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心为万行之本(妙皓)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心为万行之本(妙皓)

   心为万行之本

  妙皓

  《禅林宝训》是一本教内禅净合流,教外三道同研之书。

  本书由北宋妙喜禅师和士圭禅师,在江西古云门旧址结茅隐居时,二人共同编集而成的。后由祖庵禅师所赠,净善禅师修茸。共汇录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惠南至十六世佛照出庵等宋代著名禅师之遗训,共计三百篇。

  书中各禅师对于处世之心得及自身修行之体悟,真可谓是和盘托出;其中禅师们对于学道修行的关键点更是加以详细阐明。

  今天学僧结合自身的体会来谈谈本书对于修行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先明白什么是修行?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谈到修行,难免会有人把它和参禅打坐、念经念佛、布施供养等事联想在一起,其实那只是修行的方式,不是它的内涵。

  修行是一种心性的历练,一种内透观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达到圆满、究竟的境界。不论你如何称呼修行的名相,亦不论用何种善法去修行,但要得到的结果相同就可以了。正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那么修行的关键在哪里呢? 《禅林宝训》中,远公谓演首座曰:“心为一身之主,万行之本。”法远禅师对五祖法演禅师说:“心为一身的主宰,也是修行一切善法的根本。”《顿悟入道要门论》云:“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修行的关键在于治心!

  我们凡夫因自心不清净,所以不知不觉造了很多恶业,就像眼睛受到外界物体的遮蔽,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人的心如被烦恼遮盖,就如天上的月亮被乌云遮住一样,光亮无法照耀人间。

  我们修习佛法就是要得到智慧。智慧由定而生,心若能专,念不散乱,从事人理,则能开发智慧。比如说,在念佛的时候,即要念得佛心即我心;念经亦要念得文从眼入,言从口出,声往耳入,理从心得,如在佛前闻佛说法,这才是真智慧。

  人心很难定,常听到有人说:“我有要虔诚拜佛,也有心虔诚念经,可是当我拜佛时,心就想到别的地方去了;当我念经时,明明眼看经文,口也念经文,但心却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因为心无法专一,心不能专一就会乱,心一旦乱了,内心的思想及所看到的事物就无法分别得透彻清楚,智慧当然不能开通了。

  《涅槃经》云:“但治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必须先摄心于定,在定中使身心清净,将放散在外的心收摄在一处,从而明了世间的生灭法相。

  人常会懈怠,也因为懈怠而迷失了真心。正因为这样,我们就要时时刻刻保持心不散乱。平常为人做事、待人接物,都要做得无有过失,更能观机逗教,引导人向善的路上走,使众生的身心如同月光一般地明净。

  《禅林宝训》中,圆通谓大觉曰:“古圣治心于未萌,防情于未乱。”圆通居衲禅师对大觉怀琏禅师说: “历代圣贤修养心性的功夫,总是在妄念未生之前摄伏其心,令其不生;又须在识情未乱之前加以防止,令其不乱。”又云:“古之贤哲,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所谓的忧虑是说贤哲之人非常谨慎,不敢稍微放松自己,时时刻刻地防护自己的心念、反观自性。能这样,邪妄的念头自然不会侵入。邪妄的念头就是欲念、妄念以及人我是非之念。我们若能于心反观,自然会心无杂念;无杂念就不会分别人我,就不会生出是非。所以说,古之贤哲有终身之忧。但这个“忧”是忧道不忧得,只忧虑是否终身能行于道上,而不烦忧今日是否得到或是拥有。人如果忧虑自己失去正道,行为自然小心谨慎,而能避免发生错误。由此可知,修行之人应专心护道,时时观照,不令邪妄得人,使之坚固,以先贤治心之道,于恶念未生之前令其不生;对于情绪,也是在未乱之前加以防范,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

  《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

  现时逢末法。修行成就相当不容易,往往许多外缘就让我们自己找不到南北,不知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此,我们初学者在“手脚未稳”前,应一心向道,于内观照,反闻闻自性,不能在外缘上花冤枉功夫。只有这样,修行才能够上路啊!

  摘自《普陀山佛教》2013年第1期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人成即佛成(吴平)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惟心(梁启超)

佛教教育之我见(自信法师)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佛教典籍对小说文本的意义(达芾)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孝在历史上的影响(周桂钿)

 

后五篇文章

雪洞内外的世界——丹津·葩默访谈录

尊重信仰 包容族群 博爱生命——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始人释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60年爱心轮回义写隔世情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叙怀(悟道法师)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辩证看信仰(悟凡法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