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云在青天水在瓶(肖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云在青天水在瓶(肖瑶)

   云在青天水在瓶

  肖瑶

  一、

  黄墙碧瓦的寺院,宽大灰褐的僧服,庄严巍峨的殿堂,与我们的生活距离遥远。然而,在《文化名家话佛缘》里,鲁迅、老舍、弘一、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梁思成、张大千、汪曾祺、赵朴初、季羡林、张中行、贾平凹、史铁生、余秋雨、蒋子龙、韩少功、冯骥才、吴冠中、姜昆、周国平、李存葆、车前子等人的文字,却那样近地把佛教智慧与人生体验,呈现在我们眼前。原来佛教文化对于人生与艺术充满了滋养。

  二、

  虽然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但是,当月亮的光辉照耀大地上的千万条江河时,每条江河里,都会出现月亮的影子。“菩萨清凉月,流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这是一轮何其清凉、智慧、具有解脱精神的月亮!

  《文化名家话佛缘》中,老舍先生在宗月大师的资助下,开始读书识字;李叔同告别了翩翩佳公子的生活,开始了严谨、清苦的修行生涯;张大千在成为名画家之前,剃发出家,当了一百天的和尚;金庸读《金刚经》深受教益,因此,他的武侠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修为甚高的高僧;在洛杉矶,姜昆邂逅了拥有“法喜“的李娜;佛国圣地五台山的一次车祸,让蒋子龙重新思索人生;散文家梁衡与佛家居士、前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在钓鱼台结下甚深的因缘;贾平凹在泾河滩上寻找到一尊佛像,他的欣喜是什么样的;余秋雨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参访圣地,心灵如何感悟;池莉为何不晒太阳,偏要到兴福寺晒月亮;韩少功从《坛经》读出了空谷足音;航鹰在台湾访问慈济会的证严法师,她明白了“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北京大学的才子,为何要随师学禅并断发出家;……

  不同的手指,在这里,指向了同一轮月亮。譬如一月印千江,千江有水千江月。

  三、

  人生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的人生阶段,人面对不同的问题,并且各自求解。问题解决得越好,人生成就得越大。取得大成就的人,比平凡的人面对的问题更多。

  雨天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在大地上看,乌云压城城欲摧;但是当人冲破乌云的笼罩,到达万米的高度时,开阔的视野里,却是万里无云万里天。

  同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心胸,心胸决定做法,做法决定成就。

  《文化名家话佛缘》的作者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同样遭遇烦恼、忧愁、焦虑、伤痛……。与众不同的是,借助佛教的智慧,他们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让心胸能够容纳这些问题,让心灵保持“万里无云万里天”的良好状态,然后,豁达、清醒地面对这些问题,超然、冷静地处理这些问题。

  四、

  唐时,李翱向惟俨禅师请教何谓佛法智慧。惟俨禅师用手指上下,问,懂得么?李翱说不懂。惟俨禅师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真正的智慧,就是自自然然。青天之上,白云飘动,随风舒卷;水在瓶中,清澄如镜,如如不动。云动水静,一个那么高远,一个那么透澈,多么自然、恬静的境界。

  《文化名家话佛缘》中的文字,随和、自然、清新、恬静。比起诗歌、小说来,这些纪实的散文,更真实可信,更贴近心灵。在这些名家的启示下,我们发现,佛教的智慧是实用之学,而非“表演秀”。

  这一切,来得自然亲切,同样是“云在青天水在瓶”。

  五、

  读《文化名家话佛缘》,想起了博尔赫斯的《沙之书》,无始无终,你可以从任一篇文章开始;想起了古代写诗作文如行云流水,有神出鬼没之妙,旁人不可企及的佛家居士,诸如李白、王维、白居易、苏轼……;想起近代的风云才子李叔同、苏曼殊……;想起了遥远的敦煌、云岗、龙门;想起了佛家的经典诗偈:“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云在青天水在瓶”。

 
 
 
前五篇文章

心律法师:生命之“气”苦

心律法师:我为什么谈感情?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安详与快乐(心宗)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茶与禅(赵红彩)

心律法师:不要自寻烦恼

 

后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暮鼓晨钟醒世人(孙贇)

心律法师:攀比是痛苦之源

心律法师:你的心房清理了吗?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认识佛法 生活从容(史振伟)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不要执着痛苦(妙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