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慈悲观的实践方式(汪祖民) |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慈悲观的实践方式(汪祖民) 慈悲观的实践方式 汪祖民 佛教把慈悲层次化。《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云: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譬如,有人诸子系在牢狱,当受大辟。其父慈恻,以若与方便,令得免苦,是大悲;得离苦已,以五所欲给予诸子,是大慈。如是等种种差别。 问曰:“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为大?” 答曰:“四无量心中,慈悲名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次第说大慈悲,名为大,复次,诸佛心中慈悲名为大,余人心中(慈悲),名为小。”…… 复次,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悯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悯众生苦,亦能令脱苦。 据上所引,区别慈悲层次的标准有二:一是慈悲践行者身份的不同。 佛的慈悲为大:菩萨的慈悲相对于佛为小,相对于二乘为大,也可以说菩萨的慈悲是中慈悲;二乘即声闻与缘觉的慈悲为小慈悲。二是动机与效果的差异。小慈悲只是主观的同情、怜悯,停留在心念、心愿上面,而大慈悲则给子众生以实际的关怀、帮助,使众生真正得到快乐,脱离痛苦。三是自他有别与平等一体的区别。小慈悲是主客有别、自他有别;大慈悲则主张与体现众生平等、佛与众生平等,是一种无差别的普遍的慈悲,这也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最高层次的慈悲。 随着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发展,佛教越来越强调慈悲与智慧的结合是解脱之道的两大环节,也是大乘菩萨德性的两个方面。慈悲是在践行上要求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智慧是在认识上证悟宇宙、人生的真谛。悲智结合、悲智双运,自利利他,是为解脱成佛的正道,大乘佛教把“戒、定、慧”三学的戒学、定学归结为慈悲,慧学为智慧。“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也被定为慈悲之度,最后第六度智慧即是智慧之度。 佛教崇尚布施,认为布施具有无上功德。小乘佛教的布施有两种:一是“财施”,将财物布施于他人,破除自我的贪心和吝啬,以免除来世贫穷;二是“法施”,向人说法传教,使人成就解脱智慧、大乘佛教在此基础上又增加“无畏施”,给人增强无畏的信心,使之面对茫茫人生之苦而无所畏惧,在修持解脱的漫漫长途上勇猛精进。此外,佛教还有九施:《菩萨地持经》:“云何菩萨檀波罗蜜。略说有九钟。一者自性施。二者一切施。三者难施。四者一切门施。五者善人施。六者一切行施。七者除恼施。八者此世他世乐施。九者清净施。”大乘佛教还将布施与慈悲教义联系起来,用以济世利他,普度众生,把布施的对象扩大到遍及一切有情众生,并把它纳入“四摄”、“六度”之中,且居于两者之首项,这就表明布施是大乘佛教道德修养与解脱修持中最重要的善行。 不杀生是佛教“五戒”的首戒,指不杀人,也指不杀鸟兽虫蚁,还指不乱折草木等,表现了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体现了戒律所包含的慈悲的本质特性。佛教认为,时社会和自然有害的东西如害虫害鼠,非杀不可,杀了也是慈悲心的一种体现。中国佛教还特别反对战争和刑杀,并提出断酒肉、素食、放生的主张。自南朝梁武帝提倡断酒肉以来,素食成为汉地僧人普遍的饮食生活准则。 佛教修持讲究自修自证,不能够有依赖思想。佛经里说:“一翳在眼,空花乱坠。”意思是说:就好象眼睛里长了东西,遮蔽了视线,看不见璀璨的阳光,却反而去责怪太阳不够明亮;我们的心眼被不正确的知识见解阻挡了,自以为是,见到的只是乱坠的空花,却不能看到真实的状况,所以有佛语:“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哪里?其实,佛就在我们身边。 摘自《浙江佛教》2010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