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心是一个作家(明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心是一个作家(明如)

   心是一个作家

  明如

  有一种很精致的笔记本,纸张上面印着各种淡淡的图案,如鲜花、盆景、人物造型、建筑设计等,许多年轻人喜欢用这样的笔记本来写日记,记录每天的喜怒哀乐。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外境好比一幅立体画面,和这种印着淡淡图案的纸张一样,本身并没有任何好坏顺逆、喜怒哀乐。心——这个“多情的作家”,在眼睛看到外境画面的那一瞬间,就按照自己的创作习惯开始创作起来,在上面“写”上好坏顺逆,喜怒哀乐。创作完了之后,还认为这幅画面上确实存在着自己创作的好坏颇逆、喜怒衰乐,这就是佛经里面常说的“无明执著”。非独在眼睛所看到的外境上,在耳鼻舌身这四根的对境上,心也会按照自己的习惯写上种种好坏顺逆、喜怒哀乐。 毫无疑问, 当用因明的方法——譬如中观的五大因,或者种种科学手段去观察和分析眼睛等五根的对境,我们发现,其上根本不可能存在“好坏顺逆”,所谓的好坏顺逆只是心在外境上的创作,或者说添加、增益。

  明白心这个作家具有创作并执取的习性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当我们能够洞悉自心的这个习性,并时时注视着心的创作举动,就可以顺利地走在佛法修行的路上,不会迷失正确的方向。按照大觉世尊释迪牟尼佛的教导,我们必须同时在世俗谛和胜义谛两个层面来修正和训练自心,才能使心趋于觉悟。

  在世俗谛层面上,我们应当了知,苦乐、美丑、好坏、善恶等都是心的创造,而不是外境固有的属性,心不创造,苦乐美丑等无由而生。所以,要想获得快乐和美好,我们必须向自心求,要时刻让心这个作家在外境上创作快乐和美好,不去写作痛苦和悲伤,犹如一句名言:地上本来没有路,脚踩下去的地方就是路。同样,在外境上也没有美丑好坏,心用美丑好坏的眼光看过去,外境上就有了美丑好坏。 禅宗五祖大师说;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心添加在外境上的“苦乐、美丑、好坏”等种种妄想都是心“下”在第八识阿赖耶里面的“种子”,这些“种子”成熟后就是未来的外境。所以,不仅外境上现在的苦乐、美丑是心这个作家的创作,外境本身也是过去心顽强创作的结果。当心久久地用天遭众生的眼光看待外境,则外境将渐渐呈现天道的美好,当心久久用地狱、饿鬼众生的态度对待外境,外境就会渐渐呈现地狱或者饿鬼世界的可怕境相。这是六道众生轮回的基本原理。

  在胜义谛层面上,一方面,我们要了知心在外境上创作的美丑,好坏并非外境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仅如此,外境本身亦是如空中影像一般虚幻不实:另一方面,在外境上创作美丑好坏的心本身, 当我们仔细观察、觉照它的本性时就会发现,心本身如虚空中的微风一般,无有任何实性可言,在它产生的当下即已灭亡,犹如鸟儿飞过虚空,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这里所说的世俗和胜义二谛, 已经概括了大乘佛法的精华。什么人在道理上通达了这二谛,什么人就通达了佛法的原理:什么人按照这二谛的原理悲智双运,什么人必将暂时获得人天的安乐、究竟成就无上佛果。当对这二谛产生真实信解和信心,并依此去修心,就是对佛法僧三宝产生了真实的信心。

  在人天乘的教法里面,要求我们的心在外境上创作以“善良”为墓调的作品.佛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苦乐命运完全决定于自己过去的心和现在的心,过去的心决定了现在的外境,现在的心决定现在的苦乐和未来的外境.面对过去的善恶心所创造的现在的外境,我们虽然无法再去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把握现在的心,使得现在和未来都快乐,井有效地改变未来的外境,使之趋于善妙。要想获得暂时的安乐, 比如家庭的和谐、事业的成功,我们必须善知取舍,在心里培养起种种美德,诸如乐观、豁达、勤奋、勇敢、宽容、善良,利他等等,并用这些美德对待外境的人和事。

  在大乘显宗世俗谛的教法里面,要求心在外境上创作“大慈大悲”,用无量的慈悲对待一切众生,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或者自己一样。对他们的错误和痛苦生起无限的宽容和大悲,对他们的快乐生起无限的喜悦,在这种心态下不懈地帮助众生,并发誓将他们置于究竟安乐的佛地。

  在金刚乘世俗谛的教法里面,要求我们的心在外境上创作“美好清净”。在念诵咒语、佛号时,或在日常生活中,观想外境呈现极乐世界的庄严和美好, 自身亦成为相好庄严的佛菩萨。 当我们这样顽强地修持,外境和自身就会渐渐趋于清净和美好。心这个作家创作了喜怒衷乐以及三界中的一切显现。当我们把一切外境往好处看,就会利益自心,使之快乐美好。不仅如此,外境也会渐趋美好,当我们把一切外境往坏处想,就会损害自心,使之痛苦悲伤,外境也会渐趋恶劣。所以,任何时候,要让心在外境上创作美好、善良和慈悲,杜绝创作一切痛苦之因——五毒烦恼, 当我们这样去做就是真正地利益了自心。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如虚空般浩瀚无垠的空性法界里,让我们的心——这个多情的作家,尽情地挥毫泼墨,顽强地创作慈悲和美好清净,最终像阿弥陀佛一样,成就极清净庄严的板乐刹土。

  摘自《妙莲花》2009年第3期

 
 
 
前五篇文章

延参法师文集:雾散了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降低自己的标准(王志希)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至心诵经 脱离险境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低头是谦逊的品德

延参法师文集:无法快乐是一种悲情人生

 

后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用心念佛(清虚)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常行三昧(心悟)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自念闻自性(大安)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我执和法执的表现(明尧)

延参法师文集:人世间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