例子:大家去康定受灌顶的是不是要割断了许多牵挂才去得成的?并不是想去就去,哪有那么简单!当年我去康定静修的时候,走前没有一个人不劝我,子女个个都劝我不要去,成都找不到一个人不阻止我去,都说我去不得。但是我还是毅然决然地去了,去了之后还不是照自己的修法如期的完成了吗?大家要认清这样的道理:在修正法的时候要毅然决然地,不动摇,不懊悔,不贪恋,到僻静的茅蓬中去修清净的佛法,这是我们最需要的。

  虽然大家现在做不到专修,那就要挤时间来修,一天中看哪个时间自己不打瞌睡、哪个时间干扰比较少,就在这个时间去修。大家现在修法不要求多,我的建议是:尽管学了很多,不要样样都修,样样都修是修不起的,一是没有那么多时间,二是没有那么多精力。大家可以算一下:一天里自己花了多少时间来修这个法,这个法生不起;再修那个法,还是生不起。修多了只能是植习,植习无非是自己有了这个种子,来世有条件了时再修。我们何必要等下一辈子?下辈子能不能得到人身是个大问题!所以不要贪多。学多了怎么办?我们应该用心认真地修最主要的法,要仔仔细细地思维,其他的法如果实在舍不得丢,就每天简单地过一道,或是念念咒子就行了。大家总是要抓住一样,现在不能样样都会,否则水平将会很低。拿一样修成高水平不好吗?我在昆明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人,今天学这样,过几天又学那样,我临走劝他们说:“你们已经上了二十个小学了,希望我走后你们把耳朵捂住、将眼睛闭上,不要再去多学,学得再多还是小学水平,拿一样来读中学该多好!”大家现在就是应该拿一个最主要的法来修好就够了,第一个法真正修好了再来主修第二个。千万不要贪多,不要什么都舍不得。什么都舍不得,就会什么功能也生不起。以后别人问你佛法,你是样样都懂,可他们再仔细一问,你就会发现自己样样都不那么明白,这样没有一点好处,来世要是得了人身还要重新来。万一我们这辈子没有掌握住来世继续得人身,却堕入长期的三恶道里,贤劫千佛都过完了,若干万万年过去了自己还没出来,那又怎么得了?我们现在学了法要修,修的时候无论如何要找一个最熟的、最熟的拿来认真修,只要这个法生起了功能,后面所修的法会很容易生起功能。现在不要贪多,贪多消化不了,这就和吃饭一样:吃到八九分饱很舒服,消化也好;如若吃得很饱,第二天就该拉肚子了。世间法尚且如此,出世间法更是如此!

  【事后无愧悔金刚】者,如果你舍弃现世而离去,人们会对你厌恶讥毁,说你是个下贱的流浪乞丐等等;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不要放在心上,应思:“如果他们说我好的像天神一样,让他们说去;如果说我坏的像魔鬼一样,也让他们说去,对我来讲没有区别。照顾现世亲友的面子,是许多过失的根源,也是修法的障碍。”

  可能会有人这样说我们:“你怎么有钱都不知道去赚啊?看我们的生意多好,几年就是几十万!你现在忙着修学佛法,连生活都困难,真是傻瓜!”如此等等各种的讥讽都可能会来。但无论他们怎么说我们都不要放在心上,因为那是与未来无关的。说这些话的人都是拉后腿的,总结一句:这些挡路的、拉后腿的都是一样的:“三恶道的门敞开着,你怎么不进去啊?”就是这个东西。

  别人说我们是天神也好,说我们是魔鬼也好,这都没有关系,反正自己既不是天神也不是魔鬼,他们怎么说是他们的事,我们心都不动一下。不顾现世亲友的面子是最难的:“他们对我太好了,这么关心我,我怎么能不听呢?”但是这样想这就等于是:“他们对我这么热心,我若不去三恶道怎么对得起他们呢?”我这里要问大家:大家每日里辛辛苦苦是不是为了家人、为了儿女?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为了迁就他们还是去做了,做好的事情还好,积了功德;做了坏的事情,他们不会负责,只有自己来承担。人最爱的是自己,但是要真正爱自己,就不要只是心里爱自己,所做的事情却是在害自己。迁就现世亲友的面子就是我们修法的障碍,一旦迁就了他们,法就修不起来了,因为没有时间修了嘛!

  【与智慧金刚同行】者,是指绝不违背所立的誓言,永远抛弃毫无意义的贪恋现世的经营。修法意乐坚固,把生活与修法结合起来而相一致。

  什么叫智慧?智慧就是知道一件事情该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就坚决做,不该做的事情就决定不做,这就是智慧。我们要抛弃那些对于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世间贪恋,贪恋世间的人有了十万就想百万,有了千万就想上亿,贪恋永无止境。现在世界上那些百亿富翁们还是不想停止赚钱,尽管他们的钱很多,甚至到了自己都不清楚究竟自己有多少钱的地步,可还是在天天想赚钱。

  [修法意乐坚固]就是我们决定修法的心要坚固,决定了就坚决不变。而且修法的意乐要和生活结合起来,生活是为了修法,这一点大家要搞清楚:我们需要生活,但是生活的目的是为修法的需要,而不是为贪世间的安乐,区别就在这里。在家的人难免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要避免过于贪多、过于贪好的念头,可以过得去就行了,不要去想怎样才能更好。不说别的,这样的心用多了,上了座还会想:“某人差我一笔钱还没收回来!”这样的念头。修法的人将那样的心放松一些没关系:“收得回来就收,收不回来也没关系!现在是很多帐收不回来,不是别人所欠的钱都能收得回来。”我们应该这样把执著钱财的心放下。不放下执著钱财的心,一上座心里就会现出来:张三欠我多少,李四欠我多少,我的货运过去他是否收到等等。假如我们能够像文殊院里那付对联所说的那样:“做了就放下,放下就了,了了有何不了。”身外之物都没关系,心里不执著就好。

  【出于人群】者,意为把贪恋现世盛事视为仇敌,与那些希求现世的贵贱人等,哪一个都不像,举止如疯癫之人。这就叫【出于人群】——现世的人群。

  为什么我们要将世间那些看似美好的事视为仇敌?因为一旦贪恋现世,自己的心就会动摇,时间就会浪费,那还怎么有时间修呢?不要像那些希求现世的人一样,并不是我们自己疯癫,而是别人将我们看为疯癫之人:“钱到眼前你不去拿,你不是傻瓜吗?!”甚至有人会说:“明明有好的地方不住偏要住茅棚,这个人一定有神经病!”世人大都会这样看我们。

  [出于人群]是要出于贪恋现世的人群,即出于贪恋世间法的人群。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一点:我们对于生活上的需要够了就行了,无须贪恋,因为自己死时连一根线都带不走。从前有个笑话:一个老财迷临死的时候总也不咽气,旁人问他:是挂念大儿子还是二儿子?他的姨太太说:这个老鬼的毛病我知道!于是她走过去将灯盏里的两根灯芯掐灭了一根,老财迷立刻就咽了气。此人执著到了这种程度:临死他还惦记着怎么点两根灯芯?还舍不得浪费灯油!大家不要学这些,否则将来断不了气哟!

  【入于狗伍】者,指衣、食、名三方面吃亏,为法甘愿忍受饥渴疲劳。

  狗是没有衣、食、名这些东西的,它天天都在找吃的,找到这一口不知下一口在那里,因为它自己不会生产、不会做饭。我们修佛法的人如果在衣、食、名三方面不怕吃亏,对生活所需没有贪恋,心里就不起贪著之心。修法人不会穷,如果我们真正修佛法,就会像宗喀巴大师示现的那样,当生活难以维持时,山神土地都会来供养他。当年释迦佛成佛的时候,他将六万多次转轮胜王的福报全部都回向了给未来的修佛法者,就是遇到灾荒年,佛弟子都不会缺生活来源,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修正法是福慧双收,福慧双收怎么会没有生活来源?只要我们的心里不执著,认真修法之人是不会没有生活来源的。

  【得到圣位】者,指住僻静处,舍弃一切俗务,修法至于究竟,今生获得【天中天】佛位。

  [天中天]是一个称赞词,就是天里面还有天,是用来形容佛位的。我们现在并不想生天,但是我们将来成佛的时候,依密教的说法是在色究竟天成佛的。在色究竟天成佛的是不是天人中的天人?显然不是,所以这是一个形容词。

  我们若今生就要获得佛位,就要纠正这样的思想:“佛位好难得啊!我现在差的这么远,怎么修得成佛啊!”这样的思想要不得!因为有佛法在这里,我们按照佛的方法去修,也就是按照佛当年如何由人身成佛的方法去修。佛已经给我们示现了、规范了这些方法:要经过什么样的次第,要如何修,这是能够保证我们成佛的。有人会说:“说起来这么容易,为什么修起来这么困难啊?”大家要知道:从无始生以来所造的恶业,从无始生以来所生的烦恼,这些在我们身上根深蒂固。修佛法时,有佛所示现的方法,我们依照如是修行必然能成佛,从这方面来说是容易的;但是我们在真正修佛法的时候,必须和自己过去生中的烦恼和业力作斗争,烦恼和业力藏在我们的心识里,佛法中所说的它不喜欢、不接受,不肯接受佛法怎么能够离苦呢?所以说这是困难的。

  与自己的烦恼业力作斗争是要下大决心的,我们要按照前面所说的四依:心依于法,法依于穷,穷依于死,死依于野。有了这样的心念,烦恼和业力就没有办法。以世间法来说:若是自己坚决不干,别人拿你有什么办法呢?要与烦恼作斗争,就要将坚决不随烦恼转的心生起。这样的心怎么才能生起?一是要多看佛经,多想道理,将自己结合进去思维,这样的心才能生起;二是要注重修,光是懂佛教的道理,懂得再多,就是三藏十二部都懂,但是心上没有功能也不行,因此重在实修。我建议大家在修佛法的时候会修定的要好好修定,不会修定的要学着修定。因为会修定的人修法的速度要快许多,比如修《菩提道次第》,会修定的人修一天,相当于不会修定的人修一个月,就有这么快。

