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的艰难岁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的艰难岁月

   玄奘的艰难岁月

  一生中无数的荣耀,甚至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在渐渐衰老的玄奘心里都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只是西行路上玉门关到伊吾的这一段路程却愈发清晰了。

  那是玄奘这伟大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段经历。虽然十七年前弟子辨机根据自己口述完成的《大唐西域记》中并没有记载那段行程,但年代越久,玄奘就越清楚伊吾老僧的那种感觉,昔日的夜谈也就越清晰地再现眼前。

  即使有了自认为应该是非常充分的准备,玄奘也没有想到西行会是如此的艰难。

  贞观三年秋八月或者更早的时间,玄奘开始了他的西行求法之旅,前面还是比较顺利的,先是经过秦州到了兰州,又在凉州停留了一个多月,后又到了瓜州,再次滞留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虽有凉州都督“防禁特切”,但有崇信之士图谋,也就安然无事。只是人们对河西路途的描述,让玄奘心里感到有些困难,诸如“洄波甚急,深不可渡”的葫芦河;守卫森严的关外五烽……

  原来的马也已经死了,向导也没有找到。

  石磐陀的出现是事情有了转机。即请受戒的石磐陀“明健,貌又恭肃”,玄奘于是告诉了西行的心意,石磐陀答应送玄奘过五烽,玄奘十分高兴。临行前,又和一老翁换了一匹瘦赤老马,而在临离开长安时,术人何弘达为玄奘所做的占卜多数也已经应验,包括预测到了会有这匹赤瘦老马。

  离开瓜州出了玉门关不远,石磐陀改变了主意,担心以后被发现牵连,夜里还曾经动过恶念,返回瓜州时,对玄奘不很放心,“师必不达,如被擒捉,相引奈何?”玄奘说:“纵使切割此身如微尘者,终不相引。”石磐陀这才放心离去。

  现在有研究《西游记》的人认为石磐陀可能是孙悟空的原型之一,而那匹老马似乎应该就是白龙马了。

  玄奘孤独地前进了八十多里后,见到了第一座烽燧,玄奘到烽燧下面取水的时候,被一支箭险些射中膝盖,接着又有一支箭射到,无奈之下,大声介绍了自己,守卫烽燧的校尉王祥了解情况,被感动,不但放行,还护送出去十里地,介绍了第四座烽燧的王伯陇,王伯陇盛情接待了玄奘,临别时,还送了盛水的皮囊和干粮。

  离开了五座烽燧后,玄奘走进了上无水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八百余里的莫延贺碛,因为顾影唯一,心但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很快,玄奘有了最艰难的经历,比以往更艰难,比以往更接近死亡的经历。在经过五座烽燧时,虽说也曾产生过幻觉,但那些都和以前预想的困难相差无几,加上王祥校尉和王伯陇帮忙,相比之下,还算是轻松的,至少也是有惊无险的。而现在,不仅迷失了道路,还倾倒了水袋,空旷的戈壁荒漠中,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玄奘顿时感觉到天地的宽大,人类的渺小。如此艰难的行程,使他禁不住会想起在长安的日子,越回忆就越想结束这次贸然的旅途。调转马头往回走了十多里地后,玄奘昏沉中蓦然想起以前发过的誓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可归动而生!”

  掷地有声的誓言,于是旋辔向西而进。

  从长安出发到现在,应该已经是冬季了,很短的白天,漫长的黑夜,使玄奘孤寂的旅途更加艰难。人鸟俱绝,环顾四周,只身一人,二便可以清楚地听到空气流动的声响,沉默有时会变得沉重无比,使玄奘的身体强烈地感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重压,不时的狂风夹带着沙石使行程变得举步维艰。夜间的星辰以及飘忽的莫明灯火,使玄奘已经无法分辨出哪些是星辰哪些是灯火,玄奘只有专念观音,心无所惧。

