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怀念祖德之遗风 |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怀念祖德之遗风 怀念祖德之遗风 道润 时间的流逝之快已让我从刚入学时的一莘莘学子如今将要成为本三的学生了。如今回想亦有点惊讶,变化乃大自然之属性。宇宙万有、森罗万象都在无时不刻的发生着变化。而我们却处在这个环境当中“随波逐流”。学生的生活一如既往,时而会觉得平淡无奇;时而会觉得充实精彩;时而也会无聊亦无助······俗话说:“天无时不风,地无时不尘,物无所不用,人无所不为呀!” 学院的生活让人回想起来有无限的遐想。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氛围祥和,都憧憬美好的生活。而如今坐享其成的我们有没有感恩祖德为我们开创的安乐而又舒适的环境呢?有没有怀念祖师们的丰功伟绩而将其发扬光大呢?有没有以律克己而做回自己的本分呢?有没有······实在是太多的有没有。 我们知道自古以来世间伟大人格的完成,大多尽显在宗教中。可以说宗教辉煌了人类的文明史,也提升了人类的素质。而宗教之所以能够全方位的培养人格,高贵心灵,就在于戒律的制定。 《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戒律像莲花一般的芬芳令人向往,而戒行清净的人,一切的行止都合乎规矩,戒香芳馨遍世间,名闻满十方。纵观古今祖师大德,尤其是创立了律宗以后,历代的大德都特别重视戒律,也即是极其重视佛教徒和僧团的行为规范。《四分律》云:“毗尼藏着,是佛法制寿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由此可知戒律在整个森团之重要性。祖师大德更是提倡律学不可磨灭的功用。而律宗的祖师们更是严谨受持大弘戒律,不忍圣教衰啊! 佛教发展到今天真可谓是千辛万苦,与中国本土的儒家,道教相互碰撞、吸收、融合。直至今天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佛教。有些出家人有个误解,认为戒律是律宗专学的。而别的宗派对律宗亦是忽略而过,真乃佛教之不幸啊!想想古德律师们为法忘躯,为了弘扬佛法而殚精竭虑。对祖师们的此种精神我们不能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我们僧宝——佛陀一代教法的的继承者和传递者。应时时用法益来熏陶自己的真如本性。从而使其不迷失。应观照祖师的德行而修证自己的行为。 近代的弘一大师示寂后人们尊其为律宗祖师。大师在世俗可谓是才华横溢。是将西洋油画传入中国的第一人。精通绘画、音乐、篆刻、书法真乃奇才也!由于大师资深的悟性和利根基到中年时对俗世有烦忧感,便舍俗出家,以求得身心宁静得以大自在。这也可能是一个艺术家从精神世界向宗教所追求的灵魂世界的升华吧!大师在受戒之后接触到律典《灵峰毗尼事义集要》便决心深究戒律,身体力行。而大师也用书法之特长来弘扬佛法。时居无定所,为了钻研戒律也曾闭关多次而亲近大德乃置身于弘法事业,足迹踏遍东南沿海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于弘法事业之中。大师可谓是解行并进。晚年正逢抗战,而大师则作为一个国人之责所进其力。曾写道: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真乃一代祖师之风范啊!大师临命终时弥留之际写道“悲欣交集”而以此绝笔于世。 同为出家人,大师为一代祖师,而我们由始至终是一凡夫僧。如今钝根基的我们应借鉴祖德之遗风而应努力修行。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容易心随境转,如把握不住则会被逆缘所转。而我们更需要顺增上缘的提携。当然也难挡逆缘,对于逆增上缘也是力不从心。所以我们要脚踏实地的用功办道。古德说得好:“修行路上来不得半点虚伪”而我们更是要以大师为己师来警策自己不能放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