  外面有一种怪异的说法:“出离心没有生起就不能修定。”这样歪门邪道的话大家不能听。我可以这样反问他们:“外道都可以修定,他们懂不懂出离心呢?他们没有出离心怎么能将定修得起呢?”实际上这是懒人说的话:“我连出离心都没有,哪有时间修定呢?所以我现在就只能修出离心。”那么请问:除了大菩萨之外,我们是初业有情、是凡俗之人,哪有那么容易生起出离心?我们能舍得什么?就连吃饭时看到某双筷子好,都想拿那双筷子,怎么能舍得丢弃现世的安乐呢?舍不得丢嘛。我们现在应该一方面修容易修得起功能的法,另一方面也要修一下难以修得起来的定。定不是那么容易修得起的(有机会的时候我们再谈如何修定,后面我们在讲正见如何生起来的时候也会谈到修定。),首先要守戒,其次还要在师承指导下努力实修。懂得佛法的道理是一回事,但仅仅懂了道理不足以抵抗心里烦恼的力量,必须有了定力才能压服烦恼的力量,证了空性才能断烦恼的根子。依大家现在的水平无论怎样加倍努力还是断不了烦恼,贪境来了还是要贪:世人的贪就是像油浸在布上一样,哪有那么容易分得开?瞋境来了还是要瞋:街头那些骂人的非要将对方骂痛快了,自己骂舒服了才停止,还会对此自鸣得意。我们要断烦恼现在就要向着舍贪、舍瞋的方向走,要能够真正舍贪、瞋就必须先得了定,再证了空性,那时才能真正断除贪、瞋。

  随便说一下,你不必担心会因如此地舍弃现世修法而成为乞丐饥饿而死,世俗人饿死的情况可能会有,但修法者绝不会饥饿而死。这是因为我们的大悲大师在成佛时,将能受生为转轮王六万次有余的福德,回向给后来的弟子们,作为生活的顺缘。《大悲白莲花经》说:“往昔薄伽梵发心时说,在我的教法里,只要能够受持四指袈裟,若不能如愿得到饮食,则我欺诳佛陀,誓不成佛!” 又说:“未来世上遭饥荒时,一斗糌粑须以一斗珍珠交换,而佛的弟子们仍能得其所需。” 佛最后说:“诸在家士夫,仅耕于拇指,我出家弟子,不为生活困。”这些说法出自经藏,是圣言量,绝无欺诳。

  [大悲大师]指的是释迦佛,[四指袈裟]指的是出家人的衣服。有这么多的佛菩萨成佛时的回向,我们佛弟子怎么会缺少生活来源呢?所以我们不要担心。这就是前面我说过的道理,修佛法之人哪一个会被饿死?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在座的出家菩萨哪一个出去赚钱了?还不是会有钱供养给诸位?并不需要你们出去赚嘛。你们出去赚也未必赚得到,还可能会将本钱也赔掉。别人供养你就不用自己操心,他还生怕你不接受。这是从何而来的?是释迦佛回向给大家的。况且我们修佛法是天天都在增福、增寿、增慧,怎么会缺生活来源呢?再简单举个例子:你们这些出家菩萨和西藏的出家菩萨穿的衣服都是很好的,有的还可能会是毛料的、很名贵的,出家人自己也不会生产,那是从何而来?还不是他们的福报、还不是所有的佛回向而来?所以大家只要好好修佛法就会有生活的顺缘,所有的佛所回向之福报在大家身上都将会堆起来的,生活上需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并不需要为生活来源而操心。

  帕绷喀大师说得好:“世人最会修,如将行世间法的心转过来修佛法就没有修不好的。”我们在行世间法的时候,事前会想到这件事该怎样做,做完了还要想想有没有自己做得不圆满的地方,是不是这样?如果将这样的心用于修佛法,怎么会修不起功能呢?因为加行、正行、完结行三样都是具备的:事先想该怎么做这是加行;正做的时候尽自己的才智去做;做完了之后还要想自己所做的是否圆满,如不圆满还要想如何补救,加行、正行、完结行都做好了,世间法就行圆满了。如果我们将这样的心用来修佛法:修法前加行时想:我要为众生为利益一切有情而成佛,修法的时候认真如法地修,修完之后下座来检查自己哪些功能生起了、哪些还没有生起,自己还要怎样好好地修。这样做下去大家都能成功。

  所谓【舍弃现世】主要舍弃的是现世八法的贪著,如果这个能舍就不一定要抛弃一切资具去做个乞丐。大德先贤们曾经为我们树立了许多舍弃现世的榜样,像嘉却·格桑嘉措与班禅·洛桑耶协等。

  这段话告诉我们:舍弃现世是要我们舍弃对世间安乐的贪著而不是不要世间法,我们是世间人怎么能不要世间法呢?我们要舍弃的是对世间法的贪著,如果能舍弃对世间安乐的贪著,就不一定非要舍弃自己的家财去当乞丐。我们要的是对世间的苦乐不起执著心,对世间的安乐不要起贪心。就比如做国王的拥有无数财宝,只要没有执著的心就是不贪著;当乞丐的穷得只有一根打狗棍、一只碗,只要有执著的心还是贪著。因为他们会想:没有了这个碗,别人布施时用什么装?没有了打狗棍,万一狗来了就会有危险,所以要抓得很紧。只要心不执著就是做国王还是一样,不是说不准我们享受得好。有人说受用是蚀福气,受用怎么会蚀福气呢?受用来了之时你就念‘嗡、啊、吽’,恭请所有十方诸佛都来共同受用。在密法里面有内坛城,要想到供养上师、供养本尊、供养护法,怎么能说凡受用一定蚀福气呢?一顿饭值多少钱?算一千块钱就不得了了,可是你在供养的时候外供十方三世诸佛,内供内坛城上师、本尊、护法,你所得到的福报就不得了了。这不还是‘赚钱生意’嘛?就是看我们做还是不做,做了就会真实增长福慧的。

  修佛法之人不会穷,因为有诸佛的回向,我们天天都在增福、增慧,怎么会穷呢?不会穷,穷与我们是无缘的。我们也有历代佛的回向,任何一尊佛成佛的时候,我们都还是众生,佛所回向的都有我们一份;我们依佛法而修行,天天都在增福、增慧,福慧本身都在天天增长。我们每天消耗了多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我们都可以供佛。没修过密法的人是不知道,修过密法的人都知道,早上起来穿衣服,心里念‘嗡、啊、吽’,自己自成本尊,衣服披身上是在供养本尊,这样一来,穿衣服都是在培福。问题在于我们会不会修,会修的没有一处不在增长福和慧,为什么呢?我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就在培福;我们在修法的时候需要动脑筋,要动脑筋就是在生慧,福、慧是连在一起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我所说的这些就是告诉大家:只要真心学修佛法,生活来源是没有问题的。等大家具有一定的水平之时,就不能想世俗间的事情,因为一想就会涌起来,那时候让自己都觉得麻烦。出家人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居士自然会给供养,不是谁叫居士给他们供养,只要他们在认真修学佛法,就会有这种感应。在家人平时与群众的关系也如是:如果通过修学佛法使自己的心量变了,周围人对你的态度也会改变,往日与你充满敌意的都会变得喜喜欢欢的;选先进的时候,大家都会选你。只要自己的心量变了,还是原来的那些人,对自己的态度都会改变。这是很现实的,不是在幻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增长福报和智慧的因,而且是不停息地在做。

  这里附带说一下,大家千万不要去听那些看相的、算命的以及什么观仙婆的话,因为他们看不到我们的未来。你去找他,他最多只能看到你今天的福报。我们修佛法时在不断的忏除恶业,在不断的增长善业、智慧,他怎么能看得到呢?因此他是看不准的。无论这些人有多了不起,对我们学佛人也没有关系。当年我住在康定的时候,有个打卦很出名的喇嘛,大家都去找他打卦,可是我从来都没和他见过面,因为没有需要。我的情况是福慧都在变,他只能看到我今天的情形,不能知道我的今后变化,他怎么打得准呢?我们学佛的人一定不要听信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看相、算命的话,那些都是骗人的,就算他看得准也是现在的情况,只能根据我们现在的情况而说,如果我们天天在变,他就没办法看得准。比方说一个小学生,现在是小学水平,可到他上了中学就不是小学水平了,他将来若上了大学水平就更要变化,而算命的只能看到他小学水平。所以那些看相、算命的与我们无缘,去找他们只是白费精力,他们是以此来赚钱的。

  [大德先贤们曾经为我们树立了许多舍弃现世的榜样,像嘉却·格桑嘉措与班禅·洛桑耶协等。]这些故事我没有听上师讲过,所以这里我不讲。这些大德确实是舍弃了现世的,但他们的生活也是很好的。我举个现世的例子:清定上师是舍弃了现世的,他的生活你们大家是赶不上的。再简单的说一下智敏法师,他也是舍弃了现世的,现在他的生活有多好,他自己并没有去想那些,弟子们就会供养给他。能舍弃现世生活反而好;整天想怎么能让自己生活好,却只落得个求不得苦,因为福报不够就求不到。

  还有我们的大悲大师舍弃转轮王位而出家,寂天菩萨,大觉窝吉祥阿底峡等也都是舍王位而出家的。宗咯巴大师也一样,他听从妙音之教,把近千名哭泣不舍的三藏法师留下,只携带八名清净弟子眷属去离事专修。当时的汉地皇帝曾派遣大臣持金字诏书来迎请大师,然未能请到。

  [妙音]是指文殊菩萨。[离事专修]是指离开眼前的世事而去专修。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宗咯巴大师有那么大的本事也还是要专修,皇帝派人来迎请,宗咯巴大师当然知道,使者还没有来,他就躲到别处去了,使者当然迎请不到。这就说明他不贪世间的名,一心一意专修正法,使正法住世。

  这些大师只靠苦行与乞食生活,把时间都用在专心修法上,他们所遵循的生活方式,就是觉窝噶当派的【十秘财】。

  [十秘财]就是十种秘密的财宝,前面已经说过了。

  此外还有不少舍弃现世的道歌。如即生即身成佛的嘉瓦温萨巴说:“昔米拉日巴,今洛桑顿珠,除即时衣食,无须蓄财物。为即生成佛,善住如是行,舍贪瞋住静,愿取暇满实。”瑜伽自在大师米拉日巴说:“子若至心修正法,若从心底生净信,若能不顾现世乐,若更真实随我行,当知亲属乃魔使,勿执谛实断牵缠;财食正是魔守卒,亲密极坏勿爱著;五欲魔境是魔绳,决定系缚舍贪恋;童朋诚为魔王女,决定诳惑应善防;故乡亦是魔王狱,极难解脱应速逃。总当舍弃一切死,现时放下最有益,幻身假人终倾颓,现凑缘起最有益,心鹫终要飞离尸,现飞万里最有益,人闻我说即修行,彼诚具有法善根。” 又说:“我乐亲不知,我苦仇不知,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我老友不知,我病姊不知,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我死人不知,我尸鹫难见,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苍蝇吸血肉,蚂蚁啃筋脉,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门前无人迹,门内无血迹,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无人守尸林,后事无人理,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无人问行踪,无人知我处,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无人山洞中,乞丐临终愿,愿能利众生,意乐得圆满。”

