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浅谈弘一大师的净土修行(孙欲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浅谈弘一大师的净土修行(孙欲言)

   浅谈弘一大师的净土修行

  孙欲言

  弘一大师是我国现代佛教史和文化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自1918年夏历七月十三日于杭州虎跑寺披剃出家后,即开始了苦行僧式的修行、弘法、度众的生涯,至1942年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圆寂,僧腊24年。综观大师一生的度化业迹,着重在律学方面,寂后被推尊为中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修行方法则着重在净土一门。其净土修行事宜约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主张教净双修

  弘一大师在1939年为永春信众所作的《佛教之简易修持法》的演讲中,阐述了专修净宗的思想。他说:“佛所说的法门很多,深浅难易,种种不同。若修持的法门与根器不相契合的,用力多而收效少;倘与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在这末法之时,大多数众生的根器和哪一种法门最相契合呢?说起来只有净土宗。因为泛泛修其他法门的,在这五浊恶世无佛应现之时,很是困难。若果专修净土法门,则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速证菩提,比较容易得多。”1936年为佛学院学生明鋆法师开示《净土宗入门初步》时说:“净土宗有两种:一是专修,一是兼修。专修者,如印光老法师所教,诵《阿弥陀经》外,惟念一句阿弥陀佛,念至一心不乱,乃至开悟得通,此专修法门也。余亦非常赞喜。兼修者,如前诸祖师皆是提倡禅净,或密净,或教净等双修,俱无不可。此是随众生根机,不能局定在一处也。(中略)但余所修者,以《普贤行愿品》为主,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可说教净双修,盖经律论三藏,皆余欢喜研读也。”又在《净宗问辨》一文中说:“若修禅定,或止观,或密咒等,须谢绝世缘,入山静习。净土法门则异于是,无人不可学,无处不可学。士、农、工、商各安其业,皆可随分修持净土。”由此可知大师修行旨趣之所在。

  与一些净宗祖师专劝持名念佛,不主张过多学习教理的方法不同,弘一大师非常注重教理的研修,广学多闻。他既对净土宗经典《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等悉心研读,把握其宗旨后,对信众大力提倡诵读;又对“经王”《华严经》情有独钟,反复研读、摘录,包括《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华严悬谈》、《华严纲要》、《华严探幽记》、《会玄记》、《搜玄记》等大量华严宗经典;还积极宣扬药师法门。此外,大师还对被喻为佛门孝经的《地藏经》颇为重视,曾专门写作《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一文,并为世侯居士的血画地藏菩萨像题赞《地藏菩萨九华垂迹图赞》,在佛门流传甚广。

  二、主修普贤行愿

  如前所述,大师平日“所修者,以《普贤行愿品》为主”。《普贤行愿品》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共40卷,被称为“略华严经”,其重点为末卷普贤菩萨所讲的十种修行法门,因其愿力功德最为深广,故被称为“十大愿王”,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经中有言,凡是切实践行“十大愿王”者,“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即能于无边世界广度众生,最终圆满成就佛果;修持此“愿王”,“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因此,《普贤行愿品》末卷被净土宗祖师列选为净宗第四经典,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并列,足见其重要性。净宗第九祖蕅益大师云:“阿弥陀佛以法界藏身,示成道于极乐,则有四十八愿广摄群机;毗卢遮那佛亦以法界藏身,示成道于娑婆,则有普贤十大愿王导归安养。是故欲求生净土,须究华严宗;欲识华严宗,须求生净土。”第十三祖印光大师亦云:“故知此一卷经,为华严一经之归宿。华藏世界海,净土无量无边,而必以求生西方,为圆满佛果之行。可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原肇起华严。”

  与一般净土修行着重强调专念佛号不同,普贤行愿的修持涵盖范围要宽广、深入许多,可称福慧双修,悲智双运,又有将一切功德及时导归极乐,以报恩济苦、圆成菩提的功用,非常适合大根器者修学。弘一大师以此作为常课,并加以弘扬,实把握净土修行之根本。

  三、念佛以持名为宗

  弘一大师在佛门内外均有着相当的威望及知名度,却丝毫没有大师的架子,学法问道虚怀若谷,为人非常谦下低调。因景慕同样低调的印光大师,他曾数度虔恭请求,礼拜印祖为自己的依止师,与其共住一段时间,切身体会印祖的言传身教;嗣后有疑问时,总是致书咨决请益,于净土法门颇有功夫及见地。

  受印祖的教示,弘一大师平日的念佛修行亦以持名为主,并一直劝人老实念佛,时常书写“南无阿弥陀佛”短笺赠人以方便接引;而且还结合自己的实践,向初学者推荐过一套切实可行的听钟念佛法:凡座钟、挂钟行动之时,若细听之,作“丁当丁当”之响(“丁”字响重,“当”字响轻)。即依此“丁当丁当”四字,设想作“阿弥陀佛”四字;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丁”字为“南无”,第一“当”字为“阿弥”,第二“丁”字为“陀”,第二“当”字为“佛”,如此随着钟表的运转发声而自然念诵佛号,久而久之,即能功夫纯熟,一心不乱,契入念佛三昧境界。大师说:“初学念佛者,若不持念珠记数,最易懈怠间断。若以此钟时常随身,倘有间断,一闻钟响,即可警觉也。又在家念佛者,居室附近不免喧闹,若摄心念佛,殊为不易。今以此钟置于身旁,用耳专听钟响,其他喧闹之声自可不至扰乱其耳也。又听钟工夫能纯熟者,则‘丁当丁当’之响,即是‘阿弥陀佛’之声。钟响、佛声无二无别,钟响则佛声常现矣。”此种念佛方法颇为适用,即使在当今也不过时,值得净土行者借鉴。

  据林子青编《弘一大师年谱》记载,为了深入净土法门,弘一大师曾于1923年(44岁)发愿刻期掩关,誓证念佛三昧,并请印光大师作“最后训言”。可谓诚信、切愿、笃行三资粮悉皆具足,为净土法门的忠实践行者。

  多年的勤苦修行,使弘一大师的功德证悟因圆果满,临命终时预知时至,“悲欣交集”,右肋吉祥卧往生。此为大师一生念佛成就、莲品增上的确证。诚如后人赞云:“大师音容虽杳,而重振律宗之悲愿,严净毗尼之梵行,示范度生之慈心,诚足以续如来之慧命,挽末法之颓风;嘉言懿行,劫石永留!谓非大菩萨乘愿再来,其谁信乎?”

 
 
 
前五篇文章

浅谈佛教慈悲观对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刁梦洲)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一位尼师谈如何对待情欲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浅谈佛教环保与心灵净化(佛义)

中道·和合论--论人、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文

 

后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妄语的烦恼(曹金榜)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境由心生(莫天)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修行中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张冬云)

韩国佛教环境21世纪议程——以韩国佛教界环境活动为主(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谈德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