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常行三昧(心悟) |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常行三昧(心悟) 常行三昧 心悟 常行三昧,乃依据《般舟三昧经》而修之三昧,又称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又名“佛立三昧”、“诸佛现前三昧”,因修习此法,会受到诸佛神力的加持、三昧力的感召和行者本愿功德力的相应,能与定中见十方佛,故名佛立三昧。如《般舟三昧经》云:“于三昧中立者,有三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 关于得是三昧的原由,湛然大师在《摩诃止观辅行传弘诀》卷二云:“经中问:从何处得是三昧?答:从念佛得。若人不念佛,赞叹佛身者,则为永失今生后世利乐因缘。”即是说明,由于念佛,能得常行三昧。行者在修常行三昧时,三昧相应的情况也有差别。差别的原因在于定力的不同,按照一般的分别,初禅、二禅较弱,三禅,四禅较强。定中见佛并不是修习此三昧的目的,这些瑞相都是助成念佛三昧的方便。 在《摩诃止观》中亦是约身论开遮、口论说默、意论止观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约身而言,于道场内,身常旋行绕佛,无有休息。要沐浴并更换新的衣服,备诸供具,庄严道场。亦须避开恶知识、愚痴的人以及自己的亲友.如《摩诃止观》卷二云:“身开常行,行此法时,避恶知识及痴人亲属乡里。常独处止,不得希望他人,有所求索。常乞食,不受别请。严饰道场,备诸供具、香肴、甘果。盥沐其身,左右出入,改换衣服,唯专行旋,九十日为一期。”智者大师还特别强调要“视师如佛”,亲近善于内外律的律师和善解般若智慧的法师。因为佛法在恭敬中求,由于师长的传承,我们才有闻法的机缘,所有的善根都是从师长的教导中生出.如果对师不尊重,要想证得三昧是无有是处。如《摩诃止观》卷二云:“须明师善内外律,能开除妨障。于所闻三昧处,如视世尊。不嫌不恚,不见短长。当割肌肉供养师,况复余耶?承事师如仆奉大家。若于师生恶,求是三昧终难得。须外护如母养子;须同行如共涉险;须要期誓愿,使我筋骨枯朽,学是三昧不得,终不休息。” 想阿弥陀佛,或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唱念相继,无休息时。即步步、声声、念念唯阿弥陀佛。如《摩诃止观》卷二云:“口说默者,九十日身常行无休息,九十日口常唱阿弥陀佛名无休息,九十日心常念阿弥陀佛无休息,或唱念俱运,或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唱念相继无休息时。若唱弥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专以弥陀为法门主,举要言之,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 约意而言,即是观察佛陀的三十二相和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之相。臂如从佛陀足下的千辐轮相顺而观,一直到佛头的无见顶相.或者观察极乐世界的宝树、天雨宝华、饭食经行和阿弥陀佛的自在说法之相。如《摩诃止观》卷二云:“念西方阿弥陀佛,去此十万亿佛刹,在宝地、宝池、宝树,宝堂,众菩萨中央坐说经。三月常念佛,云何念?念三十二相,从足下千辐轮相,一一逆缘念诸相乃至无见顶,亦应从顶相顺缘,乃至千辐轮,令我亦逮是相。”行者精勤不懈,则可依佛威力,三昧力,及行者本身功德力,而于定中见十方请佛显现于行者前,故又称佛立三昧。 这里的常坐三昧,和净土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的观想念佛属于同一系统,只不过智者大师根据三观的理论进行融通,使观想念佛中具备三观,最后再用一心三观来进行统摄,这才是智者大师的本意。 常行三昧约空观而言,即是佛之色心,无相无得,不可以用心来得,亦不可以用色来得。约假观而言,譬如镜中之像,不外不中,以镜净故,自见其像。约中观而言,心不知心,心不见心,心想即是愚痴,心净即是涅槃。总之,智者大师对于意业的规定,除了观想念佛外,是了知心佛平等一如,最后融人一心三观,这才是常行三昧的根本旨趣所在。 摘自《广东佛教》2009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