  [昔米拉日巴,今洛桑顿珠,除即时衣食,无须蓄财物。]出家人有规矩,除三衣一钵以外不准有积蓄。因此释迦佛当时都是乞食生活,那时的寺庙里不像现在还有厨房,出家人都是出来乞食的。由于当时人们普遍信佛,所以出家人可以乞得到食物,那时的在家人习惯于早上做好了饭之后就盛上一碗供在佛堂里,出家人来乞食时就拿出来布施。出家人缘门托钵,手里拿个碗,施主将饭倒在他的碗里就是了。但是下一个出家人再走到这家,就得不到布施了,但很少有出家人乞不到食被饿死了,这是当时的情形。现在就不同了,因为不信佛的人多了,出家人不能出去乞食,于是寺庙里都有厨房,不管好与不好,反正到时候去总归有饭吃。

  [为即生成佛,善住如是行,][如是行]照是上面所说的去做。这里主要指的就是舍弃现世的贪著。

  [舍贪瞋住静,愿取暇满实。] [愿取暇满实]这个[暇满实]就是暇满而不空过,真正得到了修学。

  我们学修佛法之人第一要断的就是瞋念,因为瞋念起了要去三恶道。我有两句话就是希望大家要控制二气:对别人不要发气;对自己不要怄气。这两样既影响我们的善业,又要伤身。生别人的气要动肝,动肝当然要伤自己的身体,而且与别人积怨,他还要报复你,甚至当场就给你来个难堪,让你心里不好受。与他人冲突之后回家想不通自己就会怄气,或者并没有谁来惹你,你就是自己一个人怄气,自己怄气还是要生病。起码你的心里是抑郁的,心里抑郁脑细胞就是拘束的,身体健康需要体内细胞是松散的、没有阻碍,这样大脑才能调平。所以我觉得要紧的是先不要说怎样修行,首先应将自己的二气控制住,对别人不要发气;对自己不要怄气。自己不怄气就没有想不开的事,自然就不会有烦恼。我们应该将这个道理想通:人家之所以会让自己怄气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他不认识、不知道这样会让你不好受,使你精神、物质受了损失;二是他只是要出出自己的气,所以我们要可怜他:是他没有智慧,也是属于无知。这样我们就不会为此怄气了。另外,与他人冲突之后回家自己想不开是冤枉的,既然自己和对方的冲突已经脱离开了,回家后自己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文殊院的对联对我们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做了就放下,放下就了,了了有何不了。这就是叫我们心不要执著,有了这样的心我们才能对世间八法不执著,这是互相关联的。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事都要抓住,就不可能不抓住世间八法;如果能不抓住世间八法,我们自然就不会怄气。

  简单地说,证空性就是不再有执著心。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到证空性的时候,但可以学着不执著,这是一种随顺的修法。

  [瑜伽自在大师米拉日巴说:子若至心修正法,若从心底生净信,若能不顾现世乐,若更真实随我行,]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专心诚意地修正法,如果你能从心底里生起对佛法的信心,如果你能不贪著世间的安乐,那么你想求得圆满就应照我这样的修行。米拉日巴对世间不贪著,他住在岩洞里,里面没有什么可贪恋的,到了实在没有可供养上师的东西时,他就用砂土堆成个土包来供养。可能会有人问:“用些砂土泥巴也能供养上师吗?”其实有定力的人是可以将这些土包想成任何东西。

  当年释迦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小王子路上见到释迦佛,便随手从地上抓了把泥土,让侍者将自己抱到释迦佛的面前,对释迦佛说:我拿金子来供养你。释迦佛授记告诉他未来那一生将是某个地方的国王。这个小王子明明供养的是泥土怎么会说是金子呢?这一点大家要清楚,小王子虽然手捧泥土,但他心里想的是用金子来供养佛。人们所种的善恶因都是种在心识里,虽然小王子手中捧的是泥土,可他心里想的是金子,并且这个心是真的,他心识意业供养佛的就是金子而不是泥土。以前藏区有犬牙生舍利的故事,就是他心想的、意业想的是舍利,所以他就感得犬牙生舍利了。这位小王子虽然手里拿的是泥土,但是他的心里想的是用金子供养佛,在意业上就是金子供佛而不是泥土供佛,因此他才能感得后来成为国王这个果。

  [当知亲属乃魔使,勿执谛实断牵缠;] [谛实]就是认为是很真实的,也就是执著的意思。[断牵缠]就是不要被他们所牵缠而无法做正事。这一句的意思是:我们应当知道亲属都是自己修正法的障碍,他们要拉自己的后腿,要让自己去搞世间法,要浪费自己修法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他们等于是魔使。对于这些亲属我们不要将其执紧,这是因缘的聚合,家人都是因缘的聚合。

  [财食正是魔守卒,亲密极坏勿爱著;]不是说财食本身是魔守卒,而是说贪财、贪食就等于是魔王派人来看守我们。和我们很亲密的人很容易障碍自己修正法,不是说与他人关系亲密本身极坏,而是我们如果对关系亲密的人起了执著,就会障碍自己修正法,所以是极坏的。不要去爱与不要去贪著爱,这是两件事。爱是一回事,将爱抓得紧紧的就是执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五欲魔境是魔绳,决定系缚舍贪恋;]五欲就是名、色、财、食、睡,世人哪个不想一天比一天好?但是这就等于魔的绳子将自己捆住了。如果我们要去求更多更好的东西,就是将自己捆住了,我们就将没有时间去修正法了。我们决定五欲是缠绕自己不能修正法的系缚,所以要舍弃贪恋五欲的心。

  [童朋诚为魔王女,决定诳惑应善防;] 这一句的意思是:我们不要被那些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而耽误了自己,他们就好像魔王的儿女一样。这里所说魔王女不是专指女性的,只是将幼时的朋友比喻成魔王的女儿。我们要生起决定见,对那些不实在的烦恼应该善于防护,怎么防护呢?就是心不随烦恼而动,境来了不要跟着想,跟着想就要起贪恋。

  [故乡亦是魔王狱,极难解脱应速逃。] 这一句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舍不得离开家乡,贪恋故乡,就像进入了魔王的牢狱,将自己索住,不能离开家乡到山洞里修法。现在我们当然无须离开家另外找个山洞才能修法,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修法,只要心向佛法,在房子里修法还是在山洞里修法都没什么关系,房子里条件好还更利于修行。当时米拉日巴住山洞修行,是因为他将家里的房子看得像羁绊自己的牢狱一样。他认为如果贪恋家就极难得到解脱,由于家里的事总是要与你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尽快逃离,而且还要跑得快一些。

  [总当舍弃一切死,现时放下最有益,]这一句的意思是: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将一切都舍弃了,现在马上就放下一切世间的事而专心修法是最为有益的。

  [幻身假人终倾颓,现凑缘起最有益,]我们的身体就像是虚幻的一样,因为人身是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都不是自生就有的,总归有一天是要坏的。不管活得岁数有多大,就像是龙树菩萨一样活了二百多岁,也是要死的。现在我们应该趁着现有的缘起,抓紧修习各种善法,这才是对自己最为有益的。

  [心鹫终要飞离尸,现飞万里最有益,]我们的心就像一只大鹏鸟,总有一天要离开自己现在的身体,任何人此生缘尽之后要舍弃现在的身体,另取下一个身体。这样说来我们现在的身体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呢?就像前日云南来成都旅游的友人住在一个二星级旅馆里,旅馆的确很漂亮,旅馆再好最终还是要走的,要回云南去,不能总住在旅馆里嘛!所以世间的一切都是要舍弃的。我们应该远离那些不能让我们修正法的羁绊,远离对一切的贪恋才是最为有益的。

  [人闻我说即修行,彼诚具有法善根。]这一句的意思是:如果人们听到我所说的(也就是米拉日巴说的)道理就立即开始修行,那么他们都真实具备有修法、修善的根基。也就是说这些人过去是认认真真学修过的,所以他们才能够办得到。

  [又说:“我乐亲不知,我苦仇不知,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 这一句的意思是:我快乐欢喜的时候亲人不知道,我受苦的时候仇人也不知道,假如我在茅蓬里因修法而死,我能与佛、法、僧三宝很相应,能与佛法所说的道理很相应,佛叫我们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自己与佛法相应的意乐很圆满。

  [我老友不知,我病姊不知,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 这一句的意思是:我衰老了朋友不知道,我病了姐妹也不知道,假如我在茅蓬里因修法而死,自己与佛法相应的意乐很圆满。

  [我死人不知,我尸鹫难见,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 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死了没有哪个人知道,我的尸体天上的大鹏鸟也难看见,假如我在茅蓬里因修法而死,自己与佛法相应的意乐很圆满。

  [苍蝇吸血肉,蚂蚁啃筋脉,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死了之后无论苍蝇来吸食我的血肉、还是蚂蚁来啃食我的尸体都没有关系,假如我在茅蓬里因修法而死,自己与佛法相应的意乐很圆满。我修佛法是圆满的,佛法要我成就的功能我是成就了的,米拉日巴是即身成就的,他只是没有示现即身成佛相。

  [门前无人迹,门内无血迹,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 这一句的意思是:我的门前没有哪个人走过,我死的时候屋里干枯得连血迹都没有,假如我在茅蓬里因修法而死,自己与佛法相应的意乐很圆满。

  [无人守尸林,后事无人理,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 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死了之后没有人守我的尸体,我的后事没有人料理,假如我在茅蓬里因修法而死,自己与佛法相应的意乐很圆满,我死之后有无人料理后事又有何相干呢?