  对于产生的种种幻觉,如军队,如旌旗,如妖魅,玄奘还是能够克服的。只是没有水,确是任何人不能忍受的,困苦到了第五天,玄奘终于倒在了荒漠里。半夜里,忽然感到有股清凉的风轻轻拂过疲惫不堪的衰弱身体,玄奘清醒过来。再次睡梦中,见一大神问:“何不强行,而更卧也。”惊醒后,骑马前进了十里地,老马突然自己改变了方向,向另外一条路跑去,玄奘用尽办法,马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又走了几里地后,天已经大亮,玄奘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几亩地的青草地,马径直过去啃草,玄奘在草地上走了几步,准备回头,发现了一眼泉水,泉水清澈甘甜,西行之旅终于再次遇到转机,玄奘的生命也因此被挽救。这种情形,对于西去的行旅,应该是极其难得的巧合,对于玄奘,不能不认为这是菩萨慈悲的缘故。而这本身确实非常富有传奇色彩,不仅仅是老马识途,而且是冬天里的春天。在这片草地上,玄奘停留了一天,第二天带足了水草,继续前行,两天后,出了大漠流沙,来到了伊吾。

  在一间小寺庙里,玄奘见到了三位中原来的僧人,其中一位老僧,衣不及带,跣足出迎,抱住玄奘大哭,哽咽不能自已,玄奘的心里也是酸楚的,但又很淡然,几天前的经历,使玄奘更加领悟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大义,而且对于生死,对于佛法更有了进一步的领悟。老僧“岂期今日重见乡人!”这句话无疑是伤感的,可是伤感对于玄奘已经是恍如隔世的事情了。只有三十多年以后,弟子辨机被杀的事情又使玄奘的心再次受到伤感的侵扰。

  逗留伊吾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十天而已。十天里,玄奘与小寺庙里的僧人,尤其是那位老僧的交流是深刻的。对于佛法上的疑问,有些是两个人共同想到并曾经探索过的,有些又是互相因为看法不同而争议的,最后互相得到启发的。

  当时高昌王的使者正准备离开哈密,得知了玄奘到来的消息,会高昌后,告诉了高昌王麹文泰,高昌王立刻派来了使者,命令伊吾王请法师前往高昌。在离开伊吾前一天夜里,玄奘与老僧有座谈了一夜,那倒底是怎样的一夜呢?

  玄奘离开伊吾六天后,到了高昌。

  一月后,又离开了高昌,继续西行,由于有高昌国王的提前安排,从此玄奘西行的路途变得容易多了。

  晚年的玄奘常常会回忆起西行的旧事来,其中最清楚的就是伊吾之前以及在伊吾那几天的事情了,辨机曾经对慧立说过,要专门写这一段的经历,但谁知道辨机会有那样的结局呢?慧立萌生写法师传的想法由来已久,不过只有在辨机托付给他后,才有了动笔的决心和信心。对于伊吾前后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不能另外专门写了,因为知道详情的辨机丢失生命,也丢失了这段时间的创意与记忆。

  慧立在玄奘逝世后,找到了部分辨机的手稿,加上玄奘以前在他面前的回忆,撰写了《三藏法师传》,因为遗缺较多,自己也觉得不能真实反映先师玄奘的求法经历,因此不是很满意,所以就深藏起来,秘不示人。到了临终时,才公之于世。

  玄奘伟大的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其实也是他最关键的岁月!而《般若波罗密心经》也是他领悟最深的经典。

  西行求法归国后的玄奘专心译经,他可能不知道,伊吾的佛寺已经远非他经过时的那样,不仅是大大小小的佛寺林立,而且有了更多的佛塔石窟,俨然已是西域新一片佛教的圣土

 
 
 
前五篇文章

玄奘思想研究:圆测与玄奘(杨照林)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大师与世间净化论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与印度佛学——从玄奘在印所著的三论说

玄奘思想研究:认识玄奘法师系列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及其唯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黄心川)

 

后五篇文章

玄奘思想研究:在南京发现的唐玄奘遗骨

玄奘思想研究:留学生眼里的留学僧玄奘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与成都大慈寺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法师与紫阁寺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大师的弟子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