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无常·资粮(来谦) |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无常·资粮(来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许是应验了诗人杜牧的这句诗。几乎每年的清明,都总是会下或大或小的雨,今年也不例外。可能是连老天也受不了祭祀的人们那份伤感的情怀,而忍不住黯然神伤而捉襟拭泪吧! 祖师塔里(骨灰塔)传来了哀伤的哭泣声,不猜也知道,一定是哪位祭祀者看到往生亲人的遗像和灵位,忍不住思念的痛苦而失声悲哭吧!果不其然,不久后,一位约莫三十光景的女居士红着双眼搀扶着一位老妈妈走了出来,见此情景,心中虽然有些难过但也不敢上前安慰,怕伤着了她们的痛处。却想起了《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的那首词:“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生命无常,韶华易逝,黄泉路上,无有代者…… 前几日,上山去舍利塔扫墓上供,经过化身窑时,见窑前不远的空地上,一些人正在冷却的骨灰灰烬旁捡拾骨灰,好像还在仔细地找寻着什么,也许是看有没有舍利吧!但毫无疑问,那表示——又有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来学院三年了,隔三差五的,去往后山的路便会有吹唢呐的声音或是高念佛号的声音,于是,我们便知道,又有人走了……于是,我们便给这条路起了个名字——“涅槃路。” 孔子曾感叹生命的流逝而流下了那句流传了千古的语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看古今中外,无论贫穷或富贵,无论耆耄或幼少,也无论是男或是女,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谁也没有停止过向死亡迈进的步伐;在无常到来的那一刻,谁也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 世间的一切,包括青春、财富、名誉、地位、权力、感情乃至生命,都是瞬息即逝的。拥有的再多,也无法将之带进坟墓。死亡,也并非一切都宣告结束。佛教的中阴救度法中说:“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转化过程。”而追随它的,就是我们唯一能带走的——那就是我们在活着时所造作的那些或善或恶的业。 当身边的亲人、朋友、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悄然离去时,面对死亡,我们会对无常生起一种更贴切更真实的感触,而觉得应该好好珍惜生命、好好善待生命。但时日一长,也就难免会逐渐淡忘,就算偶尔想起,也总会在潜意识中侥幸自欺地认为无常总该不会那么快来临的,亦或是认为死亡也许只会发生别人身上吧!这也许就是我们凡夫的通病。 佛陀在《八大人觉经》中开示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佛陀知道我们的愚执——看不破,放不下。因而告诉我们诸行都是无常,毕竟空而不可得,执著终是苦。所以圣者才会劝勉我们:“修行人应时常思维无常,忆念死亡。”就像印光大师在佛堂里悬着一副很大的“死”字,以此来警醒和激励自己抓紧时间用功修行般。在我们每日的晚间课诵中,也有:“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的警句。 由此,修行人把对死亡的重视和对无常的觉醒,视为是自己修行路上永不衰竭的资粮和对治懈怠放逸时永不失效的绝佳武器。
|