  [无人问行踪,无人知我处,若于茅蓬死,瑜伽意乐圆。] 这一句的意思是:没有人问我到哪里去了,也没有人知道我在哪里,假如我在茅蓬里因修法而死,自己与佛法相应的意乐很圆满。只要自己修佛法的意乐很圆满,有没有人知道我在何处又有何相干呢?

  [无人山洞中,乞丐临终愿,愿能利众生,意乐得圆满。] 这一句的意思是:在没有别人知道的山洞里,我就是乞讨到死都愿意,只要将来能利益一切有情,无论能断三恶道也好、能断生死也好、能为众生成佛也好,我的意乐是清净圆满的。

  上面就是米拉日巴以道歌的形式说明舍弃现世、精进修法的道理。

  修死无常,就像是舍弃现世八法教授的心要。对我们来说则必须先修暇满利大难得,依次修心以成熟修此法的扼要。

  修死无常就像是修舍弃现世八法教授的心要那么重要!对我们来说必须先修暇满、利大、难得这三样。暇满就是要离开八无暇,得到十圆满;利大就是可以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难得就是得到现在这样的人身不是那么容易的,就是要得到瘸腿、瞎眼的人身都要守一条清静的戒律!大家自己想一下,哪条戒律我们将其守清净了?所以要得到我们现在这样殊胜的人身的确是很难的,要具有三大条件:既要守戒清净,又要努力地修六度四摄,还要发清净正愿。

  我们大家今天能在一起学习,每个人在过去生中都做过这三样事,不然哪能来这里学习至高无上的法——《三主要道》!现在修其他的法好不好?当然好,修本尊也好、修空性也好、修其他的什么法都好,但是简单地说哪有修《三主要道》好呢?没有修好《三主要道》,就是修再殊胜的法也生不起功能,最多种些习气,未来生中万一没有堕恶趣,能够再得人生,并且有缘值遇的时候可以再修。我们现在不要走弯路,在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这三样事情中至少要抓住一样。如果一样也抓不住,那么这一次的人生就算是浪费了。我们不敢期望自己能取得大成就,但是小有成就总要抓住一样吧!归纳起来说:两样小有成就我们总要抓住一样:一是将业果搞清楚,决定不造恶业尽造善业,这样三恶道的门就可以关闭了;二是如果能够修定,修到一定的水平,得了定以后就可以将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中的欲界贪心断了,以后如果再继续修学佛法就可以到无色界,这也算是个小有成就。如果生起了菩提心,再证了空性,那就是取得了大成就,就像现在的清定上师、过去的能海法师、以及康定的大吉活佛,他们都是大成就者。

  我们这些水平低的初业有情此生应尽力取得一样小有成就,不然此殊胜人生就可惜了。但是,获取小有成就也是不简单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成功,要不断地努力,最低限度,我们要向这两个方向进军,身、语、意三业要慢慢积累福慧。佛法在心里生起功能不是突然而有的,需要积累若干福慧才行。因此,我们现在虽没有将这两样抓在手里,但是要不断串习这两样,或者弄清楚怎样如理取舍业果,或是得定。业果很复杂并不简单,它有总的苦乐,还有别的苦乐。总的苦乐就是行善感乐果,造恶感苦果。别的苦乐就是行哪种善感哪种乐果,造哪种恶感哪种苦果,这是千变万化的,要包括世间一切。我们需要抓住的是应该怎么做的根本。就以空性来说,在正理方面,如果详开,要有二十种空性;从略的方面来说,就分人无我、法二无我;再略的话就是法无我。

  现在有人在劝人修五字真言,修五字真言好不好呢?当然好,但是我们这样水平的人修不起功能嘛!五字真言包括了《菩提道次第》的全部内容,我们现在若想每天简单地念一下就能生起功能,那是不可能的,这种笼统的修法是生不起功能的。即便是世间的学问也没有哪一样只通过笼统的学习就能学好的,都要由浅入深一样、一样地学习,才能学好。学习世间的学问是这样,学修出世间的佛法同样是如此,都必须先经过个别修。高深的法虽殊胜,但那是“大学生”、“研究生”水平的人所修的,我们是“幼儿园”、“初小”水平怎么能修得生起那些功能?笼统地修佛法是生不起功能的,决定是要个别修了之后,才会有系统的观念。如果开始就笼统地修,以后就会修成一个什么都懂、什么都不清楚的水平。

  每一个法都有加行、正行、完结行,加行有次第,正行也有次第,完结行还是有次第。道就是方法,次第就是先后。不讲次第,不讲先后,无论在世间法上还是在出世间法上都不会有成就。如果开始就学个什么都懂,就比如打太极拳,老师若教得快的话,充其量一个月就可以教完;教得慢一些,两个月也就教完了。这样的速度学完之后,太极拳中的如何健身,如何在打斗中发挥作用都还是不会。亚运会开幕式中的千人打太极拳,看起来很好看,仔细一看都不如法。现在流行的都是这样:尽管是挂起太极拳的招牌,连站都没有站得如法,更不要说打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教法不像过去了,过去教太极拳的老师教徒弟一手拳法,徒弟就只打这一手,以后老师会一步步教徒弟这一手如何应变,无论别人怎么来,这一手都要能够应对。待徒弟能够熟练运用这一手之后,老师才会教他第二手。现在教太极拳的老师可不那么仔细,一上来就什么都给你教完,从好的方面说能起个保健作用,但根本能起不到太极拳所应起的作用。

  学佛法同样是这样,要讲道次第,最好的就是学《菩提道次第》。我们将《菩提道次第》学好了,再去听什么法、什么经,自己就知道这个法是该在哪个士道修,知道自己眼下是否修得起,知道自己该在哪个士道修。现在我们所学的这个法大家听起来很容易接受,因为这是下士道的,下士道水平的听起来当然容易接受,中士道、上士道的法就难以接受了。因此,如果我们将《菩提道次第》学好了,以后随便得到什么法都能起作用,就连藏区路边修的小佛龛里存放残缺的经文我们看了都能起作用。因为残缺的经文哪怕只有一句、两句,我们都能知道这个法是该在上士道修、还是下士道修。这样就可以避免我们在应该修下士道的时候,将该在上士道、中士道修的法拿来修不起;同样我们在应该修中士道法的时候,将上士道的法拿来同样是修不起。大家现在要抓紧的是个别修,要一个一个地修,修到哪怕是只念一遍:“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愿成佛。”整个佛法的道理都会在自己的内心里现出来,能够知道其中的含义是什么。不像现在仅能理解这个颂子字面上的意义,至于颂子里面, 的含意,比如佛是什么功德,僧具什么功德,法是什么功德就都不知道了。如果我们通过个别修之后,一念到佛就从心里现出佛的功德,念到菩萨就现出菩萨的功德,念到法就现出法的功德。

  有些人认为念自己在[为利有情愿成佛]就是在修菩提心了,其实这只不过是提醒我们修法的目的是要为众生成佛,哪里是在修菩提心呢?真正修菩提心从头一步要从修平等舍心开始,现在大家往往看到亲人就非常亲热、看到冤家就非常厌恶,怎么修得起菩提心呢?所以修菩提心要从平等舍心开始,依知母、念恩、报恩等等一步一步地修,慢慢才能生起菩提心。我们现在念这个颂子无非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要为众生成佛的心念,应该倍加精进地修学,只能起这样的作用。

  这里我再重复讲一遍:我们修死无常,就像修舍弃现世八法教授的的心要那么重要。对我们来说必须要先修暇满、利大、难得这三样。修暇满就是要离开八无暇,具足十圆满;修利大就是可以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修难得就是牢记人身难得,要得到一个残脚、瞎眼的人身都要守一条清静的戒!大家要检查一下自己:有哪条戒我们将其守清净了?假如一条戒都没有守清净,下一生怎么得人身?因此我们要警惕,既然还没有具备继续得人生的条件,那就要赶紧去创造这样的条件。

  不堕三恶道方法的很简单,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是不是去做,要清净持戒、要修六度四摄、还要发清净善愿。虽然我们现在可能做得不够好,但至少应该朝不堕三恶道这个方向走才行。我们朝这个方向走可不是白费力,是在创造菩提。只有断、证二法圆满了,恶断尽了、功德圆满了,才称得上证菩提。我们现在不具备现证菩提的条件,但是我们可以创造菩提,不论我们现在的水平有多低,总是可以创造菩提,也就是知道如何断恶、如何行善,就是在创造菩提。通过创造菩提,不断积累福慧二种资粮,这些资粮积累够了就是上证菩提,如再修到清净圆满就得涅槃了。涅槃又分暂时涅槃和究竟涅槃,声闻、缘觉和菩萨都是暂时涅槃,因为他们只完成了一部分,所以是暂时涅槃。佛才是究竟涅槃,他是圆满证得,不再有需要新学的东西了,所以是究竟涅槃。我们现在跟着佛学、照他的方法做,积一分就有一分,积两分就有两分,最重要的就是依次修行,不囫囵吞枣,不要见到什么好就修什么,要依次第来修佛法变心。

  [以成熟修此法的扼要]这里的[扼要]指的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空见,我们修佛法就是要修这些,不修这三样,修任何法都等同外道,起不到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的目的,都是不究竟的。我们要将不能生这三种功能的法暂时放到一边,要抓紧得此殊胜人身的时间生起这三种功能,只有学《菩提道次第》才有这样的作用。《三主要道》是《菩提道次第》的心要,虽说很简略,但是帕邦喀大师是在按照《菩提道次第》给我们讲,等于我们听了一遍《菩提道次第》。

  在内地说来,我们这样共同学习《三主要道》是一种创举,以前是没有的。佛教在中国内地流传了两千多年了,就是在佛教鼎盛的年代也没有人讲究修这三样的。别看现在我们只有这二三十个法友,但大家可是创举人,因为内地没有。自古以来在内地传什么经、什么法,讲什么明心见性、参禅的都有,只有海公上师和清定上师他们讲过《菩提道次第摄颂》。《菩提道次第摄颂》在《菩提道次第》的广、中、略中属于最略的。以前在内地没有人讲过《菩提道次第广论》和《菩提道次第略论》,成都的隆莲法师曾对我说过她要讲《菩提道次第》,这非常了不起,但是尽管有这种愿心,却一直没有实现。由此看来,在内地的佛学界里,我们这些人应算是创举人,大家不要将自己看轻了。因此,我们要以极大的热情将《三主要道》学好并开始实修,这样才有本钱真正断三恶道、真正解脱生死、真正为众生成佛。现在学其他的只能得些加持,来世有了因缘再来修。

  从法的角度来说,一切法的确都是非常殊胜的,问题在于所修之人是否生得起功能,大家如果想不浪费时间,就要选那些最重要的、最急需的、又能够修得能生起功能的法来实修。这就如同再好的厨师如果没有原料什么也做不出来,总是要有各种原料,各种调料,才能做得出美味佳肴。我们现在就是在储备各种原料。我再举个例子,比如黄教里最高的胜义光明;萨迦派里的道果教授(它包括显密);红教里的大圆满胜慧;噶举派里的大手印等等,这些法都是极为殊胜的,只是以我们现在的水平简直修不起。当然这些将来都是要修的,只是现在我们只能修能够生得起功能的前行法。有人嘲笑黄教修了一辈子都是在修加行,事实是黄教认为生本法功能前所修一切法都是修本法的加行。比方说:修圆满次第时前面所修的生起次第就是加行;修生起次第时前面所修的证空性、生起菩提心就是加行;要想证空性、生起菩提心,前面所修的生起出离心就是加行;要想生起出离心,前面的舍现世的贪著就是加行;再这样推下去,要修佛法,最要紧的依止善知识就是我们的加行;依止善知识是生起一切功能的根子。一切事物都有一个根子,没有根一切植物都不能生长,学修佛法生起之功能同样如此。

  正如至尊一切智所说:“暇身胜过如意宝,唯有今生始获得,难得易失如空电,思已则觉世间事,徒劳无益如扬糠,故应昼夜取坚实,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为了舍弃世间八法修清净法,必须生起暇满利大难得与死无常这二种证德。如能生起,那么就算一切山都变成黄金,一切水都变成乳汁,一切人都变成仆人,这些对你来说全是没用的,就像是施食于呕吐患者一样,光是闻所成由他力生起的证德还不够,必须要思所成由自力生起证德,坚固不动。

  [至尊一切智] 这里的大概指的是文殊菩萨。

  [暇身胜过如意宝,唯有今生始获得,]其意是说我们的暇满人身比如意宝还贵重:如意宝只能满足现世的安乐,有了如意宝并不能断三恶道、不能解脱生死、不能为众生成佛,有了暇满的人身才具备了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的资格,因此暇满的人身比如意宝还宝贵。有了如意宝,就算世间的什么财富都能得到,但是到临死的时候还是要丢干净,所以有什么用处呢?如此暇满的人身比如意宝还贵重,而且不是随便就可以得到的,要经过很多生将恶业消除干净了、善业积累够了,今生才得到如此暇满的人身。

  [难得易失如空电,思已则觉世间事,]其意是说人身这样的难得,却很容易失去,就像空中的闪电一样,刹那间就可能失去了。大家看看周围的人:有死在胎中的,有在很小年龄就夭折了,从十几岁、二十几岁,到中年、老年都随时可能会死。不像北俱胪洲的有情生下来一定要活到多大的岁数才会死,南瞻部洲的人随时都有死缘。我们的身体脆弱得很,别看那些武术教师爷一拳就可以将人打倒在地,但是他自己的身体也挨不了几下,如果同样被别人狠打,照样也会被打倒在地,因为人的身体本身就是脆弱的。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人身暇满、难得、易失等这些道理,才能觉悟到世间的一切事情都不值得贪恋。

  [徒劳无益如扬糠,故应昼夜取坚实,]其意是说如果我们去搞世间法而将自己的正修耽误了,未来就得不到乐境而尽是苦境。浪费人生就像碾米的时候将无用的糠麸扔掉一样,世间之事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值得贪恋的,因此我们白天黑夜都要取坚实,这个坚实就是真正能够帮我们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我们白天黑夜都要做。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其意是说我们的上师是这样修的,一切想得到解脱的人也应这样修。

  [为了舍弃世间八法修清净法,必须生起暇满利大难得与死无常这二种证德。]如果我们不生起人身暇满、利大、难得的正念,就不知道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身体来修佛法,还会想着往后推:“现在我忙得很,等我将来工作轻松了或者退休了再来修。”或者是:“我的孩子还小,家庭的重担子我交不下去,还是等我的孩子长大成人,将家交给他了我再来修。”如果谁这样想,就请他去修一下死无常吧:如果孩子还没有成人你自己却先走了,那你还修什么呢?想修佛法的人一开始就要懂得人身暇满、利大、难得这三个道理,还要知道死无常:人是说死就死。自古民间就有这样的说法:“今晚脱掉鞋和袜,不知明早穿不穿。”这不仅是老年人的经验之谈,实在是说死无常。有的老人吃饭时筷子掉了,他低头一捡筷子人就走了,常有这样的事。我认识一个修外道的,他天天都跪在蒲团上念,一天他在蒲团上念着、念着人就走了。任何人绝不可能等自己将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当了、都做完了才死,从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事,就是宗咯巴大师也示现了这样的情形,他也不是事情都做完了才走。我举个例子:有人谈到大圆满胜慧如何,宗咯巴大师说:大圆满胜慧中还存在有问题。于是大家就请他老人家将其道理解释一下,他说:我现在没有空,要忙着整理胜乐金刚等等。宗咯巴大师到最后也没有讲出大圆满胜慧中存在的问题。这不是我乱说的,是宗咯巴大师传记里讲的。可见没有哪一个人是将自己应做的事都做完了才走的。今天在座的所有人都可能是说走就走,都会有多少事没来得及做完。不过只要我们好好修,就不会什么都没做就走了。所以修佛法之前我们一定要思维人身暇满、利大、难得和死无常,这样两种心生起了,就是世间事再忙自己都不敢大意,都不能不修,都会要抓紧时间修。

  [如能生起,那么就算一切山都变成黄金,一切水都变成乳汁,一切人都变成仆人,这些对你来说全是没用的,]这是一个比喻,如果我们将人身暇满、利大、难得和死无常这样的心念生起了,我们的人生就不空过,变成为有意义的了,否则就是能将一切土山都变成了宝贵的黄金,一切水都变成可以养人的乳汁,一切人都变成自己的仆人,对我们来说都没有任何用处。

  [就像是施食于呕吐患者一样,光是闻所成由他力生起的证德还不够,必须要思所成由自力生起证德,坚固不动。]布施食物是很有功德的,但是呕吐患者吃什么都要吐,你给他吃什么食物又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我们仅仅是听闻,不管自己看书还是听人讲经,靠别人的力量生起的证德只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还是没有,这样的证德是不圆满的。这里所说的[不够]就是指不圆满。听闻佛法之后我们必须反复思维,在座下从正反两面反复思维,生起决定见;上座时缘念决定见,反复思维后生起的智慧,这就是思所成慧。我们再以思所成慧为所缘,通过结合自身反复思维,久而久之自己的心量就变了,就变成了心法合一。这时候就不会像帕邦喀大师所说的那样:心和法之间连人都能穿过。心法合一就是证德,我们修佛法必须要通过闻、思、修取得证德,也就是修到心和法合一了,真正生起了功能,才不会动摇。因为这是由我们的自力而生起的,这就是因果法。

  佛的功德再大也无法将我们身上的罪拔除;尽管他爱一切有情,他的功德再多,也不能将功德放到有情身上。我们心识上的问题他没法解决,充其量能让我们的耳朵、身体能有所感受,而内心的改变得不到他的帮忙,所以重要的是我们要自己生起证德,所谓证德就是心法合一。

  [坚固不动]就是任凭别人说什么自己也不要动摇。比如一位大德对你说:“你来嘛,我教你生圆二次第。”这时你应该说:“我现在正忙着修死无常,你的法很好,我以后再修,现在我要修死无常!”就是要这样不动摇。不要一听到别人说:“大活佛来了,要大灌顶了,这下就要成佛了!”你就拼着命地挤进去,头挤扁了也要挤进去,这是要不得的!我们必须要有坚定、不动摇的心念,应该修那些自己能够修得起、又能生得起功能的法。

  午饭休息的时候大家来问我如何修定,在座的各位大都没有修过定,现在我简单、扼要地给大家讲一下修定的方法。

  若想将定生得起,首先必须先将戒守好。因为定是善法,如果没有将恶业忏干净,修定就要困难些,如果将恶业忏干净了,修定就要容易些。戒、定、慧是相互关联的,所以修定的人一定要持戒。将戒守得好,善业多、恶业少,就容易生定。定是善法,如果能生得起定就能离开欲界,但不是那么简单能做到的。因此首先必须守持善戒,守好戒才能修得起定。如果我们先将定功德成就了,将来修空性就可以依靠定,所以,每一个修佛法的人都应该努力修定。定没有生起是不能证空性的,因为心没有那么细,也不能长时间地与法合一,空性自然无法证得。

  修定有九个次第,从初住、二住、一直到九住,称为九住心。通过九个阶段,将昏沉、掉举清除干净。没有了昏沉,没有了掉举,再串习到最熟的程度,才能得轻安,得轻安之后,定才圆满。定圆满了之后,我们自己会有感受,原有的身子就像变为另一个身子似的:平时修法感到很困难,得定之后修善法时身子变得很有堪忍性,无论怎么难都能做得起,如果需要两个小时身体不动,就能坐到两小时不动;需要三个小时身体不动,就能坐到三小时不动,而且身上没有疲劳和不堪忍的感受。修空性时需要心静到这样的程度,才能认识到事物的缘起有与自性空。我们现在所学的空性只是讲道理,还不是修所成的清净正见,一定要到定生起之后再经过修,修到心与法合一了,就会是另一种感受。不是我们现在讲这个道理,心里就会有这个道理,所以修定是很重要的。

  大家现在是初业有情,所以现在我还无需给大家详讲九住心,今天先讲怎样找所缘。所缘怎么找呢?所缘是要我们自己心上现起的,开始先想一个物体,最好是想上师三宝,因为想这些有加持力;实在想不起上师三宝,哪怕心里想个白石头都可以得定;乃至于实在连白石头也想不起,还有缘心定可修:观想内心的光明境相,也可以得定。现在大家想一个有相的所缘为最好,因为在修佛法的中间有很多所缘相需要我们去缘念,所以想一个有相的所缘有利于后面的修学。开始修定的重点在于找所缘: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佛像,铜的也好,画的也好,乃至于看到哪尊菩萨像、哪位上师像心里很喜欢,都可以在心上去观想。观想的时候要看其是否能在心里现得起,能否容易现得起,这需要自己去试,直到自己找到一尊最容易在心里现得起的佛像,以后就观想这一尊佛像,这就是找所缘。

  在观想所缘之前,身体要坐规矩,不能随随便便的,要按照毘卢七法来坐。首先坐的位置要比放脚的地方略高些,如果两者是一样高的话,坐久了人的身体就会驼背并向后倾,因此坐的位置要稍高于放脚的位置。坐的方法有三种:最理想的是双盘,也就是所谓的金刚跏趺坐,将两只脚都盘上来。这样的坐法是练出来的,不是说说就能做得到,没经过锻炼是坐不起的。如果双盘坐不起可以单盘坐,左脚在上或是右脚在上都可以。如果连单盘坐法也坐不起,还可以随意坐,即两只脚交叉起来就是了。如果老年人连这样都坐不起,那就可以将双腿放下来,也就是弥勒坐,弥勒菩萨就是这样坐的,这是康定的大吉活佛的教授。当年我去康定闭关时他告诉我:如果坐不起就可以将两腿放下来,说这是弥勒坐。以前我在昂旺朗吉堪布上师面前没有听过这样的教授,他所要求的最低限度也要将两腿盘起。两腿盘起坐大家也是需要练的,不是一开始就能盘得起,坐时间长了腿要疼、脚要麻、什么不舒服都会来。开始大家要以比较容易的方法练习坐,不要一开始就双盘,那是坐不起的,会痛得要命。要先简单地盘起,再慢慢练着单盘,将一只脚放到腿的上面,累了可以交换一下。单盘练好之后,就要开始练双盘,累了就放下来。大家记住重在用心,不在乎形式。坐的时候背要伸直,头顶要和自己的身体重心垂直,后背要伸直但不能刻意用力,身体要放松。后背用力挺直着坐是承受不起的,修法的时候要随时想着后背用力挺直那怎么得了?所以先要将自己身体坐正,后背伸直再慢慢地放松。坐的时候双肩要平,不能前后、左右歪斜。双手在腿上做入定印,两手拇指轻轻接触但不要用力;左手在下,右手在上(道家要分男左女右,佛家是不分的。)。为什么左手在下面呢?因为我们一天劳作,右手用得多些,左手用得少些,上座的时候就要让左手多负担一些。嘴巴要微微闭上,同样不能刻意用力,舌尖轻轻抵住上牙床(这是因为入定的时候会流口水,舌尖轻轻抵住上牙床就可以不流口水。),双眼应垂帘,既看不到前面又不闭严,如果大家不习惯微闭,也可以双眼轻轻闭合。

  如法地坐好之后,将自己要观想的佛像或者上师像,心里想着现在眉间的正前方,既不要高也不要低:想高了容易引起散乱;想低了容易打瞌睡,所以要想着现在眉间的正前方。如果感觉不舒服,将像想得略低些也没有关系。

  除此之外要注意呼吸自然平静,一般人说修定要调息,要想到呼吸均匀,这就搞错了。修定时是不能想呼吸的,一想到呼吸,呼吸就会波动,心里所现的像就会随之波动。不要心里想着调整呼吸,呼吸如果一调就会跳个不停,反而更静不下来。正确的方法是只需要将心放平静,不要想呼吸与调息,心静下来之后,呼吸自然会平静下来。

  在观想所缘的时候,开始所现的像不会是眼睛实际看到那样的清清楚楚,只要能够想到大体的轮廓就可以。一旦像能够现得起,心就要抓住现起的像。一会儿,心力会逐渐地弱了,像也不那么现得出来了,心里会感到有些累,此时就要从像的头顶帽子开始,向下想,一直想到莲花座,再从莲花座向上想到帽子,如此上下想三、四遍,后像又会清楚一些,这时你要用心就赶紧将现起的像抓住,因为像是从心里想起的,所以要用心将其摄持住,像才不会淡化。从来没有练过的人要不了多一会就感到累了,心力摄持不住时像就会不清楚了、动摇了,心也会感到劳累了,这时就要再次从像的头顶帽子开始,向下想到莲花座,再从莲花座向上想到帽子,如此上下想几遍,一旦像清楚了就赶紧用心力摄持住,不要使像衰弱了。有人说的是不要让像跑了,其实应该是不要让现起的像衰弱了。在像不衰弱的情况下,能摄持多久就摄持多久。开始一般只能坚持几秒种,像就消失了,练得久了,摄持像的时间会慢慢地逐渐增加,到最后练成功了的时候,一座下来可以达到三个小时,三个小时里心念既不会起昏沉、也不会起掉举,那时定就修得差不多了。

  大家不要认为这是很容易办到的,修的时候自己可以体会得到:开始修定时所缘还没想清楚,现在的、过去的潜伏意识就会现形了,因为自己观想所缘的心力没有它的力量大,心就会跟着它跑,这在修定中叫做掉举。修定的时候像现不清楚,想打瞌睡,这叫做昏沉,修定就是要去掉举和昏沉这两样。开始时掉举和昏沉会不断地来,自己要坚持练下去,慢慢地练到昏沉和掉举都不来了,一直练到连它们的影子都不来,这样就纯熟了。纯熟之后自己还要不断地用功(这个阶段所用的时间无法确定,各人的时间长短不一样。)然后就会生轻安。轻安先从头顶开始,像剃头时师傅的手摸在头顶的感觉一样,热乎乎的(剃过光头的男人可以体会得到),然后是心生轻安,再往后是全身生轻安.全身轻安时心里会感觉喜欢得控制不住,舒服得感觉简直无法克制,随后这种感觉会慢慢平息下去,那时身心就都稳定了,这时就算得定了。

  得定之后自己会感觉变了一个身体似的,不是外表有什么变化,而是内心会感到修任何善法都有堪忍性了。不像现在脚痛坐不起了,腰伸不直了,身体左右偏斜了等等状况都不会出现。帕邦喀大师圆寂的时候就是坐了二十一天,圆寂之后红白菩提都流了出来,他的身体还是那么端端正正地坐着。以力学的观点来说,他坐得前后左右非常平稳,所以才能够坐到二十一天,直到圆寂都是那样端正。得定之后首先是不用考虑健康问题,身心健康就更不用说了,天气冷了、热了都没有关系。不然那时米拉日巴当年住在山洞里能不冷吗?他就是因为生起了这些功能,外缘就没有干扰作用了,身上有堪忍性了。

  修定第一个重要的门槛就是找所缘,这是个很困难的过程,找得到所缘才能修得成定,找不到所缘就修不成定。在修定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到所缘又能修得好,修到第五住心的时候还有一个门槛,也就是断细昏沉的时候,此时一般的修定者会误认为自己已经得定了:因为此时的境相是清明的,心里又是异常舒服,不是世间的快乐感受可以相比的。由于这种异常的舒服才使修定者误认为自己已经得定,其实此时细昏沉还没断,所以这是修的过程中的另一关。修定开始找所缘是一关,修到第五住心断细昏沉又是一关,如果这两关能过,就肯定可以得定。找不到所缘我们用什么来修定?肯定没有办法修;修到第五住心的时候,细昏沉未断,自己却误认为已经得定:有了平时从没有过的舒服感觉,心也异常明了,只是因细昏沉未断,心现所缘没有力量。细昏沉断完之后到第六住心是断细掉举,修定的次第大概是这样。

  由于各位多为初修,所以我强调的是找所缘。下面我再给你们重复讲一遍:初找所缘时要自己去试,看哪一尊佛像比较容易地想起来,无论是画的、铜铸的、还是泥塑的像都可以,总之要很容易想得起来,而且自己很喜欢观想,就可以以此作为自己的所缘。所缘一旦决定之后就不能变了,要一直修到得定。不能听别人说观想本尊的像更好,自己马上就换本尊像为所缘,那就需要再从头开始了,那么自己前面所修的就浪费了!因此只要所缘现得起,就要一直的修下去,一直到得定为止都不能换所缘。

  我们做事情通常做久了之后会生疲厌,观所缘、修定可不能生疲厌,否则一切功能都断了。大家回去以后就自己去试试,哪尊像现得起就天天想。

  观所缘会有很多名堂:像不是高了就是矮了,不是近了就是远了,很难将像想得不远不近、端端正正。千万不要将像想得太近,稍微想得远一些比较好。还有一个问题要给大家讲清楚:有的人观所缘是用眼睛看,尽管眼睛是闭着的也是心想着用眼睛去看,大家不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如果用眼睛观所缘,时间长了额头眉心处会痛,还会引起以后其他不舒服的问题。总之不能用眼睛看,而要用意识去观想。意识不是看而是现,这一点大家要分清楚,这叫意生身,由意识而引生的。修密法的本尊也是意生身,由意念生起的。

  初修定者主要的任务是去找所缘,所缘找到后,现的是什么样的情形可以来问我。每个人所现的情形不会是一样的,有的人过去生中修过,有的人从来就没有修过,有的过去生中修得很好,每个人的烦恼业力不同,修起来都不是一样的。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如果都学佛就会有十三亿种情形,不会有完全一模一样的。虽然个人所现的情形不同,但是总的方向是一样的。俗话说条条道路通北京,但不会都是一样的。修定也是如此,基本的原则不能错,也就是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坐要具备毘卢七法,然后要将气息调好。我特别给大家解释的是:一般书上说的是:所缘不能跑,要想着所缘。其实这说的是现象,实质上是心现所缘,心力能不能摄持所缘,不是所缘跑掉,而是心能不能摄持所缘。

  今天我将修定大概地给各位讲到这里,大家要回去自己去试,看自己怎样才能做得好,有了什么样的境相或是有了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我再告诉你怎样能够提高。各位有了什么困难也可以告诉我,如果我知道该怎么样解决的话会告诉你的。各位今天问我如何修定,这很好,没有定大家就还只是理论研究家。

  下面我们接着学习《三主要道》。

  学法前我们发心,是提醒自己用什么样的意乐来学习,念《心经》的作用一是帮助我们忏罪,二是帮助我们排除学习的障碍,三是加持我们生智慧,这些是每次学法之前都要缘念的。学法之后或是做了功德之后都要回向,不然回去之后一旦孩子惹自己生气,就会将今天所做的功德一下子全都烧毁了。那就太可惜了。

  文中【暇满难得】即是开示认识暇满,思维利大,思维难得之三法。【暇】指远离八无暇而有暇修法,【满】指生于人中且入佛门中等,具足修法的内外顺缘。

  [思维利大]就是说只要我们具备了条件,就可以成就最大的利益。这个最大的利益就是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

  [思维难得]就是前面我所说过的:得一个残脚、瞎眼的人身都要持一条清净的戒!

  大家要认真想想:“我具备了得一个残脚、瞎眼的人身的条件没有?”这确实需要每个人认真自我检查的。如果连这样的条件都没有具备,像今生这样圆满的人身自己还能不能再得到呢?这是一个大问题!因此我们今生无论如何要将来世能够继续得人身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对待。要想再得人身第一重要的是要持戒,凡是受过的戒都要认认真真将其守好。这里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烦恼这么重,外面引起我们犯戒的因缘这么多,我们应怎样守得好戒呢?”持戒有两种方法:一是要防止:身、语、意三业尽量不犯戒,能做到完全不犯戒是最好的。二是要及时忏悔:由于很难做到完全不犯戒,一旦犯了戒一般要当天忏悔不要过夜,免得恶业增长。再强调一下,持戒的两种方法就是:最好的是不犯戒,犯了戒要当天忏罪不要过夜。

  我们无法避免犯戒,在座的各位没有谁可以说自己完全不犯戒。阿底峡尊者说过:比丘戒二百五十三条,自己没有犯;菩萨戒偶尔犯之;密宗戒简直像毛毛雨一样犯得不得了。他老人家给我们示现了这样一个方法:他在走路时发觉自己犯戒了就会马上停下来,从行李中取出庄严佛塔像,在其面前痛哭流涕地忏悔。忏悔过后将佛像包好放在行李中再继续赶路。阿底峡尊者就是这样给我们示现的。我们虽说不用在路上犯了戒让别人等着自己忏悔,但起码要在睡觉之前忏悔:将过去生中直到当天自己所犯的恶业进行忏悔。晚上睡觉做梦时也有可能犯戒,那么起床之后也要忏悔,将晚上睡梦中犯的戒进行忏悔。这样做虽说我们犯了戒,但戒律是干净的。不是说要大家绝对不犯戒,那是办不到的,无始以来的烦恼会促使我们犯戒。最好是不犯戒,一旦犯了戒就马上忏悔不过夜,这样做就是我们在持戒,能坚持这样做戒律就是干净的。

  [【暇】指远离八无暇而有暇修法,【满】指生于人中且入佛门中等,具足修法的内外顺缘。] 大家回去之后要将十圆满、八无暇认真搞清楚。在《菩提道次第》中有八种无暇、十种圆满的详细解释,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内外顺缘]指的是:外有生活来源(出家人有人布施);内有法缘,有这两种顺缘才称得上是满。修法的条件都是好的,都具备了就是满。

  妨碍我们修法的八种障碍就是无暇。我们需要的是有暇,既有暇又圆满才是最好的。如果我们具足暇满的条件都不修,实在是可惜了!这就等于我们有十两十足的黄金,却扔到沟里去了,实在是可惜了。

  此暇满身能把成办后世利益乃至成办佛位都交付到我们手中,所以【利大】;此身极其难得,可以三方面来说:

  有了上面说的这些,我们都能做的到;假如没有就不行。如果我们不是生在南瞻部洲而是生在其他地方,比如生在北俱胪洲,过神仙般的生活,地里自然就能长庄稼,无拘无束地生活,我们还肯去求法吗?唯独南瞻部洲的人心力强又有苦,有苦才能生得起厌离心;心力强遇事才能做得成,不怕艰难,只要有这样的心就能做得成。所以只有生在南瞻部洲的人才能修法,再没有比我们这样的身子更好的了。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生在天上是不是更好些?”如生于天上,一天到晚你都要玩昏了,还能想得起修法吗?还不要说生在天上了,那些爱打麻将的人还能想修法吗?他们一有空就要上麻将桌。打麻将这么简单的事都丢不开,天上那么好玩的事情还能丢的开?舍利佛当年就这样:有个弟子见了他不管在什么地方,就是稀泥巴地也要跪下恭敬顶礼,这固然很好;但后来此人后来生到三十三天去了,舍利佛想去度他,他已经玩昏了,见了舍利佛只合了一下掌,转身就又去玩了,此时他的心里已经没有法了。就是因为在南瞻部洲有苦才能生得起厌离心,由于自己苦才想得到生生世世的母亲的苦,才能生得起菩提心。

  我不是说那些念阿弥陀佛的人不对,生阿弥陀佛净土的人还是要成佛的,只不过时间长一些罢了。那些生到阿弥陀佛净土的人,到了一定的程度还是要发愿到南瞻部洲来,这样才能够快速成佛。在阿弥陀佛净土那里说的法和我们这里还是一样,但是不管怎么说没有实境,就不能起作用。比方我们说:你要将刀磨快,去找块磨刀石嘛。道理是懂了,在阿弥陀佛净土那里找不到磨刀石,而在南瞻部洲到处都是磨刀石,你才能磨刀。去阿弥陀佛净土那里是没有错的,只是成佛的时间要长一些,所以还要发愿到南瞻部洲来。

  我们现在已经生于南瞻部洲,何必要走弯路呢?应该一心一意地加紧修,不管功能大还是小、不管水平高还是低,总要修得生起一点功能。这样能够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功能只要生起就不会倒退;二是有了一个功能,在成佛的路上就可以走得快一点。因此,我们得了法之后要注重实修,一定要修到生起功能。千万不能挂起招牌自吹是大修行者,那是要害死人的!要找一个自己能生得起功能的法来修,不要嫌小,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贪多,贪多会分散自己的精力,那就无论如何也生不起功能。还不能什么都舍不得,每个法都好,比如我们到大吉活佛那里灌一次顶,他要传许多咒子,如果你回来都要修,能够修得起吗?这次去康定他是不是传了其他的法给你们?还是传了吧?他所传的法你们有没有当作正修?那么好的法怎么舍得不正修?可是如果当成正修,自己原来正修的法怎么办?修法贪多就将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最大的损失是自己的寿命被浪费了,福报也减少了,大家算过这个帐没有?!自己不将已得到的法实修到生起功能,以后只能落得一个什么法都懂、什么法都会说、而自身却什么功能也没有的结果。我们一定要从最扼要、最简单的法入手,先拿一个法来修到能生起功能,有了修这个法的经验,以后修什么法都容易生起功能。

  以前我在云南教太极拳时的朋友就是天天学学这样、学学那样,在我看来那样做是白费力。临走时我对他们说:“你们要将耳朵堵住,将眼睛闭住,不要去听、也不要去说,就拿你们自己学过的好好练。假如你们还要再继续去学,那就像二十个小学毕业了还要再去读第二十一、二十二个小学,为什么不去读一个中学呢?”修佛法还是这样,与其自己去修那些生不起功能的法,为什么不拿一个法来修到生功能?如果自己生了功能之后再回头看这些法,都是宝贝嘛!比如我们将《菩提道次第》修好了之后,自己曾得到过的那些很殊胜的法、那些现在只能得点加持力的法就都有用了,不然我们得这些法起什么作用?法听得再多自己不实修是不能起作用的!

  能够听得懂法是一回事,这属于研究的范畴,不属于生功能的范畴。要思维、要实修才属于生功能的范畴。我不敢说内地佛教的教法不对,只是觉得他们多注重讲道理,很少强调该如何实修(当然不能说没有),广开的一般都是讲道理,很少说该怎样实修。

  从【因】这方面看,因为能得暇满的因——持戒清净等极少故,难得暇满身;从【体性】这方面看,总的来讲,乐趣众生要比恶趣的少,乐趣之中人为少,人中瞻部洲人为少,瞻部洲人中得暇满者极为稀少,所以难得;从【譬喻】这方面看,好像一段带孔的金牛轭,在海面上随着波浪四处漂流,海底有一只盲龟向上游了一百年才游出水面,在它伸出头的时候,正好侥幸穿过牛轭孔。我们的情况与此相似,佛教在各个世界不断地宏扬,而我们则因无明瞎了眼睛,长久地呆在轮回大海的底部,如今偶而获得暇满人身,实在太难得了,可说是绝无仅有。

  [从【因】这方面看,因为能得暇满的因——持戒清净等极少故,难得暇满身;]由于我们很难将戒守得很干净,因此就很难得到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

  [从【体性】这方面看,总的来讲,乐趣众生要比恶趣的少,] 我们是无法看到天道、阿修罗道、地狱道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畜生道。人的数量怎么比得上畜生的数量呢?现在一个家庭里充其量四五个人,可是家里的昆虫、老鼠等等是不是要比人要多若干倍?况且这还不是畜生道的大本营,畜生道的大本营在海洋里,有的畜生一生住于海底,连天都没有见过。万一我们下一世不幸生到那里怎么办?那不是要常住黑暗之中了?若住于海底,要想游到海面上要好大的气力啊!因为水有压力,要很大的气力才能上来,所以盲龟从海底到海面要一百年!不是它不想上来,而是要克服水的压力、水的张力,那可不是轻而易举能克服的,没有力量是不能上来的。

  [乐趣之中人为少,]有情中人是最少的,就是上面我说的,其他道的有情我们看不到,我们可以看到畜生道。成都有几百万人是很了不起,可这里的畜生何止几百万?就是这凤凰山就不止多少万万,不说别的,就是苍蝇就多得要命嘛!畜生的数量比人多得多,其他道的众生就不用说了,所以说众生难度,那么多众生不想爬起来,佛也没有办法。

  [人中瞻部洲人为少,瞻部洲人中得暇满者极为稀少,所以难得;]成都这么多人,可今天来这里学法的人不过二三十人,这就是难得!更多的人现在还不是吃喝玩乐去了?

  [从【譬喻】这方面看,好像一段带孔的金牛轭,在海面上随着波浪四处漂流,海底有一只盲龟向上游了一百年才游出水面,在它伸出头的时候,正好侥幸穿过牛轭孔。]像这样的情况是若干万年才有一次!

  [我们的情况与此相似,佛教在各个世界不断地宏扬,而我们则因无明瞎了眼睛,长久地呆在轮回大海的底部,]众生听不进佛法是因为有执著心,而佛法是断执著的,与众生的无明之心恰好是相反的,所以他们听不进去。这段话说我们呆在轮回大海的底部,是以此比喻我们很难脱离轮回,盲龟从海底很难游到海面,我们在生死轮回中要得到一次人身比盲龟一百年游到海面还难得多!

  [如今偶而获得暇满人身,实在太难得了,可说是绝无仅有。]现在到处在说某人中了头奖,今天在座的各位哪个中了头奖?暇满人身那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们今天侥幸得到了,大家一定要珍惜啊!万万不可随便浪费了福报,那可就太可惜了。

  值此仅有一次获得利大难得的暇满之际,我们必须取其殊胜坚实,这只有做一件事,就是修大乘法。

  既然我们已经得到了可以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的人身,又离开八无暇,得到十圆满。在我们幸而具备这两样的时候,必须取其中的[殊胜坚实]。这不是取一般世间的殊胜宝物,而是要取得能够达到上面所说的三种要求的,并且能在自己身上真正坚实生起的功能:不要像水面浮着的糌粑面,而要像酥油茶中的糌粑一样。怎样才叫[坚实]呢?如果仅仅对佛法懂了一点,也修了一点,但没有真正生起功能,这就叫不坚实。一定要既懂了佛法,又能修得起,还生起了一些功能,这才叫[坚实]。要做到这些我们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修大乘佛法!大乘法就是为利益众生而自己成佛的法,成佛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我们必须现在就修,因为过不了多久,死无常就会降临。我们必须仔细地修死无常,随便大概地知道一下或想一下死亡来临的情形,是无法真正念死的。

  我们要现在就修而不能找借口向后推,向后推就会出障碍。如想等什么都安排好了的时候自己再修,那么就永远也修不成,所以万不能等。比如有人想:“等以后自己的房子修好了我再修。”其实有可能不等你的房子修起,你就不在人世了;也可能虽然你的房子修起了,还没等住进去你就出了意外。所以修佛法不能等,不管环境怎么样,自己都要挤出时间尽力去修,要能修多少就修多少,不是说一定要修多少,而是修一点是一点,哪怕只修了一丁点儿都是好的,总比不修强!如果等待就必出障碍,你所想等到的是永远也等不到的。不管自己现在条件如何,能修半小时就修半小时,能修一个法就修一个法,实在没有时间,就是将心静下来念阿弥陀佛也要修,也就是说最起码的都要修,这是因为死无常随时都会降临!

  我们都要有念死的心,念死不是一天到晚想着自己要死了,于是就惶惶不可终日,而是想着自己可能要死了,可是佛法还没有修好,所以要赶紧修,哪怕只能活一天了也要好好修,明天要死是明天的事,今天还是要认真修。对于老年人来说,能够跪拜就跪拜,实在跪拜不了了,就合掌在心里顶礼,总之一定要修。现在你们可以盘起腿来修,等以后实在不能盘腿了,把脚放下来还是要修。大家要想着:明天死是明天的事,今天没死就还是要修,一定要有这样的心!

  [我们必须仔细地修死无常,]这里所说的仔细就是认真,要依佛法的次第一个一个地想,不能认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随便念一遍就是了。即便真是马上就要死了,只要这口气没有断,也还是要依道次第将法认认真真地想一遍,因为自己毕竟现在还没有死。万一佛菩萨来加持我,自己的福报一增长,说不定暂时又不会死。

  [随便大概地知道一下或想一下死亡来临的情形,是无法真正念死的。]仅是随随便便地笼统念一遍死无常不是真正念死,那只不过是在装着念死的样子,于心里却不能起作用,起码自己连念死是什么都没记住,心里怎么可能起作用呢?因此,修佛法重在认认真真地修。

  文中【寿无常】即开示念死法。这包括修念死的利益,不念死的过失,正念死的三根本,九因相,三决断及死相。如长时间修习,便能生起真正的念死心而消除现世的贪著。念死无常的思所成慧何时在心中生起,正法善行的基础便告奠定。

  [寿无常]就是说人的寿数是不可保定的,死期随时都可以到来。正是因为人的寿命是无常的,所以我们才要念死。前人有这样的例子,我们同样不能避开,一旦自己遇到了同样会死。[寿无常]是开示要我们念死时先从寿数的不可保定开始。

  [这包括修念死的利益,不念死的过失,]念死的利益和不念死的过失在我们正修时是要分开修的。比如我们忘失的是正法;自己不修或是修得不清净、不圆满;虽修不殷重;虽修不应理;临终时追悔,这些都是不念死的过患。念死的胜利就是:在修法的时候如果念死就有力量,这个意义很大,这种力量也很大。初修的时候不怕死,自己就可以好好将初段修好;修到中间的时候想到死来了怎么办,自己就会好好修;修完了还未到圆满,还差一点就想休息一下,想到自己要死,就会催促自己修圆满。这样到死自己都会高高兴兴的:“我是修得很好的,我这样修临终时会起作用的,诸佛菩萨会管我的。妈妈总是会管听话的孩子的,像我这样听话的佛弟子,诸佛菩萨怎么会不管呢?所以我应该高兴!”这就是不念死的过患和念死的利益,如果将这些在心里生起,那么我们就会想到:趁着现在还没死,我要好好修念死的法门。

  [正念死的三根本,九因相,三决断及死相。][三根本]就是:决定死,死无定期和死时除佛法外别无利益。修的时候分成三层内容来修,每一层内容又各分成三层内容,这就是[九因相]。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念决定死:一是死期来时没有谁能挡得住,就是自己曾有再好的声誉,曾有再好的身体都档不住;二是自己的寿命是不会增加的,活一天少一天;三是在生的时候因为自己整天在忙世间的事:忙挣钱、忙升官都忙昏了头,自然就没有时间修法。将这三层内容缘念之后就能生起一个决定见:我决定要修法。接下来念死无定期:一是南瞻部洲也就是地球上人的寿数不定,特别在末法时期寿数更是不定;二是促使我们死的因素太多了:以前的粮食蔬菜都是自然生长的,吃了对身体很好,现在的粮食蔬菜大都用了化肥农药,吃了可能要中毒,因此吃的条件更差了,所以死因更多;三是我们的身体都很脆弱:武术的教师爷一拳能把别人打倒,他自己也同样会被别人一拳打倒;由于我们的身体脆弱得很,今天高兴想多吃一点肚子又不争气,稍微受点凉就要感冒咳嗽闹一个星期,因此保证我们什么时候死是办不到的。这样就能使我们生起及时修法的心:“趁着还没死我要抓紧修!”再有就是念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利益:人到死的时候就是有再多的财物都救不了自己不死;自己的亲人、好朋友也都不能帮自己不死;就是与自己俱生同来、爱的要命的身体也不能不丢弃,死时只有意识走了,躯体只有丢在这个世界上(现在是火化,从前就是自己腐烂。)。这样就能生起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利益的心:既然佛法能利益我们,我们就要赶紧修佛法。

  念死无常是为了促进我们生起修法的心:一是要决定修法;二是要及时修法;三是要知道死时除佛法之外其他的一点好处也没有,所以自己不能不修法。念死无常可不是让我们整天怕死,不是要我们变成一个怕死鬼,而是催促我们生起及时修法的心。我们都要知道为什么要念死无常,那是要促进我们生起修佛法的心:假如我们还没有即时修法之心,它可以催促我们不要想着还有明天,就是自己年轻,也不要想着自己还有几十年的寿命,要赶快修佛法才行。修佛法千万不能今天推明天,我们无法知道自己的死期哪一天会来,是一年以后来还是一个月以后来,乃至于明天就来,没有谁可以有把握。

  [如长时间修习,便能生起真正的念死心而消除现世的贪著。]如果我们生起了真正念死的心,对现世的贪著心自然就会放弃。比方说:如果明天就要死,我们就是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有人对我说:“你走到北京就能拿个金元宝回来。”我能不能办得到?现在我走路都要有人来扶了,怎么能走到北京去?我肯定是拿不到。人就要死了,再给我什么好处也没有用处。就算我将金元宝拿回来了,死的时候我能带得走吗?人死之时世间财富对他没有什么益处了,唯一能带走的只有佛法与业力。念死并不是怕死,而是催促我们学佛修法,好好学、踏实学、真正学,就是起这样的作用。

  [念死无常的思所成慧何时在心中生起,正法善行的基础便告奠定。]如果我们真正有了念死的心,就有了修正法的基础。其中还有个不得不死,这就像我们去看戏一样:有人查电影票,你要拿着电影票才能入场,你总不能想看电影就直接走进电影院去看,那是办不到的。如果临死的时候我们将佛法拿在手里,未来生就可能比今生好,至少能保住今生的水平,否则下一生生到海底下去了,那就够自己受的了。

  我还要再强调一下:我们要仔细地修就是要认真地想,不能只想一切无常,反正都是要死的。这样笼统地修是生不起功能的。必须按我上面所说的次第,修三种根本、九种因相,要生起三种决定见,这样修死无常才能促进我们生起精进修佛法的心。只是随便地大概知道一下死亡来临的情形是无法真正念死的,是搬不动我们的执著心,也不会转变我们的观念。

  有关修死法及下面的皈依、业果等详尽的论述,应参考【菩提道次第引导】。本文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思维恶趣苦与皈依法类,但已间接地说了。

  什么叫引导?凡是我们能够依止而修行的教授就是引导。《菩提道次第》原文就是一种引导,都详细地说到了;诸大菩萨的解释更是明显,这些都是引导。以藏文直译,引导叫做赤道,就像学医的上解剖学课,将人或动物的尸体用刀划开,将里面血淋淋的内脏全部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清楚楚直接看到,所以称为赤道,这是藏文的直译。以汉文的讲法,用我们能理解的方式将其译为引导。

  [本文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思维恶趣苦与皈依法类,但已间接地说了。]这句话是说:虽然文章中没有直接说如何皈依、如何思维恶趣苦这两种次第,但是在意义中已经含有这两种次第的意思。帕邦喀大师虽然讲的是《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见,但是已经包含了整个的《菩提道次第》。皈依法是入佛教之妙门,要思维恶趣的苦才生得起求救的心,因为《三主要道》是概略地讲,所以就不能详细地开示,但是这些意思都是包括在其中的,也就是说这些是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空见的。

 
 
 
前五篇文章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一集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2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2

 

后五篇文章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6.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5.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4.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3.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